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从互联网+的概念提出以来,互联网+行业在我国得以迅速推广,在其迅猛发展的同时,对我国传统行业也造成了不小的冲击。电力企业作为我国老牌的传统行业之一,互联网+电力行业逐渐成当今电力行业的主流,在其迅猛发展的同时既面临着机遇,同时也对其提出了挑战,故本文以某市区居民用电为基础,对于互联网+电力计量营销采集管理进行SWOT分析,以求对互联网+电力营销计量采集管理的决策有所帮助。
关键词:互联网+;营销计量;SWOT分
本世纪以来,互联网在我国迅猛发展,自从互联网+的概念提出以来,互联网+行业在我国得以迅速推广,在其迅猛发展的同时对我国传统行业也造成了不小的冲击。电力企业作为我国老牌的传统行业之一,互联网+电力行业逐渐成当今电力行业的主流,在其迅猛发展的同时既面临着机遇,同时也对其提出了挑战,故本文以某市区居民用电为基础,对于互联网+电力计量营销采集管理进行SWOT分析,以求对互联网+电力营销计量采集管理的决策有所帮助。
1、SWOT理论
SWOT理论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美国旧金山大学管理学教授韦克里提出的一种分析方法,其中S代表强项,表示所分析对象内部强势因素;W代表弱项,表示分析对象内部弱势因素;O代表机遇,表示外部因素影响下,为分析对象提供的机遇;T代表挑战,表示外部因素影响下分析对象多面临的挑战。然后根据调查调查对象通过矩阵排列的方式,发挥优势、客服不足,利用机遇,化解威胁,制定符合发展的策略。
2 SWOT分析
2.1 优势分析(S分析)
(1)信息传输精度高。在“互联网+”的计量模式下,由于用智能电表取代了传统电表,电力信息录入环节省去了人工抄录,因此降低了人工抄录时所产生的信息错误,是的客户的电力信息资料传输过程中具有更高级别的精度。
(2)电力信息共享。由于“互联网+”的计量模式下,用户的电力信息资料统一汇总道供电公司,供电公司内部电力信息共享更为方便快捷。对于公司决策也会提供更为精准的数据支持,同时电力信息的共享,也为电力公司与上游发电企业沟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3)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互联网+”模式下,用户的用电信息更为个性化,客户不仅可以通过互联网轻松的查阅自身用电信息,同时电力部门也可以根据客户的用电信息预测目标客户未来的用电走向,甚至可以根据客户对于自身用电设备的输入数据,精准的计算出自家真正用电信息。
(4)提升电力传输效率。与传统电力传输模式相比由于“互联网+”计量模式实现了电力信息共享功能,供电部门可以更为精准的进行电力输送,另一方面,“互联网+”模式下,采用新型电表,相较于传统模式,线损有所降低,故电力传输效率更高。
2.2 劣势分析(W分析)
(1)客户成本增加。“互联网+”模式下,采用的电力计量电表一般为智能电表,这对于新兴住宅或者新兴企业或许没有太大影响,但是对于固有小区或者企业,智能电表的更换会导致用户认为无缘由的增加了自身成本,同时由于我国电能计量表的归属权问题,电表出现故障时更换电表需要客户购买,而一般来说,智能电表的价格通常高于传统电表。增加客户成本,客户回收成本需要周期较长,这也部分老旧小区智能电表改造难以进行的原因之一。
(2)信息安全。在“互联网+”逐渐在各个行业得到普及的同时,信息安全问题也逐渐得到更多用户关心的焦点。现阶段,用户电力信息安全虽然具有一定的保密度,但是依然存在安全漏洞,而这些漏洞对于不法分子来说,很有可能成为其不法行为的参照数据之一。
(3)运维成本增加。虽然从长远角度讲,“互联网+”计量模式会降低企业运维成本,但是从短期角度讲,由于只能电表所需运维所需的运维人员更为专业,另一方面由于供电部门的人才聘用体制,部分老员工无法得到妥善安置,也会增加运维成本。
2.3 机遇分析(O分析)
(1)政策扶持。自从“互联网+”概念提出以来,我国对于互联网+的企业都会有一定程度上的政策扶持。同时,供电部分由于属于国有企业,国家对于电力部门的“互联网+”计量营销更为重视,因此该模式在推行方面不会遇到过多的政策阻碍,国内大环境更为有利。
