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_经济建设论文

关于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_经济建设论文

关于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若干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战略论文,中国高等教育论文,世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本文从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国际经济、政治、文化三大挑战和国内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转变”以及政治体制、科技体制深化改革的挑战入手,对如何确立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战略提出以下七点思考:第一,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必须更加坚定地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第二,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应当确立“向大众化阶段推进”的发展战略。第三,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迈向“大众化”的有效选择,是坚持“多样化”、“特色化”的发展战略。第四,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实施“多样化”、“特色化”战略的同时,必须坚持“系统优化”的战略思想。第五,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必须确立“向现代化目标迈进”的战略。第六,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必须确立“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战略。第七,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以改革为动力”和“将改革贯穿始终”的战略思想。

研究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必须着眼于它的宏观背景,必须认清它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及其新的挑战。

一、认清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所面临的宏观背景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世纪之交的国际国内形势以及21世纪我们将会面临的新挑战,做了透彻的分析。《建议》指出:“综观世纪之交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有不可多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是在国际局势发生深刻变化的条件下进行的。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天下并不太平。世界加快向多极化发展,新的格局日渐明显,国际和平环境可望继续保持;世界科技革命日新月异,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国际经济合作和交往将更加密切;世界经济将在起伏中进一步增长,亚太地区经济发展更加活跃。同时,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较量中,我们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经济与科技上占有优势的压力,面临国际关系中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的压力。能否加快现代化进程,在国际合作与竞争中取得主动,将决定我国在下个世纪的地位和前途”。[1]《建议》尖锐指出的“两大压力”,就是我国21世纪将会进一步面临的、来自外部的严峻挑战。

(一)来自国际经济、政治、文化的三大挑战

1.21世纪中国面临的经济挑战

经济是基础。21世纪的国力强弱将主要取决于经济、科技和教育。所以,确立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首先必须正视新世纪我国将要面临的世界经济挑战。

21世纪中国面临的经济挑战主要将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信息化”的挑战。因为21世纪的经济将是“信息化”经济。这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产物。人类社会最初的经济模式是“材料化经济模式”,这是指人类早期农业社会的经济模式。在农业社会,完全是自然经济,它的技术基础完全是经验积累,它所利用的基本是自然界所提供的原始材料。所以,它都是以主要材料来命名整个时代的。例如: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皆是如此。工业化以后的经济模式,是“能源化经济模式”。因为,到了工业社会以后,大规模地利用自然界提供的非再生性能源成了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同时,科学的发展和经济竞争又从两个方面为这类能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巨大动力,其中蒸汽、煤、石油和电力等能源就是科学技术服务的主要对象。在此基础上新材料的研制才得以深入发展。而未来的21世纪,将是“信息化经济模式”。在这一社会中,科学技术将把信息作为服务的直接对象和主要内容,通过对信息的采集、传输、复制、处理等,使得材料和能源的开发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使整个社会呈现信息、能源、材料三足鼎立的态势。在高技术群的崛起中,信息技术首当其冲,担当起新技术革命的主将。由此,使得用信息方法控制和改善材料和能源发展,用信息手段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将成为21世纪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特征。[2]

二是“国际化”的挑战。因为21世纪的世界经济模式还将是一个“国际化经济模式”。对我国来说,在未来不长的岁月里,无论西方某些大国如何作梗,中国“复关”将是不可阻挡的。无疑,“复关”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复关”,将使我国的经济发展、企业的劳动生产效率直接受到国际社会的挑战。优胜劣汰的竞争将不再局限于国内市场,而将直接面对国际市场。在这种经济模式下,靠关税来维护落后的生产力、落后的生产方式将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的民族工业,乃至整个国家经济都将受到严峻的挑战。

2.21世纪中国面临的政治挑战

江泽民总书记最近指出:一定要讲政治,必须学会从政治上看问题。这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出发点。因此,在研究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时,必须充分注意21世纪我们所面临的政治挑战。

21世纪中国面临的政治挑战也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西方敌对势力对华实施“遏制战略”的挑战。随着1997、1999港、澳回归,21世纪,我国最大的政治任务将是实现台湾回归,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这是西方敌对势力不愿看到的结果。因此,它们将千方百计地阻挠中国统一。它们将把‘遏制战略’的重点投在台湾和西藏。

