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发性妊娠疱疹一例

复发性妊娠疱疹一例

一、复发性妊娠疱疹1例(论文文献综述)

邱云,迪丽努尔·阿布都热依木,梁俊琴,吴曹英,毛丽旦,康晓静[1](2021)在《13例线状IgA大疱性皮病临床病理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收集2012年7月至2019年6月在本科室诊治的13例LABD,其中男11例,女2例。儿童型6例,成人7例。临床表现:红斑基础上或外观正常的皮肤上出现水疱和大疱,疱壁紧张,疱液清亮,尼氏征(-)。皮损组织病理均见表皮下疱,直接免疫荧光见IgA线状沉积于基底膜带。1例患者合并类风湿关节炎,1例患者合并器质性焦虑障碍,1例患者合并阵发性夜间性血红蛋白尿症,1例合并低蛋白血症,1例合并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邹唯怡[2](2021)在《联合应用盐裂间接免疫荧光及酶联免疫吸附技术在自身免疫大疱病诊断中的意义》文中提出目的:伴随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好发于中老年人的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的发病率也呈现逐渐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早期发现、准确诊断对疾病的治疗和预后意义重大。自身免疫大疱病按照发病部位分可为“表皮内大疱病”和“表皮下大疱病”。因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现有的检测方法直接免疫荧光法(DIF)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在疾病的诊断和疗效观察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提高对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利于对疾病进展的监控,本研究尝试采用盐裂间接免疫荧光技术(IIF-SSS)配合现有检测方法,通过对荧光沉积部位的判断以及血液中特异性循环抗体Ig G亚型表达的分析,一方面,可减轻因直接免疫荧光反复取材对患者造成的压力和痛苦,另一方面,可通过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相结合,进一步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收集25例表皮内大疱病患者(18例为PV寻常型天疱疮,4例为PF落叶型天疱疮,2例为PNP副肿瘤型天疱疮,1例为PH疱疹样天疱疮);26例表皮下大疱病(22例为BP大疱性类天疱疮,1例为LABD线状Ig A大疱性皮病,1例为抗P200类天疱疮,1例为HG妊娠疱疹,1例为EBA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以整形外科术后皮肤为底物,采用IIF-SSS方法,检测1mol/L Na Cl盐裂底物后的表、真皮处荧光沉积部位,对自身免疫性大疱病进行分型。IIF-SSS检测患者及对照组血液中特异性循环抗体Ig G亚型,分析其在自身免疫大疱病中的表达程度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DIF组织病理学检测Ig G亚型抗体。ELISA检测患者及对照组血液中DSG1、DSG3、BP180及BP230抗体的表达。结果:(1)IIF-SSS技术可通过表真皮荧光沉积位置的不同,有效判断特殊疱病类型;IIF-SSS技术检测特异性抗体Ig G亚型,其中PV患者和BP患者血清抗体Ig G1、Ig G4有较高的阳性表达率(Ig G1阳性率分别为55.56%和55.56%、Ig G4阳性率分别为59.09%、72.72%)。(2)Kappa检验分析,IIF-SSS和DIF对不同抗体亚型Ig G1、Ig G2、Ig G3、Ig G4的检测结果评判具有中、高度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556、0.469、0.577、0.675)。(3)采用Spearman秩系数相关分析,IIF-SSS检测的Ig G1、Ig G4水平与ELISA检测抗体滴度的相关性良好,相关性RS系数分别为0.605,0.688。且Ig G1、Ig G4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其中Ig G4正相关关系更为密切。(4)采用卡方检验比较分析DIF和IIF-SSS两种定性方法对自身免疫大疱病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88.23%(95%CI:79.1%-97.4%),88.23%(95%CI:79.1%-97.4%);特异性分别为95%(95%CI:84.5%-105.5%),90%(95%CI:75.65%-104.4%)。(5)在不同分型的自身免疫大疱病中,根据ELISA对血清抗体的检测结果,找出敏感性、特异性适合的最佳临界点,由此确定诊断界限值,超出界限值记为阳性病例,低于界限值记为阴性病例,重新统计病例数加权累计到IIF-SSS分组中。统计联合应用IIF-SSS、ELISA与ELISA在检测敏感性、特异性的差异。结果IIF+ELISA联合检测的敏感性(表皮内大疱病89.47%,表皮下大疱病89.62%)高于IIF(88.23%)和ELISA(88.23%),特异性(表皮内大疱病92.5%,表皮下大疱病92.5%)略低于IIF(95%),高于ELISA(90%)。结论:(1)IIF-SSS可通过抗体沉积部位的特异性鉴别表皮内大疱病、表皮下大疱病;(2)IIF-SSS检测循环特异性抗体为自身免疫性大疱病病情评估提供重要的判定依据。特异性抗体IgG1、IgG4与自身性免疫大疱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其中IgG4正相关关系更为密切;(3)IIF-SSS和DIF对不同抗体亚型IgG1、IgG2、IgG3、IgG4的检测结果评判具有中、高度一致性。IIF-SSS取材易于DIF,容易开展且易被患者接受;(4)IIF-SSS联合ELISA检测,与ELISA相比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且循环抗体荧光沉积的部位对于诊断更具特异性。

