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国在印度核试验事件中的情报失误_核试验论文

论美国在印度核试验事件中的情报失误_核试验论文

论美国在印度核试验事件中的情报失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核试验论文,美国论文,情报论文,事件中论文,在印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导言

1998年5月11日和13日,印度政府甘冒天下之大不韪,在其北部拉贾斯坦邦塔尔沙漠腹地的博克兰试验场先后进行了5次地下核试验,遭到国际社会的强列谴责。这一事件一方面宣告美国防止核扩散努力的失败,同时也说明美国情报部门,尤其是中央情报局的工作存在着严重失误。

克林顿政府把防止核扩散放在其对外政策的优先地位,从这一点来说,美国情报部门理应能够事先觉察到足以对该政策造成严重威胁的其它国家的任何动向。参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沙尔比称,这是“我们情报收集工作的巨大失败——可能是十多年来的最大失败”。(注:(英)《时代》杂志,1998年5月25日。)美国社会各界也纷纷发出指责,甚至对中情局的情报能力发生怀疑。舆论认为,如果美国连印度的情况都掌握不了,那么,对更难以侦察的国家如伊朗、朝鲜等将更无能为力。

同历史上其它失误一样,实际上美国情报部门在核试验前已掌握了一定的征兆,而且巴基斯坦政府曾多次明白无误地向美国政府提供了印度准备核试验的证据,但是都没有引起中央情报局和国务院的充分重视。

笔者认为,美国对印度核试验的失察是多种因素造成的。美最高决策层宏观上对印度的国家核战略估计不足导致对其核动向的麻痹大意,以中央情报局为首的情报部门的失误则是直接原因。本文试对此进行初步分析,抛砖引玉,以就教于方家。

美国最高决策层对印度核战略意图判断失误,低估了其跨过“核门槛”的决心,导致对印度核动向麻痹大意。

(一)印度发展核武器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现实背景

发展核武器以称霸南亚,谋求世界政治大国地位,这是自尼赫鲁以来印度历届政府的奋斗目标,是其国家战略的核心所在。但是,由于在战后国际政治舞台上一直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大国地位,印度对此一直耿耿于怀。

印度认为,与其经济、人口和军事力量相差无几的中国之所以拥有政治大国地位,除了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因素之外,与中国为核俱乐部成员国是分不开的。印度政治家认为,如果把100点作为衡量大国标准的话,那么,印度现在已具备了99点,所差的那1点便是核武器了。因此,印政府提出要以核威慑力量作为谋求世界政治大国的敲门砖,增强其在国际事务中的发言权,争取挤进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行列。

当然,印度也明白,在未来与其两个对手巴基斯坦和中国可能发生的军事冲突中,核武器并无多大的应用价值,使用的可能性极小。中国的核武器比它强大得多,它自然不敢轻举妄动。巴基斯坦重要的战略目标基本都在其边境附近,由于核武器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旦使用,必然使自己也难逃其害。因此,印度强调“核武器的威慑作用大于其使用价值”,(注:《印度防务评论》,1989年下半年号。)发展核武器的战略意图就是威慑中、巴两国,维护其在边界地区的既得利益。

另外,印度视中国为其“潜在的主要威胁”的立场始终未变。印度政府认为,必须大力发展包括核武器在内的军事力量才能达到对华军事均势。印认为只有具备了与中国相对应的核军事能力后,才能充分发挥在中印边界目前已取得常规力量优势的威慑效果。(注:《解放军报》1998年5月14日。)

但是,印度政府知道,在世界和平大潮的背景下,公开发展核武器是不得人心的,得不到国际舆论的支持。自60年代中期以来,印政府虽然表面上表示要和平利用核能,但实际上却根本没有实行和平的核政策,而是在和平利用的幌子下,借口本国安全受到来自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威胁,积极推行“核门槛”政策。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出版的1995年年鉴《武装力量、裁军和国际安全》的估计,截至1993年底,印度核武器级钚的库存量为210~490千克,按每件核武器需5~8千克计算,能生产25~100件核武器。印度自从1974年进行了第一次核试验之后,研制核武器的努力一直没有停止过。

因此,通过进行核试验,制造核武器只是个时间早晚的问题。1996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其目的就是阻止像印度这样的“核门槛”国家随意迈入核俱乐部,以减少核扩散的危险性。印度拒绝签署这一条约已使其发展核武器的野心昭然若揭。

