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选择机制:论社会生活对文化产业的过滤作用论文_徐安哲

文化选择机制:论社会生活对文化产业的过滤作用论文_徐安哲

徐安哲 上海交通大学

摘要:

文化的进步与社会发展共生共荣,文化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部分。社会生活是构成社会个体的人自我发展的实践,也是践行文明成果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社会生活作用于文化选择性传承的过程。因此,本文提出文化选择机制的概念,讨论文化选择机制诸要素组成及其间的关系。面对文化产业出现的诸多问题,充分相信社会生活的过滤作用,为发挥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提供了一个有效路径。发挥该过滤作用以提升大众审美品位为基础,保证文化自由为前提,发挥社会生活的主体参与作用,让个人思想回归自身、哲学回归生活,逐渐扭转话语权所有者的管控思维,将选择权交给大众,营造一个真正的具有自由精神和平等价值观的共同文化。

一、文化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在讨论社会生活如何对文化产品起到过滤作用之前,我们应厘清几个概念:什么是社会生活?什么是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社会生活在何种程度上能够作用于文化产业?

社会生活在社会学领域的定义是,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纽带,由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心理、环境诸因素综合作用,形成一系列极为复杂的、多层次的社会现象。构成社会生活的基本要素有:自然环境,种群数量,劳动,沟通方式,组织,道德。广义的社会生活是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的统一,侠义的社会生活指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组织的公共活动领域之外的社会日常生活方面。本文所论意指前者。

关于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也有两种含义,广义上的社会效益是指经济效益之外的文化、政治、社会与生态效益,在狭义上是指与文化、政治、生态相对的“社会”效益。(单世联,2014)此篇论述基于其广义的概念,重点考察社会生活对文化产业的作用及其过滤作用的学理依据。

社会与文化的关系是共生共荣的。一方面,文化作用于社会,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当一群人居住在区别于其他区域的某领域,共同参与某文化,这群人便构成了一个社会。通过语言行为、艺术行为等社会活动将此社会的特有文化代代相传,文化得以保存。保存下来的文化形成相对稳定的社会生活表现形态:语言的历时性和共时性(索绪尔,1989)研究让人们了解语言符号和表意系统的形成,语言能够在生活中表达意义并为生活赋予意义;一些形成文本的规范和社会大多数所接受的规范在不同程度上约束着社会行为,相对应地则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奖惩约定;以上种种形成了文化的价值观,这是一种文化中的共同概念,指出的是同一文化中人民的喜恶,价值观直接影响人们对事物价值的判断。

而另一方面,社会既然是由拥有共同文化遗产的一群人所组成的,社会生活的变化会影响这一群人的文化。存在于同一社会中的人们要习得特定的语言以实现自我表达,语言习惯又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变化,譬如舶来语,它是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而产生的一类词汇,又例如,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语言成为年轻人广泛认可的语言;社会生活的改变还影响着社会规范,女权主义的兴起支持着女性违反“男主外、女主内”的规范,社会组织活动由于政治或经济原因的改变,社会规范在接受程度上相应发生变化;文化价值观也随着社会生活变化而变化,从中国古代的士大夫文化到五四运动倡导的科学民主思想,价值观深受时代变化的影响。社会生活与文化对彼此的影响几乎具有同样效力。

衡量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不能从社会权力、文化权威出发,甚至不能以市场作为全部标准,我们只有一个评估者,即社会生活。社会生活对文化产业具有价值平衡的作用,这一作用在文化传统的选择机制中得以凸显,而在选择机制的运作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矛盾,此时,社会生活便发挥出其独特的作用,最后实现对文化产业社会效益的过滤目的。

二、文化传统的选择机制

文化产品从生产到保留是一个被选择的过程,不是所有文化产品都是以实现社会效益为目的而生产的,不是所有文化都会被留存下来,这其中涉及到文化的选择机制。然而,这一选择机制由于其中各种因素的不稳定性会出现问题。通过分析文化的选择机制,我们可以得出社会生活对文化选择的重要作用。

