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接种中副反应的分析及对策论文_卢斌

南京市秦淮区夫子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10001

摘要:目的:分析预防接种中出现的副反应,总结护理策略。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我中心接受预防接种的84例出现副反应儿童,分析副反应类型,以提出相应解决策略,减少预防接种中的不良事件。结果:预防接种副反应多发于0-2岁婴幼儿,且男婴发生率高于女婴,白喉、破伤风和百日咳三联疫苗多出现注射部位肿胀、疼痛、发热问题;乙脑疫苗多为发热及局部红肿等问题;麻疹风疹疫苗多为一过性发热反应以及散在皮疹;水痘疫苗会引发注射部位发红、僵硬、呕吐、哭闹及注射部位斑疹等问题;流感疫苗多无副作用,极少数幼儿出现发热问题。结论:预防接种会出现副反应,加大护理力度,减少不良事件,提高民众接种积极性,提升民众免疫水平,推动预防接种工作顺利进行。

关键词:预防接种;副反应;护理对策

预防接种(Vaccination)又称计划免疫,是疫情监测中心根据监察结果结合民众免疫能力,按规定有计划为民众接种疫苗,以便民众自身产生抗体,提高其免疫能力,以控制和消灭疾病,当前我国多主张“五苗防七病”,以便为民众营造安全的生活环境,促进社会稳定运行[1]。本文旨在分析预防接种中常见副反应,结合民众需求,提出护理策略,现资料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前来我中心接受预防接种出现副反应的84例儿童,副反应严格按照《预防接种副反应监测试点工作指南》[2]进行判定,所有参选对象家属均同意参与研究。

1.2 方法

分析入选对象临床资料,副反应多发年龄段、疫苗类型及副反应类型。

2 结果

入选儿童,男54例,女30例;年龄0-6岁,平均(2.14±0.36)岁,其中0-1岁,49例(58.33%);1-2岁,12例(14.29%);2-3岁,9例(10.71%);3-4岁,8例(9.52%);4-5岁,4例(4.76%);5-6岁,2例(2.38%)。百白破疫苗、乙脑疫苗、麻疹风疹疫苗、水痘疫苗、流感疫苗等均会引发副反应,其中百白破疫苗副反应发生率较高,其中局部副反应多为全身副反应和过敏反应,详细数据见下表。

3 讨论

预防接种副反应与疫苗自身安全性及医护人员操作直接相关,当下市场上流通的疫苗均经过政府批准,确认安全,但受民众自身体质及医护工作人员操作因素的影响,没有一种疫苗是百分之百安全的[3]。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民众健康意识的提升,预防接种工作得到普及,接种副反应随之增加,当前医学界并未对预防接种副反应给出明确界定,多将疫苗接种不良事件、不良反应及异常反应混为一谈,本文所提副反应多指疫苗反应,即医者正确接种疫苗后受种者自身发生的局部或全身症状,如倦怠、发热、乏力、注射部位肿胀等,如卡介苗接种后90-95%的民众会出现局部反应(水肿、发红);Hib(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5-15%民众出现局部反应,2-10%出现发热问题;HepB(乙肝疫苗)成人接种后局部反应发生率为15%,幼儿局部反应发生率为5%,易怒全身症状发生率为1-6%;Measles(麻疹)疫苗,局部反应发生率为10%,发热5-15%,易怒全身症状5%,医者需准确把握婴幼儿与成年民众预防接种后的反应,结合民众需求,有针对性的提供医疗服务[4]。

本次研究表明,0-2岁婴幼儿副反应发生率较高,医护人员在为其接种疫苗时可先与家属沟通,准确把握儿童身体状况,为幼小婴幼儿接种时可用玩具转移其注意,安抚其不良情绪,减少哭闹问题,严格检查疫苗,进行常规消毒,疫苗接种后,让受众者及家属在观察室待0.5h,由专业护理人员观察其体征,若仅出现注射部位红肿、硬结、疼痛问题,回家热敷即可,24h内可自动消退,同时告知家属注意事项,一旦出现异样,及时就医进行治疗。可制作知识手册,详细记录各个疫苗接种后会出现的不良反应,告知家属在疫苗接种3d内的身体情况,多为其补充水分,可发送短信,及时把控受种者身体情况,实现一对一问题解答,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组建专业医疗团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素质教育,便于医护人员准确判断疫苗选择最佳接种位置,规范自身操作,以减少不良反应,重视提高其交际能力,避免因沟通不善引发不良事件,增加医患冲突,影响医疗工作顺利进行及预防接种工作的推行。完善工作流程,细化工作环节,严格管理疫苗,及时处理变色、过期疫苗,若疫苗出现标记模糊、凝块及时进行处理、禁用,同时组织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告知家属常见副作用,以免婴幼儿出现问题时,家属过于紧张,如儿童常出现接种处肿胀、疼痛问题,若24h内未消退,家长应及时带领儿童就医进行处理,以免出现溃疡或硬结问题,乙肝与白破风疫苗接种后尤其要重视该问题[5]。此外,组间专业监管团队,加大预防接种监督检查力度,完善奖惩机制,加大惩处力度,以提高预防接种的安全性,减少不良事件。

总之,科学分析预防接种副反应,提出相应护理策略,推动预防接种工作安全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张佳. 预防接种副反应分析及护理对策[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9(13):203-204.

[2]张晓莉. 预防接种副反应分析及护理对策[J].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7,4(28):5450-5451.

[3]曹爱英. 吸附百白破疫苗预防接种副反应的原因和预防对策[J].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6,5(4):208-210.

[4]潘元兰. 浅析儿童预防接种副反应原因及对策[J]. 医药,2015(18):117-117.

[5]赵非非. 小儿预防接种中不良反应分析及护理对策探讨[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21(19):55-55.

论文作者:卢斌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3

标签:;  ;  ;  ;  ;  ;  ;  ;  

预防接种中副反应的分析及对策论文_卢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