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卦爻辞三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周易论文,卦爻论文,辞三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12)01-0131-05
由于人们一直认为《周易》是一本占筮书,卦爻辞也就理所当然地被解释成为“占筮的记录”;20世纪30年代的李镜池先生,是这一观点的典型代表。他写了好几篇文章讲卦爻辞的性质,《(周易)筮辞考》是其代表作。李先生说:“我对于《周易》卦、爻辞的成因有这样一个推测,就是,卦、爻辞乃卜史的卜筮记录。……所以卦、爻辞中,很有些不相连属的词句,我们要把它分别解释;若硬要把它附会成一种相连贯的意义,那就非大加穿凿不可。”①在30年代,虽然还有郭沫若、顾颉刚等人发表了一些关于《周易》的考释分析文字,但是对卦爻辞的来历与性质却未置一词,于是李镜池的上述推测似乎成为学术界的共识。60年代初,李镜池对30年代以来关于卦爻辞是“卜筮记录”的推测有了根本性转变,认为“《周易》不单编纂,不单汇集资料,而且是出于编者的匠心编著;不少地方,不特是编者有意识地组织编排,而且还有哲学意义和艺术性”②。1962年,李先生又在《周易卦名考释》一文的“补记”中坦陈自己先前的失误:“最近写《周易通义》一书,才明白卦名和卦、爻辞全有关系。其中多数,每卦有一个中心思想,卦名是它的标题。”③
李镜池先生勇于自纠的学术态度,基于他撰写《周易通义》一书;如果仍然抱着卦爻辞是卜筮记录的观点,是无法对《周易》进行“通义”的。但是,说实在话,李镜池先生对《周易》卦名、卦爻辞的重新认识,在易学史上并没有新意,因为早在春秋末期孔子“韦编三绝”时就有了比李先生更为准确的认识;魏晋玄学的旗手王弼就有了“以言明象”、“得象忘言”的精准概括和解读方法。当然,李先生认识到了自己先前对《周易》的误读,毕竟是一件幸事。许多并没有打算通义《周易》的学者,仍然蒙蒙然将《周易》认定为占筮书而不屑一顾,在编写中国思想史、中国哲学史时,未能给予应有的尊重,自然也就不会给它一席之地。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很矛盾的现象:一方面承认“诸经之首”的《周易》是封建时期主流意识形态的代表作,一方面仍然将《周易》这部完整流传至今的最古老经典之作视为占筮书,而不愿将其作为思想史和哲学史的起点,不是从《周易》古经中寻找老子、孔子等人的思想渊源,而是从儒、道著述中尤其是《易传》中寻找和发掘《周易》古经的“朴素的”哲学、政治、军事、教育等思想。
时至今日,对《周易》经文的理解及其诠释,仍然是易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选择其中的三个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求正于学界。
一、类比属性与例说功能
《周易》的功能是“决疑解难”。无论是上古先人通过占筮的途径“决疑解难”,还是春秋后期开始直接援引象、辞的途径“决疑解难”,都离不开卦象爻象、卦辞爻辞。《周易》的核心是卦象,六十四个重卦卦象,如同西方符号逻辑系统中的符号集,由阴爻阳爻这两个初始符号通过不同的组合构建而成。西方符号逻辑系统中的初始符号如p、q等是绝对“空”的变项;而《周易》逻辑系统中的初始符号一、八则是分别具有阳与阴这两种属性的变项,由此构建的八经卦,明显地分为阴、阳两类卦象,由此相重的六十四卦,也就与中国的象意文字一样具有“以象尽意”的功能属性。所以,初始符号的空与不空,决定了西方符号系统的演绎属性、《周易》符号系统的类比属性。
虽然逻辑类型不同,用自然语言说明对象语言的方法则相似;在《周易》推理系统中,叫做“以言明象”,明象之言,就是卦辞爻辞:卦辞明卦象,爻辞明爻象。因此,就重要性言,象为主辞为次,这也是王弼主张“得象忘言”的理由。但是,得《周易》真精神,辞是一道必须跨越的坎。卦辞爻辞都是明象的例说。一个卦辞或一个爻辞,有的只有一个例说,有的包含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例说。