(2)方便建设一体化便民工程。用户电力信息共享,实行“互联网+”模式,对于便民一体化工程的具有更为积极的推进作用。居民用电信息,是便民一体化工程中的重要一环,因此该项工程在地方政策方面会得到更大的支持。
(3)与客户互动性增加。传统行业中,用户用电信息技术的搜集往往只源于一线员工对于用电客户的走访,而实现“互联网+”模式后,客户具有一个与供电部门直接沟通的平台,供电部门可以更为清晰的明了客户需求(如移动缴费等)。
2.4 挑战分析(T分析)
(1)民营资本进入。由于“互联网+”模式开启了民营资本进入的大门,我国大多数传统行业都受到了来自互联网经济的冲击(如房地产、银行等)。虽然电力部门作为我国国有资源,一直由国有资源垄断,但是一旦有资本打通发电厂与用户之间的大门,对于供电公司将是一个极大的打击。
(2)共享经济介入。共享经济的介入对于用电客户来说,部分共享经济降低了用户的用电需求(如共享充电宝等),这也变相的降低了供电企业的收益。
3.最终决策
3.1 增长策略(SO)
(1)积极推广智能电表,与市政部门积极协调关系,积极共享用电客户电力信息资源,促进便民一体化实现。
(2)与用电用户及时沟通,了解当今用电客户对于电力方面的真正需求,通过互联网与用电客户实现联动。
3.2 多变策略(ST)
(1)对于老旧小区电力系统进行智能电表更换,积极将老旧小区纳入,现代电网中,与用电客户协商,采用补贴方式敦促客户更换智能电表同时,积极防范不法分子偷电行为。
(2)增加网络完全管理,提高内部员工素质,保证客户用电信息不外泄。
(3)对于员工定期考核,拆撤冗余员工,精简机构。
3.3 转向策略(WO)
(1)对外来资本进行及时监控,积极参与竞争,调整企业目标,及时调整战略。
(2)由于共享经济属于节能项目,短期内观望其走势,不予参与。
3.4 防御政策(WT)
(1)对于不方便改造地区进行加大监控力度,防止不法分子的不法行为,同时调配部分年长员工对其进行人工核查。
(2)注意民营资本与老旧小区的结合,警惕不法行为。
结论
本次研究根据某市区用互联网+电力计量营销的居民用电进行SWOT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最终对决策提供建议(表1.1),其总体原则为积极推广互联网+电力计量营销模式,借助平台与用电客户及时沟通,明了用电客户需求,同时也主动加入便民一体化工程,配合地方政府实现电力信息资源共享,最后警惕其它资本介入,对部分节能项目采取观望态度。但是由于笔者能力有限,本次调查只是针对某市区居民用电,对于企业用电并不在本次考虑范围内,因此本文决策对于企业用电,通用还需进一步研究。
表1.1 互联网+电力计量营销SWOT分析
参考文献
[1]王秀苗.华北电力发展对我国西北地区的启示.枣庄学院学报,2017, 28 (2):121-124.
[2]颜合洪.华中电力的内涵、形成条件和发展对策[J].电力研究,2016,(1):9-11
[3]刘志民,刘华周,汤国辉.东北电力发展的经济学理论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16,(1):8-12.
[4]彭新宇,金发忠.互联网+电力行业的理论内涵及发展模式[J].湖湘论坛,2016,(5):65-66.
[5]张华.区域特色农业持续发展诊断预警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
[6]潘时常,朱菊萍等.发展现代特色经济的若干思考[J].现代经济探讨,2017,(12):72-75.
[7]乔国栋.中国东北地区特色电力发展研[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6.
论文作者:1汤中壹,2李福浩,3汪玥,4赵文章,5李小龙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互联网论文; 电力论文; 电表论文; 客户论文; 信息论文; 用户论文; 传统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