王娟娟[3](2020)在《以精神行为异常为首发症状的神经梅毒细胞因子检测和分析》文中指出第一部分 以精神行为异常为首发症状的HIV阴性神经梅毒患者67例回顾性分析目的:总结首发症状为精神行为异常的HIV阴性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特征,为神经梅毒病程判断和疗效监测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病例的临床资料,部分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67例患者中,男性52例(77.6%),女性15例(22.4%),中老年63例(94.0%),青少年4例(6.0%)。临床分型:麻痹性痴呆型38例(56.7%),脑膜血管型21例(31.3%),脊髓痨型3例(4.5%),脑膜型1例(1.5%),混合型4例(6.0%)。年龄、脑脊液蛋白、脑脊液IgG在不同类型神经梅毒中无显着性差异(P>0.05),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差异有显着性(F=23.7,P<0.05)。MRI检查中,有21例(31.3%)见多发缺血灶,17例(25.4%)有多发脑白质病变,其余可见脑萎缩(22.4%)、梗死灶(11.9%)、脑炎样改变(3.0%)等。67例患者均予抗感染药物治疗。6个月随访时,46例(68.7%)患者治疗有效。结论:首发症状为精神行为异常的HIV阴性神经梅毒患者以中老年男性居多,CSF实验室检查尤其白细胞计数对判断神经梅毒临床型别有一定的临床意义,MRI检查对神经梅毒临床分型和判断转归有帮助,尽早抗生素治疗促进疾病转归。第二部分 不同临床阶段神经梅毒与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Th1、Th2和Th17相关细胞因子分析目的:检测不同临床阶段神经梅毒与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Th1、Th2及Th17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以了解患者细胞免疫相关因子状况。方法: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7年9月-2019年10月期间确诊为神经梅毒的患者79例(包括无症状型6例,早期23例,晚期50例),血清固定患者65例,对照组(健康体检者)3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外周血中Th1细胞因子(IL-2、IFN-γ)、Th2 细胞因子(IL-4、IL-6、IL-10)及 Th17 细胞因子(TNF、IL-17A)的表达水平,统计分析检测结果。结果:IL-2、IFN-γ、IL-4、IL-17A在神经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和对照组间的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神经梅毒和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IL-2、IFN-γ、IL-4高于对照组且IL-17A低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神经梅毒与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Th1、Th2、Th17相关细胞因子无显着性差异(p>0.05)。IL-2、IFN-γ、IL-4、IL-17A在不同临床阶段神经梅毒患者和对照组间的含量变化有统计学差异(P<0.05)。IL-17A在早期神经梅毒与对照组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晚期神经梅毒患者IL-17A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着性(P<0.05)。结论:神经梅毒和血清固定患者免疫功能异常。不同阶段患者免疫状态存在差异。Th1、Th2及Th17类细胞因子参与神经梅毒和血清固定患者的免疫应答且存在平衡的异常。