首先,我们知道,不是所有文化生产最后都会被留存。每个时代都会出现偏见和心理的失调,一个世纪就像是一个人,它也有对意识观的限制,因此它需要一种补偿性的调节。补偿性的调节可以通过文化作品展现出来,调节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可能是文艺复兴时期对人文精神的追求,也可能是社会繁荣时期对低俗小说的需求。具有积极调节作用的文化作品能够产生长久的审美共鸣,而具有消极作用的作品只能兴盛一时,产生短暂共鸣。中国古典文学的流传至今,因其具有独特的语言魅力、神秘的历史传说、厚重的文化积淀,以中国上古时期的先秦文学为例,这阶段的创作多以巫文化为内涵,充满了神秘主义色彩,《山海经》中“夸父逐日”、“后羿射箭”、“精卫填海”等神话故事至今脍炙人口;在西方,但丁的《神曲》用神话故事和历史事件构成幻想经验,批判中世纪的蒙昧。每个时代都有其主导意识形态,这造成各种社会性格之间存在矛盾和碰撞。这构成了一些引起短暂共鸣之物,诸如低俗小说。1840年的英国文学存在着《劳埃德周刊》、《雷诺兹杂录》一类的“便士惊险小说”,内容暴力,虽然当时的读者群甚广,时至今日,我们已不再将这类小说视作文化珍宝。根据荣格的观点,个别作品中的形象体现了被压抑的人性阴影(活力与恶),而对于某些符号的解读只适用于当下,随着文化传统的选择,缺少生命力的文化产品注定只能消失在历史烟海。

社会生活中的人在保存文化的过程中存在无意识选择的倾向。威廉斯用“感觉结构”来描述文化。不论是“社会性格”(弗洛姆,1955)或是“文化模式”(本尼迪克特,1934),文化都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威廉斯,1961)抽象存在于日常,如同感觉一样无法名状。威廉斯用“结构”暗示文化稳固而明确,但它又是在人们活动中最细微也最难触摸到的部分发挥作用。文化不是通过学习获得的,每一代人都会在社会性格或是文化模式方面培养自己的继承人,但下一代会建立起自己的感觉结构。变化中的社会生活让每一代人都以自己的方式作出回应,这是文化得以继承和发展的原因。选择机制的存在使得后世的人们无法完全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文化风貌,但因选择机制确立的标准,留存下的文化总体上能够揭示当时的活文化,标准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选择机制形成了一层对原有文化产品的过滤。当这种过滤发生时,选择机制不仅仅是一种选择,更是一种解释,主动选择文化产品的过程是人们无意识的自我完善,文化的选择过程揭示了社会生活对文化产品过滤的可能性。

文化传统的选择一定会按照社会进步的方向吗?我们可从心理学家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推测这一可能性。集体无意识的内容主要是各种原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荣格的研究中包括众多原型,从诸多原型的统一倾向来看,人的潜意识是希望实现完满的,而不同阶段的生产方式要求着人性逐渐向“善”发展,人们总反复阅读优秀的作品以期将更优秀的文化文本选择出来,这便印证了文化的选择能够符合社会的前进方向。

但若要将人类所有的文化活动都归于自性的结果也不尽客观,不论是文化生产者或是文化的选择机制,都存在多种制约,从生产者角度而言,制约或体现为个人性格压抑所致的潜意识,或亦体现为对市场的迎合。我们只能用“选择机制”来解释为什么一些文化产品被保留,而一些没有。机制本是复杂的概念,当中包含多个选择因素,各个因素间存在互相作用的关系,只有将选择机制中各种因素加以综合考虑,方能看出选择机制的作用。综合历史经验和理论经验,我们将以下几方面视为构成文化的选择机制的因素:

