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探析论文_李红

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探析论文_李红

四川省宜宾市第三人民医院 四川 宜宾 644000

摘要:目的:分析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24例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患者,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参比组各12例。参比组患者接受一般的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成效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参比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期间发生脱管、管道堵塞、皮下气肿、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参比组,但是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肺部感染症状消失时间和ICU转出时间短于参比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结果高于参比组,但是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之后给予优质护理能够较好的促进恢复、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值得研究和推广。

关键词:ICU;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护理干预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nursing methods of ICU patients with tracheotomy lung infection and effect. Methods: the research object in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4 to June 2015 in 24 cases of ICU patients with tracheotomy in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infection, through the computer random, patients can b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reference group (n = 12). Reference group patients received general clinical care; 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received high quality nursing intervention. Through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nursing effect. Results: clinical observation group total effective rate higher than the reference group,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oup significantly (P > 0.05); Observation group during pipe of patient care, pipes get clogged, subcutaneous emphysema,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such as bleeding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reference group,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with lung infection symptoms disappear and ICU transfer time shorter than the reference group, the results hav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 Nursing satisfaction result is higher than the reference group,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Conclusion: pulmonary infection after tracheotomy patients in the ICU to give high quality nursing care can better promote recovery, prevent the happening of the complications, worthy of research and extension.

Key words: ICU; Trachea incision; Lung infec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前言

ICU气管切开患者的免疫力较差,感染发生之后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可能造成病情加重,严重的会由于呼吸衰竭而死亡。因此,对ICU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患者给予科学的治疗和护理干预措施非常重要【1】。本文通过分组研究探讨优质护理ICU器官切开肺部感染患者的作用,现总结方法和结果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24例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患者,所有患者的预计生存时间在3个月以上,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参比组各12例。观察组12例中有男性7例、女性5例;主要疾病类型包括脑出血4例、颅脑外伤3例、呼吸衰竭2例、心脏骤停复苏手术1例、其他类型2例。参比组中有男性8例、女性4例;主要疾病类型包括脑出血5例、颅脑外伤2例、呼吸衰竭1例、心脏骤停复苏手术2例、其他类型2例。将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录入统计学资料进行处理,对比组间差异小,结果无显著性(P>0.05)。

1.2方法

参比组患者接受一般的临床护理,按照常规的护理规程开展护理干预活动;观察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包括:(1)环境护理:保持ICU的环境良好,温度控制在22-25℃之间、相对湿度控制在45%-55%之间,每天定时消毒、定期进行细菌监测。 (2)体征监测:所有患者均接受监护设备的监测,定期观察体温、血压、宣血氧饱和度、脉搏和呼吸等生命体征,手术之初患者一般取侧卧位,但要经常转动体位,防止褥疮;抬高床头30一45度,给病人翻身时,应使其头、颈、躯干处于同一轴线防止套管旋转角度太大,影响通气而致窒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3)切口护理:做好ICU患者气管切口护理是预防并发症的重要手段,密切观察切口,检查是否存在出血和皮下气肿征象,经常检查创口周围皮肤有无感染或湿疹,每日用0.5%碘伏消毒2次。如果出现纱布被呼吸道分泌物浸染应当立刻进行更换,预防局部感染。气管套管应每天取出,清洁后进行煮沸消毒,早晚一次,再用生理盐水冲洗即可使用。气管套口覆盖2层纱布并保持清洁,每日更换。(4)呼吸道护理:对患者采取呼吸道湿化处理,间隔8h进行一次雾化吸入,增加湿润度从而促进分泌物的排出,减少痰痂的形成、预防导管堵塞现象的发生。气管切开的病人,咳嗽排痰困难,应及时清除气道中的痰液。吸痰时要遵守操作规程,注意无菌操作。吸痰前后给予患者纯氧2-3min,选择规格合适的吸痰管进行吸痰治疗,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吸痰管的口径应不超过内套管径的1/2,动作应轻柔、准确,以免造成呼吸道损伤。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充分将呼吸道以及鼻腔中的分泌物清除,根据痰菌检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5)口腔护理:定期测量患者口腔PH值,较高的情况下使用硼酸溶液进行漱口,较低的情况下则使用浓度为2%的碳酸氢钠溶液进行擦洗【3】,未出现明显PH值变化的情况下定期使用生理盐水漱口。(6)关心体贴病人,给予精神安慰,患者经气管切开后不能发音,采用书面交谈或动作表示,预防病人因烦躁而自己将套管拔出,必要时设法固定双手。

