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州市医院 河北省 神内二科 072750
张荣荣 刘占叶 张思雨 遆晓楠 闫滨 董亚非
摘要: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0月某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80例神经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和健康护理相结合的精细化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能显著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神经内科护理管理;实施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0月某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80例神经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93例,女87例;年龄52-79岁,平均(59.52±2.43)岁;脑出血3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帕金森综合征15例,持续癫痫15例,脑梗死11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90例。其中观察组男43例,女37例;男女平均年龄分别为(58.35±2.77)岁和(61.28±1.47)岁。对照组男50例,女40例;男女平均年龄分别为(57.52±2.03)岁和(58.68±1.98)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都确诊为神经内科患者,没有合并其他慢性疾病,都未经其他治疗方式治疗,且愿意配合参加本次研究工作。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的专业的神经内科患者的二级护理模式,包括饮食的护理,多食新鲜蔬菜、粗粮、黄豆制品、大枣、瘦肉,日常卫生宣教,对症给药护理,患者病情观察和监护等,观察组的庁则在此基础上加上对患者的精细化管理护理模式,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2.1疾病知识培训精细化管理
在使用神经内科排班的护理工作人员,在开展工作之初,就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的疾病相关知识点的培训,选择开始当中临床经验最为丰富的护理工作人员作为主讲人,特别是把新进的人员作为重点教育的对象,利于专业人员的丰富的临床知识,提高我科室里面人员的专业水平,新进的职员入职前必须进行上岗培训,并进行专业的技能考核,取得合格证书才能入职。而已经入职的人员,则组织定期的考核培训,包括护理实际技能操作、护理执行能力、护理文书书写等硬性指标进行量化评分,分数较低的人员,则进行再次的培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2护理人员精细化管理
护理人员的精细化管理主要是在神经内科建立科学化、制度化、人性化的管理模式,施行岗位及工作分工明确的管理机制。首先,根据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及工作年限,对护理人员进行精细划分并分组,分别分为助理护士,责任护士,护理组长及护士长。助理护士主要负责病人的基础护理,如患者的日常生活、陪同患者检查等;责任护士主要负责遵医嘱执行护理工作,密切观察患者的疾病及心理情况,熟练掌握各种护理技术,熟练操作各种护理仪器等;护理组长负责对患者的心理及生理进行全方位的评估,并根据患者情况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案,监督护理人员护理工作的实施情况,监督护理工作;护士长作为护理工作的监督者,主要负责整个护理团队的工作调节及实施情况,监督精细化管理的全面实施。其次,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树立其精细化的服务理念,增强其护理知识及护理技术,提高护理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护士爱岗敬业、积极向上的职业操守,保证精细化管理的顺利实施。
1.3精细化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护理工作内容、护理工作标准等制度,形成规范化、程序化的管理体系,使护理工作具体化,且有章可循。建立明确健全的奖罚制度,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奖罚评定,如护士服务态度好,收到患者及家属好评、护理工作完成较好,给予奖励;无差错及护理并发症等情况发生给予鼓励等。护士不遵守精细化管理规定,如不服从分配和调动、不按时完成护理工作、服务态度差等,严格按照惩罚措施进行处罚,并对其进行适当培训,使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与不足,积极配合精细化管理政策。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总体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主要体现在护理操作、服务态度和健康教育三个方面,且三个方面的分数差距较大(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质量与不良事件比较
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病历质量、患者跌倒坠床风险管理质量、危重患者护理质量和压疮管理质量4项指标的完全符合率和部分符合率均高于对照组。另外,护理期间对照组发生7例意外事件和5例并发症,观察组发生3例意外事件和1例并发症,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
结语:
护理服务是整个医疗活动当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也是更好的帮助患者康复,恢复患者疾病的健康的重要保障,不管数对那个科室当中的患者而言,对患者更好的护理,对疾病的愈合具有积极的作用。
从上文的研究结果就指出了,在实施了精细化管理的观察组的患者,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康复速度,患者对我院的护理服务满意度等方面均要优于对照组的患者,两组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对神经内科的患者的护理当中,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护理模式,不仅能够有利于患者的康复,而且对提升我院的整体的护理服务质量也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值得临床上使用。
参考文献:
[1]陶慧丽.精细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07:64-65.
[2]冯灵,汪锐,杨蓉.护士分层进阶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15,28:3552-3555.
[3]徐春丽.精细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医疗装备,2015,18:190-191.
[4]靳胜燕.精细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5,32:180-182.
论文作者:张荣荣,刘占叶 张思雨,遆晓楠 闫滨 董亚非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6月上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4
标签:患者论文; 精细化论文; 神经内科论文; 对照组论文; 护理工作论文; 护士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6月上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