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创伤关节科 湖南邵阳 422000)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疼痛控制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7年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创伤性骨折患者选取300例进行研究,将其根据随机原则实施分组,对照组(n=150例)和实验组(n=150例)。将常规护理措施给予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疼痛控制护理措施。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疼痛评分、骨折愈合时间都明显的优于对照组,而且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创伤性骨折患者实施疼痛控制护理,可以有效的将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的时间缩短,而且缓解了患者的疼痛感,使得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的提高,在临床上值得广泛应用。
关键词:创伤性骨折;术后康复;疼痛控制护理;效果
创伤性骨折属于创伤性疾病的一种,在近年来的发病率比较高,患者的临床主要表现是局部疼痛、功能障碍等,在临床上对于这种疾病的治疗办法主要是手术[1]。疼痛会使患者出现痛苦、焦虑的现象,还会对患者的体能不断耗竭,严重的会出现呼吸急促、血压升高、骨骼肌肉收缩等现象,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患者术后康复工作的重点就是控制疼痛[2]。本次研究主要分析疼痛控制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7年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创伤性骨折患者选取300例进行研究,将其根据随机原则实施分组,对照组(n=150例)和实验组(n=150例)。对照组患者有男性100例,女性50例,年龄范围28-70岁之间,平均年龄(41.3±10.4)岁;实验组患者中男性95例,女性55例,年龄范围29-72岁之间,平均年龄(42.5±10.8)岁。本次研究将患有严重的心、脑、肾、肝等重要脏器疾病的患者排除,同时排除有意识障碍的患者。所有患者都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并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
将常规护理给予对照组患者,其中包括健康教育、病房环境护理以及基础护理等。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疼痛控制护理。(1)成立专业的疼痛控制护理小组,小组成员的理论知识以及业务操作技能都必须扎实熟练,借助语言评估办法对患者术后疼痛的程度进行综合性评估。对患者的健康史、手术史、伴随症状、诱发因素、术后疼痛程度等进行评估。对患者的疼痛因素进行分析,制定合理个性化的疼痛护理方案。(2)护理小组的成员应该根据疼痛因素的不同给予患者合理的针对性护理,如果患者的疼痛是由于体位的不恰当导致的,这种疼痛属于压迫性疼痛,要求护理人员应该指导患者摆放正确的体位,避免疼痛加重。如果疼痛是由于外固定架的安置点、石膏固定松紧度等不合理导致的,护理人员应该协助相关医生对外固定架的安置点以及松紧度进行调整,确保患者的舒适度。如果患者的疼痛是由神经血管损伤以及切口创面导致的,则应该采用物理办法控制疼痛,例如冰袋冷敷或者是避开切口周围的皮肤对其进行按摩,促进肢体的循环等以此来缓解疼痛。(3)每间隔2d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的调整护理方案。同时对患者的诊疗环境进行护理,确保室内的空气新鲜,室内应该保持安静,嘱咐患者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提高睡眠质量,日常饮食应该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对患者的心理进行疏导,树立治疗的信心等。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疼痛情况进行分析比较,采用疼痛脸谱图评分法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价。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满意度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满意度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的检验采用t实施,χ2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疼痛度以及骨折愈合时间的评分情况,实验组患者治疗后住院时间明显的比对照组短,疼痛度比对照组轻,骨折愈合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疼痛度、骨折愈合时间比较
2.2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实施比较,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4%,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6%,实验组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一般情况下创伤性骨折都是由于外伤导致的,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发热、肿胀、疼痛、功能障碍等[3]。创伤性骨折的患者大多数都会对神经造成损伤,使得患者的疼痛感不断的加重,由此产生了许多的生理变化,影响了手术的实施以及术后康复的效果[4]。临床上对于创伤性骨折最直接的治疗的办法就是手术,手术完成后患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感,常规的护理措施对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不够彻底,使得剧烈的疼痛感影响了患者的恢复效果以及睡眠质量,同时使其康复速度大大的减慢[5]。
疼痛控制护理主要是在术后对患者从生理、心理、按摩等方面进行控制,加深了患者术后疼痛的认知度,同时采用合理的措施缓解由于疼痛的导致的焦虑、紧张、烦躁的负面情绪,充分的调动了自身机体内的抗痛能力,提高了患者的疼痛阀值水平,使其创伤、心理因素导致的疼痛感大大的减轻。同时对患者实施按摩护理,促进了血液回流,使得炎性物质的吸收速度加快,从而缓解了患者的疼痛感[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疼痛评分、骨折愈合时间都明显的优于对照组,而且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于创伤性骨折患者实施疼痛控制护理,可以有效的将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的时间缩短,缓解了患者的疼痛感,使得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的提高,在临床上值得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樊琳.创伤性骨折患者采用疼痛控制的术后护理方法及其应用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93):18327.
[2]郑碧蓉,陈其会.康复训练联合中医特色治疗对下肢创伤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僵硬效果评价[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44):96-97.
[3]郜继恩.疼痛控制护理在43例创伤性骨折术后患者临床观察[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29(05):479-480.
[4]张素平.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疼痛干预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7,1(05):8-10.
[5]梁军莲,关敏霞,唐玲娟.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疼痛控制护理的应用价值[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12):83.
[6]马琴,周华,邱菲,等.疼痛控制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疼痛程度心理状态及康复质量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05):608-610.
论文作者:孙芝容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7
标签:患者论文; 疼痛论文; 实验组论文; 创伤论文; 术后论文; 性骨折论文; 时间论文; 《航空军医》2018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