社会权力所有者的选择。一个时期的文化总要符合当时社会的组织形式,文化产品的创作、阐释到保留都与当代的社会组织形式息息相关,进一步说,与当代的体制密切关联。在一个民主的、开放的体制下,文化产品更倾向于讲述真善美,唐朝涌现的文人墨客比清朝作家更能创作出富有美感的作品;若当时的社会权力高度集中,便会有叛逆的、清醒的知识分子和艺术家,他们的声音引起了被压迫的潜意识的共鸣,这类文化产品亦将得以保留。

教育机构的选择。当人们逐渐认识到文化对人类发展的重要作用,教育机构这类专门选择文化的组织诞生了,我们接受的教育是相关机构对文化选择的结果。教育机构是文化选择机制中的重要组成,因为它以教化育人的方式对文化进行选择和传播,其中不存在商业目的。

人的“自性”要求。根据前文荣格的观点,如果人们都存有对发展的渴望、对完满的追求,那么关于文化的选择,人们也是以发展为目的的选择,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当人们丧失话语权时,一些珍贵的、优秀的文化作品能够得以保留。

主流文明的趋势。在价值观多元的今天,我们很少再谈及普世价值,这里的主流文明也只是全人类范围的说法。两次世界大战让一个驰骋两个世纪的帝国垮掉,好战的德国可以被视为西方文明中叛逆的一员,经历世界大战的毁灭后,德国主动寻求靠向文明的主流。逆主流文明的文化自觉注定无法获得生命力。

如果将文化的选择机制中各种因素综合考察,我们会发现选择因素之间或存在矛盾,譬如,当权力所有者逆文明主流而行,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会发现很多珍贵的文化遗迹被损毁,文化的选择机制发生畸变。很多情况下,权力所有者的选择与其他因素相矛盾,因为他们拥有话语权,这让文化选择机制脱离了自由的状态。此时我们应将选择机制中其他因素的作用发挥到最大,让社会生活过滤掉不良文化残渣的同时,甄别出文化选择机制中的漏洞,最终实现过滤器的作用。

三、发挥社会生活的过滤作用

如前文论述,文化传统的选择机制得以良好运转,要平衡其中各个因素间的关系,权力所有者的地位如果过高,会引起文化选择的失衡。此时,要发挥社会生活的过滤器作用,该作用的发挥还需以下前提,这也是需要政府、媒体、文化消费者共同努力之处。

第一,提升审美品位。在工业化社会,趣味以繁复的方式作用于生产、消费,消费者通过个人的审美趣味对特定文化产品进行选择或拒斥。审美品味是社会生活与文明进步的特征,它不仅是引导人性从原始需求发展到审美欲望的精炼表达的进化过程,审美的作用和价值还在于,在常态之外存在不符合常态服务所需求的事物,它触及到创造社会的可能性。审美资本主义说明了一种经济的变革,这种经济在本质上不是有用的商品流通问题,而是一个服从于审美判断的吸引力和排斥力的审美空间。事实上,好品味是有纪律性的,它被用来避免情绪泛滥、克制过度激情、对抗自我放纵、抵制节欲松懈。审美品位提供了一种适应社会规则的行为模范,品位问题涉及到整个社会文明的前途和命运。

问题是,我们的社会普遍缺少好的审美品位,二人转低俗商演之风刚被压制,又有低俗网游动漫抬头,这一切文化产品的生产都是由市场作为推手,仅利用市场的“有形之手”是无法解决其根本问题的。对大众审美品位的提升,是一个润物无声的过程,学理的疏通和媒体的传播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中国近代学术界一直缺乏关于审美品位的讨论,美学家王国维和蔡元培对资本、经济、生产、消费、品牌、时尚等概念一直进行顽强的抵抗和批判,而这种抵抗在学术策略上存在欠缺,审美在现代中国失去了一个可以衡量的标准。在曲折的近代文化发展历程中,中国尚未建立起新的审美标准便被卷入全球化时代,信息爆炸使大众审美不断受到外来的冲击。在大众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缺少稳固根基的大众审美被这个迅速发展的时代推来搡去,以致于中国社会的审美标准趋于多元,既有着西方通俗文化的基因又存在本土文化审美扭曲的倾向。从文化传播方式对声色的崇拜,到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低俗商业化编排,无一不体现着大众审美危机。

