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品市场的增长与波动特征及其原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特征论文,原因论文,消费品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引入市场因素,消费品市场本身及其运行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对于市场的发育及其成长过程中特征的研究是一重要问题。本文考察改革以来中国消费品市场的增长、波动特征,并分析有关的影响因素。
一、研究方法与变量选择
本文以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的周期分析为参考,以市场需求理论为基本框架,主要采用统计分析方法与软件,利用时序数据划分出消费品市场的历次波动及其特征,并就改革前后市场的基本特征以及改革以来的历次波动特征进行对比。统计分析方法也用来对市场波动的原因进行分析。对于消费品市场的变动,选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及其年增长率来衡量。在分析市场波动原因中采用的相关变量将就时予以说明。
二、消费品市场增长与波动特征
(一)改革以来高速成长的市场总体上较改革以前低速成长的市场更为稳定
为了简要地对比改革前后消费品市场的波动特征,我们计算1954至1978年度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按现价计算)年增长率的均值、标准差、波幅,也计算了改革以来1979至1996年的相应指标,列为如下简表:
表1 改革前后市场消费品零售额年增长率与统计分析〔1〕
年 增 长 率
时 期
均值Mean 标准差S.D
Mean/S.D波幅
1954至1978 0.0567
0.0536 1.058 0.262
1979至1996 0.1820.0825 2.206 0.286
根据以上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简要结论:
(1)改革以来市场成长率明显高于改革以前, 按年增长率均值计算,后者为前者的3.21倍。故可以认为改革以来市场处于高速成长。
(2)从改革前后时期的消费品零售额年增长率的波幅看, 改革以来1979至1996年的波幅为0.286,略高于改革前1954至1978 年的波幅0.262。但是如果考虑到改革以来的市场成长率大大高于改革以前,并按各时期的均值与标准差之比衡量的话,前者为1.058 ,后者为2.206, 可以认为改革以来处于高速成长的市场比改革以前的低速成长的市场是较为稳定的。
(二)改革以来的四次市场波动的特征
为了较深入地考察改革以来的消费品市场波动,表2 中列出了1979至1996年消费品零售额的年增长率。图1则是按表2数据绘出的趋势图。按表2与图1的趋势变动,以两次相邻的年增长率的最低点为一个波动(周期)的分界点,可以将改革以来的消费品市场成长划分出四次波动。表2 中还列出了所计算的用于分析市场波动特征的统计量的均值(Mean)、标准差(S.D)、Mean/S.D、波幅(极差),并简要列出了其市场特征。当然,由于每次波动所涉及年度仅为4至6年,样本过少,所计算的统计值会受到异常值的较大影响。但是这对一个初步的分析还是有价值的。尽管第四次波动尚未(或尚待)画上句号,但亦可做出一些简要分析。
(1)在四次市场波动中,第一、二、四次波动是较为正常的, 其均值与标准差之比均大于2,特别是最近一次波动, 显得比其他三次波动更为稳定,其波幅明显低于均值,其均值与标准差之比达3.43。可以认为该三次波动均属正常范围。
(2)1987~1990年的第三次波动,其波幅最大, 大大高于其均值,均值与标准差之比仅为1.27。可以认为该次波动属非正常波动。
表2改革以来消费品市场的四次波动及其初步分析〔2〕
均值(M)
年 消费品 均值(M)────市场活动
零售额 标准差(S.D) 标准差
特征
度 增长率 波幅(R) (S.D)
19790.167 市场成长
19800.215 0.147(M)较迅速,稳
19810.1160.0507(S.D) 2.90 定,波动较
19820.089 0.12小,属正常
19830.112 市场成长
19840.195 0.19(M) 迅速,亦
19850.311 0.086(S.D) 2.21 相对稳定
19860.151 0.20(R) 波动略
大,属正常
均值(M)
年 消费品 均值(M)────市场活动
零售额 标准差(S.D) 标准差
特征
度 增长率 波幅(R) (S.D)
19870.167 市场成长
19880.278 0.14(M) 较迅速
19890.083 0.11(S.D) 1.27
市场波动
19900.025 0.25.R) 大
19910.137 0.23(M) 3.34
市场成长
19920.177 0.067(S.D)
最为迅
19930.284 0.17(R) 速,相对最
19940.305 为稳定
19950.268 波动较小,
19960.194 属于正
常
三、消费品市场增长与波动的原因
影响市场增长与波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下面针对主要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一)收入增长与波动是市场增长与波动的主要原因,并有着高度的一致性
