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任审计树起你的权威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权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近年来,全国各地在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同时,把离任审计引入干部的管理过程,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但我们也应看到,目前干部离任审计工作还不尽完善,存在着履行程序,消极应付,走过场、搞形式等倾向,审计过程简单化,审计手段程式化,审计结论概念化,信度不高,参考价值不大,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离任审计的监督效力。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临阵操刀,仓促上阵”。离任审计是一个复杂的操作过程,不仅需要充裕的时间,而且需要投入足够的精力。实际生活中,由于干部免、审、任的时间差较小,或未审先任,或审任同步,导致对离任干部的经济审计失之于宽,失之于松。一是审明不审暗。满足于帐面平不平,数字准不准,对深层次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往来无暇考究,对单位内的“小金库”、“帐外帐”更无心问津。二是理帐不清帐。对经济活动的合理性、经济往来的真实性和经济实绩的可信性把握不准,研究甚少。重有形资产审计,轻无形资产审计;重债权审计,轻债务审计;重收入审计,轻支出审计,敷衍应付,草率终审。三是清帐不清责。对经济责任的认定,态度暖昧,结论含糊,讲集体责任多,谈个人责任少;讲决策责任多,谈管理责任少;讲客观责任多,谈主观责任少。致使有的离任干部“小厂倒了进大厂,大厂倒了当局长”。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在复杂的人际关系、庸俗的社会风气面前,有的审计干部自觉不自觉地把个人的情感和动机带入审计过程,屈从于人情世故,淡忘了职业道德。一是“投鼠忌器”。从被审计对象的身份看,他们多是有一定实权的人物。有的干部虽然暂时离任,但“虎威”不减;有的干部卸了旧任又换新职,更添几多“威风”。审计人员心有余悸,怕审计结怨,断了自己退路,抓不到黄鼠狼,却惹了一身臊。二是“投桃报李”。有的离任干部在任时,注意结交各方人士,特别是对审计监察人员格外垂青。有的审计人员受人恩惠,在审计中,很难拉下脸来,对离任干部存在的经济问题捂着、盖着,明审暗保;加之,审计人员和被审对象处于同一地域区间,低头不见抬头见,各种关系错综复杂,有的审计人员放弃原则,为离任干部找台阶、开绿灯,导致审计结论鱼龙混杂,良莠不辨,泥沙俱下。三是“投其所好”。有少数审计干部,为了巴结权贵,在审计过程中,顺着离任干部的意愿来,暗送秋波,以审谋私,拿审计原则作交易,以迁就照顾落人情。
“网开八面,皆大欢喜”。一是顺水推舟。干部工作中存在的审任同步、先任后审等现象,使审计工作者产生种种想法和看法。有的审计人员认为,“生米”已做成“熟饭”,再搞审计已经没有实际意义,因此审计中放松要求,顺水推舟,你好我好大家好。二是就事论事。一方面,有的群众对离任审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加之有些地方的离任审计缺乏严肃性、真实性,群众不认同,不参与,导致审计难以深入;另一方面,那些经济上有问题的干部,为了蒙混过关,在帐务上做手脚,用心思,轻易难露破绽。有的审计人员就事论事,删繁就简,落得清闲。三是借“花”献“佛”。组织部门要“结论”,离任干部要“名声”。为了满足二者的要求,有的审计人员搞“微笑审计”,以求皆大欢喜。然而,在这“皆大欢喜”的背后,审计的权威弱化,群众的信任感下降,党和政府的形象遭受蚕食……
二
离任审计,树不起权威来,导因是多方面的,其影响和危害是多层面的。
离任者:找到了遮风挡雨的“蓑衣”。不负责任的离任审计以偏袒迁就离任干部为显著特征。面对干部群众的议论和腹诽,有的离任者拿“审计结论”作“盾牌”,搪塞爽论,蒙哄群众;有的离任干部拉大旗作虎皮,依幕。审计结论”,与群众对簿公堂;一些经济上有问题的干部在审计中蒙混过关,侥幸心理抬升,进入新的岗位后胆子更大,手法更多,最终在经济犯罪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继任者:“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一是经济决策很难找到支撑点。由于离任审计板不起面孔,使潜伏在经济活动中的深层次问题不能及时暴露出来。继任者由于对单位经济底数不清楚,决策时,虽雄心勃勃,但实施时常因财力不济;中途改辙。有的继任者前脚走马上任,后脚债主登门,隐性债务是个无底洞。二是整治经济秩序很难找准切入点。继任者进入角色后,由于对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吃不准,只得“萧随曹规”。待到问题显现时,再行整饬,既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又会遭遇更大的阻力,造成工作被动。三是不自觉地介入人际矛盾。有的继任者为了开展工作,不得不理旧帐,因而自觉不自觉地触动离任干部的敏感神经,引发一些不该发生的矛盾。结果惹火烧身,被卷进矛盾的漩涡,有时还需承载“否定前任”的不白之名。
