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头上的“圈”&以阅读教学中的三篇非文学文本为例_文学论文

猴子头上的那个“圈”——以三篇非文学类文本为例谈阅读教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头上论文,为例论文,猴子论文,阅读教学论文,三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不去做呼风唤雨的花果山“大王”,而做一个认真受气的“环卫工人”,并且真心实意地打扫那些取经路上的魔障神渣,这是为什么?是因为他有崇高理想——成佛吗?但读遍《西游记》全书,我们发现,这只猴子似乎虽有高智商,却并不具备古往今来那些先知、圣人、思想家、英明领袖们所具有的理想主义素养。道理很简单,他的原动力是为了摆脱头上的那个“圈”。事实上,这只猴子的成功、成佛,又似乎都来自那只被意外地套上的“圈”——这是多么矛盾的事情!

而在深受高考制约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对于文本阅读的教学与指导,面临着同样的尴尬:“分数”这个“圈”无处不在;教学中师生不得不过分功利地关注那些知识和技能的要求。然而,这些又导致了教学的简单化、模式化、纯功利化,异化了教育的最终目标。因为谁都知道,如果只在这个预制的“圈”内打转,绝对不是阅读的目的。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习语文完全不是为了让一个人在毕业以后若干年再去复习他过去背诵过的东西。生活时时刻刻在给人安排考试,人们以自己的行为,自己的活动通过考试。人的内心世界——道德、素养和美感的形成是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

显然,在文本阅读教学中,我们不能完全抛弃高考这个“圈”,但又要引导学生从这个“圈”中走出来,为他们“预备的生活”(叶圣陶语)导航。本文欲以三篇非文学类的文本,即《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物种起源〉绪论》和《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为例,做一些非文学类文本的“圈”外教学的探讨。

适度淡化体式教学

为防止语文教学的泛政治化倾向,新课改要求依据文本体式来确定课堂教学,教师开始重视各种文本体式教学应有的独特个性,这实际上为教学设计了一个合乎这个文本的“圈”。但因为人们对文本体式的理解不同,又出现了仅仅按文本体式对号入座的现象,把其中的表层因素当做全部因素,把文体知识的讲析作为“这一篇”非文学类文本的教学重点甚至是全部的教学内容,结果被这个“圈”死死套住。譬如在教学《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时,不少教师在完成“剖析结构,理清思路”“根据论点,选择论据”这一教学重点后,不再讲其他。但王俊鸣老师却另辟蹊径,他在多次参看《马克思传》后,摘录并介绍了马克思备受贫困和疾病折磨的材料,写道:“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全世界都知道他的伟大,他的智慧,他的辉煌成果。但是,当他为全世界无产者的解放和整个‘官方世界’作残酷的斗争的时候,他过的是怎样一种艰难的生活,他又怎样忍受着疾病的折磨,知道的人却不很多。”然后以事件叙述的形式介绍马克思备受贫困和疾病折磨的情况,最后引用《马克思传》的作者梅林的一段话:“这位崇高的人物所遭遇的这种命运本身就已经很悲惨了,但是使它真正达到悲剧的顶点的是这一事实,马克思是自愿地担负起他长达数十年的殉道者的事业的,他拒绝了一切妥协的诱惑,虽然他完全有可能不失尊严地获得资产阶级一官半职以度此生。关于这一点,马克思只是毫不夸张地简单地谈到需要说的一切:不管遇到什么障碍,我都要朝着我的目标前进,而不让资产阶级社会把我变成一架赚钱的机器。”这位伟人为了心中的理想,主动选择艰难的生活,肉体受难却追求精神的尊严、自由和洁净;以个体受难式的坚守孜孜以求一个群体的解放、成长。[王俊鸣.“阅读教学”价值的实现——阅读教学的价值观与方法论之三[J].中学语文教学,2011(10).]王老师这样与学生分享文中人物具体、真实的生活情况的教学选择,渗透着文本的情思智慧,真正地打动学生。

这是一个有体式之“圈”,又能跳出“圈”子的成功案例。

暂时摆脱高考阴影

当前阅读教学存在这样一种倾向,将即将高考的考点作为教学的内容,把教学局限在“知识和能力”训练上。这极易造成对文本的误读,形成对与“这一个”作者和读者之间精神交流的漠视。

达尔文《〈物种起源〉绪论》是苏教版必修五“探索与发现”专题的课文,这是一篇说明文,基于高考考点训练的要求,一般教师都会把教学的重点落在筛选信息上。这样的文本教学处理适合于课文的后半部分,但对课文的第1-4自然段这样处理就不妥,有违于“对科学家这一群体的精神品格,对科学价值进行认识与思考”(苏教版教参)的要求,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无益。

笔者在处理文本时做了如下安排。

首先,自读课文第1自然段,关注科学家讲述的“私事”完成表格:

然后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阅读经验和生活体验,说说这些私事体现了作者的什么精神。这样的设计能给学生在文理与情思上带来明确的信息:科学家因为“深深地被打动”,之后“耐心搜集”各种事实,分析比较各种资料,“专心思索”,并且尽心记录和整理,历时二十几年,这是怎样的勇敢、执著、坚持、勤勉的科学求真精神。以此与当今学术界因利益而出现的造假作伪、结论先于材料、批量化生产“科研成果”等现象对照,这自然触动了学生揣摩后的静思,进而受到科学家精神品格的洗礼。

