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流程规范化管理模式的探讨论文_林姬容, 李乌嫌,张进治,李远心,陈小妹

急诊流程规范化管理模式的探讨论文_林姬容, 李乌嫌,张进治,李远心,陈小妹

林姬容 李乌嫌 张进治 李远心 陈小妹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晋江中医院 362200)

【摘要】 目的:探讨我院急诊医学部流程的规范化管理模式,对原有服务流程中常见的症结进行流程再造,观察比较改造前后患者就诊等候时间、医疗护理差错、投诉、病人满意度的变化。方法:收集我院急诊接诊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急诊流程进行规范化管理,包括医疗护理资源的重新整合、采用电子工作站管理体系、建立绿色通道、成立床位管理中心、设置合理的输液流程等措施,对改造前和改造后的观察项目进行比较。结果:经急诊流程体系的规范化管理,患者在就诊等候时间、医疗护理差错、投诉、病人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改造前。结论:通过急诊流程的规范化管理既可以保证医疗护理质量及患者安全,又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增加医院的效益。

【关键词】急诊 流程再造 规范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1-0119-02

急诊医学部是医院重要的服务窗口,是急危重症患者抢救的主要场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发展,现代急诊医学的范畴也随之扩大,不但要承担各种创伤和急性中毒等急救,还要承担多器官功能衰竭、多发伤和突发意外事件造成群体伤病员的急救工作[1],因此急诊的工作难度急剧增加。根据患者需求,我院从2012年7月建立急诊医学部,成立急诊急救、急诊重症、急诊门诊、留观输液病区、综合病区,对急诊流程进行规范化管理,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为急诊流程改造前及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为急诊流程改造后急诊手术和留观输液各120名患者进行比较,改造前患者中男性55例,平均年龄45±6.8岁,女性65例,平均年龄48±5.2岁;其中创伤74例,上消化道穿孔33例,脾破裂13例,改造后患者中男性50例,平均年龄47±6.6岁,女性70例,平均年龄50±6.2岁。其中创伤80例,上消化道穿孔26例,脾破裂1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观察方法 观察改造前后急诊手术术前准备时间、留观输液等候时间、医疗护理差错例数及患者满意度的变化。

1.3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 检验,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急诊流程改造后术前准备时间、留观输液等候时间均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见表1;医疗护理差错例数明显减少(χ2=4.068,P<0.05),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χ2=4.286,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见表2。

表1 急诊流程改造前后术前准备时间、留观输液等候时间比较

组别例数术前准备时间(min)留观输液等候时间(min)

急诊流程改造前12030.3±4.720.7±2.9

急诊流程改造后12011.2±3.1* 11.2±2.3**

注:与急诊流程改造前比较,* t =11.56 P<0.01 , ** t =2.520 P<0.0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2 急诊流程改造前后医疗护理差错例数、患者满意度比较

组 别例 数医疗护理差错例数(例)患者满意度(%)

急诊流程改造前120490.0

急诊流程改造后120 0* 96.7*

注:与急诊流程改造前比较,*P<0.05。

3 讨论

我科通过对急诊流程进行规范化管理,包括医疗资源的重新整合、采用电子工作站管理体系、成立床位管理中心,建立绿色通道、设置合理的输液流程等措施,本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尽量减少中间环节,简化流程,注重细节,提高效率。具体措施如下。

3.1 进行电子工作站及病历管理体系:信息技术是门急诊流程优化的基础和重要手段,没有信息技术的支持,急诊流程的规范化管理实施非常困难。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实行电子工作站管理,在急诊医学部建立电子工作站后,实现一卡通包括检验、辅助检查申请和处置及留观住院收费在电脑上一次完成,取消了以往处方划价、检验和辅助检查划价、处置划价等流程,避免了多次排队和多次交费,为患者缩短等待时间,显著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全院医生可对病人的用药资料共享,质控人员可进行处方及病历的实时抽查,对处方用药的合理性、科学性进行更有效的管理,凸显计算机管理的资源共享性。我院在建立电子工作站后通过在急诊即建立病历系统,有效的实现急诊和住院部医疗护理的信息共享,简化病历、申请单等书写,避免重复,同时在急诊即开通收治留观及住院,真正地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绿色通道的建立,使急危重症病人的救治一体化。

