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北京园林绿化行业农民工人才流失问题论文_牛卓1,高斌2

浅析北京园林绿化行业农民工人才流失问题论文_牛卓1,高斌2

北京市海淀区绿化队 北京 100084

摘要:北京园林行业农民工属于劳务派遣形式,各方面保障差,无归属感,流动量非常大,致使企业每年使用的都是新招聘的无经验者,对企业的发展和农民工的稳定生活都非常不利。而规范农民工管理制度,对于提高用人单位工作质量,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如何减少园林绿化行业的农民工人才流失与完善农民工的管理,每个企业都在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下面是笔者对自己所从事行业—北京园林绿化行业农民工流失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的剖析,并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园林绿化行业;技术工人;人才流失

一、北京园林绿化行业及农民工基本情况

(一)北京园林绿化行业基本情况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园林绿化行业越来越重视,北京的园林事业也在突飞猛进的发展。园林绿化属于生产行业,一线的施工主要还是依靠农民工完成,还保持着比较原始的模式。一般由有资质的公司承揽下工程后,交由本企业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经理通常使用常用的或者公司指定的农民工队伍,属于劳务外包。北京市园林行业几大主要企业通常不具备自己的绿化施工队伍,或者有一小部分自有施工队,大部分劳务仍然外包。公司和农民工老板签订劳务协议,一般为一年一签,不但农民工老板流动性大,老板内部农民工流动性更大。

(二)北京园林绿化行业农民工基本情况

北京园林绿化行业农民工主要以河南,内蒙,安徽等地为主,年龄偏老,男女都有,因为属于体力劳动的范畴大,男性收入比女性多三成左右。他们大多三五十人为一队,由农民工老板带领,包吃包住,从事园林绿化施工。园林绿化行业看似高深,但目前大树移植、反季节施工的技术都已经比较成熟,对一线施工人员的要求并不高。每个农民工不需要太多培训即可上岗,所以农民工技术水平普遍较低。更主要的是,绿化行业的人工定额仍处于所有生产行业中的最低水平。门槛低、收入低、人员流动性大这已经成为了限制园林绿化行业一线生产发展的几大要素。

二、北京园林绿化行业农民工人才流失的主要问题

(一)收入水平低

在北京市预算单价指导用书《造价信息》中,2019年1月市政绿化工程人工费为98到100元/工日,为所有行业最低,而市场上一个青年壮工一天最少也要300元。一般来说,这种不合理的指导价格企业只能默认,实际上要为每个农工支付高于信息价的薪酬,但高出的也有限,这种倒挂造成了民工老板为了挣钱,只能雇佣较便宜的老年农民工,扣除各类费用,已经是非常低廉的劳动力了。园林行业属于季节性行业,每年能挣钱的季节也就九个月,进入11月份后,基本只能回老家。一些来自河南等小麦产区的农民工还要在8月回家麦收半个月,一年只能挣到不到九个月的钱。农民工选择绿化行业即意味着只能挣最少的钱,大多数有学习能力的农民工一年合同刚满,刚刚学到一些技术,就迫不及待的转行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入职门槛低、专业技能差

农民工由老板招来后一般还是经过简单的培训,这主要是由于企业出于对行业健康、安全考虑必需要求的。经过简单培训的农民工上岗后仍有大量专业知识需要学习,这样就增加了一线管理者的劳动强度,一般经过一年左右的工作,农民工能够掌握不同树木栽植前的修剪方法、浇水量、栽植间距等基本知识。但是前文提到,农民工常换常新,导致有工作经验以及绿化技能相对较强者流失严重。由于收入限制,从事园林行业的农民工年纪偏大,不识字、有口音者居多,通常施工员在传达施工方法时存在认知困难,很难互相完全理解。农民工能都学习到的专业技能太少,也不觉得园林行业的技能有含金量,第二年转行也很自然。

