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路桥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难点分析论文_亓树存

市政路桥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难点分析论文_亓树存

临沂市政集团有限公司,山东 临沂 276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都取得了较为长足的进步,其中道路交通建设方面的发展尤为突出。不过,虽然道路桥梁方面的建设发展速度颇为快速,但其中依旧暗藏着路段不均匀沉降的问题,如果不及时地处理,很可能会造成桥头跳车方面的公路病害,这将严重影响大众的出行安全与驾车体验。正因如此,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相关的道路桥梁施工实践,就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展开细致的研究。

关键词:市政路桥 沉降段 路基路面 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的使用量也在快速地增长,以前路桥沉降段的承受压力已经满足不了现代化城市发展的需求,严重阻碍了道路交通运输的发展,因此加强对路桥沉降控制、研究道路施工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市政道路是城市居民出行的基础设施,它的建设为人们交通出行、生产运输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为了避免出现一些安全隐患,相关部门需要对各个环节的施工质量进行监测,把相关施工技术落实到位。

1道路和桥梁路基沉降的危害

道路交通是基本的陆路运输,为经济发展、劳动力流动和交通带来极大的便利。但是,我国部分路段存在一些问题,如路基破裂、路基不均匀沉降、桥面铺装问题等,部分导致车辆撞击现象,这不仅影响驾驶安全性、行车速度和行驶舒适性,还影响车辆的使用寿命,更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同时,车辆撞桥时会增加桥梁结构被破坏的机率,导致桥梁节点的破坏和路面的组合。提高道路和桥梁的施工质量有利于提高道路的整体平整度。

2沉降方面的成因分析

2.1部分桥台背和路堤出现变形

桥台背路基是指构造物后面与道路连接部分的路基,是指大、中、小型桥梁、涵洞及通道等结构物与路基接头处附近路基的总称,一般采用土工合成材料对台背路基填土加筋,目的是为了减少路基与构造物之间的不均匀沉降。在研究工作中,我们了解到部分路桥工程中的路堤沉降是受施工地质和气候问题的影响,例如在沟壑部位的桥梁地段若时常出现桥台背的地基沉降或变形问题,往往是因为有部分施工地区地质土壤结构有所不同,比一般土壤空隙比大,致使该施工地段路基的载荷能力降低,随着自然降雨的增加,其路段的含水量也有所变化,从而导致该施工区域的沉降越来越严重。另一方面,如果桥台背在进行土方压实的过程中,没有按施工要求完成操作,在雨水的侵蚀下造成了路堤填土的流失,降低了地基的强度,会导致该路段路基沉降变形。

2.2桥头搭板设置导致沉降

实际上,路基上进行桥头搭板设置时必须要弹性支撑,由于路基部分的土体离桥台位置比较近,它对应的承受应力则相对较小,受力面就会不均匀。而观察纵向层面的情况,它会随着汽车的荷载而发生变动,过程中产生两个峰值的路基应力,正是由于这两个路基应力会引发汽车荷载与搭板支撑之间的差异,最终就会出现沉降现象。随着汽车向前行驶,搭板末端需要承受的应力超过了指标,就会产生程度不一的变形,沉降现象在搭板末端会尤为突出。另外,因为路基沉降量无法精确进行数值核算,一旦发生变形指数较大的路基沉降,搭板与板后路基之间的纵向坡度差异就会随之增大。

3市政路桥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难点分析

3.1搭板设置

3.1.1搭板设置的方法

一是在搭板长度范围内,根据车辆重量的作用力强弱,逐渐增大路面的厚度来提高地基的承压力,但这种方法的施工难度系数比较大;二是面层顶层与搭板相互平行,这种方法既可以解决方法一中的不足之处,还可以解决刚柔过渡的问题;三是预留反向坡度,桥台与搭板衔接处的标高设置相同,搭板和路面的衔接处大于标高设计,这样就会形成一个反向坡度,反向坡度的大小根据预计的沉降差进行设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2搭板和桥台衔接的施工

一是锚栓,为了防止搭板出现滑动,一般情况下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在搭板和台背之间设置水平拉杆和锚栓。二是支座,搭板的近台端的下层一般情况下会铺油毡垫层,厚度2厘米左右即可,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板式橡胶支座。三是倒角,为了避免搭板松动产生旋转破坏周围的结构,通常情况下会在牛腿上缘与近台端上缘的位置设置倒角。四是填缝,搭板和桥台的衔接处会有缝隙,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缝隙进行填充,防止污水等杂物的渗透破坏使用强度,填充物可以采用沥青、玻璃纤维类物质等。

3.2不设置搭板

如果是不设置搭板的情况下,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台后填筑做出缜密的分析和研究,需要做出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才可以施工。与此同时各个施工环节对填料和压实度有着比较高的要求,必要时还需要采用一些施工技巧和应对措施,例如添筑聚乙烯块、铺土工格网等材料。

3.3后台填筑

路桥后台填筑是一项难度系数比较大、复杂程度比较高的施工环节,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有比较高的技术技能、丰富的工作经验、较高的综合素质等。台背填筑材料一般选用摩擦性好、轻质高强、性能稳定、易压实、排水性好的填料,比如砂砾土、碎石土、矿渣等。在台背回填碾压过程中,由于该施工区域位于桥台和路基之间,为使桥台不受压路机挤压震动影响,为了克服桥台与台背之间的死角,在靠近桥台处应选用小型压实机械,且应严格控制每层压实厚度与次数,并对每层压实质量进行检测,合格之后方可进行下一层施工。桥台地基要设置在填土的上方,为了提高地基的压实度,可以采用分层夯实填筑法处理地基。这种施工技术可以巩固台后和台下的使用强度,另外还有一些比较简单的地基处理措施,例如路堤顶面倾斜松土法,这种施工技术虽然比较简单、节省人力物力,但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例如墙背压力增大、台土容易滑动、填土量增加等,不宜采用。此外还要注意桥台基地应心力和偏心率,一定确保其达到使用的相关标准。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提高使用质量会采用基地加栓的施工技术,同时为了使栓更加牢固,可以采用斜桩进行加固。打栓施工时,等土层沉陷稳定后再把桩身完全浸没在填土中,这样可以避免填土塌陷。

3.4路桥过渡段结构的设计

一是控制过渡段的变形,通常需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要严格监测过渡段的地基施工质量,另一方面要在路桥的边界处形成一个连续的斜坡。二是要设置合理的过渡段,从地基到路面过渡的施工过程中,其使用的材料不同会产生不同的使用强度,因此施工过程中必须重视地基过渡段的重要性。三是要设置符合使用要求的过渡段地基结构,一般情况下沉降差小于5厘米。四是选择合适的路基结构形式,使用合理的施工材料,例如在桥台台背路堤铺土工格栅、设置合理的搭板长度和强度。

3.5做好路面养护工作

做好道路桥梁的后期养护工作,要对路基路面、排水系统进行检查,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排除安全隐患,延长道路桥梁的使用年限。

结语

综上所述,在实施市政路桥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过程中,要针对施工区域、施工周边环境、施工场地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加强对施工细节的关注和处理,进而在施工过程中充分发挥路基路面施工技术优势,为市政路桥工程的应用质量和寿命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周兵.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相关研究.四川水泥,2018(11).

[2]何文文.探究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大科技,2019(32).

[3]刘枚,高海贵.路桥过渡段软土路基沉降处理.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10).

[4]梁延青.试析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要点.江西建材,2017(04).

论文作者:亓树存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9

标签:;  ;  ;  ;  ;  ;  ;  ;  

市政路桥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难点分析论文_亓树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