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新农村建设论文_王鹏

加快新农村建设论文_王鹏

山东省烟台市委党校 山东 烟台 264003

[ 摘 要]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是全面推进农村小康社会进程的客观需要。新农村建设对提高我国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全面改善农产品结构、保护消费者健康,促进农民增收,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社会稳定,建设小康社会

新农村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社会和谐离不开广阔农村的社会和谐,没有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就不可能有我国社会的和谐稳定。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关系总体来看是稳定的、健康的,但也存在着这样和那样一些矛盾和问题。因此,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缓解农村的社会矛盾,减少农村的不稳定因素,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加快新农村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保持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必须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收入水平,保障农民群体享受到改革发展带来的物质和文化的成果。有效地解决好农民增收问题,是“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促进农村消费市场的繁荣,需要不断提高农民的收入作保证。因此,发展现代农业不仅能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农业综合效益,达到直接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从而带动二、三产业的发展,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拓展农村二、三产业的就业渠道和空间,进而促进农民收入的长期稳定提高。粮食安全事关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粮食产量的稳中有升,是农村生产的长期任务,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业发展对国际社会的依赖程度也在不断增强,农产品的出口和进口虽都有增长,但统计数据显示进口增长的幅度远远大于出口,也就是说,我国农产品贸易存在逆差。为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不仅仅局限在提高农产品的产量,更需要构建一整套完善的现代农业体系,全面提高我国农产品价格竞争力、质量竞争力和信誉竞争力。因此,发展现代农业既是提高我国农业贸易国际竞争力的需要,也是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科技含量低、产业化形式不高,已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发展现代农业可以大大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土地的产出率,确保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农业及农产品的各种需求。同时,现代农业可引导农民使用高效低毒农药,降低农药、化肥使用量,提高利用效率,减少对土壤的污染及引导农村节约使用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防止破坏耕作层的农业生产行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有利于加强农业水源污染监测及农村生产生活污水治理力度,加快重点流域的农业水源污染综合治理,不断改善农村自然环境,加快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步伐,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建设高素质的农民队伍

农民是建设现代化农业和现代化农村的主导力量,推进农业现代化需要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职业化农民队伍,因此需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培养和积累好农村人才,二是培育和壮大农民组织,三是引导农民理性择业,稳定职业定位。

现代农业不是依靠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的数量增加,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经历了一段时期的快速发展之后,发展速度和质量逐步减缓并与城市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村人才严重匮乏。长期以来,优质教育资源高度向城市集中,农村教育投入严重不足,教学条件差,教师待遇低,基础教育进步迟缓等诸多因素,造成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难以提升。目前,不断扩大的城乡差距,阻碍了人力资源的合理化配置,使人才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的推拉力失衡、机制失效,呈现出从农村向城市的单向流动特征。农村劳动力日益呈现出老年化和妇女化的倾向。改变上述问题,一是应强化农村基础教育,改善农村基础教育的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建立健全多元化的办学模式,大力推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城乡互动。二是应加大职业教育投入,政府应该如同抓义务教育一样来抓好农村的职业教育工作,逐年增加公共财政投入,按照“面向农村、面向农民、面向农业”的原则,多形式、多途径、多体制地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从根本上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整体素质。三是应实现城乡人才的双向流动,通过体制重建和政策引导,打通城乡人才双向流通的渠道机制,使我国广阔的农村天地能不断地聚集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培育和壮大农民组织,引导农民理性流动。社会先于国家出现,许许多多的社会矛盾和问题主要靠社会组织自行解决,这是我们人类社会积累的成功经验。在农村,要引导农民合作起来,就必须真正实现从“组织农民”向“农民组织”这一质的转变。要实现这一转变,一是各级政府要克服害怕农民在合作中会出现诸多问题难以管理的心理,坚持引导不领导、推动部命令、扶持不干预的原则,积极培育和发展好农民组织。二是要加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明确各类农民组织的地位和作用,规范其运行中的社会责任和权利,保障农民组织合法运行。三是对农民组织发展农村经济、增强农业基础建设、兴办农村服务设施等项目要加大扶持力度,引导农民组织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和服务水平。要通过财政贴息、政策性信贷、保险等金融手段,解决农民组织启动资金、收购环节资金等方面的投入不足所引发的风险等问题;并制定税收、用地用电用水和农产品运输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从各个环节保障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三、发展现代化农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发展现代农业,保护环境是前提。要在提高科技投入、强化农业机械装备水平的基础上,坚持可持续发展这一基本原则,充分发挥现代农业的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功能。要在农村现有设施的基础上进行基本农田改造和现代农业林网建设,着重现代农业体系的构建与完善。要区分适宜开发和不适宜开发区域,把不适宜现代农业发展的荒滩、荒地进行生态恢复保护。在现代农业的发展中,首先权衡开发过程对生态环境的有利与不利影响,尽快改善对污染环境较大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相关设施,积极鼓励对生态环境改善有益的发展模式。积极推进实施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在突出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同时要着重做好低产农田的改造,不断改进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切实提高土地产出率和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继续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大力推广农业节水工程,提高水利设施的科技含量水平,大力降低现代农业发展对水资源的依赖程度。积极落实好国家农机补贴政策,在有条件的地区推广使用先进适用的农机具,不断提高现代农机具在农业生产中的装备使用率,逐步提高重要农时、重点作物、关键生产环节的机械化作业水平,解放剩余劳动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是加强以质量为核心的安全农产品生产体系建设,要不断加大农业标准化建设工作力度,推进各区域的种植产品逐渐向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转化,定期安排专门机构进行抽样检查,建成农业生产的标准化体系。要加快农村金融领域的改革,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在风险可控、法律齐全的前提下,逐步改进授权授信机制,简化贷款手续,充分发挥农村金融机构在农业生产中的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纽带作用。适当放开对小额信贷组织的监管,鼓励社会资金进入农村金融系统,鼓励各类信用担保机构和现有商业性担保机构开拓农村担保业务,并积极探索多形式、多渠道的农业保险和信用担保制度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服务。

论文作者:王鹏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7年7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7

标签:;  ;  ;  ;  ;  ;  ;  ;  

加快新农村建设论文_王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