从宏观面上分析,反映收入的指标主要有国民收入和居民货币收入,以及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统计分析表明,市场波动与收入波动有着高度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从图1中可以看出,国民收入增长率、 货币收入增长率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率的波动趋势相同,并且在一些年份中三者十分接近。例外的情况是于1978年至1980年间,国民收入增长率下降,但消费品零售额的增长率仍持续上升。这主要是由于1978 年以前商品供给不足, 1978年农村经济改革以后,市场供给明显改善,同时国民收入的分配向消费倾斜所致。这点也从1978~1980年间居民货币收入增长率的持续增长得到证实。另外,1988年出现了抢购商品的风潮,造成消费高于货币收入增长,二者分别为27.4%和26.8%。之后,1989、1990年出现了较严重的市场销售疲软。
图1: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率、国民收入增长率、 居民货币收入增长率趋势〔3〕
②居民货币收入的波动是1989~1990 年市场销售疲软以及1993 ~1995年市场过热的直接原因。根据1978~1987年数据的分析表明,在中国货币收入增长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之间有高度的一致性。因此收入增长下降必然导致消费增长的下降。由图1可见:1989 年全社会货币收入总额比前两年有大幅度的下降。考察农民的人均纯收入(总收入-收入生产经营支出-税及承包金),1989年比1988年增长10.4%,明显低于1988年的17.8%的增长水平。而在1990年增长4.7%, 扣除商品性支出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仅1.8%〔4〕。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的增长也出现大幅度的下降,由1988年的22 %降为1989 年的12 %, 1990年又继续降为10%。相应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增长率在1990年也降至改革以来的最低点为2%。而在1992至1995年, 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和农民的纯收入的增长率又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四年中平均增长幅度分别达到25.8%和22%,从而带动了市场销售的迅速回升并进一步使其出现了过热的现象,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平均增长率也相应达到25.9%。
③利用以上的数据分别对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率与国民收入增长率、居民货币收入增长率、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增长率、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之间做相关性分析,其结果如表3:
表3
国民收入增长率等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率的相关度
居民货币收入增
国民收入增长率 长率(1978~
(1978~1993)1991)
与社会消费品零
售额增长率的相
0.8 0.89
城镇居民生活农民人均纯收
与社会消费品零
费收入增长率入 增 长 率
售额增长率的相
(1978~1996)(1981~1996)
关度0.72 0.43
可以发现,后三者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率均有很高的相关性,其中居民货币收入增长率的相关性达89%。农民人均纯收入与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之间的相关度较低主要是由于农村有部分自给予性消费,农民的消费习惯(如生活节俭)有关。
(二)价格变动对市场波动有着重大的影响
图2: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率与物价指数变动趋势图〔6〕
经济改革以前,我国消费品价格变动极小,许多消费品的价格甚至几十年不变。这主要与当时消费品供给不足,许多消费品实行定量供给有关,也与实行的低收入、低价格的政策有关。经济改革以来,上述两方面均已发生变化,特别是市场机制的引入,价格内生化必然引起价格的波动,对消费产生重大影响。表现在经济改革前消费品零售额的波动与价格波动并不存在相同的趋势和波动的一致性;而改革后二者具有明显的一致性,见图2。 价格变动对消费品的影响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①消费品零售总额是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因而价格的变动必然反映在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变动中。1985年以来价格上涨的幅度开始超过5 %,到1988年已达8.5%, 这些都明显地反映在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波动上。1990年,市场销售为正增长,但扣除价格上涨后,实为负增长。 1993、1994和1995年,消费品零售总额连续三年高速增长,分别达到28 %、31%和27%,而三年中的社会零售物价总指数分别达到13%、21 %、14%,体现了价格的重要影响。