其次,笔者将此与人教版教材的《<物种起源〉导言》第2自然段比较阅读。关于提前发表的背景,作者做了详细的说明,除健康原因外,还陈述了与华莱斯先生有关的原因。要求学生比较两个教材对同一篇文章的删选,从真实体现科学家精神的角度说说其中的优劣。

《〈物种起源〉导言》将这一段内容删节为一句,如果不了解背景资料,仅就此段文字来看,我们会误以为达尔文之所以早日发表《物种起源》是因为要抢在华莱斯之前,将物种起源理论发现的优先权占为己有。而《〈物种起源〉绪论》的编者更忠实于原文,达尔文认为华莱斯的论文是“优秀”的,并称自己的论文能与其论文一起发表是“给我荣誉”,这不仅看得出他非常推崇华莱斯的研究,而且可以感受到他客观谦恭的态度。研究显示:“虽然达尔文在‘物种起源’的问题上已经工作了二十年,但他开始还想单独发表华莱斯的论文,把这一发现的‘优先权’让给华莱斯。”[杨孝如.母本、译文与删节——《〈物种起源〉绪论》与《〈物种起源〉导言》对读[J].语文学习,2007(6).]后来由于赖以尔和虎克的坚持,达尔文才同意同时发表自己的《物种起源》。以之与当下人们在名利面前患得患失,甚至为此无不用其极的做法相对照,就能引导学生以清醒、豁达、谦和的态度去看待人事。

不妨偶破阅读惯性

“思考是世上最艰苦的工作,所以很少有人愿意从事它”(罗伯特@T.清崎语),在阅读非文学类文本时,人们因其习惯和惰性,爱看“是什么”,而不愿思考作者“为什么”会写这样的内容。实际上这些作者往往受着某些最根本的问题的苦苦折磨,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不倦地寻找答案。虽说他的答案只能属于他自己,但他的提问、思考的过程却是属于大家的,属于时代、民族乃至全人类。语文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参与到作者的思考中,探寻他的情思与智慧。否则,语文的教学只能扮演浅层的生活看客,永不可能成为生活和历史的参与者甚至创造者。

俞孔坚《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是苏教版必修五第一专题“美丽的创造”板块的课文,是一个景观设计师的手记。因是自读课文,所以一般教师都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自读,找答案。而这些问题多是针对“是什么”,却没能体会出设计者新颖独到的设计理念,以及超越传统的设计行为所产生的美感震撼。笔者以为,这篇说明文与其说是在说明景观的设计和设计理念,不如说是在阐述对美的思考和创造过程。笔者在教学处理中注重于以下几个环节:

其一,在课文第一部分,除了关注设计师在面临“挑战”和“解决之道”的同时,还借助文本语言寻访他们的工作状况:“公园设计组对所有的这些‘东西’以及整个场地,都逐一进行测量、编号和拍摄,研究其保留的可能性”,所有的设计都是“在深入细致的现场调研基础上”考虑到气候特征、地形特征、建筑学、环境保护等因素,“经过激烈的争论和广泛的公众参与之后”做出来的。我们能想见这其中包含了设计者的实践品格——设计的矛盾选择、实际的努力劳作。

其二,课文第二部分明确了“足下的文化和野草之美”。作者三次用到“被遗忘、被鄙视、被践踏”的文字,推崇平凡之美,由此联系作者生活的片段,探究其理念聚合的由来。作者在阐述野草之美时描述了一段儿时的生活:放牛寻草,体悟“野草是美的,因为它和庄稼或鲜花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联系当下社会“野草之美往往被埋没”的现状,作者这种就近取譬、推己及人的思考过程显示出一个景观设计师的公众责任,以及阐述并实践平凡之美的理念。如此情景在第三部分“铁轨”的阐述中也有运用。这样的生命思考启示我们:向外,应思考自然、社会,扩大生命的视界;向内,应思考自己的生活和生命诉求,挖掘生命的深度。真诚地思考,努力地工作,为理想坚持足够久的时间,成功就会到来。

这样的设计侧重引导学生关注设计师的观察、思考、选择、反思等心路历程,启示美的创造过程,当然这种突破惯性阅读思维模式的设计,不要求随处都用,每个文本都用,但偶尔为之或许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孙猴子头上的“圈”只有一个,但是教学的“圈”却不止一个。这些“圈”的存在,为我们的教学确定了相对明确的教育目标,另一方面也束缚了教学个性的张扬和对文本更广泛、深入的解读。然而这些“圈”本身不是问题,可是如果你不想或不能突破这个“圈”,就只能说明你的懒散与无能。教学之所以有“圈”,也是因为我们需要这些“圈”,并且不断突破这些“圈”,追求更高的目标,这就是教学的辩证法。叶圣陶先生说,要“不忘记各种功课有个总目标,那就是‘教育’——造成健全的公民”,而语文的文本实际上就是“教育”的最初,是攀登“教育须弥山”——“造成健全的公民”的第一个台阶。

标签:;  ;  ;  ;  

猴子头上的“圈”&以阅读教学中的三篇非文学文本为例_文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