一方面,它们将竭力扶植、支持台独势力,妄图阻止台湾回归,制造台湾与祖国长期分离的政治格局,这将是西方敌对势力21世纪亚太战略的大目标之一。由于台湾地处东亚南北交通咽喉,台湾海峡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联接东北亚和东南亚的“英吉利海峡”,是北方日、韩、俄南下和南亚诸国北上的重要水上要道。正因为台湾在亚太地区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缘优势,所以西方敌对势力必将竭尽全力阻止台湾回归。以达到其长期分裂中国,削弱中国,遏制中国的目的。

另一方面,它们还将制造“东西呼应”的态势,即利用达赖集团,妄图分离西藏,这将是21世纪西方敌对势力对华的又一战略目标。分裂西藏,不仅是西方某些国家殖民外交政策的继续,更为严重的是,它旨在进一步分割我国国防工业集中的战略要地——大西南。失去大西南,我国就失去了高科技国防工业,就失去了物质依托和国际政治中的威慑实力。西藏动则中国动,中国动则亚太动。因此,分离西藏是西方新“遏制战略”中最要害的一着。[3]

二是西方敌对势力对华实施“演变战略”的挑战。在西方敌对势力对华总体战略中,遏制只是手段,不是目标。它们的根本目标是改变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权,使中国“放弃社会主义道路,最终纳入国际垄断资本的统治,纳入资本主义轨道”。[4]这就是21世纪我国将要进一步面临的两大政治挑战。

3.21世纪中国面临的文化挑战

无论是经济挑战还是文化挑战,都是与政治挑战分不开的。经济与文化,作为国际政治的两大手段,往往呈交替使用状态。这一点,可以从当今世界竞争(或较量)的格局中清晰可见。随着21世纪经济国际化、信息化趋势的发展,国际间文化合作与交流必将进一步扩大和发展。一方面,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种国际文化交流的三大积极作用:一是能使我们学到发达国家先进的文化、先进的科学、先进的管理,为我所用;二是能够传播中国先进的思想、先进的科学、先进的管理,为世界做出应有的贡献;三是能够在东西方文化交融之中产生新的更有价值的思想、学术与文化。所以,江泽民总书记十分强调“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5]另一方面,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在这种日益扩大的国际文化合作与交流的背景下,我们所面临的文化挑战:

一是高科技的挑战和压力。这种压力将通过经济、政治、军事无处不在地显示出来。例如,21世纪中国面临的经济挑战,归根结底还是高科技的挑战。因为,无论是“信息化经济”,还是“国际化经济”都是与高技术分不开的。高技术既给这种新的经济模式提供物质技术手段,又将为其发展提供竞争条件和思维前提。所以,封锁、垄断高科技将是西方大国的一个重要战略。

二是意识形态的渗透。伴随着科技、文化交流,进行意识形态渗透,这是我们面临文化挑战的另一侧面。这一挑战的旗号是“自由”、“民主”、“人权”,其实质是兜售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腐朽的意识形态;宣扬利已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其要害是妄图摧毁我们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以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而摧毁共产主义思想体系,用资本主义的思想体系取而代之。

21世纪,中国能不能有效地迎接上述来自国际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三大挑战?关键在于人,关键在于教育。所以,“三大挑战”,归根结底还是对21世纪中国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挑战。

(二)来自国内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转变”和政治体制、科技体制深化改革的挑战

21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将乘胜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将从建立向进一步健全、完善方向发展:政治体制、科技体制改革将沿着有中国特色的道路不断地向纵深发展;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艰巨工程将进一步取得进展,并在集约化道路上不断向新的高度迈进。所有这些,都将向高等教育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即提出更严峻的挑战。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客观要求,决定了我们研究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时,既要充分注意国际环境、国际挑战;又要高度重视国内经济、政治、科技的需求和挑战。

国际、国内两个方面挑战的实质,集中到一点,即:要求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必须是培养21世纪新型人才的摇篮;必须是“第一生产力”的孵化器和扩大器;必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辐射源。一句话,必须是中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流砥柱,必须是中国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动力。

二、依据国际、国内未来的挑战,确立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战略

依据上述要求,我们确立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主要有以下7点思考:

(一)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必须更加坚定地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教育建设的根本,决定着我国文化事业、教育事业的性质和方向。只有坚持这个根本,我们的文化建设、教育建设才能沿着正确的道路健康的发展,才能抵制和消除一切落后的、腐朽的思想文化影响,不断创造出先进的、健康的社会主义崭新文化,培养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6]

在世界高等教育中,新中国的高等教育有没有自己的优势?优势在哪里?这一点往往被相当多的人所忽视。只看到发达国家设施先进、条件优越、经费是我们的多少倍等等,而没有看到它们也有不如我们的地方。尽管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号称拥有“大学自治”、“学术自由”两张王牌,但它们只能在技术上展望未来,而不可能在政治上展望未来(或者说:它们不可能在政治上科学地展望未来)。而我们的大学则不同,我们不仅能从技术上展望未来,而且能从政治上科学地展望未来。即:社会主义必定代替资本主义,公有制最终必将战胜私有制。研究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是不可分割的。这就是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优势所在。在面对21世纪挑战之际,我们既要承认我们在技术上、经济上、设施上等劣势,更要珍惜我们的优势。注重发挥自己的优势,充满信心地在办出特色上下功夫,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上下功夫。

基于这一认识,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努力将自己办成坚持、捍卫、发展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实践、社会主义经验的坚强阵地。可以预见,21世纪,当中国以不可阻挡之势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上取得更加辉煌成就的时候,当中国以自己成功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时候,中国的高等教育必将成为世界青年争相求学之地。

什么叫世界一流?我认为:我们自己就有世界一流的地方,不仅是北大、清华有,包括某些高等专科学校也有。这就是马列主义与当代中国及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这就是毛泽东思想的新发展——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及其指导下的、成功的中国经济、政治、科技、教育等改革和发展的实践及理论。用这样的实践和理论武装起来的新一代大学生,无疑是世界所独有的、是世界一流的。当然,我们也有远不如世界一流的地方,如一些学校的办学物质条件等,必须同时立足于这两个角度来认识我们的高等教育,这才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才能科学地确立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扬长补短的发展战略。

(二)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应当确立向“大众化阶段推进”的发展战略

未来15年,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及战略业已确定。据《全国教育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到2000年中国高等教育在校生将达到650万人左右,每10万人口在校大学生数提高到约500人,18-21周岁学龄人口毛入学率提高到8%左右。到2010年,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达950万人左右,每10万人口在校大学生数达到700人,毛入学率达到11%左右。研究生培养规模达到30-35万人,每年授予硕士、博士学位人数达到10万人以上。[7]可见,到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仍处于国际通称的“精英阶段”(即:低于15%)。

那么,2010年以后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走向将如何确定呢?是考虑到人口增长的压力,大体稳定在11%左右,还是既结合中国国情又顺应世界高教发展大趋势而向“大众化”阶段(即学龄人口的大学入学率在15%以上)迈进呢?鉴于我国是一个拥有12亿人口的大国,下世纪前半叶全国人口将由12.8亿上升到15亿。在这样一个占全球人口1/4强的国家中,应当确立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确实是十分值得研究的课题。

对于这一问题,现在有如下一些思考:

一是:以人力需求(主要是物质生产的需求)为主要基点的思考,即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来确定我国高教发展规模,以确保“办学与就业”的较好平衡。

二是:以社会需求(即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乃至人的自身生产的综合需求)为主要基点的思考,即根据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特别是独生子女政策实施的国情和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来确定我国高教发展规模。

三是:以社会的、家庭及个人的经济、物质基础为基点的思考,即考虑国家及家庭、个人经济实力对高等教育所能提供的支撑力。

四是:以社会的安定团结为基点的思考。即考虑大学毕业生群体在社会大系统中具有施展才智的天地,构成协调、向上的力量,防止因就业困难而构成不安定因素。

五是:以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为基点的思考。即注意吸取发展中国家高级专门人才大量外流的教训,强调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更优化的配置。