1.3评价指标

1.3.1总有效率 显效:通过合理的治疗和护理,患者肺部感染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结果正常;有效:患者的肺部感染症状得到明显的缓解和改善,病情逐渐好转;无效:患者感染症状没有变化,包含病情加重和死亡的病例。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3.2并发症发生率 对两组患者护理过程中出血、脱管、导管堵塞、皮下气肿等并发症发生结果进行观察对比。

1.3.3症状改善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平均症状消失时间、ICU转出时间进行观察对比。

1.3.4护理满意度结果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两组患者对本次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根据得分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和不满意。

1.4数据处理

相关数据均录入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统计学分析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以t值检验。P<0.05时提示观察组和参比组之间的差异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12例患者中评价为显效的有8例、有效患者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1.67%;参比组中评价为显效的有4例、有效患者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75.0%。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参比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

2.2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护理期间发生脱管的患者0例、管道堵塞0例、皮下气肿1例、出血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参比组中发生脱管的患者1例、管道堵塞2例、皮下气肿1例、出血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1.67%。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比组,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

2.3两组患者的肺部感染症状消失时间和ICU转出时间对比

观察组12例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为(6.15±1.43)d、ICU转出时间为(7.36±2.15)d;参比组患者的平均肺部感染症状消失时间为(8.64±1.73)d、ICU转出时间为(11.64±2.85)d,观察组患者的短于参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对比

观察组12例患者中对此次护理服务非常满意的有7例、满意患者4例、一般患者1例、不满意0例,总的护理满意度为91.67%;参比组患者的非常满意的5例、满意3例,一般患者2例、不满意2例,总的护理满意度为66.67%。有观察组患者的的护理满意度结果高于参比组,对比组间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ICU收治的患者大都病情危重,机体对于病毒及细菌的免疫能力较差【4】,发生局部感染的可能性较高。气管切开手术是治疗气道堵塞的重要手段,但是气管切开之后对机体造成的创伤较大,可能有细菌和病毒进入切口中侵害支气管以及肺部,最终导致肺部感染。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非常重要。本文中,对研究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加强环境护理、生命体征监测、切口护理、呼吸道护理以及口腔护理等,严格控制感染的进展,促进病情的康复。除此之外,还要做好营养支持和心理护理。加强ICU患者营养支持是促进康复的重要手段,使用肠内营养以及鼻饲喂养的患者要做好进食护理,根据患者的健康状况调配营养液、确保各项营养成分的吸收,同时控制喂养的量和速度,防止误吸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免疫力【5】。心理护理也是促进患者康复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进入ICU之后其中部分患者出现休克等表现,清醒之后患者大多有焦虑、恐惧等情绪,增加机体的应激程度,对治疗和护理成效产生较大的不利。针对患者的心理特点采取措施非常关键,密切与患者进行沟通,由于无法与家属沟通,患者可能进一步出现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在此时要多关心患者,询问患者的需求和想法,引导患者将内心的不安表达出来,护理人员一一对其进行疏导,从而提高患者心理健康水平,促进疾病的康复。

最终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有效率更高,病情得到明显的改善;患者的并发症更低、平均肺部感染症状消失时间和ICU转出时间更短,且患者的总体满意度水平更高。提示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应用优质护理能够获得较高的成效,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赵士静,董立亭,张秀云等.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气管切开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6):9-11.

[2] 陈丽芳,蓝惠兰,冯婷等.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24):4116-4117.

[3] 周彩虹,郑瑞双,李乐之等.集束化护理预防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21):5208-5210.

[4] 姜俊萍.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联合综合护理防治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29例[J].中国药业,2014,23(1):69-71.

[5] 许艳萍.气管切开患者ICU内肺部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6):189-190.

论文作者:李红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7月下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5

标签:;  ;  ;  ;  ;  ;  ;  ;  

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探析论文_李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