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如何实现趣味教学论文_邹琳

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如何实现趣味教学论文_邹琳

邹琳

(江西省瑞金市金都小学,江西省 瑞金市 342500)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改革,语文教学越来越受到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基础内容,同时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语文水平,可由阅读理解能力来表现,因此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部分,同时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小学六年级正处于小升初阶段,这一阶段将集中对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成果做出展现,教师应在这一阶段注重持续激发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为今后的语文学习做好准备。本文就丰富延展趣味内容、创制情境打造趣味课堂、拓展教学模式实现趣味互动、课外阅读持续趣味体验几个方面进行小学六年级语文实现趣味教学的探究。

关键词:阅读;小学六年级;趣味教学

引言:

何为趣味性教学?所谓趣味性教学,即是教学内容能够使学生从中感到有趣,进而产生好奇心,想要一探究竟,从探究中得到一种智力上的乐趣,对于加深记忆,充分理解课程具有很好的效果。阅读正是满足学生好奇的重要手段,学生对于阅读抱有天然的兴趣,教师的引导就显得极为必要。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充分的尊重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以服务学生的意识,通过不断地对阅读课程进行趣味性的优化,让小学六年级学生对阅读的充满兴趣,进而能够对阅读文本进行一定程度的解读,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对于文章结构的掌握。当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阅读文章的规律,对于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和基础知识巩固也有极大益处。

一、丰富延展趣味内容

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课本,对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来讲,课本文章虽然经典,然而却不足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在这种学情之下,教师就要调动可用的资源,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小学六年的学生,根据他们的生长发育特点进行判断,正是处于刚刚进入青春期,形成了一定的自我意识,对于世界的万事万物存在一种普遍的好奇心。并且,经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六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对于探究有一定难度的新事物、新活动都会产生一定的探究欲望。

例如,在进行阅读《鲁宾逊漂流记》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教学设备向学生播放《鲁宾逊漂流记》的电影,使学生对于故事有一个完整的认知过程,而非仅仅是分析解读课本中选择的部分。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学生或许对当时的历史背景、影片情节中所展现的动植物、或者是航海地理等一系列问题产生好奇,从而教师就可以在接下来的环节中进行引导。

二、创制情境打造趣味课堂

进行过前期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对于学生兴趣的引导,仍然需要回归到课本内容中来。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于故事和故事的情境已经形成了完整的认知链条,有助于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在小学六年级阶段,学生们已经渐渐形成了自己的阅读习惯,面对课本课文的内容,大部分学生都有自己的阅读方式,因此,教学时,教师可以将课堂交给学生,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从而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保证学生阅读的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中声、光、电对于课堂环境进行调节,渲染出接近于鲁滨逊在荒岛中的氛围,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这样一来学生的情感将被环境充分的调动。在学生的情感被充分调动起来后,教师就可以采取让学生自主的阅读课文,并将课文中讲述的故事用自己的话语进行表述。也可以采取集体和个人分别角色进行课文的朗读,角色的划分由学生自主确定。这样的阅读教学方式充分充分重视了学生的主体性,符合课程改革“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也有助于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拓展教学模式实现趣味互动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阅读课堂一般体现为,教师对于课文文本的解读,尤其在小学六年级阶段,所选择的课文已经渐渐脱离了简单的范围,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文本解读中不断地对文中内容进行标记和笔记。由于课文内容多是和学生的日常生活不相同的,这样可以激发出学生对于文学陌生化的的体验,从而产生兴趣。然而由于这种陌生化,会出现学生对于具体语词的应用以及文章整体情感和细节部分情感的把控不到位的情况。教师的讲解范围是有限的,因此必须要调动学生对于阅读能容进行主动的思考,提出自己的疑惑和问题,与老师同学一同讨论增强教学中的互动成分。

除了学生提问环节的设置,还可以增设课文表演内容。让学生分角色扮演课文中的故事,以舞台剧或者小型话剧的形式向同学和老师呈现自己对于故事的见解,激发了学生对于经典名著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并增加舞台经,培养个人的自信心,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四、课外阅读持续趣味体验

一系列的阅读教学,一方面是为了学生在语文学科学习中技能的提高,另外一方面在于培养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和爱好,在课堂以外的环境中,主动的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课外阅读。

课外文学阅读的进行,是课堂兴趣的延展性发展。文学阅读可以开拓学生的眼界,满足学生对于事物的好奇心,更重要的是,经典作品的阅读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使得他们和世间的万事万物之间产生一种亲密的联结,逐渐的构建自我的精神家园。

结束语:

语文学科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兼具的学科,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还要注重对于学生情感教育的渗透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在小学六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各个层面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主地投入到阅读材中,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品质,并且实现新课程所倡导的“有效教学”。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教师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并通过多角度的思维,丰富的教学手段,增加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吸引学生,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范廷俊.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 学苑教育, 2014(2):88-88.

[2]文五省.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 西部素质教育, 2016, 2(20):177-177.

[3]张玲彦.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教育:文摘版:00314-00314.

作者简介:邹琳(1990年4月—)女,汉族,江西瑞金,本科学历,中小学二级教师,江西省瑞金市金都小学,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

论文作者:邹琳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2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5/7

标签:;  ;  ;  ;  ;  ;  ;  ;  

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如何实现趣味教学论文_邹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