(三)生产劳动环境、生活环境条件艰苦

园林行业属于户外作业,长期风吹日晒,对于正在施工的场地,常常没有一棵可以提供阴凉的树木,工作条件艰苦。而且园林行业的特点决定经常进行人工倒运土方、挖树坑等纯体力劳动,强度大、时间长。还有栽草等大量机械性劳动,非常枯燥。所以有能力学习到技术的年轻人都不愿意从事本行业。

综上几条,相互制约造成了农民工人才流失,极大的制约了北京园林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也限制了北京园林绿化施工水平的提高。

三、降低北京园林绿化行业农民工流失的对策与建议

(一)提高优秀农民工人才的待遇

由于属于劳务外包,园林企业本身无法单方面提高优秀农民工的待遇,但可以通过在与农民工老板签订合同时,增加此方面内容:采取按能力高低决定收入高低,不单单通过性别年龄决定收入水平,如懂得修剪、安装箱板、绑吊带等;农民工如果能够连续多年坚持在同一队伍中工作的,收入可以比他人略高;对于有经验有能力,认知快,能够很好的领会施工员施工意图,基本掌握园林行业施工技能的农民工提出单独奖励,在衣食住行及收入等各方面都得到提高。此项内容需要项目部进行评定,由项目经理向公司提出申请,比例约为十分之一;以上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农民工感受到自身努力得到认可,价值得到体现,更重要的是收入能够平衡,拥有归属感,从而愿意长期从事园林绿化施工工作。

(二)加强农民工专业技能培训

农民工一般认为园林绿化同老家种庄稼区别不大,也没有学习的意图,缺乏施工经验的农民工大都边干边学,施工员必需对现场不断交底,经常返工影响生产情绪,不能完成生产任务时还可能影响收入。实际上,只需在开工前对其进行简单的示范教学,一般两天时间就可以把简单的技术初步学习到位。建议在每次开工前,除了进行安全文明施工教育,增加技术指导教育,减少后期返工的可能性。对于比较聪明好学的农民工,企业可以组织有针对性的提高水平的培训,增加有技术人员的比例,也给其创造增加收入的机会。

(三)改善农民工生活、生产环境

对于农民工的住宿、饮食提出标准,与能够达到标准的劳务外包商签订合同,保证本企业所雇佣的农民工生活环境,减少因此带来的副作用。对农民工老板进行监管,严格保证每个农民工都与老板签订了劳动合同,杜绝非法用工现象,提高农民工的稳定性,使其能够长期从事本行业,减少人员流失。绿化行业农民工大多在一线户外劳动,且劳动强度较大,再加上他们普遍年龄偏大,所以户外劳动保护非常重要。根据生产特点和具体条件,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同时,适当调整夏季高温作业劳动和休息制度,增加休息和减轻劳动强度,减少高温时段作业,保证安全生产,确保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通过一系列措施,使农民工感受到对其的关怀,减少工力流失。

四、小结

综上所述,在不断地提高各方面保护措施和待遇的同时,增加了农民工的归属感,再进一步的加强对民工头和农民工的教育,培养主人翁意识,对他们进行更多的劳动技能培训,培养技术骨干,以老带新,工作经验丰富的人会越来越多,企业就不用在施工过程中总因为劳动者经验不足而浪费更多的人力物力。

农民工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相对薄弱的环节,随着社会关注度的不断提高,农民工用工管理也走向了一个不断完善、市场结构不断优化和动态调整的过程。我国园林绿化企业必须要有战略眼光,认真推行“多赢”的合作观念及“诚信”的自我意识,努力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农民工办课题组.中国农民工发展研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3

[2]杨晓军.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模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3]杨桂宏.农民工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

[4]姚裕群 白静 曹大友 孔冬 主编.现代人力资源与管理.中国人事出版社,2007

论文作者:牛卓1,高斌2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0

标签:;  ;  ;  ;  ;  ;  ;  ;  

浅析北京园林绿化行业农民工人才流失问题论文_牛卓1,高斌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