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文学鉴赏课教学实践研究_文学论文

高中英语文学欣赏课教学实践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中英语论文,课教学论文,文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英美文学课大多是在大学阶段英语专业高年级开设,而很多学者指出,过晚开设文学类课程会造成师生对英美文学不够重视,因此应该提早进行该类课程的学习。侯林梅(2011:59)对国内30年来的英美文学教学研究进行了综述,认为“国内对英美文学教学研究关注薄弱”。韩亚元(2011)通过问卷调查论证了高校英语专业文学课在低年级开设的可行性。黄立丰(2010)指出,与其等学生到了大三再对他们进行文学炮弹的狂轰滥炸,不如从大一开始就加强对学生的文学指导。程爱民等(2002)提出,应该从学生一进入大学学习就对其进行英美文学兴趣的培养。在高中阶段,不重视英美文学欣赏的现象比大学更为突出。目前的高中英语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于向学生灌输语言知识,却忽视了其文学素养的提高。正如殷刚魁和赵登明(2004)所言,文学作品成了被忽略的中学英语课程资源。2003年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明确规定:普通高中毕业生(八级)应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欣赏浅显的文学作品,课外阅读量(各种文体)累计达到36万词以上。王晓燕(2011)认为,这表明中学英语教学呼唤文学的回归,文学最终要从大学讲坛走进中学课堂。但课程改革了近十年,真正把英语文学欣赏课程引入高中课堂的学校寥寥无几。基于此,本文立足笔者所开展的高中英语文学欣赏课教学实践,探讨在高中进行文学欣赏课教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提出高中英语文学作品的选用原则以及文学欣赏课的具体教学模式。

二、在高中开设英语文学欣赏课程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在高中阶段开设英语文学欣赏课程,让英语基础不够坚实的中学生阅读英语文学作品是否可行?对于这一问题,英语界的很多前辈们的学习经历给出了肯定的回答。季羡林回忆说:“在中学时,英文列入正式课程。在我两年半的初中阶段,英文课是怎样进行的,我已经忘了。我只记得课本是《泰西五十轶事》《天方夜谭》《莎氏乐府本事》……”(转引自胡春洞,1996:41)。王宗炎也曾说:“使我对英语发生兴趣的不是英国人,而是阿拉伯人——他们创造了文学名著《天方夜谭》。对于一个14岁的青年,这本故事集太引人入胜了。在我们那个中学中,《天方夜谭》是三年级唯一的教材。”(转引自胡春洞,1996:41)由此可见,文学作品对英语初学者来说不是高不可攀的,中学英语教学中要利用好这一重要的课程资源。

笔者以中国知网“中国基础教育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对1999年~2011年之间的高中英语文学欣赏类研究成果进行了搜集、梳理,发现相关论文只有十多篇。梁亚平(2004)、殷志勇(2009)及王振强和王艳琼(2006)通过对学生、教师、学校、评价制度、阅读材料等因素的分析,认为在高中开设英语文学欣赏课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会对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也为学生进入高等学校的学习打下更好的基础。但因为中学阶段存在学生面临高考压力、课业负担太重的原因,中学英语很少引入文学欣赏内容。

三、实践研究

(一)研究程序

本研究的文学欣赏课教学实践时间为2011年2月至6月,教学周期一学期,每周5课时,每隔一周还有2课时的英语阅读课。参与学生为南京一所重点中学高二年级全体学生,共计740人。使用教材主要是《牛津高中英语》(译林版)(模块八),由教师组织学生利用课堂时间阅读、讨论该教材内容。根据文学欣赏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师决定学生阅读课的内容为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文学作品,如《远大前程》《哈利·波特》《威尼斯商人》等,这些书籍由学校阅览室提供。在6月份,老师指导学生进行英美文学作品的短剧表演,参与英语文化节的活动。

(二)文学作品选用原则

高中英语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所选内容大多为经典著作。《牛津高中英语》(译林版)(模块八)就是文学欣赏模块,有狄更斯的《远大前程》、彭斯的诗《红红的玫瑰》、歌剧《图兰朵》、电影《哈利·波特》等。人教版教材《英语》选入的文学作品有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马克·吐温的《百万英镑》、狄更斯的《圣诞颂歌》等。

要提高学生文学欣赏的能力,仅靠课本上的几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在选修课以及学生的课外阅读中,教师会结合本班学生的特点为其选择合适的文学材料。课外阅读的选用原则是依据语言学习的循序渐进规律,从简单浅显到复杂深刻。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英语语言能力,选择符合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有趣味性的、有教育意义的文学名著改编本,如英汉对照读物、简易英语读物,词汇量在2000到3000。

(三)教学模式

在Rosenblatt(1978)提出的文学作品交互理论(The Transactional Theory of the Literary Work)中,阅读是特定读者在特定环境下对特定文本的特殊体验。阅读不是读者对于文本的理解,而是读者、文本、环境三者的交互过程。任何文学文本对于每个读者都是有差别的,甚至这种差异性存在于同一读者的不同阅读过程中。文学作品交互理论强调环境的重要性,强调读者的阅读过程和阅读体验,对我们的文学作品欣赏课程具有很大的启示。Rosenblatt(1993)建议我们放弃对每个文本都有一个“正确”理解的期望。张强强(2010)认为,在文学阅读课堂上不能以教师为中心,小心翼翼地引导学生最终得出权威预见的结论。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作品篇幅和教学时间安排,让学生自己阅读作品,而不是仅听老师的讲解;应该鼓励学生对作品进行讨论,在与老师、同学的讨论中加深理解。同学们还可以通过写评论、表演等方式,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阅读鉴赏能力。