②价格的变动影响还体现在消费者的价格预期从而影响其消费行为。1988年夏秋挤提银行存款、抢购商品的风潮正是对1985年以来年物价上涨持续超过5%的反应。 这主要是由于存款利息明显低于商品价格上涨水平,消费者担心价格继续上涨和货币贬值。同时,当消费者预期价格将进一步下降时,消费者则会推迟商品的购买。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商品(尤其是耐用消费品)价格下降后反而销售量下降的原因。如当年彩电的销售就受到国务院1989年3月15日调低彩电消费税的政策的影响。这种“买涨不买跌”的特点是我国消费者心理特征之一,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为价格与消费额波动的一致性,有助于解释当前及改革以来的市场波动。但应看到,随着供给增多,消费者心理的日趋成熟,出现过激行为的可能性也逐渐降低。例如1994~1995年在高通胀的情况下,并未出现类似于1988年的抢购商品现象。1993至1995年的消费品零售额在扣除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后,分别为15%、9%和12%,与1991 和1992年扣除通胀影响后的增长率11%和12%相比,并无太大的波动,体现了市场成长的稳定性。
(三)供给状况的变化也是引起市场波动的原因。
①改革开放的初期,我国居民的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同时商品的供给却未能及时满足需求的增长,可供居民选择的消费商品数量有限,消费空间狭窄使到居民的消费行为趋同。在1980~1984年间,居民的大宗消费主要为自行车、手表和缝纫机(老三件)。其后居民的消费热点又转移为对新三件的需求:即电视机、电冰箱和洗衣机。这次消费浪潮在1988年达到顶峰,这与国内供给(包括进口)的支持有关。
②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消费品的供给状况明显改善,供不应求的品种已不足10%。人们预测空调、住房、汽车、电脑等商品将成为新的消费热点,然而在我国汽车、住宅的商品化程度还不高,整个社会的平均工资水平还难以支付这些消费,其私人的购买还只是少部分人的行为。此外,空调、电脑等商品由于其价格、性能、使用费用等原因,也未形成大规模的市场消费热点。但同时小的消费热点,如大屏幕彩电、 VCD、音响等产品仍不断出现,从而推动销售额的稳定增长。从今后几年的情况来看,由于人们的收入层次拉大,消费行为趋于多样化,在市场中将很难再出现前两次消费浪潮中的集中消费的现象,市场的发展趋势将趋于平稳。
4.上年和当年投资变动是影响消费的另一个直接的因素
图3 给出了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增长率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率变动趋势。从图3中可以看出, 投资的波动与市场的波动有着密切的关系,投资波动的趋势、波峰及波谷的出现均于市场的波动大致相同。但是在若干年度已表现出对投资波动为1989年前后两个时段。在1989年以前,投资的波动与市场的波动是同步的;1989年以后,消费的变动比投资的变动滞后一年。这种滞后在1989年后似乎更为明显。
图3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率与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变动趋势图〔7〕
下面通过检验投资增长率(当年与上年)与社会消费品销售、国民生产总值、居民收入增长率之间的相关性来对投资对消费的影响程度进行初步的论证。对于变量间相关度按1981~1996,1989年后两个时段分析。计算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及各项收入的相关度〔8〕
社会消费品零 国民生产总值
售额增长率增长率
与全社会固
定资产投资
寺长率的相
1981~1996 0.638 0.672
1989~1996 0.665 0.737
与上年全社
会固定资产
投资增长率
1981~1996 0.668
0.695
1989~1996 0.840.91
居民货币收
城镇居民人 农民人均纯
入增长率 均生活费收 收入增长率
(1981~ 入增长率
1991)
与全社会固
定资产投资
寺长率的相
1981~1996 0.511
0.097
1989~1996
0.688 0.596
0.135
与上年全社
会固定资产
投资增长率
1981~1996
0.579 0.781
0.474
1989~1996 0.935
0.713
从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两个结论。
从投资与社会消费的增长率之间的相关度来看,两者有着密切的关系,说明当年的投资扩张与当年或下一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增长有较高的相关度。 同时, 上年社会投资增长率与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长率在1989~1996年的相关度明显大于其他各组计算值, 再次表明在1989 ~1996年,当年投资对下一年的居民消费有更为显著的影响。