吴媚[4](2018)在《线状IgA大疱性皮病25例临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线状IgA大疱性皮病(Linear IgA bullous dermatosis,LABD)是一种少见的慢性获得性自身免疫性表皮下大疱性皮肤病。临床上根据其发病年龄分为儿童LABD和成人LABD。该病皮损表现具有多形性,特征性表现为周边带水疱的环状或半环状皮损,类似“珍珠串”状。本病组织病理不特异,免疫病理表现为基底膜IgA线状沉积。由于本病临床上较少见、皮肤表现具有多形性、需与多种疾病相鉴别、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不足等因素,常常造成LABD在临床上的漏诊、误诊,导致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目的本研究通过对LABD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及免疫病理、误诊、治疗和预后进行分析,探讨LABD的诊治,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依据,以利于临床早期识别和诊断,及时治疗,改善预后,降低误诊率。对象和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8年3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诊治的LABD患者25例。纳入患者符合LABD的临床和病理诊断标准。对纳入患者的年龄、性别、皮肤表现、组织病理结果、免疫荧光结果、误诊情况及原因、治疗及预后等数据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及分析。结果1.年龄:按发病年龄分为:儿童组(年龄小于及等于14岁)和成人组(年龄大于14岁)。儿童组最小年龄1岁10个月,最大者12岁。5岁以下有7例,5岁至10岁有9例,10岁以上有2例,平均年龄6.8岁(S=6.8±0.3岁)。成人组最小年龄31岁,最大年龄62岁,40岁以下患者有2例,40至60岁患者有4例,60岁以上患者有1例,平均年龄49.1岁(S=49.1±0.5岁)。儿童患者明显多于成人患者。2.性别:25例患者中,其中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2例,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男女之比为:1.08:1。其中,儿童组18例,包括10例男童和8例女童患者(男女比例为1.25)。成人组7例,包括4例女性患者及3例男性患者(男女比例为0.75)。成人组患者性别分布于儿童组患者性别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755)。3.皮损部位和特点:儿童组患者的皮损表现为头面部、躯干、四肢及会阴部的水肿性红斑、丘疹,呈环形或多环形,边界围绕水疱,疱壁紧张,疱液清亮,尼氏征阴性,即“珍珠串”皮损。瘙痒程度不等。成人组皮损部位多累及躯干部,皮损表现为大小不一的红斑、丘疹及水疱等多型皮损。外观正常的皮肤或红斑上发生大小不一的水疱,疱液清亮、尼氏征阴性。伴轻度瘙痒。特征性周边带水疱的环形皮损比儿童组少见。4.组织病理:对25例患者进行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表皮下水疱,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可伴有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组织病理无特异性,与疱疹样皮炎及大疱型类天疱疮类似。5.免疫病理:对25例患者进行直接免疫荧光检查,结果显示线状IgA沉积在基底膜带,部分患者伴有C3沉积。6.误诊情况:25例患者中20例患者被误诊,误诊率为80%。其中,儿童组6例患者误诊为疱疹样皮炎,3例误诊为丘疹性寻麻疹,1例误诊为脓疱疮,1例误诊为多形红斑,3例误诊为湿疹。成人组2例患者误诊为大疱性类天疱疮,2例误诊为湿疹,1例误诊为疱疹样皮炎,1例误诊为皮肤血管炎。7.治疗:本研究中25例患者病情较轻且仅有皮肤损害患者给予外用糖皮质激素、病情重者给予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用量为泼尼松0.5-1mg/kg/d,并给予抗炎、抗敏、止痒、抗感染治疗。儿童组患者皮损平均水疱控制时间为14天(10天<X<16天,S=14±1.0天),病程为2.2年(1年<X<5年,S=2.2±0.8年)。成人组平均水疱控制时间为17天(12天<X<21天,S=17±1.3天),病程为3.1年(1年<X<5年,S=3.1±0.6年)。儿童组与成人组平均水疱控制时间无显着差异(p=0.066),成人组病程较儿童组长(p=0.013)。8.预后:25例患者经过治疗后一般情况较好,用药期间无新发皮损出现,头部及躯干部水疱、大疱干涸结痂,部分痂皮己脱落,全身红斑面积明显减小,颜色变淡,无明显自觉症状。复查各项化验指标: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均未见明显异常。院外继续服药治疗,随访患者病情,未再次出现大疱性皮损。且随访期间,患者生活质量良好,不良反应较小。结论1.线状IgA大疱性皮病临床少见,容易漏诊和误诊,应提高临床医师对线状IgA大疱病的认识。2.直接免疫荧光见线状IgA沉积于基底膜带为线状IgA大疱性皮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