1.阅读方式.对于短篇作品,教师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阅读,比如让学生在课堂上利用30分钟左右的时间阅读,或将阅读短篇作品作为前一天的家庭作业。阅读后要求学生用英文写出作品概要或在课堂上口头汇报作品概述,这样可以将读写结合,将输入和输出结合。

对于中长篇作品,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阅读文章梗概和精选内容,再安排他们进行课外阅读作为补充。比如《牛津高中英语》(译林版)(模块八)第一单元的《远大前程》,笔者在课堂上让学生阅读小说的梗概,在英语阅读课上安排学生在阅览室阅读小说的简写本。小组“拼图阅读(Jigsaw Reading)”也是一个很好的阅读方式,将作品分成二至四部分,让小组学生分别读一部分,然后交流,形成对作品的整体理解。这种阅读虽然不如学生自己阅读、感悟整个作品更全面,但对于学习任务重、时间紧迫的高中生来说,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与他人分享交流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

2.课堂讨论

鉴于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语言能力,高中文学欣赏课的重点之一应该是理解作品。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提出阅读时的困惑,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对于复杂的问题,尝试先分组讨论再由同学解答的方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同伴互学。对于学生解答不合理的地方,教师加以适当指导。在教学中提倡对文学作品进行“审美式”学习,即学生通过与作品、作者的互动,体会作者的情感和作品的魅力。例如,让学生找出描述性的段落,如刻画人物的、描写景物的、表达情感的,引导学生对作品中的语言进行赏析;还可以借鉴傅山云(2009)的方法,要求学生把作品中的关键场面和人物画出来,让学生从文字向画面的转化过程中对作者塑造人物的方法有深刻的理解。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引导学生讨论作品的主题、分析人物、赏析小说语言,使学生在分析文本、品味词句中获得对作品的感悟。

3.文学评论

读书贵在有自己的心得体会。文学作品可以为写作提供题材和内容,写作则又深化了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两者互为补充。《牛津高中英语》(译林版)(模块八)教材里有文学评论的写作指导。教材第1单元通过一篇美国学生Johnson的小故事The Home-made Ball,告诉学生文学评论应包括的内容:作者、体裁、人物、情节、主题、象征符号、读者观点以及推荐评级等方面。教材中呈现了一篇关于Fox的The Attic的文学评论,供学生学习借鉴。在学生阅读每篇作品并理解该作品内涵之后,教师让学生完成教材中提供的评论表格(见表1)。让学生尝试写文学评论,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可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4.作品编演

对于英语文学作品,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改编、表演。参加编演的学生在研读作品、改编剧本、准备服装、道具、背台词的过程中,会极大地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并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在学习完《牛津高中英语》(译林版)(模块八)后,全年级同学积极进行文学作品的改编、排练。由各班同学讨论选定参演作品;编导组同学改编剧本、修改英文台词、指导表演;表演组分角色排练;配音组配合表演组练习台词;宣传组制作精美的英文海报;后勤组负责租借服装道具、音响、PPT字幕、拍照等。准备活动进行了半个月的时间。几乎所有同学都参与了该项活动。各班的节目异彩纷呈,有根据外国经典戏剧、小说改编的《图兰朵》《项链》《灰姑娘》;有经典电影、电视剧片段展示《成长的烦恼》《音乐之声》《哈利·波特》;有根据中国经典作品改编的《孔雀东南飞》《三打白骨精》《貂蝉》;亦有热情似火的英文原创歌舞等。整场演出由本年级学生用英语主持,评委由校领导、其他年级英语老师和外教担任,历时约4小时,演出获得师生一致好评。

Krashen(1985:2)认为,只有当习得者接触到“可理解的语言输入”(i+1)①,才能产生习得。理想的输入应具备四个特点:可理解性、既有趣又有关联、非语法程序安排和足够的量。文学作品编演正是能为学生提供这种理想输入的教学活动。翁钦露(2010)认为,首先,学生在编写剧本的过程中会大量阅读英语文本、听录音材料、看视频电影等。他们接触、研究的语言材料往往是略高于现有水平,同时又是被学生所理解的。当排演好的作品在同学面前呈现时,对于学生观众来说也是获得了可理解的输入。其次,学生喜欢诙谐幽默,他们收集的语言材料是有趣而又与学习生活相关联的,这样,在他们对语言材料进行意义加工时就不知不觉习得了语言。另外,文学作品编演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其语言输入不可能按部就班地以语法程序来安排。文学作品编演作为文学教学活动的一个常规环节,学生会有相当量的听、读输入,且都关注语言材料的意义而非形式,是学生英语学习的理想输入形式。

英语文学作品是不可多得的英语课程资源,是中学生感兴趣的可理解输入材料。教师应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文学作品阅读材料,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阅读水平和阅读兴趣的文学作品,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输入后,用自己的语言归纳作品梗概。高中生的文学阅读课重在文本阅读和理解,使学生在亲近文本的过程中,建构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组织学生自主阅读、质疑、释疑,引导学生理解文学作品;读后写出文学评论,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与同学合作,改编阅读过的文学作品,在文学作品编演中,升华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提高他们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学修养。

①i是学习者现有的知识水平,i+1是稍稍超过学习者现有水平的知识水平,但是可以被学习者所理解。

标签:;  ;  ;  ;  ;  ;  ;  ;  

高中英语文学鉴赏课教学实践研究_文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