综合这些思考,并从适应21世纪国际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新的挑战出发,我们认为,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必须确立迈向“大众化”阶段的战略目标。有的同志认为,我国人口基数大,即使达不到“大众化”,中国高等教育规模也可能居于世界前列。因此,不必确定“大众化”目标。我们认为:我国人口基数大,尽管高等教育入学率不高,但在校生绝对值大,这是事实。同时我们也充分考虑到,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目标(在21世纪前半叶)是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所以需要量最大的,还是中等职业技术人才,这也是事实。但是,还必须看到以下三点:第一,正因为我国人口基数大,所以,劳动力整体基数也大。在劳动力整体构成中,高级、中级、初级人才所形成的梯队是与一定生产力水平相匹配的。在这里,人才结构(包括专业、层次结构)是形成生产力的重要要素。在这个人才结构中,不管你的高级人才绝对值如何,如果它的比例偏低的话,这个人才结构也只能与较低的生产力水平相匹配。所以,不能用高等教育的绝对值规模来取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可比值、相对值规模(如入学率、每万人口中在校大学生数等)。第二,中等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的大学入学率已达到平均20%左右;第三,我国先进省市如上海、广东、江苏等已经明确提出2010年大学入学率达到或超过20%的目标。由此可见,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确立迈向“大众化阶段”的战略无论从形势所需还是客观可能都是必要的。

确立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向“大众化”迈进的目标,还必须充分考虑到它可能遇到的困难与矛盾。从本世纪末期,我国高等教育入学率由6%向8%迈进所面临的最大困难——教育投入严重短缺来看,下个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教育投入的矛盾会更加尖锐。这就涉及到我们的“大众化”将选择什么样的实施战略?我们认为:从中国国情实际出发,同时吸取国际上成功的经验,我国高等教育迈向“大众化”,应实施“多样化”、“特色化”的发展战略。

(三)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必须确立“多样化”,“特色化”的发展战略

社会的岗位是千门百类的,人类的社会生活又是五彩缤纷的。无论从“人力需求”还是“社会需求”,无论是从物质生产、精神生产,还是从“人的自身生产”需求而言,对高等教育的要求都将是多样化的。此外,就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进程来看,“多样化”不仅是一条宝贵的成功经验,也是一个共同的发展趋势。“多样化”,包括多层含义,如:办学水平多层次化;科类结构多样化;学校规模多样化;办学形式多样化等。如美国伯克利大学校长田长霖博士说:美国大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多元化”。从水平来看,全国一万多所大学,重点也只有50所。从规模来看:既有7-8万人的巨型大学,也有2-3万人的中型大学,还有几百人的、千把人的小型大学。哈佛大学1.8万人,加州理工学院只有1,800人,都很有名。同时,他也指出:多元化也有问题,不能缺少必要的“整合”。[8]

中国高等教育经历了几十年发展特别是近十几年的改革,已经在“多样化”方面迈出了重大的步子,特别是远距离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及函授教育的发展,极大促进了办学形式的多样化。至于规模、水平层次和科类结构等方面,我们允许有差别但又强调保证质量和力求效益。如规模方面,我们注重规模效益;在水平层次方面,我们强调基本质量要求;在科类方面,我们强调“结构优化”等。这些有我们自己特点的东西,还要在未来的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发展。除此而外,关于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进一步“多样化”的问题,我认为重点应放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办学格局多样化。也就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要进一步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和投资体制的改革。一要推进民办大学的发展;二要推进一部分公办大学转制——转为国有民办;形成国办、省办、少数中心城市办、民办、国有民办、企业集团办、联办等具有中国特色的多样化办学新格局。设想,如果21世纪,我国国办大学集中到50-100所左右,省办大学集中到200-300所左右,中心城市办的大学集中到100所左右,总计公办大学集中到400-500所左右,把国家拨款(除拿出一块,按质量对国有民办大学乃至民办大学实施专项奖励性补助之外)集中投入这400-500所大学,彻底改变1000多所大学“个个吃不饱”的状态。对于民办大学、国有民办大学等,应当在政府“教育立法管理、教育质量监督”的前提下,给以更充分、更优惠的政策,促进其发展,支持它们在人才市场中接受检验和参与竞争。

21世纪,我国将会在一个适当的时机提出12年义务教育的目标。但从我国国情来看,从世界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现在是我们的20-40倍)所经历的历程参照来看,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的非义务教育性质不会变化。因此,缴费上学(除师范等特殊性学校外)应是全社会、家庭及个人的义务和责任,是一种家庭和个人的“投资”。企业用人,承担“成本补偿”也是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也是企业的一种“投资”。在辅助性政策、措施(如奖学金、贷学金、勤工助学补助金等)更完善配套的前提下,对学校按成本和发展收费,持一种更放开的态度。

