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电能的广泛应用,在用电过程中的线损问题也逐渐凸显,造成了大量的电能浪费。尤其是在当前节能减排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可,为了进一步提高电能的有效利用率,减少不必要的电能浪费,就需要对当前电能应用中存在的同期线损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线损率是电网经济运行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加强了对公司系统的线损管理,并建设了同期线损管理系统,以期实现对电网线损指标的实时监测,及时发现线损异常的原因。鉴于此,本文就同期线损管理中若干技术问题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电力企业;同期线损;数据
线损是电网运行效率的重要参考,对于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为了进一步提高电力的企业的经济效益,就要对电力企业的线损现状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研究,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改善措施,进而将线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推动电力企业的不断发展。
1同期系统建设存在的问题
1.1差异化集成
根据本地实际信息化现状,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共完成和数据中心、海量平台、营销基础数据平台三大平台的集成,并以此实现和PMS2.0、用电信息采集、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集成,完成和GIS1.6、调度SCADA系统的集成。
1.2数据治理是线损率计算关键
源端系统的数据质量直接影响线损率的正确性,因此针对源端系统数据问题进行及时、高效的治理是本项目实施工作的重中之重。(1)调度CIM和PMS数据匹配率低的问题通过协调调度中心、运检部、项目组不断研究设备命名规范,并结合总部下发的抽数程序,总结出通过设备唯一ID为判断依据,解决调度、运检数据匹配率低问题的方法,实现了档案数据准确接入。(2)营配贯通数据治理问题项目组自上而下,从变电站开始认真分析、梳理档案拓扑关系数据,将发现的异常数据及时反馈给营销和运检专业及厂商,倒逼专业部门整改原始数据,不断完善“站—线—变—表—用户”关系的梳理,实现了档案拓扑的真实、准确,间接推动并提升了营配贯通水平。
2同期线损管理系统的构建
2.1系统功能
为了满足当前线损管理的需要,并结合当前的技术水平状况,同期线损管理要具备以下几项功能:
(1)数据管理,对于线损的相关数据,要进行科学合理的
分类存储与管理,并且还要对数据的整体质量进行相应的验证,进而确保数据的精确性和完整性符合要求。
(2)
指标管理,线损是通过对多个参数进行系统的计算分析得来的,其中包括了较多的细化指标,需要结合线损计算的实际需要构建基于电量和线损的综合性指标体系。
(3)监测预警,对整个电网的电量和线损情况需要进行实
时的监测,同时,还要根据检测数据对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一定的预算,进而对分压、分区、分线进行科学合理的统计分析,通过状态性、主动性与智能化的预警,及时将电网的运行状况汇报给工作人员,进而确保电网的安全平稳运行。
(4)辅助决策,根据所监测到的各项线损数据,对电网进
行综合性的系统评价,进而为降损规划、电压优化、电网无功优化方案的实施提供数据参考和决策依据。
2.2数据支撑
同期线损管理系统是建立在各项检测信息数据的基础之上,因此,为了确保线损管理系统能够进行平稳的有效运行,就要对电网运行的相关数据进行相应的采集、存储以及处理工作,进而为同期线损管理提供可靠的支持。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要充分结合电力企业的基础数据架构,进而确保所获取的数据能够完整、清晰以及准确的反映电网的运行状况,为线损管理工作人员各项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一个全面的观察、了解以及分析视角,进而能够促进电能的有效利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系统架构
根据同期线损管理系统运行的实际需求,并考虑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扩展性等,将分层架构的思想有效运用于同期线损管理系统的构建过程中,进而将整个系统分为以下几层:
(1)信息交互层,根据SOA的信息交互功能,将相关数据
和功能进行系统全面的有效集成。
(2)数据仓库层,数据在管理过程中要充分遵循统一、标准以及共享的原则,进而为内部提供良好的数据利用,为外部提供相应的数据服务。
(3)应用设计层,结合同期线损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将
统计、查询、分析以及评价等功能有效的融入于同期线损管理系统,同时,还要不断扩展其使用功能。
(4)分析展现层,为了能够将所收集的相关数据向同期线
管管理的工作人员进行形象、直观以及清晰的展示,通过分析展现层能够以图形化、网络化的方式进行有效的展示,进而为线损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提供重要的参考。
(5)数据管理层,该层主要为线损管理系统提供数据存储
和查询服务,将所收集到的所有数据进行可靠的存储,以便线损管理人员能够随时进行查阅。
3同期线损管理的改善措施
3.1完整供售电数据的治理
为了确保同期线损管理系统能够进行有效的运行,就要采取联合治理的组织模式,通过加强电力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对电网运行整个过程所涉及到的数据进行系统全面的综合管理,进而为线损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①采集全覆盖治理,结合电网监测的实际情况增设一定的监测设备,对电网运行的所有数据进行全面的采集;②监测数据复检管理,对监测数据进行相应的核查,进而确保数据的统一性、准确性以及完整性;③接口配置治理,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对电网的各类接口配置进行标准化的更新管理,进而提高系统的通用性和可扩展性。
3.2同期线损系统异常自检及处理
由于线损管理所涉及到的数据量非常大,这就给同期线损管理系统带来了不小的管理难度,在实际的管理工程中错误难以避免,进而影响了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为了对所有的监测数据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判定,要建立相应的数据异常自检及处理系统,进而能够将异常数据及时排除,促进数据处理效率的不断提高。在实际的异常数据管理过程中,要对异常数据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和级别划分,进而根据数据异常的轻重缓急,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从而确保同期线损管理系统能够进行有效的运行。
3.3GIS系统与同期线损系统的整合
为了进一步提高同期线损管理系统的运行效率,可以将GIS系统与其进行有机结合,进而能够实现同期线损管理系统线损监测结果的实时显示,大大提高数据的获取效率,同时,GIS系统还能将线损的相关环节进行图形化的有效管理,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数据的直观性,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查看。同时,还能进一步开展同期线损管理系统的联络线开关位置和GIS拓扑的深入研究,结合配电网专题图应用成果,促进线损管理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3.4加强用电采集系统运维
由于同期线损管理系统的有效运行是建立在所收集数据质量的基础之上,因此,就要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数据采集系统能够进行正常的运行。①要结合采集系统的工作强度的不同,制定有针对性的维护措施,明确维护工作的重心,在保障采集系统稳定运行的基础上,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②要采取可靠的监督措施,对维护工作的进行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一旦出现违规行为,要立即予以制止,并督促相关责任人进行整改,直至采集系统得到有效的维护。
4结语
在同期线损管理系统的应用过程中,应先试点,待成熟之后推广应用,以免由于系统的不成熟或诸多问题而影响同期线损管理的实施。当然,同期线损管理不仅是系统的操作与应用,还需诸多的人为工作为基础,这就要求电力企业各部门联合协作,提高同期线损管理整体效率。
参考文献
[1]卿曦.台区同期线损异常数据治理及方法研究[J].大众用电,2017,25.
[2]刘仲.同期线损管理中若干技术问题探讨[J].机电信息,2017,01.
论文作者:甘为祥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第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5
标签:线损论文; 数据论文; 同期论文; 管理系统论文; 系统论文; 电网论文; 异常论文; 《中国电业》2019年第0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