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与区域分析及其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城市规划论文,及其他论文,区域分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主要解决城市性质、规模、发展方向、目标、城市空间形态布局等问题,武汉市的这个《纲要》基本符合要求。专家们比较同意第一方案,不同意第二方案,这并不是不同意后者的整个方案,而是因为填长江、连接天兴洲的依据还不充分,防洪的问题要取得水利部的同意,要做更深入的研究和论证工作。下一步修编中心要把各位专家的意见充分地认真地进行分析、予以吸收,尽快完成一个上报稿,提交市政府审批。
为便于以后的工作,即完善《纲要》和制定总体规划,提几点建议:
1、区域分析还要加强。
城市性质中提到武汉是“华中地区的中心城市”,这要做区域分析,仅仅有一张市域规划图是不够的,在文字和图纸上都要加强。武汉所处的位置是北有北京、天津,东有上海、南京,西有重庆、成都,南有广州、香港。应该分析一下武汉的吸引范围和辐射范围,确定武汉的影响力究竟能到什么地方。武汉在长远规划内要成为国际性城市,也要有一个分析,起码要有一个湖北省的分析,即江汉城市群的分析,至少要从武汉市的区域发展战略出发来分析它的区域地位和辐射、影响范围。
2、时序上要更明确一点,尤其要加深一下两头。
时序问题是规划的一个技巧问题,是很讲究的。武汉应该加深两头,即远景规划和近期规划。《纲要》中谈到了“远景设想”,但没有单独做。我认为远景设想是对城市发展的可行性分析,是2020年及以后城市发展的布局结构。《纲要》中有的目标似乎完全可以达到,有的目标似乎又很远,很难达到。如赵炳时教授所说的,远景设想是分析城市远景发展目标,城市发展有几种可能性,在规划期末城市范围有多大,今后无论出现什么变化和情况,都有一个机动的余地。实际上远景规划选择的用地应该是多个方案都可能用到的用地,即使发生变化,也不会有很大的问题。“远景目标”与“2020年的目标”要有所区分,从形态上和标准上都要有区分。2020年的目标太高了做不到,而作为远景目标就更好一点。
近期规划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它直接指导今后几年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这步棋走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今后几步棋能否走好,因此要做得更具体、更仔细一些。一定要有一个粗略的投资分析,尤其是南北两岸同时发展还是偏重一岸发展都要有投资成本的分析比较。长江不是黄浦江,要跨过去,要有很高的资金投入,要做资金分析。
3、交通问题,有很多需要进一步明确和理顺。
近期要注意交通管理的改善,可以做到花钱较少而见效较快。交通规划与政策要抓紧制订,以满足总体规划的需要。
在城市交通的规划上还要做进一步的工作,如路网功能划分,三镇路网相对独立与相互衔接等。
在观念上要明确干道交叉口不是商业用地的好地。
4、主城尤其是旧城中心区用地调整要做深入的工作。我认为我们目前面临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旧城有可能作比较大的用地调整,这个机遇难得,要抓住。50年代公私合营变消费性城市为生产性城市,1958年大跃进发展街道工业,是一次大调整,即旧城城市用地性质的调整。现在是第二次机会,是改革开放的结果,经济发展的结果。(1)工业在旧区发展不了,要迁到外面去。(2)产业结构调整,旧城企业转产。(3)发展第三产业,完善城市功能。(4)城市建设机制发生变化,出现城市综合开发,房地产开发。(5)土地的有偿使用和经济杠杆的引导。这种种原因导致了城市进行旧城土地性质调整的机会,实际上有些城市已经开始这项工作。因此要抓住机遇,认真规划,不能让房地产开发商牵着鼻子走,应该加强引导和控制,否则会让土地零零碎碎、七零八落地用掉,形不成气候,形不成规模,形不成合理的、科学的、现代化的整体布局,更形不成自己的特色。应该充分抓住和利用这一难得的机遇,强化、完善、扩大中心区的功能,来改善老城居住环境和交通状况。如北京国贸中心用的那块地,原来是工厂,把中心商务区放在那里,集中了商贸、办公、旅馆、停车等,实现了规划的目标,完善了用地的功能,增强了商贸用地。也有的城市在市中心零零碎碎地建成容积率很高而质量不高的低标准住宅,居住环境反而进一步恶化。
城市中心区是城市的核心,应该成为城市规划的重点。
5、环境问题是21世纪的主题,武汉在这次跨世纪的规划中要予以高度重视。
6、防灾问题在下一步规划中要特别注意。
赵士修老司长说,21世纪没有安全性的城市谈不上是现代化的城市,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武汉是国家级人防重点城市,又是防洪的重点城市,一定要把防灾作为重点问题来研究,在规划中逐步建立起现代化的、又不脱离现有基础的防灾体系。
7、中心区及中心商务区问题。
中心区是城市的核心,是城市聚集作用和辐射作用的集中体现,也是城市面貌、城市精神、城市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中心区不仅是中心商务区。城市中心包括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信息中心等。武汉事实上没有形成文化的中心。南有广东文化,北有京派文化,西有西部文化,东有海派文化,而中原文化却没有什么影响。作为华中地区的中心城市,武汉可以在“文化中心”上做点文章。武汉古有“楚文化”的基础,近代武汉的租界是否体现了一种“商埠文化”?武汉作为“九省通衢”,善于吸纳、融汇、改造东西南北的各种文化,完全有可能建成一种有影响、有特点的新文化。
一般城市中心都是混合式中心,单项中心规模小形成不了中心区,大城市、特大城市就有可能形成一定规模的中心区。
历史上欧洲城市中心是教堂、市政厅、市场,中国则是“北朝”、“南市”,是衙门、市场;现代城市中心的形成则由城市性质而定。如北京作为政治文化中心,其城市中心显然在天安门,有人民大会堂、博物馆、广场,规划有外交部、国家级的歌舞剧院等。最典型的是华盛顿,明显是政治、文化中心,与商务中心无关。相反的,经济中心城市,如纽约中心商务区在曼哈顿,文化中心有时代广场、百老汇、大都会歌剧院、林肯中心、肯尼迪中心等,是以经济中心为主,附属多个文化中心的。上海外滩是事务中心,是经济文化合一的中心。新加坡“把最漂亮、最好的地段让给中心区”,因为中心区是城市的脸面。芝加哥的中心区非常突出,在几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绝对高密度,行政、商务、文化中心都集中在此。芝加哥也是商务、文化、政治中心之一。武汉市中心区要研究,要多方案比较,做可行性分析。我赞成武汉要有一个独立的中心商务区,因为武汉是商埠城市,这是武汉经济发展的需要,是进一步发挥城市中心作用、向国际性城市迈进的需要,也是市场经济、改革开放的结果。
中心商务区应该有良好的交通条件和基础设施,有良好的环境。最近去美国有一感受,随着信息革命的到来,中心商务区可能有分散的趋势,如办公集中在郊区一个小镇上,通过电子通讯同外界联系。这个新动向值得我们注意。
希望武汉市的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继续发动和依靠各部委办局积极参与,这不仅有利于扩大宣传,而且也增强了规划的可操作性。适当的时候让市民参与规划,这既是规划工作的需要,是改革的要求,也是国际化的做法,是实行民主化、科学化决策的一种方式,可以提高广大市民爱市兴市之情。最后祝愿武汉的规划编制工作圆满成功。
(本文为作者在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咨询研讨会上的发言,标题为编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