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其在各种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多,技术越来越成熟,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在当前的电力系统中,很多还在采用传统的自动控制技术,在电力大发展的时代,各种问题越来越突出。如果可以将智能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有效结合起来,进一步提升电力装置的智能性,让其更好适应各种电力情况,进一步提升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可靠性和质量。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技术;应用
1导言
电力资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互联网的时代,智能技术的应用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自动化技术可以控制电力系统的每个工作环节,系统自动化技术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促进了电力的发展,从而保障了人们对电量的需求。
2智能化技术在运行过程中的优势
1)对系统适用性强化。与以往的控制技术相比较.智能化控制系统具备很强的一致性.特别是在处理不同数据或是新信息,新数据时.可以获得较高较为准确的估计.同时也可以满足自动化控制的要求。同时在控制过程中.有时不需要任何动作,就可以得到较为理想的实验成果.这不仅发挥了智能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还有效的提高了系统的适应性.使得系统的性能强化。2)高性能化。它可以随时通过鲁棒性质的变化、响应的时间以及下降的时间来进行调节系统的控制程度.从而可以有效的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及性能.也可以通过调整参数来提高控制系统的控制性能.使自动化控制的工作在智能化方面能获得最根本的保障。如果控制对象变得复杂化,传统控制器是无法控制这一局面的.不同的是智能化控制器不会存在这种情况,所以采用智能化技术会略胜一筹。3)智能化电气系统的最大优势莫过于在电力方面能使智能最大化.包括发电智能化和用电智能化。在智能化技术的支撑下.可以用来完善控制系统的功能.优化电网的整体结构.对于国家在电气方面对环境的污染以及破坏的情况下.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并使新资源例如风电得到充分的利用。目前,电力系统中的一些潜在问题正在慢慢的浮现出来.尤其是用电设备上,这一方面出现的问题颇有突出。智能化的广泛应用可以给这些问题提供有效的解答.提供有效的解决途径.使电网的服务性质更加智能化.并在满足电力用户多元化的要求的基础上,达到优化电气系统的目的。
3电力系统应用数字化智能技术的意义
就目前来看,电力系统自动化应用数字化智能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数字化智能技术的启发和拓展,电力系统相关工作人员可以编制好具体的自动化策略和方案,可以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最快速度,可以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开拓工作人员的工作思路,还能为新的发展规划提供经验教训,提供工作原则,从而保证工作人员可以更加积极的投入到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工作当中。另外,数字化智能技术的进步,能够协助电力系统的工作人员指明方向,能够提高工作人员的动手动脑能力,可以全方位的调动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还有,随着数字化智能技术的发展,电力系统相关工作人员可以科学合理的分配工作任务,可以清晰定位自身的工作能力,保证电力工作的高效有序进行,保证电力系统自动化过程中数字化智能技术得到有效的应用。
4智能化在电气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分析
4.1优化电气系统的设计
在应用过程中,智能化技术要贴切的符合现在社会发展的需求.并能在设备设计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因为电力设备设计本身就是一门复杂的工作.其中包含各种各样的学科知识.复杂程度显而易见.除此以外对技术人员的工作经验和理论知识也有所要求.只有这些硬性条件才能保证电力设备设计得到充分的合理利用。在过去的传统技术中.设计方法一般都是通过技术人员运用经验手工法来进行设计.但是这一方法达不到预想的理想结果.而且还需要大量的技术人员参与进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稍有不慎造成复杂的问题.这一问题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得到高效率的解决,或许结果也会适得其反.使工作更加举步维艰。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在设备设计方面可以压缩设计过程中所消耗的时间,还可以提高设计的工作效率.减少技术人员的工作量和精力的消耗.不仅如此.还可以避免因设计误差造成的复杂问题.提高了设计的精准性.使整个设计过程更加的严谨。
4.2神经网络在智能技术中的应用
神经网络这一技术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可以模仿人类大脑的运行思维,从中能发现电网中所存在的一些潜在问题.并予以解决。由于现在社会的人们对神经网络水平需求的提高.这一技术项目重新得到了人们的关注与重视。以继电器保护为例,应用人工神经系统,它的并行处理能力可以有效保护的识别速度和计算速度,并且大大提高抗电流互感器饱和能力以及适应电力系统故障临态过度能力。人工神经系统还对变压器、母线、输变线路、变速机组等设备提供有效保护。在自适应励磁控制和动态电阴制动的控制器中.如果线路故障失去700毫瓦电源时,稳定调节切换负荷误差不超过l毫瓦.最大误差可保持在1.5~2.3毫瓦之间。足以证明了其良好的控制与保护性。现阶段.神经网络的技术可以组织性的控制电网运行,以此来达到提高对信息的处理水平的目的。它还可以直接对电网系统的运行控制。除此以外,神经网络技术会以智能化控制为目的.在电气系统发生线路故障选择时.快速地完成排查故障线路.对系统暂态量的信息进行合理的利用。
4.3除了神经网络这一运用外.还有模糊控制和专家系统的运用
以电热炉为研究对象.根据模糊逻辑控制器改进常规恒温器这一对比实验。得出如下实验结果:电热炉在热态控制保持100摄氏度的情况下.32分钟内.普通电热炉恒温器耗电量为0.1830千瓦时.如果改用模糊控制方法.仅耗电0.1165千瓦时,节电近20%.效果非常明显。作为最为典型的一种智能技术的模糊控制技术,它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可以将复杂程度简化.还可以描述出系统中的变量关系。模拟控制器便于使用,精准度高,同时也不会受到来自于电力设备发出的噪音的影响。专家系统中存放着许多专家级别的经验和知识.用于模拟专家做决定的实时过程.来解决解决有难度的问题.还能加快设备的反应速度.从而提升自动化控制的水平。除此以外.还可以与技术人员的大脑进行同步,进而使两者可以更好地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4.4综合集成智能系统
研究表明.集成智能系统可以将智能控制技术和智能化系统、电气自动化融合在一起,形成有效的综合性智能技术。这一控制技术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如果只是一种单独的控制方式,那么所达到的效果是比较局限的.但如果把多种的控制方式综合在一起.实现智能化控制的多元化.使各种方式的优缺点来“取长补短”.发挥自身最佳的优势。再加上专家系统、神经网络和模拟控制的融人.使得综合集成智能系统更加的完备.控制功能也逐步强大。作为最核心的一项技术.不仅可以实现无人操作.还可以不依赖于人员的管理的功能.这一优势尤为体现在电气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中.
5结语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过程,需要数字化智能技术的支持。在这个过程中,面对电力系统庞杂的工作流程,数字化智能技术直面挑战,发挥了自己优势,完成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技术应用,实现技术本身的价值。这无论是对电力系统的发展,还是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完善,还是电力系统工作人员的进步,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参考文献
[1]代红波,刘松.智能化软件在水电站电气二次图纸设计中的应用[J].云南水力发电.2016(06):11-12
[2]齐宏龙.试析CAD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运用[J].民营科技.2015(02):33-34
[3]罗志明,李健芹.探析CAD技术在水利水电电气工程中的应用[J].通讯世界.2015(21):55-56
论文作者:王文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6
标签:技术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这一论文; 智能论文; 系统论文; 神经网络论文; 电力论文; 《中国电业》2019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