二是办学“特色化”。现在,有一种不科学的“水平观”,把“办学层次”与“办学水平”混为一谈。似乎培养研究生的大学就一定比专科大学的办学水平高?不一定。因为不可比。这种“水平观”是一种导向,也是“专科向本科看齐,本科向研究生院看齐”的诱因,它不利于“稳定层次,办出特色”。21世纪既然中国的生产力发展、社会发展还需要多层次办学,我们就应当确立正确的、科学的导向,要特别强调“特色化”。“特色”就是不可替代性,不可替代性就是水平。美藉华人、美国加州西北理工大学校长谢佐齐博士说得好:“天下每一所大学都有他不同的性质和不同的作用。我是一个三尺半的矮个儿学校,他是一个六尺半的巨人学校,各有特色,要定好目标,学校到底要做六尺半的前锋,还是做一个很好的五尺四的后卫;人人都是八尺七尺的前锋、中锋的话,这个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在这个前提下,学校中间最重要的是自我特色。”[9]我国现有普通学校1000多所,成人学校1300多所,民办大学800多所,加在一起近3,000所。应当说:离“各具特色”还差得很远,这与目前的管理、主要是宏观、中观管理有关。问题不在学校,而在政策、措施、社会导向。这对培养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各方面富有创造性、开拓性的人才很不利。21世纪,我们要面对更严峻的国际竞争,大学没有特色,不仅大学立不住脚,还将影响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迎接挑战的实力。

在强调办学“特色化”的时候,还必须指出,我们所说的“特色化”,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总的要求下的“特色化”。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教育方针、基本路线,是一切大学都不可或缺的基本要求。也就是说我们是在有“统一要求”前提下的“特色化”。这一点,完全不同于西方大学“各做各的,没有一个限定的规则,没有一致的规范”。[10]那样,就不可能胜任党和国家、社会和人民赋予它的应有职责,就不可能起到21世纪中国发展的中流砥柱的作用。

个别性与统一性是对立统一的。所以,在确立“多样化”、“特色化”的发展战略时,还要注意防止各行其是、乱发展,要有一个机制,保证全国以及地区高等教育沿着“结构优化”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还必须提出“系统优化”的发展战略。

(四)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必须确立“系统优化”的发展战略

我们现在正在着手的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的改革,主要是针对计划经济体制下,条块分割体制所造成的“小而全”、分散办学、低水平、低效益等弊端而进行的。所采取的措施大多还是行政的手段。如学校之间的联合、划转、合并,专业之间调整与重组等。而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系统优化”战略,将主要针对高等学校办学“自主化”、“多样化”、“特色化”以及人才供需“社会化”等新形势下可能出现的新问题。可以设想,到21世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与之相应的人才市场、科技市场等进一步发育完善,人才市场机制在教育资源(特别是来自社会、家庭和个人投入方面的教育资源)配置的影响和作用将进一步展现。这一新的态势,一方面将会大大推动高等教育、高等学校加大面向社会,服务社会的努力,提高其质量意识、特色意识;另一方面也势必引发各高校为赢得有限的教育资源而展开激烈的竞争。在这种竞争中,如何防止“打乱仗”而造成新的结构失调?如何防止盲目竞争而导致有限教育资源的大量浪费?这一点,美国在长期的“多元化”办学中已认识到,正如田长霖博士所指出的那样:“美国高等教育认为最重要的问题是教育体制的整合”[11]我国现正处在体制转变的过渡期,旧的结构性矛盾尚未完全克服,新的结构性矛盾尚未充分展现。但是,吸取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教训,未雨绸缪,在我们确立“多样化”发展战略的同时,把“系统优化”战略摆到应有位置,注意寻求一种既能有效地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功能,又能充分发挥人才市场竞争、激励作用的“系统优化”机制,是十分必要的。系统优化,不仅是层次结构、科类结构等方面优化,它还包括所培养人才的知识结构、智能及能力结构等方面的优化,这将体现在教学和课程结构的优化上。一方面大学与社会贴得越紧,职业性学科的大学重要性和受欢迎程序将越突出。例如,目前发达国家中的工学院、法学院、医学院、社会工艺学院、环境学院等变得越来越重要的现象[12],对我们如何改造单科性学院,如何建立21世纪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将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另一方面,社会越是向高科技发展,越需要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支持。例如,目前美国和欧洲已经开始注意“多文化教学”等[13],这些重要的发展趋势表明:学科整合,学科系统结构的优化也应当是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战略之一。