提升大众审美能力是利用社会生活过滤器的基础性前提。规范审美不是统一大众的审美,不是在人们的意识观上强加一种标准(我们曾经经历过这样的时期,并为文化发展留下了难以恢复的伤痕),教育组织和媒体组织需要用中华民族一直崇尚的礼教、道义引导大众,作为社会成员的每一个人都应担当起重塑大众审美的责任。

第二,呼唤伦理理性的回归。文化衰落不是这个世纪才发生的,施韦泽在总结19世纪的哲学时曾说:“我们处于一个完全没有哲学教养的时代。具体科学获得了解放,它们或者没有要适应一种统一的世界观的需要……但是人们忘记了,科学不是教养。”文化的衰落是人类总体发展陷入的窘境,文化的衰落源于文化理想的失落,哲学不再提供给人们精神引导,个人的思想逐渐迷失于世俗,理性和伦理在人们的价值观中逐渐显得不那么重要。“没有人为我们的精神生活开出清单,也没有人以高贵的信念和真正进步的动能为基础去检验我们的精神生活”,如不反思文化,必将被文化抛弃。

从19世纪中叶开始,哲学逐渐丧失了自己的创造精神,再也没有康德式的人物对伦理学做出理性探讨,托付于哲学的文化理想的动能开始减弱了。思想的失灵将文化推向衰落,因为文化的发展在于个人思考追求整体进步的理性理想,并将其付诸实践。人们趋向于选择有助于社会进步的文化,然而,前提是做出选择的人是一个思想者,思想者只有通过反思文化才能作用于文化传统的选择机制,实现社会生活对文化的过滤。目前我们社会的文化灾难在于,物质发展过分超越精神发展,失去了哲学这一精神引领,人们对文化的追求越来越停留在浅层次。社会的进步对文化批判者和文化创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本世纪或需要另一个启蒙运动将人们对伦理理性的反思意识唤醒。

第三,为文化生长提供自由土壤。物质自由和精神自由是一个内在的整体,文化以自由为前提。只有从自由出发,文化才能被思考和实现。对于社会生活的主体而言,自由是精神上的自由,这不是允许人们在选择和创造文化产品的过程中可以为所欲为,真正的自由关乎理性。在讨论如何平衡文化产业诸多价值时,很多人倾向于依靠行政力量,强调社会的积极功能,强调个体价值植根于社会,强调共同方式思考和感受的必要性。而社会其实是一个中立领域,社会生活是具有调节作用的抽象概念,文化不再是工具,而是社会文明的历史展现,正如发展文化产业的目的一样明确,我们对文化的选择是为了将社会推向更文明的层次。基于此,我们要让文化活起来,将选择权交给公众,放开创作权,充分保证文化的源头活水。当拥有话语权的一方有意无意地增强主流文化观念,具有个体性和试探性特征的意识会被扼杀,这将为文化的多元带来普遍的深刻危害。有必要在共同信念中留出空间,容许变化,甚至容许不同意见的存在。一个好的共同体、一个鲜活的文化不仅会营造空间,而且也会积极鼓励所有人乃至所有个体,协助推进公众所普遍需要的意识发展。

将文化交付社会生活,为文化赋予理想,让哲学回归生活,个人回归自身,自由回归文化。我们不能预测未来,任何揣测发展所需何种文化的尝试都是陈旧构想在未知未来的投射,文化本身是对自然生长的扶持(the tending of natural growth),共同文化的观念以特定社会关系将自然生长的观念和扶持的观念结合。在平衡文化产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时,政府需要充分相信大众的选择,让社会生活和时间之浪淘文化产业之沙,为文化产业的成长提供自由的土壤。

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社会生活不会让文化失望。

论文作者:徐安哲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4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7

标签:;  ;  ;  ;  ;  ;  ;  ;  

文化选择机制:论社会生活对文化产业的过滤作用论文_徐安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