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潭家礼医院,贵州 湄潭564100
【摘要】目的:剖析非甾体类抗炎药、幽门螺杆菌与消化性溃疡发病间的关系,供临床借鉴。方法:将2013年8月至2015年10月我科接收的消化性溃疡者38例作为实验组,对照组系我科同期接收的慢性胃炎者45例。分析两组病例资料,挖掘消化性溃疡与非甾体类抗炎药、幽门螺杆菌间的关系。结果: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后,患者发生消化性溃疡的风险将大幅度增高。经幽门螺杆菌感染后,患者发生消化性溃疡的概率将提高,且其和非甾体类抗炎药还具备较强的协同致病作用。结论:非甾体类抗炎药既可提高患者出现消化性溃疡的概率,又与幽门螺杆菌具备相同的致病作用。对此,临床医师在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时,还应从多方面考虑,以提高用药的安全性。
【关键字】幽门螺杆菌;发病关系;非甾体类抗炎药;消化性溃疡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验组38例均为我科接收的消化性溃疡患者,收治时间:2013年8月至2015年10月。其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为20至75岁,平均(48.27±5.94)岁;十二指肠溃疡者,16例;胃溃疡者,22例。本组临床表现为:反酸;恶心;嗳气;呕吐;烧心;隐痛;少数伴有呕血亦或者是黑便症状。对照组45例均为我科同期接收的慢性胃炎者,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为18至76岁,平均(46.23±3.78)岁。本组临床表现为:黏膜水肿;小部分糜烂。两组疾病类型以及性别等基线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都接受胃镜检查,其所使用到的仪器为:电子胃镜,型号“OLYMPUS GRF-V70”以及“GRF-260”,产自日本。同时于检查期间实施幽门螺杆菌检测,具体为:取胃窦部活组织,并将其放入淡黄色试剂中,维持2至5 min。若样本边缘的试剂颜色变成紫红色亦或者是浅红色,则提示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若试剂颜色未改变,则提示患者无幽门螺杆菌感染(阴性)[1]。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调查的所得数据均利用SPSS 20.0 软件进行综合分析,比较以t作为检验标准;计数资料的比较经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析两组非甾体类抗炎药的用药情况
表1:两组非甾体类抗炎药服用情况的对比分析表
3 讨论
综上所述,消化性溃疡具有相当高的发病率,调查数据显示[2],全球有消化性溃疡疾病史的人口约占总人口的10%。研究发现[3],消化性溃疡和多种因素间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胃酸;心理;遗传;胃蛋白酶。但幽门螺杆菌感染以及非甾体类抗炎药的使用则是本病的主要致病因。其中,非甾体类抗炎药同时兼具多重功效,包括:退热;止痛;降低血小板粘附力;抗炎。故该药物在心血管类疾病中有着较广泛的使用。但因非甾体类抗炎药呈酸性,不易被电离,且还能够弥散于人体的胃粘膜细胞中,使得患者较容易发生消化性溃疡疾病[4]。幽门螺杆菌亲和力强,可大量附着于细菌外膜以及胞浆等部位,能损伤组织,且其分泌的脂酶等物质还能够降解上皮细胞的黏液层,让其保护作用大幅度降低。本研究,SAIDs(+)Hp(-)出现消化性溃疡的OR值为6.07,SAIDs(-)Hp(+)出现消化性溃疡的OR值为6.83,SAIDs(+)Hp(+)出现消化性溃疡的OR值为13.69。前两者之和与后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这一结果提示:消化性溃疡中,非甾体类抗炎药和幽门螺杆菌具备比较强的协同致病作用。对此,临床在对患者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时,还应谨慎,以减少消化性溃疡。
参考文献:
[1]杨理伟.非甾体类抗炎药和幽门螺杆菌与消化性溃疡发病关系的临床探讨[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下半月),2013,(8):80-81.
[2]杨薇.消化性溃疡发病相关因素探讨[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4,(6):399-400.
[3]司玉广,高蔷,徐薇等.老年消化性溃疡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探讨[J].河北医学,2015,(7):1180-1182.
[4]刘志清.非甾体类抗炎药致上消化道溃疡出血的临床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5,(10):1543-1544.
论文作者:祝恩余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5月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6
标签:幽门论文; 螺杆论文; 消化性溃疡论文; 抗炎药论文; 患者论文; 两组论文; 关系论文; 《医师在线》2016年5月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