姚琳[5](2017)在《72例大疱性类天疱疮回顾性临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大疱性类天疱疮(Bullous pemphigoid,BP)患者的一般状况、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以探求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实验室指标等与病情轻重的关系,比较激素、免疫抑制剂、免疫球蛋白等对BP的疗效差异,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6年9月期间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住院并首次确诊的72例BP患者,采集患者的一般信息,疾病的临床特点(如诱因、瘙痒程度、病情严重程度等)、实验室指标、组织病理结果、免疫荧光结果、治疗(外用/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初始剂量、控制剂量,免疫抑制剂)等临床资料,根据皮疹面积将BP分为轻中重三组,比较以上各因素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以及不同治疗方法之间疗效的差异。结果:本组资料共72例患者,其中轻、中、重度三组分别有10例(13.9%)、38例(52.8%),24例(33.3%)。男性45例(占62.5%),女性27例(占37.5%),年龄56-96岁,平均发病年龄77.15±9.34岁,其中大于60岁的患者有67例(93.1%),大于70岁57例(79.1%)。69例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瘙痒,随病情加重,瘙痒的程度加剧。BP患者常同时出现多种基础疾病,本研究合并神经系统疾病者有46例,主要包括脑卒中、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综合征等;合并心血管系统疾病者有40例,主要为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衰等。72例患者中67例行组织病理活检及直接免疫荧光,44例基底膜带荧光阳性,占65.7%,其中C3阳性41例,Ig G阳性31例,C3和Ig G均阳性者28例,未出现Ig M、Ig A阳性者。5例未行组织病理活检及免疫荧光检查者,均用ELISA法检测血清抗BP230抗体和抗BP180抗体,水平皆高于正常值。35例患者行抗BP180抗体和抗BP230抗体检查,其中34例患者抗BP180抗体水平升高(占97.1%);抗BP230抗体水平升高者有23例(占65.7%)。抗BP180抗体和抗BP230抗体水平均升高者有22例,未出现两个指标均阴性的结果。嗜酸性粒细胞总数和百分比随病情加重而增加,但三组组间比较中、重度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白蛋白水平在三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病情加重白蛋白水平降低。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静注免疫球蛋白等是治疗BP的主要方法。65例患者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轻、中、重三组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的控制剂量增加,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BP好发于70岁以上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2.BP患者常伴发多种基础疾病,以神经系统疾病为首,且脑卒中最多见。3.血清白蛋白水平与BP病情严重程度成负相关。4.除组织病理和免疫荧光外,ELISA检查抗BP180及BP230抗体可作为诊断BP的重要依据。5.随病情加重,激素的控制剂量逐渐增加。6.激素冲击治疗可用于无激素禁忌症但是常规治疗无效的病例。

蒋文军,崔雨蒙,高艳娥[6](2016)在《妊娠期皮肤病的分类》文中研究指明多数女性在妊娠期间会发生一种或多种皮肤的生理性或病理性变化,正确的识别和处理妊娠期皮肤病理性改变,即妊娠期皮肤病,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妊娠期皮肤病的分类尚无明确标准,依据其发生与妊娠的关系分为妊娠特异性皮肤病和妊娠非特异性皮肤病两大类。本文将概述妊娠期皮肤的生理变化、常见妊娠期各类皮肤病的临床特征、处理及对妊娠的影响。

李秀艳,杨宝琦,周桂芝,吴梅[7](2014)在《妊娠疱疹1例》文中认为本文报道1例22岁女性妊娠患者,全身发生红色丘疹29天,水疱20天,加重5天就诊。常规病理及免疫病理示大疱性类天疱疮样改变,诊断为妊娠疱疹。