(二)印度发展核武器是国内政治的需要

近期国内政治因素是推动印度进行核试验的主要动力,瓦杰帕伊政府的内外政策和印度领导人的言论已使其核野心初露端倪。

核试验与印度的国内政治因素是分不开的。1998年3月17日,以印度人民党为首的17个党派组成联合政府,人民党领袖瓦杰帕伊出任政府总理。但联合党派在议会中只占微弱的多数,而且各派政见不一,一有风吹草动,势必分崩离析。分析家认为瓦氏新政府不会超过8个月,因此对1993年曾上台仅13天就被迫下台的瓦氏本人来说,面对国内堆积如山的棘手问题,通过核试验可以转移国内矛盾,增加其内部向心力,激发民众热情,巩固自己的权力,提高自己的威望。

一直以来,瓦氏曾多次批判前几届政府在西方的压力下放弃核试验的“选择”出卖了印度的安全利益。上台后他即一改历届政府“羞答答”的核政策,明确提出将重新审议该项核政策,并行使引进核武器的选择权。瓦杰帕伊本人接受英国《每日电讯报》采访时称:“核计划要按原计划进行”,(注:《解放军报》1998年5月14日。)并暗示:印政府将批准进行核试验。印外交部发言人布里查什·米拉什说:“印度人民党认为,印度应成为核大国,并将为此不惜任何代价。”(注:《参考消息》1998年3月19日。)印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则对外宣称:如果引进核武器是必要的话,那就不应对此回避。

因此,从国内政治因素来看,印度进行核试验有着一定的必然性;从其新上任的民族主义领导人的言行来看,其加入核大国俱乐部的意图已暴露无遗。

美国政府长期习惯于与印度独立后一直处于执政党地位的国大党打交道,冷战结束后,国大党一党独尊的地位一去不返,印度政坛进入多党政治时代。美国对异军突起的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印度人民党知之甚少,尤其是当人民党上台伊始便宣布印将重新考虑其核战略时,美仍未予以充分重视,错误地认为印新政府面临内政、外交的许多难题,短期内决不会有所动作。印度新政府则在上台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与美高层官员接触达15次之多,印官员一直明确表示不发展核武器,这对美国起了极大的麻痹作用。5月初,总部设在伦敦的锡克人政治组织又根据可靠情报,在其出版的会刊中透露印正准备核试验,并将此材料通过巴基斯坦驻美使馆转交国务院,又未引起重视。

总之,美国对印新政府缺乏研究,导致误下判断,酿成冷战结束以来最大的一次情报失误。

另外,目前还有一种比较流行的看法,即印度进行核试验得到了美国的默许,这未免有失偏颇。冷战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其全球战略的两大重点就是防止地区冲突和防止核武器扩散,而南亚是美推行这两大战略重点的主要地区。因为这里既存在地区冲突的可能性,又存在着核武器和弹道导弹扩散的现实威胁。避免印巴发生冲突导致地区形势动荡,同时向印巴施加压力促使其放弃核计划是冷战后美国南亚战略的重要目标,美虽有利用印度遏制中国的企图,但还不至于愚蠢到默许印发展核武器以抗衡中国的地步。

印度针对美方的各种情报搜集手段采取了相应的欺骗措施,并取得相当的成功。而以中央情报局为首的美国情报部门却麻痹大意,蒙在鼓中尚不知晓,各种情报来源均被堵死。

(一)印度的欺骗措施

1.在博克兰试验场隐真示假,大耍障眼法。

1995年12月,当时的拉奥政府刚刚开始秘密准备在博克兰试验场进行地下核试验时,美方根据KH-11照相侦察卫星拍摄的试验场周围正在铺设的粗大电缆,断定印方正着手进行试验。因此,美国政府一方面放风给新闻界,一方面令当时的美驻印大使弗兰克·威斯纳给印度政府高级官员出示了这些照片,成功地说服拉奥政府停止了核试验。

但是,美国人自毁“长城”,搬起的石头却砸了自己的脚。给印度人的这些照片暴露了美国人监视试验场的手段,使印度政府能够掩盖他们的准备工作,如把通往试验场的竖井的电线和电缆埋到地下。

2.采取外交欺骗手段。

(1)印度人深谙“用而示之不用,能而示之不能”的策略,包括总理在内的高级官员在外交上采取低调,诱使美方放松警惕。

1998年3月26日,印度对外政策高级顾问杰哈对美国高级官员说,政府在今后3到6个月主要是研究印度的国家安全政策,没有在此以前进行核试验的计划。从3月到4月,美国官员多次听到这个消息。

4月14日,美国驻联合国代表比尔·里查森会见了总理瓦杰帕伊等人,会谈后理查森相信印不会进行核试验。几周后他访印为克林顿总统明年下半年到访作准备时,曾对印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说,希望印度在核问题上保持克制,不要采取挑衅性行动。费尔南德斯则保证:“我们依然还在研究国家安全政策问题”。(注:(英)《时代》杂志,1998年5月25日。)