(五)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必须确立向“现代化目标”迈进的战略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已经明确指出,我国教育发展的总目标是:在本纪末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面向21世纪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基本框架”的基础上,再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即21世纪前期几十年的努力),逐步“建立起比较成熟和完善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实现教育的现代化。”[14]可见,高等教育现代化将是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必须实现的一大战略目标。我国高教研究界指出:高等教育现代化,从发展变化和发展趋势的意义上说,包含双重维度:一重维度是与它所处社会的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发展与变化。另一重维度是与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相适应的发展和变化[15]。从第一重维度来看,我们的高等教育现代化必须体现与未来21世纪——以信息技术为典型代表的高技术世纪相适应的发展与变化;从第二重维度来看,我们的高等教育现代化必须体现与世界高等教育现代化六大发展趋势——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化(高等教育被普遍确立为各国的战略重点)、高等教育迈向“大众化”乃至“普及化”、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一体化、高等教育的信息化、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以及高等教育的“新人本化”[16](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更加注重人文教育、素质教育)等相适应的发展与变化。综合这两个维度的发展、变化要求,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进程,其重点将在于:

——高等教育思想现代化。关于“教育思想现代化”,学术界谈论颇多。我认为,最核心的是“六个字”,即“创新、协作和献身”。一是该理论要突出“创新”,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注重培养学生未知领域的开拓能力。因为21世纪,作为信息社会的一个鲜明特点是:新知识飞速增长,新理论不断涌现,新领域不断开拓。在这样的社会里,没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人将无法参与竞争,“创意”弱的人也会处于竞争的劣势之中。所以,高等教育思想现代化的第一条,就是要确立“创造性教育思想”。但仅有这一条还不完整。作为21世纪的高级人才,没有“协作精神、团结意识”,还称不上一个完备的“社会人”。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等教育思想,还必须包含“共产主义思想、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的塑造。我们简称它为“献身思想”,这就是我们所强调的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思想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创新思想、协作思想和献身思想”的结合。

——高等教育手段现代化。从目前来看,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高等学校的教育手段似乎处于相对劣势。但是,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又给我们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遇。因为在这场新的信息革命面前,特别是在教育信息革命面前,大家都是“处在同一起跑线上”。不要总认为自己落后,如果妄自菲薄,坐失良机,就会失去新一轮竞争的机遇。田长霖博士说得好:“现在是新的战场,大家在一起都是平等的,现在就看哪一个率先超越信息。怎么样把高教系统融合到信息时代。现在是大家重新竞争,竞争的时间是很短的。现在不把握时间的话,马上就会落伍。因为信息这种世界网络的革命化对以后的世界有着非常了不起的作用。”[17]有人提出,信息手段的革命,也是要花钱的。否则,我们肯定落后。针对这一担心,必须指出两点:一是必须看到21世纪高等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是与信息高速公路(ISW)和互联网(Internet网)密切相闻的,其物质手段——计算机、电视机、电话、录像机、传真机等,并不是教育信息革命所独需的手段,而是社会信息革命、家庭信息革命所不可缺少的物质手段。这一特点决定了社会、家庭、个人在信息革命方面的投入,将是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手段现代化不可忽视的重要经费来源之一。例如,在我国城市中,电脑正在不断进入百姓家庭,就是这一势头起步的标志。二是必须看到,这场信息革命将引发的教育变革,必定会促使学校、社会、家庭的进一步融合。所以,在教育手段现代化方面实施“迎头赶超”的战略,完全可以借助社会、家庭顺应信息革命的大好时机。

此外,科学地把握信息高速公路对未来高等教育从教学形态到学校形态变革的影响趋势,如大学的教室将来是什么样?大学的图书馆将来是什么样?大学的实验室将来是什么样,以至大学校园将来什么样?按照信息革命的发展趋势进行前瞻性思维,勇干创新,不走别人走过的老路,尽可能的走一条新路,这也是我们加速高等教育手段现代化的重要策略之一。

