摘要: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工程的增多,社会对建筑工程质量的要求也在提高。房屋建筑的质量对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地基的稳固与否又是房屋建筑质量的关键。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针对不同地质环境的地基基础施工技术也逐渐成熟,并不断改进发展。本文就房建施工中地基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房建施工;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应用
引言
随着国家建设的不断发展,建筑建设项目的数量越来越多,因此为了能够合理的对土地资源进行利用,必须要提高建筑建设项目的高度,以更好的满足更多人们的需求,促进我国房建施工建设的发展。但是随着建筑的越来越高,其存在的安全风险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大的安全风险严重威胁到了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基于此,我们需要提高房建工程地基基础的施工质量,保障建筑的质量和安全性。
1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特点
1.1复杂性
在建筑工程当中表现的特点中最为重要的方向就是系统性,也就是在施工过程当中如果某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导致整个工程无法按照相应的设计方式去完成,即使后期在工程中的准备阶段有所保证,但是整个工程的项目进度将会在这个环节上停留无法前进,最终造成建筑工程无法按照原定的日期完成,最终对于建筑工程经济效应以及社会效益形成巨大的影响。
1.2严重性
严重性指的是地基在施工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实施过程中很有可能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必须加强重视。在地基施工时一定要注意施工技术的使用,才能够提高整个工程的质量,保障地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3安全性
目前,一些工程出现了较多的安全事故问题,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影响,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加强安全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技术设计规范和施工要求来看,大多数施工过程缺乏对施工管理的重视,导致出现了较多的安全事故。
2房建施工中地基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
2.1优化地基
地基是建筑工程当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地基处于建筑物的最下层,因此必须具备非常强的承载能力。地基承载着整个建筑物,所以在进行地基选择的时候,一定要选择优良的地基环境进行施工。如果选择的地基土质较弱,必须采用正确的解决措施进行解决,对地基进行完全地加固,使得地基达到标准的强度。在地基当中常常存在一些软土地基,这些软土地基的主要成分为淤泥,其中并没有坚固的物质,所以具有较差的承载能力,为了解决这一地质问题,必须全面的对地质进行分析,找到最科学、最正确的解决方案进行土质的改良和加固,提高整个地基的承载能力,提高地基的质量。
2.2地基开挖技术
在进行地基基础施工时,地基开挖属于地基工程的初始工序,一般在进行地基挖掘时,会直接使用挖掘机进行相应的挖掘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挖掘时需要注意,要按照施工图纸对地基进行自下而上的挖掘工作,不能随意挖掘,也不能挖掘过度,必须按照地基设计标准进行挖掘施工,当达到设计标准后,需要对地基进行排水处理,并且要确保在排水过程中排水的通畅性。另外,还要注意在进行地基挖掘时,要测量地基的密实度,必须保证地基的密实度能够满足施工需要。除此之外,在挖掘时必须充分分析施工区域的土质,随时关注排水情况,不能出现给水,以免影响地基稳定性。
2.3注浆技术
作为一种在施工中具有广泛应用范围的地基基础施工方法,注浆法需要在使用前首先明确具体的钻孔点、孔深以及孔径等必要信息,在获取上述信息之后要进行精确的计算,随后根据计算结果进行浆液配比。在配比完浆液之后,施工方需要按照上述参数、信息、数据进行钻孔、灌浆,并在灌浆后对孔洞予以复查,以免浆液上冒。为预防浆液上冒状况的发生,可以在硅化加固土层这一操作中预留1m深度,不予加固,并夯填一定量的素土。当然,灌浆时可能存在压力过大等问题,因此需要提前对地基承受能力进行考察,并将压力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此外,加固时应该从上方开始,随着不断地加固,土渗透系数将会显著增加,自上而下地加固也就完成了。最后需要注意的是,漏浆必须及时反馈,若发生漏浆则要停止灌浆行为,及时发现原因及时进行修正,待无问题后继续恢复灌浆。
2.4基坑监测技术
坑基检测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对建筑工程地基地表裂缝的宽度、发生位置等进行检测,同时还需要对地基地下水渗漏问题进行监测;②对建筑工程基坑支护的变化形式进行监测,重点监测建筑工程基础边坡的变形方式,同时,还需要对地基的地质挖掘情况进行监测,同时还需要对地基支护参数进行有效调节;③对地基施工内容进行检测,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基坑地下水渗漏问题、基坑变形问题,或者挖掘施工完成时,可以适度降低监测频率,监测水害来源及雨季监测;④有些地基的地质条件比较差,在基坑支护还需要安排监测点;⑤在挖掘期,要查好挖掘深度比及基坑顶部侧面位移。
3房屋建筑地基施工的注意事项
(1)选址要合理。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域呈现出的地质状况也有很大差别,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地质特征,有些地域不适合建设高层,比如我国的西南部地区,地下结构较复杂,地质情况多样,位于地震带上,不宜建设高层。选址不仅关系着建筑物的安全稳定性,还关系着工程项目的投资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等方面。施工技术越来越成熟,已经可以解决部分隐患,如处理软土地基和复合地基,但面对复杂的地形,要想增强地基的稳固性,建筑的造价就要增加。因此,建筑物的选址应慎重,要考察预选地址,经过深入勘察后再进行下一步的设计工作。(2)结构设计应科学合理。在房屋建设前,必须加强结构设计,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房屋建筑工程整体质量。房屋建筑地基设计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影响因素,包括建筑物所处的地理地形、水质、地质、当地的气候环境条件以及周围构筑物的状况等。应建立科学系统的工程勘察体系,相关技术人员应借助专业设备采集地质状况和环境数据,进行详细记录、分析。此外,还要明确建筑的使用目标,将实际情况与使用功能相结合,控制地基的深度和承载能力,详细确定合理的基础形式,设计出既满足人们需要,又符合实际情况的建筑。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实现成本最小化。(3)加强地基施工人员的管理。经验丰富、高素质的施工队伍可为建筑施工提供有力支持,在安排工程施工技术、施工、管理人员时,一定要从个人素质、技术水平等条件出发,保证建筑地基的施工质量。加强对地基施工人员的管理,加强技术培训和素质培养。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应改善施工环境,提高人员工作效率,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结语
总之,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效果贯穿于房屋建筑施工的全过程,其控制成效也直接影响着工程病害的预防与后期控制,关系到房屋工程建设参与各方的经济利益。因此,加强基础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努力提升施工管理水平,强化施工技术人员的技术能力,从而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浥铭.试析现代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应用[J].建筑知识,2016(11):48.
[2]王身军.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探究[J].门窗,2017,(06):109,112.
[3]孙健,吴迪.浅谈民用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J].科技资讯,2017,(09):50-51.
[4]福成辉.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资讯,2015,(03):49.
论文作者:周爽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7
标签:地基论文; 地基基础论文; 地质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基坑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