3.2 规范流程:成立床位管理中心,对全院床位进行统筹安排,病情不稳定的病人收治在急诊医学部、ICU,在夜间,非手术病人统一留在急诊医学部,手术病人安排:急诊手术术前准备均在急诊完成,急诊手术室手术的病人原则上留在急诊留观病区或ICU,病区手术室的病人收治在病区相关科室或ICU,病情较轻的术后病人可收治在留观病区。日间病情稳定需转住院部的病人,向床位管理中心提出申请,由床位管理中心统一安排转入科室,同时制定急诊手术工作流程,留观病人工作流程,转送流程,顺畅各项工作流程,确保病人安全。

3.3 医疗护理资源的重新整合:医院急诊医学部全方位地向患者开放,这要求急诊医护具有比较广泛的知识结构。急诊专业的知识取决于急危重症患者的实际需要,随着急诊医学的发展,对急诊医护专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人力资源部安排各病区医师下急诊,配备急诊内、外、妇产、儿科、骨伤科,急诊产房、急诊手术室,实行24小时坐班制,对急诊科医师进行现代急诊医学培训,可接待来诊的任何患者,并加强接诊、分诊工作,安排有资质护士预检,有效的分诊保证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因此,主要加强院前急救、基础生命支持的全科化培训,实现院前急救的资源共享。而院内抢救则加强专科技术,以在职各医生的专业为基础,鼓励加强学习,交流经验,实现科内专科会诊,加强护理人员对急危重患者应急处理及抢救配合培训,使医务人员业务技术水平、临床思维等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增强了应急救治工作的整体水平。

3.4 绿色通道的建立: 绿色通道的建立,极大地提高了危重患者的成功抢救率,突出了“急”的特点,达到了“救”的目的。急诊收费处备有专用“绿色通道卡”,急诊医护人员领取绿色通道卡就可以直接为患者进行治疗、检查,实行先抢救后收费,先住院后办手续等便捷措施,患者的所有检查、急诊手术及住院等过程均有急诊医护人员全程陪护,途中携带简易急救物品,以便于病情突然变化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对于急诊手术及住院后按照规范填写急诊病人交接单,交接患者的目前病情、治疗等,同时交接班人员签名。

3.5 设置合理的输液流程:设立接诊台、集中式输液操作台,患者先到护士接诊台报到,接诊护士刷卡核对,使用无线输液系统和排队叫号系统,通过系统自动核对,再次确认患者身份及用药情况,增加病人诊疗安全,同时有巡视护士巡视观察、换液体,护士长根据输液室每天的工作量、输液高峰时段及季节变化,及时合理地调配人力,给病人提供及时便捷的输液服务。

开展急诊流程规范化管理是以获取急诊诊疗实时信息为基础,综合急诊诊疗过程的前馈控制、现场控制及反馈控制为一体的医疗护理质量控制管理模式,它是医院医疗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医院文化的转变,使以往让病人来适应医院的流程向真正体现对病人的人文关怀转变。本组资料显示,急诊流程改进后,患者术前准备时间、留观输液等候时间明显缩短,医疗差错明显减小,患者满意度提高,使患者就诊全程时间更短、诊疗行为更规范、效率更高。并逐步将安全管理工作纳入系统化、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总之,只有加强内部管理,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人才,向管理要效率,这样才能让患者满意,不断促进急诊医学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毅.构建和谐医院的人力资源链式管理模式研究[J].现代商业,2008,3(2):143-144.

[2] 朱海燕,李依娜.持续优化急诊流程的裎[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14):1801-1802.

作者简介 林姬容(1975、11),女,专科,主管护师,现任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晋江中医院急诊医学部护士长,主要从事急诊急救护理工作。

论文作者:林姬容, 李乌嫌,张进治,李远心,陈小妹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4年第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3

标签:;  ;  ;  ;  ;  ;  ;  ;  

急诊流程规范化管理模式的探讨论文_林姬容, 李乌嫌,张进治,李远心,陈小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