李秀艳[8](2014)在《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患者的IL36RN基因突变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Generalizedpustularpsoriasis,GPP)是银屑病(psoriasis)中比较少见的一种类型,临床特点是突然发生的泛发全身的红斑和无菌性脓疱,病情反复发作且常伴有高热。本病的诱发因素包括怀孕、感染及药物诱发等等。近年来,许多报道证实某些源自于IL36RN基因的隐性等位基因突变(纯合或复杂合突变)是GPP的遗传因素,而许多源自于IL36RN的杂合突变被认为是GPP的遗传易感因素。此外,尽管GPP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一直被认为是银屑病的一种特殊的亚型,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GPP与寻常型银屑病(Psoriasis vulgaris,PV)在病因学上是有差异性的。值得注意的是,GPP患者在临床上通常会有两种表现形式: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不合并寻常型银屑病皮损(只有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GPP without PV,GPP alone)和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皮损合并在其之前发生的、之后发生的、同时伴随的寻常型银屑病皮损(GPP withpreceding, later or accompanied by PV,GPP with PV)。最近,日本团队首次报道了在日本GPP患者中这两种类型患者不同的遗传异质性,并提出GPP alone和GPP with PV是两种不同的临床亚型,前者源于IL36RN基因突变,后者只是一种严重的伴随脓疱暴发症状的寻常型银屑病。而不久前,李明团队发现中国GPP患者中儿童型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pediatric-onset GPP,PGPP)和成人型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adult-onsetGPP,AGPP)的IL36RN基因突变频率具有显着性差异。目的通过检测中国汉族GPP、PV患者的IL36RN基因突变位点,研究GPP和PV患者、GPP alone和GPP with PV以及PGPP和AGPP患者之间的遗传异质性。方法收集整理中国汉族的62例散发GPP患者(17例GPPaloneVS45例GPP withPV;16例PGPP VS46例AGPP),174例散发PV患者,抽取患者及96名无亲缘关系的健康对照的血样,提取外周血DNA,进行聚合酶链反应,扩增上述样本IL36RN基因的全部外显子编码区及其侧翼序列,然后对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后进行序列分析,检测IL36RN基因的突变位点。结果通过对中国汉族GPP、PV患者及正常对照进行突变检测,在29名GPP患者中发现2个未报道过的变体和4个已知的IL36RN突变,其中18名患者携带隐性等位基因(纯合或复杂合)突变,11名患者携带杂合突变。12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和6例正常对照也发现携带了杂合突变。统计分析比较IL36RN突变频率结果显示,GPP和PV患者两组、GPP alone和GPP alone两组均具有显着性差异。但是PGPP和AGPP两组未发现显着性差异。结论发现了2个未报道过的及4个已报道过的与GPP相关的IL36RN基因变体,进一步证实了IL36RN基因突变是中国汉族GPP患者发病的遗传基础。该研究提示了GPP和PV是源自不同病因的两种疾病,并首次提出中国汉族散发GPP患者中GPP alone和GPPwith PV两组疾病具有遗传异质性。

黄洁,孙荃荟[9](2010)在《妊娠瘙痒性皮肤病临床治疗研究近况》文中研究指明妊娠瘙痒性皮肤病是指在妊娠期发生,以皮肤瘙痒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症,在中医属风瘙痒、风痒、痒风和血风疮等范畴。妊娠瘙痒性皮肤病的发生是以妊娠期特有的生理病理为基础的。中医认为,孕后阴血下聚养胎,阴血虚不能濡养肌肤,血虚化燥生风,风胜则痒。或可由于孕后胎体渐大阻滞气机,气机不畅,水湿内停,湿郁化热,郁于肌肤,发为黄疸或皮肤瘙痒。因此治疗时需审证求因,辨别属血虚或属湿热。

洪雁,章锦曼,朱宝生[10](2006)在《复发性妊娠疱疹1例报告》文中研究指明

二、复发性妊娠疱疹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复发性妊娠疱疹1例(论文提纲范文)

(1)13例线状IgA大疱性皮病临床病理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研究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临床表现
    2.3 实验室检查
    2.4 组织病理
    2.5 免疫组化
    2.6 其他
    2.7 入院前治疗情况
    2.8 治疗方案
    2.9 治疗效果及随访
3 讨论

(2)联合应用盐裂间接免疫荧光及酶联免疫吸附技术在自身免疫大疱病诊断中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二、IIF-SSS 技术检测特异性抗体亚型在自身免疫大疱病中的研究
    (一)引言
    (二)材料和方法
    (三)结果与分析
    (四)讨论
    (五)结论
三、IIF-SSS与 DIF、ELISA在自身免疫大疱病诊断中的分析和比较
    (一)引言
    (二)材料与方法
    (三)结果与分析
    (四)讨论
    (五)结论
全文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大疱性类天疱疮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3)以精神行为异常为首发症状的神经梅毒细胞因子检测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以精神行为异常为首发症状的HIV阴性神经梅毒患者67例回顾性分析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不同阶段神经梅毒与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TH1、TH2和TH17相关细胞因子分析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固有淋巴样细胞在炎症性皮肤病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病例报告 TNF-α拮抗剂治疗复发性疱疹样脓疱病一例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MMSE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
    附录二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致谢

(4)线状IgA大疱性皮病25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线状IgA大疱性皮病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5)72例大疱性类天疱疮回顾性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和方法
    1.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3.统计学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6)妊娠期皮肤病的分类(论文提纲范文)