5月1日,感到放心的国家安全顾问萨缪尔·伯杰在白宫会见印度外长拉古纳特时也只是简单地提到这个问题。

5月1日,印度外长拉古纳特会见美国副国务卿塔尔伯特时,奉命通知:“印度政府不会采取过激性的行为”。(注:(英)《新闻周刊》1998年5月18日。)

(2)利用巴基斯坦导弹试验大作文章,以转移美方视线,隐蔽本身企图。

4月6日,巴基斯坦进行了一次“高里”弹道导弹试验,射程为1500公里,可以打到印度的大部分城镇。一时间印方将采取什么反措施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印度一位官员在地下核试验完成后对新闻界透露:“当时人们一致认为,这种反措施很可能是进行导弹试验。整个情报界认为,我们不会马上进行核试验。”(注:(英)《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1998年6月1日。)

瓦杰帕伊政府迎合了这种期望,主动与美国会谈,以转移美国人的注意力。他指派一名高级助手与理查森在美国驻新德里大使理查德·西莱斯特的官邸里讨论武器扩散问题,并一致同意5月份在华盛顿继续会谈,理查森离开时确信印度不会进行核试验。5月1日,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伯杰会见印度外长时没有明确提出核试验问题,并赞扬“印度对巴基斯坦的导弹试验采取克制态度”。(注:(英)《时代》杂志,1998年5月25日。)

(二)各种情报搜集手段均告失灵

1.由于印度采取了各种反措施,致使美国间谍卫星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美国具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卫星侦察系统,其侦察范围可覆盖全球,是中央情报局主要的情报获取手段之一。目前在印上空有两颗KH-12照相侦察卫星,其地面分辨率可达到0.1米;两颗“长曲棍球”雷达成像侦察卫星,其先进的照相机可透过云层和沙尘,在危机时至少保证有1颗24小时固定监视,所获图像1小时内即可送到总统办公桌前。

印度采取“声东击西”策略欺骗了美国的间谍卫星,在进行核试验的同时,又在其东部奥里萨邦的导弹试验中心进行“特里苏尔”空对空导弹的第37次试射,并且为这次试射进行了公开的、大张旗鼓的准备工作。印官员称,这次旨在对美国封锁消息的“绝妙”行动获得了成功,使美国控制间谍卫星运行的情报机构不仅没有调整卫星对博克兰地区进行24小时连续监控,反而决定把监控重点转移至东部导弹试验中心,间谍卫星只是每3天飞过博克兰上空一次。

在博克兰地区则采取了“障眼法”。负责进行核试验的印度国防研究和发展组织的官员5月15日对记者说:“我们掌握了外国侦察卫星出现在博克兰上空的时间,并确定了这些卫星能够监视到的区域。”(注:(英)《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1998年6月1日。)因此,一切准备工作都是在美国间谍卫星不在试验场上空活动时进行的。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印专家之所以对美卫星运行规律了如指掌,反倒是美国政府帮了大忙,他们只需打开有关卫星在国际因特网上的网址,便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得到相应的资料。

另外,印把试验时间定在5月,也是因为这个时候塔尔沙漠里漫天的沙尘不仅可以大大降低卫星的分辨率,而且高达摄氏40多度的高温还可以削弱红外线装置的探测能力。

2.印度反谍报机构的严密防范使得中情局在人力情报上毫无建树。

中央情报局自从1995年发生艾姆斯间谍案丑闻以来,其人力情报一直处于低迷状态。而且像印度这样对美国并不构成战略威胁的“民主”国家,中央情报局并不愿付出太多的精力。其特工人员在印度的有限活动在印反间谍机构的防范下,工作进展不能令人满意。

1996年,中央情报局曾收买了印度一个电脑专家为其服务,负责搜集印政府的政策动向。但此人却利用为其提供的便利条件反戈一击,利用计算机网络将进入有关中近东地区的情报档案及中央情报局在印的情报网和情报活动一览无余后悄然失踪,这对中情局是一个沉重打击,其损失无疑是巨大的。

印度对中情局的活动十分警惕,致使中情局未能在印度物色到了解该国核意图的人充当间谍。新德里情报站的副站长1998年初因为试图拉印度情报活动负责人当间谍而被驱逐出境,也进一步削弱了中央情报局的人工情报能力。虽然在新德里有一个规模不小的情报站,但其情报搜集能力令人怀疑。

另外,印方为了保证核试验的秘密性,采取了最严格的保密措施。在其高层领导人中,知情范围局限在包括总理瓦杰帕伊在内的5名内阁成员,甚至外长拉古纳特也被蒙在鼓中。参加核试验的工程师和科学家为了防止被美间谍人员盯梢,分别乘火车从全国各地赶往拉贾斯坦邦,还采用了中途换车、另取假名字等方法。为了保密,他们“不约而同地”对自己家人说要到新德里开学术会议,在此期间不能打电话。

