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云
320911198XXXX13121
摘要:建筑工程造价与工程预算有密切联系,合理有效的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是实现工程建设资金合理利用的必要途径。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是保证资金充分利用、资源合理分配的重要前提,也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所在。本文主要就如何实现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进行浅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控制
1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控制概述
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控制是贯穿于工程作业活动中的一项与工程施工密切相关的管控活动,是以实际情况为依据,根据需要或施工必要制定的工程造价方案。以实际情况为依据是保证管理与控制方案合理性的前提,是成本与工程质量之间重要的平衡点。
建筑工程造价是指在工程建设活动中所花费的资金或费用,即工程施工的成本,是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和后期维护多个阶段的费用的总和。通常工程造价会受到承包商、分包商、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等业主的影响,并受到技术因素、人力因素、工艺因素等多因素的限制。也因此工程成本往往变动较大,实际操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是无法在预算阶段精确计算的,因此工程造价往往是动态的,比如同一建筑材料的价格可能在几天内或几个小时内因市场、政治等因素发生改变,造价也因此而变动,因此为实现工程造价的合理有效控制也要采取动态的管控方案和方法。
2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措施
2.1决策阶段管理
工程决策阶段是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初始阶段,也是最为重要的造价管控阶段。施工企业的决策将直接决定工程施工选用的材料、技术、工艺以及投入的人力等,这些要素都可以直观地转化为成本投入反映在决策方案中,因此如果想要实现科学有效的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决策阶段对造价的有效评估、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施工决策方案应当具备合理性,虽然工程造价是多变,但其本质上是市场规律在具体活动中的反映,因此制定的决策方案不能脱离市场规律的限制,如石油的价格不可能下跌到与水的价格相同,制定的工程造价方案应当以市场规律和实际施工需要为依据,并对最高造价和最低造价进行评估,在合理的弹性范围内制定造价预算方案。
其次施工决策方案应当具备全面性,在工程施工作业中很多要素对造价产生影响,决策阶段应当对实际工程中需投入的要素进行充分计算,人力投入、时间投入、设备使用、这就问题等,甚至施工人员的住宿成本、饮食成本都要计算在内,只有将所有可能对造价产生影响的因素考虑在内,决策方案具备全面性,才能从宏观上实现工程造价的有效管控。
2.2施工阶段管理
施工阶段造价管理是真个造价管理过程中的核心环节,要实现这一阶段的造价管理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施工人需密切关注市场信息的变化,将市场环境的动态变化与方法计算在内,对决策阶段确定的方案进行合理调整,另一方面则需要施工团队根据工程需要对施工所需的材料、设备等进行精心选择,在满足施工需要的基础上尽可能选择价格实惠的供应商,尽可能降低造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竣工阶段管理
工程竣工并不意味着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结束,竣工阶段也是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重要内容。竣工后需对工程造价进行结算,施工单位对全部工程造价进行仔细核算后与决策阶段预算方案进行比对。并将相应的会计资料整理后保存,为以后工程造价管理提供参考。
3建筑工程造价动态控制措施
3.1强化对造价管控力度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作业频率也越来越高,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很施工单位或承包商对工程造价管控力度不足,未给予相应的重视,甚至很多施工单位对工程造价的管理仅由预算和决算组成,只要预算与决算相差不多即可。然而工程造价管理不仅仅是施工方案中的一环,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对工程造价的有效管控会对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工程造价管控并不是成本问题更是发展问题,必须被加以重视。
首先,应当关注到造价控制与资源分配之间的联系,即使工程结算和预算相符也应当对工程施工前、中、后三个阶段的相关档案进行整理和总结,分析各阶段的资源是否达到“合理分配”的结果,找到施工中可以降低造价的内容,进一步优化造价管理,促进资源在全社会的合理分配。
同时应当注意到工程施工情况与企业经营发展之间的联系,根据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造价管控方案,降低承包商或施工单位的经营成本,为企业的优化升级积累更多的资本要素。
最后应当注意到单次工程施工和我国建筑业发展之间的联系,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应当重视并学习国内外造价动态管控的优秀实例和新晋经验,积极借鉴和吸收,提高我国整体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控制工作的专业水平,以促进我国建筑业的整体发展。
3.2优化工程造价控制体系
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离不开先进的技术和理念,施工单位应当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并对原有的造价控制体系进行优化和升级。在传统的工程造价控制工作中,通常以预算和决算为中心展开,然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以预算、决算为核心的静态的工程造价控制方法与体系已明显不适用,当市场成为主导因素时,工程造价就会随市场信息的变化和整合而出现动态特征,因此应对传统造价控制体系进行改良,调整为完全意义上的基于市场经济的动态工程造价控制体系。为此施工单位应当从以下三方面入手:1)引进高素质人才,优化本企业会计人员的配置,从根本上提高本企业造价管控的技术和水平。2)施工企业管理者或决策者要密切关注市场信息,在施工的实际情况为依据的基础上做好工程施工的决策工作。3)做好工程造价的监察工作,从设计阶段、采购阶段、施工阶段、验收阶段、后期维护等多阶段进行监察,确保在建筑工程施工的各个阶段均实现造价的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古艳萍.工程造价预算审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年14期
[2]黄晖.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审核的相关问题探讨.《江西建材》.2014年8期
[3]秦国建.对工程造价预算审核的分析.《建材与装饰》.2014年16期
[4]陈向来.简述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审核及监理要点分析.《建筑·建材·装饰》.2015年21期
论文作者:刘春云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9
标签:工程造价论文; 造价论文; 阶段论文; 动态论文; 建筑论文; 预算论文; 方案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