固定资产投资对消费品的影响主要体现为投资中的一部分转化为收入。转化的途径主要是通过支付如建筑业职工的工资以及相关行业(如建材等)对职工工资的支付。国内一些研究人员认为,每年的投资中有40%左右转化为职工的收入,而通过各种渠道转化为居民收入的比例将更大〔9〕。另外, 银行为配合固定资产投资而增加投放的流动资金有很大一部分也迅速转化为当年居民的收入。从统计上可以发现,投资与表4中的国民生产总值、居民货币收入、 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和农民人均收入有较高的相关度而投资与下一年的上述收入变量则有更高的相关度。
5.利率因素对消费市场的影响
在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中,利率是影响投资与消费的重要因素。但在我国,由于利率一直由政府控制,并未形成一个市场利率,加上居民的投资渠道只是近几年来有较大的增多,节余的货币资金中的主要部分只能存入银行,因此居民对利率的变动很不敏感,利率对消费的影响有限。利率对消费的影响也可通过储蓄对实际利率的弹性较小的事实进一步说明。我国对利率的应用主要是起抑制通胀的作用。国家在改革以来对利率的两次较大幅度的调整分别出现在通胀严重的1989年和1994、1995年。在此以后,国家虽然根据通胀的情况而逐步调低利率,但对消费的刺激作用很弱,远小于投资、收入的作用。一项由中国工商银行总行储蓄部委托的对北京、上海等七大城市3541户家庭的储蓄动机所进行的调查(1997年4—5月)表明,“应付将来的意外情况”以37%的比例位居第一。这一结果表明居民对未来收入与储蓄的不肯定性的预期心理。这与我国处于体制转换时期有关。此外,处于第二位的动机是“为子女教育准备费用”〔10〕。可见银行利率不断下降对居民的存款、因而对消费的影响不大。
6.消费信贷对消费市场的影响正在显现
近年来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以及汽车作为支柱产业政策的确立,使住房、汽车等消费品的商品化程度逐年提高。而同时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又较低,因此消费信贷也开始发展起来。发展较早和相对较为完善的是房地产市场。1997年4月28日,戴相龙签发了中国人民银行令, 颁布实施《个人住房担保贷款管理试行办法》,在国务院确定要实施安居工程的233个城市试行。为此人民银行已专门安排商业银行100亿元贷款额度用于发放贷款。而在此之前,有些商业银行已陆续开展了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累计发放贷款近100亿元〔11〕。据报道, 我国目前已形成了一个存、贷款规模分别达2500亿和2000亿元的住房金融初级市场〔12〕。汽车销售中的信贷业务开展较迟,且属个别企业的促销行为。1996年11月长安汽车有限责任公司首先推出分期付款售车活动后,柳州五菱、哈飞松花江、北京吉普等厂商也纷纷开展这一业务。富康轿车和桑塔纳等中高档轿车的销售商也已开展或即将开展这一业务〔13〕。随着商业竞争的加剧,一些商家在销售中也相继采用消费信贷的方式来吸引顾客。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消费信贷也将逐渐开展,对消费品市场的影响将逐步显现,从而也使我国的利率水平与消费品市场的联系日趋紧密。
7.证券与证券市场的发展对消费市场的影响
居民消费者与金融资产的投资有着一定的此消彼长的关系。近年来,随着居民投资渠道的增加,居民的投资观念逐渐成熟,投资倾向进一步提高。目前我国一般居民的投资渠道大致包括银行储蓄、国债、股票、企业债券、保险、实物保值几种。其中证券市场的发展特别值得注意。我国股市发展极为迅速。与此同时,其他类型的证券业务也在快速成长。1996年我国内债发行近7000亿元;基金类组织有75个,基金类凭证有47种,募集资金73亿元;企业债券的发行规模在稳步扩大,至1996年计划规模已达250亿元〔14〕。
从各种方式对居民的相对吸引力来看,居民的资金投向金融性资产增长最快,而且物价水平和利率(特别是名义利率)的高低对其影响越来越显著。1996年国家银行两次大幅下调存贷款利率后,居民的金融资产结构有了一定的变化, 进入股市的人增多。 据统计, 深沪两市在1996年底开户数达2100万户,其中约有800万户是1996年9月后入市的〔15〕。
四、结语
本文分析表明,尽管存在较大的波动,改革以来高速成长的市场总体上较改革以前低速成长的市场更为稳定,收入、价格以及投资变动是消费市场增长与波动的重要原因。但近年来越来越多资金投向股市或保险公司。尤其是在银行降低存款利率的情况下,会吸引更多的居民将资金投向股票市场,进入消费品市场的资金不会有过快的增长,市场的发展呈现为平稳态势。
注释:
〔1〕〔2〕〔3〕〔5〕〔6〕〔7〕〔8 〕的原始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89、1979,中国统计出版社。
〔4〕《人民日报》(海外版),1991年2月23日。
〔9〕杨培新:《通货膨胀——人民的灾难》,经济出版社1990 年版。
〔10〕《广州日报》,1997年12月16日。
〔11〕〔14〕〔15〕《中国证券报》,1997年4月30日、1997年1月25日、1997年1月25日。
〔12〕《中国市场》,1997年第11期。
〔13〕《市场报》,1997年8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