干部群众:被引进了“云天雾地”。审计部门介入审计过程,如果草率从事,走过场,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基层群众产生“官官相护”的情绪,对审计失去信任感,神经麻木,态度冷淡,明显的问题不举报,重点的线索不提供,使审计工作走进“取证难”的尴尬境地。另一种情况是激化固有矛盾。在那些矛盾趋于表层化的单位,干部群众对离任审计的期望值很高,希望通过审计把离任干部的经济问题搞个水落石出。但由于审计板不起面孔来,群众很难得到满意的结论。为了讨一个公道,有的群众集体上访,甚至越级上访。如河北省蓟县国税局虚开增值费,群众向上级举报反映,虽经多次审计,但结论群众不信服,于是越级上访到国家审计署,硬是把局长梁长泉送上了法庭。
三
离任审计是干部监督的有效形式,是考察了解干部、教育保护干部的直接手段。从审计的操作过程看,要提高审计的质量,不仅要建立和完善必要的保障机制,更重要的是加强监督管理,强化约束措施,真正使离任审计树起权威来。
——要凝聚审计监督的整体合力。要加强对审计工作的领导,努力形成党委牵头,组织、审计、纪检、监察等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从组织力量上为离任审计工作的健康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组织部门作为离任审计的牵头单位,要超前向审计部门提供待审对象,合理调节免、审、任的时间差,为审计部门开展工作提供必要条件。纪检监察部门要主动为审计部门开展工作提供纪律保证,切实加强双向监督,既为审计工作的开展排除干扰,扫清障碍,又要防止审计人员的渎职行为,使离任审计始终保持较高的信度和特有的威严。
——要落实离任审计的责任制。离任审计能否树起权威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审计人员的敬业精神、认真态度和负责精神。因此,一方面要教育审计人员正确处理好对国家和集体负责与对个人负责的关系,走出人际关系的怪圈,摆脱市侩作风的羁绊,按章办事,从严治审,使每一份审计结论都能经得起群众的检验,经得起党性的检验,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同时要落实离任审计工作责任制,重视对审计结果监控,建立和完善抽审、验审和复审制度。对严格执行审计法规、工作实绩突出的审计人员,要大力褒扬;对工作中不负责任,以审谋私的,要严肃批评;情节严重的,要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积极营造谁渎职,谁负责,谁违规,谁受罚的监督环境。
——要强化审计工作的阳光操作。领导干部长期处在群众的视野中,其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群众心知肚明。要给群众一个明白,必须充分尊重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在干部离任审计的过程中,要扩大透明度和群众参与程度,通过召开座谈会和通报会等形式,充分发动群众,拓宽取证渠道,加强民主监督。要充分运用内审的成果和民主理财、政务财务公开的有关资料,帮助审计;要认真对待群众的质疑,对审计中发现的疑点,要深入调查研究,及时辨析真伪,不留疑点,不留空白点。
——要完善离任审计的运行机制。要建立和完善年度审计、任中审计和突击审计相结合的工作机制,抓好以政务公开、财务公开为主体的民主监督,注意发挥内审、联审和会审的作用,把审计的基础工作做在平时,使之经常化、制度化。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领导干部经济活动定期通报制度,严格财经纪律,加强财务管理,做到防患于未然。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单位和重点人,要试行下审一级和异地交流审计等方式,使审计摆脱地方保护和人情干扰,净化审计环境,减少审计风险,切实保证离任审计的客观、公正和真实。
标签:离任审计论文; 审计质量论文; 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