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在提高的同时,也开始对住房质量有了新的要求,施工安全问题成为关注重点。在此背景之下,本文先是就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现场施工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接着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现场施工;安全技术
1导言
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和施工技术问题一直都是施工单位关注的重点问题。安全性和施工质量关系到该工程能否顺利完成,也关系到施工单位的信誉和未来的发展,因此,作为施工单位,应该重视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和技术管理问题,采取相关措施加强安全管理和施工技术管理。
2目前建筑工程施工作业时显露的管理问题
根据近年来对各个施工单位的调查发现,开展施工作业时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2.1安全事故频发
根据近年来对安全事故的统计,施工工地发生的安全事故占相当一部分比重。究其原因,管理不当、工作人员安全意识弱、事故应急处理不到位是主要的罪魁祸首。施工单位对工地设施的安全性没有进行细致地考察和改善,对员工没有进行相关的安全教育,这些都导致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2.2问题解决效率低
实现施工作业时最主要的两个关键点为安全问题和技术问题。然而施工单位普遍存在问题解决效率低的问题。当安全事故发生时,施工单位没有相应有效的应急预案,责任划分不明确,导致无法及时找到责任人,也无法及时解决问题。
2.3交工时间拖延
施工技术的管理效果直接影响了最终成品的质量和交工时间。然而施工单位的拖延问题一直存在。究其原因,技术管理不到位,监管制度存在漏洞是主要问题所在。
3建筑工程现场施工中安全管理措施探析
3.1构建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提升建筑工程项目整体的安全性与稳定性,需要在施工阶段制定完善、科学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才能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另外需要针对现场安全管理的各个环节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加强内容的合理性。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作为基础,构建安全岗位责任制度。还需要充分落实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施工岗位、施工人员、施工内容都严格遵循安全管理制度中的内容,才能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性。
3.2加强施工现场安全隐患控制
施工企业在开展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加强安全隐患的控制力度,对经常出现、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综合分析,从源头对施工安全进行严格控制,从而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质量。施工企业需要对各种安全隐患的因素进行分析,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效果,安排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对安全隐患因素进行管理与分析,才能将安全隐患有效的排除,使用更加有效的措施对相关因素进行合理控制,才能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3.3制定科学、全面的应急预案
施工企业需要在内部构建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从而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力度,增强处置方案的完整性与合理性,从而对施工现场的施工质量与安全更好地进行控制。开展安全管理,可以将施工环节存在的多种影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控制,使应急预案更加完善、科学,从而对施工现状形成有效管理。
3.4增强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
管理人员作为影响安全管理工作质量的主要因素,需要加强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从根本上提升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避免出现安全事故。施工人员作为工程项目的一线工作者,会对施工现象更加了解,管理人员需要针对具体环节出现的安全情况进行严格控制,使安全管理工作更有针对性,若施工员没有按照安全管理要求进行施工,要对其严厉处罚,才能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意识,提升施工安全性。施工企业需要定期对施工管理人员进行安全知识、管理技术培训,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从而更加高效的开展安全管理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4.1做好施工规划
当下各个施工单位出现的工期拖延和质量不和要求的问题,大多是由于规划不到位,不够详细,落实得不够标准。因此为了避免这一问题的出现。作为施工单位,应当在开工前做出详细可行的施工方案,细化任务分配,对每一个施工节点都有严格的把控,避免出现工期延误的情况。其次,对于施工中所用到材料,施工方也应该进行严格的把控,规划好用量和质量标准,避免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
4.2完善审核制度
施工技术的有效管理与审核制度的完善密不可分。一项工程的顺利完成,要经过多个工序的配合完成,因此完善的审核制度必不可少。
(1)施工单位首先应当成立相应地审核负责人,使各项事务都有专人负责把关,避免审核漏洞的出现。
(2)施工单位应当制定详细的审核计划,明确审核内容,包括施工前的材料质量、施工方案可行性、人员分配的合理性、施工机械的质量等等。
(3)建立审核结果反馈制度。专人在对各项事务进行审核之后,需要便捷的反馈途径将结果进行通报,使问题及时解决。这需要施工单位引进先进的网络技术,利用匹配的程序或社交软件进行信息的交接。
4.3完善管理体系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有完善的管理体系才能确保施工的有效进行。管理体系包括管理人员、管理方案、奖惩措施三个方面。
(1)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管理人员是整个管理体系的核心,是事务的主要实施者,其素质水平和能力层次直接决定了管理体系的成效。因此施工单位应引进优秀的管理人才,对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
(2)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案。根据工程内容,制定合理详细的管理方案。
(3)制定合理的奖惩措施对于提高员工积极性,促进施工技术的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
4.4加强施工器械的管理和修复
施工器材的质量对整个施工过程的影响是非常之大的,是施工技术有效发挥的工具。当器械出现问题时,应当有切实的方案去解决,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定期对施工机械进行维修和检查,及时排除问题,避免影响工期,影响工程完成的质量。
4.5完善施工材料和专项设施的管理
就建筑工程施工而言,离不开机械设备和建筑材料,二者和工程的最终建设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关系到最终的验收环节。在对建筑施工材料进行管理的过程当中,由于施工材料的不同导致在其属性方面也有着一定的差别,需求充分结合其差异性来进行。在采购环节,为了确保材料的质量,相关采购人员必须要求材料供应商提供经营许可证以及初始商品质量证明等相关证明材料,另外在进场的时候,还要对其进行抽检,一旦发现有质量不达标产品即可阻止其进入到施工现场,同时查明责任人,对其进行严厉惩处。再者,还需要安排相应的材料管理人员,做好每日材料的入库和出库记录,不管是材料进场还是领料进行使用,都必须要交由相应的负责人进行签字确认,严禁出现多领材料、浪费资源的情况,尽可能地做到资源的合理。在建筑施工环节,还要做好相关设备的管理工作,确保其可以满足施工要求,在具体施工环节建筑工厂所需时间较长,所以要想从根本上确保机械设备可以长期处于稳定状态,将其性能充分发挥出来,就必须要做好设备的日常保养和维修工作,有效防止在使用环节当中设备产生故障,进而影响到施工效率等情况的发生。
结束语
总之,为了加强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的安全与施工技术管理,在保证施工人员正常施工的同时,还要保证材料的质量和机械设备的效率,加强对安全施工的管理理念,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使用现代化技术进行解决,使建筑工程施工可以与时俱进,为施工企业的现场施工提供更多的便利。
参考文献:
[1]冉江东.解读安全与施工技术管理在建筑工程现场施工中的应用[J].居舍,2017(36):1.
[2]陈麒明.浅析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控制[J].低碳世界,2017(32):156-157.
[3]金洲.建筑工程现场施工中安全和施工技术管理策略分析[J].江西建材,2017(20):278+284.
[4]杜景彬,李二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技术管理及应用[J].低碳世界,2017(28):192-193.
论文作者:张星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5
标签:管理人员论文; 施工单位论文; 质量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技术管理论文; 现场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