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门诊和急诊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论文_黄真华,梁嘉俊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 广东 广州 510080)

【摘要】 目的:分析我院门、急诊抗生素不合理处方使用情况,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门、急诊拟定的5100张处方,参照《抗生素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药理学知识对所有处方进行分析,找出不合理之处,并采用针对性措施改正。结果:5600张处方中抗生素不合理处方有515张,占比10.10%,其中适应证掌握不严226张,占比43.89%,合并用药不当178张,占比34.56%,重复用药及剂量用法不当86张,占比16.70%,忽视药物不良反应25张,占比4.85%。结论:我院门、急诊抗生素使用基本符合原则,但是仍存在不合理情况,需要临床提高抗生素使用水平,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关键词】 门诊;急诊;抗生素;不合理处方

【中图分类号】R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32-0218-02

抗生素在临床中使用频繁,多用于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等病原体微生物感染性疾病病原治疗中[1]。抗生素的运用提高了患者治愈率,减轻患者痛苦,但是随着抗生素滥用现象的增多,抗生素耐药性问题引起临床的重视。WTO指出合理用药是医院有效指标的基础,主要是指正确无误用药,适应指征,药物疗效、安全性、经济性、使用程度、剂量、用法等对患者适宜,无禁忌症过敏反应[2],达到安全性和经济性相结合的要求。本次研究通过调查分析我院2017年—2019年期间的门、急诊开具抗生素处方,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门、急诊拟定的5100张处方,参照《抗生素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药理学知识对所有处方进行分析,找出不合理之处,并提出针对性措施改正。

2.结果

我院急、门诊抗生素不合理处方调查结果分析 5600张处方中抗生素不合理处方有515张,不合理处方发生率为9.20%,其中适应证掌握不严226张,占比43.89%,合并用药不当178张,占比34.56%,重复用药及剂量用法不当86张,占比16.70%,忽视药物不良反应25张,占比4.85%。见表。

表 我院急、门诊抗生素不合理处方调查结果分析

3.讨论

3.1 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首先适应证掌握不严主要包括无指征用药、选用药物不当和预防用药不当三项。无指征用药中发现发热原因未明处方中使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药常见,感染性和非感染性都可能是引起患者发热的病因,若患者是感染细菌、病毒、真菌等使用抗生素会产生耐药菌株,对患者治疗不当。选用药物不当主要体现在手部外伤患者,感染病原菌为革兰氏阳性球菌,开具头孢他啶或头孢唑林最为合理,但是医生开具处方为注射用美洛西林舒巴坦;预防用药不当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中体现,原则上选用疗效肯定、安全和价格适宜的抗菌药物品种,但在I类、Ⅱ类切口手术中选用为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

其次合并用药不当主要包括相同作用机制药物联用、与活菌药物联用和无联合用药指征三点。相同作用机制药物联用指药效相同的抗菌药物合用;在与活菌药物联用中发现头孢克洛洛和双歧杆菌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三联联用;无联合用药指征在化脓性扁桃体炎症中,环丙沙星注射液与注射用头孢呋辛联用,本应使用青霉素类药物。

最后是用药频次、用法、剂量不当和忽视药物不良反应。根据《抗生素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规定,门诊使用抗生素时间不超过7日,急诊不超过3日,用药时间间隔根据具体药物决定,而分析开具处方中发现许多青霉素或者克林霉素出现每日1次、头孢克洛缓释胶囊每日3次等不合理现象。忽视不良反应和用药不当两者相联系,有1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用头孢曲松钠5g静脉滴注,每日1次,肝肾功能减退,患者机体无法有效代谢,提高了肾毒性症状发生的风险。

3.2 抗生素不合理处方的改进方法

3.2.1建立细菌室,确定敏感菌。细菌敏感性非常强,仅用肉眼是看不到的,因此,在对药物细菌敏感性实验的过程中,要做好保护措施,只有在处方中开具患者最适当的抗生素,才能起到高效且安全的效果。同时在对细菌进行临床实践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提高研究中的临床疗效,必须要建立单一的细菌室,保证研究效果。患者在急、门诊就医,如果是由于感染病原菌就要在短时间内确定敏感菌,药学部门提供咨询帮助工作,加大药理研究。

3.2.2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控制有效治疗时间。医院要严格规范使用抗菌药物,保证处方的合理性和安全性,药师严格审核处方和医嘱中的抗生素[5],针对不合理抗生素药物使用及时反映给急、门诊医师,定期抽查和评估抗生素处方的合理性,将常见不合理问题向临床医师提出反馈。此外,医师针对患者开具抗生素处方具有变化性,对此建立完善患者医疗电子档案管理,动态化查询患者病情变化和用药情况,针对患者电子档案中的抗生素禁忌症及过敏史要多加注意,避免忽视不良反应问题。

3.2.3健全抗生素相关法律法规。我国先后修订《药品管理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法律条例[6],将抗生素使用纳入到法律监管范围内,加大了对抗生素药物使用管理力度,提高临床药师及医师处方开具质量,加强抗生素合理使用意识,从法律层面规定抗生素的使用,使得抗生素的使用更加规范,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3.2.4提高临床医师和药师的综合素养。从专业能力出发医师要不断学习,重视其岗前药学知识教育培训,熟练掌握各类药学知识,加强与药师之间的沟通交流,进一步提高抗生素使用的合理性。药师要加强临床开具处方的审核管理,做到四查十对,在实践中结合药学理论,积累药学知识,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核对处方,同时与临床医师加强协作,提升药理学人员的专业水平。

综上所述,我院门、急诊抗生素使用基本符合原则,但是仍存在不合理情况,需要临床提高抗生素使用水平,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杨忠兰.某院门诊抗生素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4(24):3770-3771.

[2]陈久艳,骆王敏.门诊处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调查及分析[C]//中国药学大会暨中国药师周.2012.

论文作者:黄真华,梁嘉俊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2

标签:;  ;  ;  ;  ;  ;  ;  ;  

我院门诊和急诊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论文_黄真华,梁嘉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