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业分层设计策略的探究论文_罗春献

小学语文作业分层设计策略的探究论文_罗春献

(昆山市蓬朗中心小学校,江苏省 昆山市 215333)

摘要:在小学教学中,需要根据学生们的个性化需求与发展,进行作业分层设计,使用灵活多样的作业形式,这种作业设计模式更利于学生们的学习与发展,并可以促进学生们的个性化发展。以下本文就对小学语文作业的分层设计进行探讨,提出相关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分层设计;策略

就小学语文作业而言,其与其他学科作业一样,具有巩固知识、检测知识的重要作用。而传统的作业设计,主要是对所学知识进行重复模仿,或者是机械式的记忆知识,不具备多样化的作业形式、创新性的作业内容、层次性的练习,以至于难以提升学生们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学生们只是将作业作为一项任务进行。在新课标下,要求作业不仅可以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还有利于拓宽学生们的眼界,发散学生们的思维,满足学生们的个性化发展,以及促进了学生们的全面发展。因此,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属于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就需要语文教师根据教学实践,进行分层设计,进而帮助学生们的学习与发展。

一、了解小学语文作业现状

对于小学语文作业来讲主要都是背书、抄写、默写这些,或者时写读书心得、写日记,语文老师所布置的作业形式过于机械重复,并且内容不够创新。以至于学生们对抄写作业怨声载道。由此可见,背书、抄写、默写这些作业无法及其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就难以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并且,由于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智力水平、道德思想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但语文教师布置作业时就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们的差异性。通常情况下,语文教师所布置的作业都是“一刀切”,给全班学生布置的作业都是一样的。在完成作业中,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可以轻松完成作业,而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面对这些作业,就无法有效完成,只能是简单对付。家长和老师对这些无法完成作业的学生都比较无奈,只能将孩子送去补习,但却没能取得明显效果。由于每个学生的智力水平都存在着差异性,他们的智力表现形式也不同,所使用的学习方法也存在着不同,所以就要求语文教师使用新的作业观,进行分层作业设计,以全面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效率。语文教师就需要正确对待学生们各方面的差异性,布置作业时需要根据学生们的情况,设计出适合他们的作业练习。

二、设计出丰富多样的语文作业类型

就语文教学而言,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升学生们的语文素养,课堂教学就是语文学习的主阵地,而语文作业则是语文教学的补充与延续。因此,语文作业设计的过程中,要求语文教师考虑到学生们的语文素养的培养,需要涉及到“听说读写”等方面。小学语文教师设计作业时,就可以使用这些类型。比如,语文教师为学生们不知预习课文的作业,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们而言,应该逐渐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因此,语文教师在讲解一篇课文之前,可以先让学生们自己预习,并完成一些作业,可以标注好词、好句,以补充自己的资料袋。语文教师还在为学生们设置问题,让学生们带着问题进入课堂进行预习,这样学生们就会更投入的预习课文,进而也会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再或者,语文教师可以布置收集资料、观察事物的作业,布置这些作业是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容易理解课文,这些类型的作业学生们也会更愿意去做,也会有更高的学习热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还比如,在讲解某篇课文时,可以让学生们观察生活实际中与课文中类似的事物或故事,再让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不仅有利于学生们理解课文内容,而且培养了学生们的观察事物、抓住细节等方面的能力。总之,语文作业设计类型较多,这就需要语文教师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们的学习情况进行合理设计。

三、多角度分层设计作业

语文作文的设计需要多角度考虑,语文教师会认为分层作业设计就是将作业的难度的进行分层,但实际上小学语文作业的分层设计需要多角度考虑,需要将作业量进行分层,作业难度进行分层,以及作业自主权的分层。首先,作业量分层。语文教师布置作业时,需要合理控制作业量,但控制作业量并不是减少作业量,而是控制简单作业比例和有难度作业的比例,要对后进生适当增加基础知识的作业量,而成绩较好的学生就要减少简单的作业,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个性化发展。由于成绩较好学生认知能力、学习能力较高,所以解答基础知识作业也比较容易,语文教师减少这些基础知识作业,让他们从这些简单练习中解放,从而有更多的时间练习具有灵活性、综合性的难题,而给中等生布置作业时就需要介于二者之间。总而言之,语文教师布置作业时就需要根据学生们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分层设计,让每个学生都能学好。其次,就是作业难度的分层设计了,因为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有所不同,所以就要求语文教师合理设计作业难度。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语文教师需要合理降低作业的难度,以保证这些学生可以完成基础的作业任务;而中等水平的学生,就需要语文教师保持难度,促进这些学生达到发展目标,因为他们具有较大的可塑性。他们再努努力就会成为优秀生,如果退不了就会成为后进生,因为在给这些学生布置作业设计时就需要保持难度。而对于学习优秀的学生们,就需要增加作业难度了,从而使他们能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知识平台。总之,语文教师布置作业时需要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使他们都能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都能够有所进步。

四、营造氛围,活跃课堂

在应试教育中,语文教师只是重视重点知识的教学,并没有重视学生们能力水平的提高;只看待教学任务是否完成,没有重视学生们的参与度;而且没有重视学生们探究性学习的开展。这些教学形式,就会导致课堂过于枯燥、沉闷,学生们缺乏主动性、创新性。这就需要语文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合理设计教学过程与课堂作业,使用一些探究性的教学案例,充分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们能够主动思考问题,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主动地分析问题,从而获取更好地学习效果。

五、结束语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布置出分层作业,才能够充分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个性化发展。语文教师应该深入地研究学生,掌握学生们的学习状况,以设计出适合他们的语文作业,这样才有利于他们的学习发展。以上就是本文对小学语文作业的分层设计所进行全部的探讨,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阳祖凤.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作业分层设计之策略[J].小作家选刊,2016(13).

[2]陈翠霞.小学语文作业分层设计分析[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6.

作者简介:罗春献(1980.03-),男,江苏省昆山市蓬朗镇人,当前职务:小学教师,当前职称:小学一级教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学生分层作业研究。

论文作者:罗春献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5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  ;  ;  ;  ;  ;  ;  ;  

小学语文作业分层设计策略的探究论文_罗春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