1 妊娠期皮肤、血管黏膜及附属器的生理性变化
1.1 色素变化
1.2 血管和黏膜变化
1.3 结缔组织变化
1.4 附属器官变化
1.5 皮下脂肪沉积
2 妊娠特异性皮肤病
2.1 妊娠多形疹 (polymorphic eruption of pregnancy, PEP)
2.2 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 ICP)
2.3 妊娠疱疹 (herpes gestationis, HG)
2.4 妊娠特应性皮疹 (atopic eruption of pregnancy, AEP)
2.4.1 PFP
2.4.2 PP
2.4.3 PDP
2.4.4 EP
2.5 疱疹样脓疱病 (impetigo herpetiformis, IH)
3 妊娠非特异性皮肤病
3.1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3.1.1 特应性皮炎
3.1.2 荨麻疹
3.1.3 药疹
3.2 色素性皮肤病
3.2.1 黄褐斑
3.2.2 色素痣
3.2.3 白癜风
3.3 大疱性皮肤病
3.4 感染性皮肤病
3.4.1 单纯疱疹
3.4.2 带状疱疹
3.4.3 风疹
3.4.4 水痘
3.4.5 麻风
3.4.6 马拉色菌毛囊炎
3.4.7 化脓性汗腺炎
3.5 角化性皮肤病
3.6 结缔组织病
3.6.1 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 lupus erthemato-sus, SLE)
3.6.2 系统性硬皮病
3.6.3 皮肌炎
3.6.4 多发性肌炎 (polymyositis, PM)
3.6.5 抗磷脂综合征
3.6.6 干燥综合征
3.7 皮肤肿瘤
3.8 红斑、丘疹、鳞屑性皮肤病
3.8.1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皮肤病。
3.8.2 多形红斑本病以靶形红斑为典型病损, 可在妊娠早期出现或加重, 而对胎儿的影响尚未明确。
3.8.3 扁平苔藓是一种复发性、瘙痒性、炎症性皮炎, 在妊娠期间病情缓解, 哺乳后病损可复发。
3.9 代谢、营养障碍性皮肤病
3.9.1 迟发性皮肤卟啉病
3.9.2 肠病性肢端皮炎
3.1 0 皮肤血管炎
3.1 0. 1 结节性红斑是一种累及真皮血管的炎性疾病, 在妊娠期间出现和加重, 对胎儿影响尚未知。
3.1 0. 2 过敏性紫癜
3.1 0. 3 Behcet's syndrome
3.1 0. 4 结节性多动脉炎
4 结语

(7)妊娠疱疹1例(论文提纲范文)

1临床资料
2讨论

(8)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患者的IL36RN基因突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研究生导师简介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一章 前言
    1.1 GPP 的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点
    1.2 GPP 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实验试剂
    2.3 实验相关仪器
    2.4 分析软件和电子数据库查询信息
    2.5 实验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临床资料
    3.2 测序结果
    3.3
    3.4 致病性预测
第四章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附件
致谢

(9)妊娠瘙痒性皮肤病临床治疗研究近况(论文提纲范文)

1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ICP)
2 妊娠痒疹 (PP)
3 妊娠疱疹 (HG)
4 其他
5 结语

四、复发性妊娠疱疹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13例线状IgA大疱性皮病临床病理特征分析[J]. 邱云,迪丽努尔·阿布都热依木,梁俊琴,吴曹英,毛丽旦,康晓静.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1(08)
  • [2]联合应用盐裂间接免疫荧光及酶联免疫吸附技术在自身免疫大疱病诊断中的意义[D]. 邹唯怡.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3]以精神行为异常为首发症状的神经梅毒细胞因子检测和分析[D]. 王娟娟. 苏州大学, 2020(02)
  • [4]线状IgA大疱性皮病25例临床分析[D]. 吴媚. 郑州大学, 2018(12)
  • [5]72例大疱性类天疱疮回顾性临床分析[D]. 姚琳. 大连医科大学, 2017(05)
  • [6]妊娠期皮肤病的分类[J]. 蒋文军,崔雨蒙,高艳娥. 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 2016(05)
  • [7]妊娠疱疹1例[J]. 李秀艳,杨宝琦,周桂芝,吴梅.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4(06)
  • [8]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患者的IL36RN基因突变分析[D]. 李秀艳. 济南大学, 2014(01)
  • [9]妊娠瘙痒性皮肤病临床治疗研究近况[J]. 黄洁,孙荃荟.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0(01)
  • [10]复发性妊娠疱疹1例报告[J]. 洪雁,章锦曼,朱宝生. 云南医药, 2006(03)

标签:;  ;  ;  ;  ;  

复发性妊娠疱疹一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