——高等教育管理现代化和队伍现代化。管理现代化,一是与手段现代化紧密联系在一起;二是与人员、队伍现代化紧密联系在一起。手段靠人来运用、驾驭,所以管理现代化的关键还在于管理人员和教师队伍素质的现代化。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要能够在世界高等教育的竞争中占住脚跟,赢得一定的优势,打出自己的特色,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挥好智力源和人才源的作用,必须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具有现代化素质的管理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其中,管理干部要达到既是政治家、又是教育家,还是管理家的要求。教师要达到既是教师,又是某一学科领域专家的要求。

(六)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必须确立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发展战略

21世纪的信息革命将推动高等教育更加融入社会发展之中。同时,21世纪我国深入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又要求高等学校更好的拓展自身功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这个“服务”将是“全方位”的。所谓“全方位”,一是在服务范围上,应包括物质领域和精神领域,即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既应当成为国家物质文明建设的动力源,成为高科技园区的科技核心;又应当成为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智力源,成为传播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阵地。二是在服务层次上,应包括高、中、低,大、中、小,包括普及与提高,诸如:既有高层次的、系统的理论建设、基础理论研究及高科技服务,又有马列主义基本原理的宣传和现代科学技术的普及服务;既面向高技术产业,又面向中小企业、乡镇企业等;既要提高自身的办学质量和效益,又要为提高基础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服务等等,总之,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应当完全融入社会、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之中。

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产学研”一体化。产学研一体化,将大学、研究机构和生产单位融为一体,形成人才荟萃、知识和技术密集的优势;形成交通和通信等基础设施完备,辅助和支持系统配套的优势;形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制和技术推广各阶段相互衔接的优势;形成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的优势,所以它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特别是教育结构、专业结构改革的重要途径。因为教育结构、专业结构的改革,不是简单的名称变动,而是要形成新的专门人才培养目标,形成新的专业特色和专业优势。这就势必要涉及到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师队伍、实验条件、资料信息等方面的全面改造与更新。其中、许多东西“重在创建”,并无现成的章法可循。走“产学研一体化”的新型人才培养之路,正是实现以上“重在创建”的有效途径,也顺应了21世纪经济、科技、教育进一步密切结合的必然趋势。

(七)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必须确立“以改革为动力”和“将改革贯穿始终”的战略思想

恩格斯早就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成不变的世西,而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18]社会主义制度只有在坚持不断地自身改革的进程中,才会逐步走向健全、完善和成熟。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同样需要在坚持不断地自身改革的进程中,逐步走向健全、完善和成熟。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巨大发展,一条最重要的经验就是“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并且形成了一整套比较成熟的高教改革思路。诸如:关于“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思想,关于“体制改革是关健,教学改革是核心,教育思想改革是先导”,以及通过改革“逐步形成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科技体制相适应的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思路等[19],对于本世纪后20年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起到了历史性作用。改革思路来源于实践。改革的目标是动态的、发展的、前进的。因此,到了21世纪,我们也将依然高举改革的旗帜,充分发挥改革开放的动力作用,以保证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始终处于与当时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的需要相适应并适当超前的状态。

教育是一种适应未来需要的事业,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眼光,超前地研究21世纪的中国教育,为科学的确立其发展战略、发展目标提供决策依据,是我国教育管理迈向科学化、现代化的重要保证之一,也是全国教育科研工作者一项义不容辞的使命。这里,我仅以以上几点很不成熟的思考求教于高教界的同仁。

注释:

[1]见《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1995年9月28日。

[2]见杨沛霖等编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湖北科技出版社1992年出版,第174页。

[3]参见《21世纪中国国际政治焦点》。

[4]见《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11页。

[5]见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1992年10月12日。

[6]见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991年7月1日。

[7].[19]见《全国教育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

[8].[11].[12].[13].[17]见田长霖:《21世纪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原载1996年第63期《信息参考》。

[14]见《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2年2月13日。

[9].[10]见谢佐齐:《21世纪的教育与人才培养》,原载1996年第5期《江苏高教》。

[15].[16]见冒荣:《高等教育现代化初探》,载于1996年第5期《江苏高教》。

[18]转引自[6]。

标签:;  ;  ;  ;  ;  ;  ;  

关于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_经济建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