3.电子侦听手段成了“聋子的耳朵”。

电子侦听是美国情报部门重要的情报获取手段之一,据美国情报专家估计,约80%的有用情报来自电子侦听。

印度为防备美国国家安全局和陆海空三军无处不在的“电子耳朵”,采取了严格的通讯保密措施。其领导人自不必说,所有在博克兰试验场工作的科学家和工作人员均被告知禁止与外界进行书面和电话联系,即使家人也不例外;在爆炸前几天,试验场周围实行绝对的无线电静默;甚至在核爆炸后,试验场向瓦杰帕伊报告试验成功时,也是用“佛祖笑了”作为暗语。因此,美国电子侦听部门一无所获,即使离印度最近的迪戈加西亚海军监听站的“电子耳朵”也成了“聋子的耳朵”。

如果说美国情报部门在情报获取上严重失误的话,那么,在分析判断有限的情报量上则是表现出其更深层次上的低效率。

(一)美国高层对种种异常迹象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中国有句古语:“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尽管印度大肆玩弄欺骗手段,但试验前也不乏种种异常迹象表明其真实意图。另外,同任何重大突发事件一样,其突发性只是对不知者一方而言,而对于能预先掌握情况的对手来说就无所谓突发性了。尽管印度骗过了美国人,但骗不过一直睁大眼睛的西部宿敌巴基斯坦。

5月3日,印度国防部长乔治·费尔南德斯突然大放厥词,散布中国威胁论,称中国是印度的“潜在的最大威胁”。对此瓦杰帕伊本人不置可否。众所周知,中印关系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特别是1996年中国国家主席实现了首次访印,按常理推断不该如此践踏来之不易的中印关系。费尔南德斯的反华言论其实是在为即将开始的核试验作舆论准备。

5月8日,一颗KH-12间谍卫星的照片显示,博克兰核试验场有恢复活动的迹象,在附近可以看到有大批推土机在活动。

早在4月16日,巴基斯坦外长阿尤布汗会见里查森时就曾告诉他,印度有正在准备核试验的计划,而里查森的回答竟是:

“你的意思是印度领导人是在欺骗我们吗?”

“是的,你们还被蒙在鼓里。”阿尤布汗说。

“我们还不至于那么天真。”感到恼火的里查森非常相信自己的直觉判断。(注:(英)《新闻周刊》1998年5月18日。)

4月底,感到不安的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再次给克林顿总统发出一封亲笔信,信中说:“我们有充分的证据相信,印度方面在执行其核政策上正准备向前跨出一大步。”(注:(英)《新闻周刊》1998年5月18日。)但美国国务院对此不屑一顾,将其扔到了错误警报的档案里。

(二)拖拉的工作作风使情报丧失了宝贵的时效性

试验前,有些迹象依然没有逃过美方的间谍卫星。华盛顿时间5月11日凌晨,即爆炸前6小时,中情局设在弗吉尼亚州费尔法克斯堡58区的“国家图像分析中心”的一位图像判读人员在研究KH-11卫星照片时,发现博克兰试验场情况异常:周围的围栏突然被撤掉;中心区域新增了不少器械装置。他判断这是即将进行核试验的迹象,便在这条情报下划了重重一笔,提醒下一班人员应对此进行重点分析。然而,等到早晨下一班人员拿起这条情报时,核试验的余波早已震动了全球。

结束语

印度核试验给各国情报部门的启示是多方面的:

首先,情报工作无和平。尽管目前国际局势趋向缓和,但各种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在某些时候甚至可能激化,地区霸权主义是威胁和平与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无论是平时还是战时,情报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其次,要综合运用各种情报获取手段,多方开辟情报渠道。现代情报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要求情报获取手段的多样性,高科技侦察手段固然有其先进性的一面,但也并非天衣无缝,无懈可击。传统手段(电子侦听和谍报)有其局限性的一面,但也仍有其发挥作用的广阔舞台。二者相辅相成,方可收到“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效果;否则,当敌方采取针对性的反措施时,“一条腿走路”的做法可能导致束手无策或造成情报的片面性。

最后,提高情报流程的质量,对所获情报进行全面、客观和深入的分析。情报的价值在于使用,真实性和时效性是情报的灵魂;合乎逻辑的分析、研究、判断是情报工作的关键环节;得出正确结论并迅速上报为高层决策服务是情报工作的目的所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是情报处理工作的正确方法。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才能从各种蛛丝马迹中选其真、取其精,剥去表面现象的外壳,发现问题的本质所在。

标签:;  ;  ;  ;  ;  ;  

论美国在印度核试验事件中的情报失误_核试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