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目标之一。如何更好地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我认为良好的环境条件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保证和前提。教学中,创设适宜的心理环境以及有趣的数学境界,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打好基础知识,保持学生积极的创新心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可以使学生对创新持有良好心态,不至于产生畏惧心理,也可能确保学生的创新有所成效。一位教育家说得好:“你想引导学生走向哪里,你必须知道学生现在在哪里。”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深入分析教材,全面了解和掌握教材的重难点,分析学生,熟悉每位学生的学习状况,因人施教,帮助学生夯实创新的基础,在此基础上适度递进,引导学生创新。
如在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之前,可先帮助学生复习前面刚学过的“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着重引导学生重温“商不变性质”的有关知识。然后出示例题74.74÷7.4,并引导学生说:这道除法计算题与以前学过的知识相比有什么不同呢?谁能运用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把它解出来?这样,学生的创新建立在整数除法和商不变性质等相关知识之上,学生不存在畏惧等不良心理,能以一种较平常、积极探索的心态投入到创新活动之中,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1)747.4÷74(除数扩大10倍,被除数也扩大10倍)。
(2)74.74÷74(先把除数看成整数计算,因为除数扩大了10倍,除得的商扩大10倍就是74.74÷7.4的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7474÷740(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0倍,都化成整数计算)。
那么到底采用哪一种方法呢?教师没有照本宣科“填鸭式教学”,而是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让学生在多种方法中选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引起学生注意,创设学习情境,孕育创新意识
“注意是心灵的门户”。创设学习情境,把学生的注意力先引向特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轨道上来,再引导他们研究问题,那么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孕育而生。例如教学一年级《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35-5、36-4、89-8、62-2、45-4。学生先分别答出结果,然后教师出示一张新卡片(26-7):这道题与前面的几道题有什么不同?应怎样算呢?这样引起学生的联想,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创新意识也就孕育而生。
三、创设问题,激发创新意识
可设计引申问题,渗透创新意识。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及教学内容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既要充分发掘教材中设置的问题,又要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选择适当的时机,以灵活的方式渗透到教学中去,引导学生探索。例如教学“乘法分配律”之后,教师结合这个性质,设计几道延伸型的题目:5×9×8、8×9×5、9×5×8、9×8×5、5×8×9。师:谁来回答一下,做完上面的计算后,你发现了什么?生:交换位置后计算更简便。师:能举个例子吗?生:8×9×5变为8×5×9,计算简便。通过这一延伸,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拓宽了学生的思维范围,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培养了思考和提问题的能力,推理和逻辑思维方面的能力也有所提高。给学生思考的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研究,能充分展示他们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创设良好氛围,让学生敢创新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宽松、和谐、自主的环境中学习,才能思路开阔,思维敏捷,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从而迸发出创新的火花。为了培养创新意识,就必须确立一种以学习和学生为教学中心的观念,创设一种尊重学生的氛围和环境,变“师生关系”为“朋友关系”,把“讲台”搬到学生中间去,变老师“教”为学生“问”,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敢于创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热情洋溢,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保护每个学生的创新精神,诱导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不同见解;挖掘教材中的潜在乐趣,变苦学为乐学,让所有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
实践证明,小组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形式。在小组学习中,优等生的才能可以得到发挥,中等生可以得到锻炼,学困生可以得到帮助和提高,为学生营造了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积极进取、尝试探索,形成探求创新的心理愿望,形成一种以创新的精神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性格特征,促进学生创造性地适应环境变化的创新个性品质的形成。另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首先要有教学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创新意识。在教学中不仅要懂得重视学生的独创性,鼓励学生求新立异,正确引导学生创新动态,而且要采取悬念设疑、实践演示、信息反馈等方式,不断进行创新性的教学,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二十一世纪的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有重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价值,让学生会学、愿学、乐学。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提高,我们教师要更新观念、更新思想,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个性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自觉应用数学知识、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创新性人才。
论文作者:王伟鹏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1月总第29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1
标签:学生论文; 创新意识论文; 除数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引导学生论文; 除法论文; 《素质教育》2019年1月总第29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