以卦辞为例:《小畜》卦辞“密云不雨,自我西郊”;《履》卦辞“履虎尾,不咥人”;《观》卦辞“盥而不荐,有孚颙若”;《噬嗑》卦辞“利用狱”;《渐》卦辞“女归吉”等,均为只含有一个例说的卦辞。通过一个典型事例,隐喻该卦所蕴含的主要义理。有些卦辞,包含有两个例说,如:《蒙》卦辞包含有“非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和“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这两个例说;《大畜》卦辞包含有“不家食”和“涉大川”这两个例说;《离》卦辞则包含有“利贞”和“畜牝牛”这两个例说。也有些卦辞,包含有三个例说,如:《坤》卦辞包含有“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西南得朋,东北丧朋”等三个例说。这些卦辞,通过两个或三个属性类同的事例,隐喻或譬喻该卦所蕴含的主要义理。以《坤》卦辞包含的三个譬喻为例,“牝马之贞”的含义是柔顺不争先;“先迷,后得”的含义同样是追随圣贤不争先;按文王八卦方位,西南为阴东北为阳,“西南得朋,东北丧朋”,以交友为例,同样表达了用柔不用刚的含义。三例一义,旨在加强对该卦义理的阐述。
爻作为构造重卦的初始符号,看似简单,其实不然。作为一个逻辑变项,阴爻或阳爻在不同的卦体中、在同一卦体的不同位置上,表达着不同的内容或意义,所以,对六十四卦中的每一个爻象,都需要作一番例说,才能明白它所表达的义理。有些爻辞,仅用一例即能将该爻象之义表达清楚,如:《乾》卦的六个爻辞中,各包含一个例说,从初爻至上爻分别为“潜龙勿用”、“见龙在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或跃在渊”、“飞龙在天”、“亢龙有悔”,甚至其“用九”之辞也仅一例:“见群龙无首”。《坤》卦的一些爻辞,也是一爻一例,如初六爻辞的“履霜,坚冰至”、六四爻辞的“括囊”、六五爻辞的“黄裳”。此外,也有一例多用的爻辞,如《泰》卦初九爻辞、《否》卦初六爻辞,均以“拔茅茹,以其汇”作例说。一爻辞中包含两个例说的情况很多,如《大过》卦的九二爻辞包含了“枯杨生稊”和“老夫得其女妻”这两个属性类同的事例,九五爻辞中包含了“枯杨生华”和“老妇得其士夫”这两个属性类同的事例。一个爻辞还有包含三个或三个以上例说的情况,如《蒙》卦九二爻辞包含了“包蒙”、“纳妇”、“子克家”等三个例说,《履》卦六三爻辞则包含了“眇能视”、“跛能履”、“履虎尾咥人”、“武人为于大君”等四个例说,成为《周易》爻辞例说之最。
无论卦辞还是爻辞,只是《周易》作者根据该卦或该爻之象选择的一种或几种例说。读《易》者通过对这些例说内容类推其“象”所蕴义理,这就是“明象”的过程;使用者根据这些例说,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决疑解难。所以,能否准确诠释、体会卦辞爻辞中的例说内容,是能否“得象”的关键,也是《周易》推类系统的一个重要功能。
二、“或跃在渊”释疑
“或跃在渊”,源自《乾·九四》:“或跃在渊,无咎。”根据九四爻所据位置,两千多年来的易学家们均作或奋起升天或原地待时的诠释。
最早、最权威的释义是《易传·文言》:“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元恒,非离群也;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这段释义中的关键在“欲及时”,身处高位者跃跃欲试的一种心态。魏晋玄学的旗手王弼注重义理,他的释义,却也是以象为据的:“去下体之极,居上体之下,乾道革之时也,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履重刚之险而无定位,所处斯诚进退无常之时也。近乎尊位,欲进其道,迫乎在下,非跃所及;欲静其居,居非所安。持疑犹豫,未敢决志;用心存公,进不在私;疑以为虑不谬以果,故无咎也。”下体上体之言,是从上下两经卦之象出言;不在天不在田不在人,是从天地人“三才”爻位出言;履刚之险而无定位,是从六阳爻自下而上自强不息精神出言。从总体思想而言,也是跃跃欲试之意;从细微处而言,王弼从卦象的三个角度考察了九四爻所处之位的“或跃在渊”心理;对“无咎”断语的理由,作出了“用心存公,进不在私”的解释。
王弼的解读,有两处存疑:一是说九四爻“中不在人”;二是未对关键词“渊”作出解释。
按传统理解,重卦六爻中的初、二爻为“地爻”,三、四爻为“人爻”,五爻、上爻为“天爻”;各爻系辞,均以此为据,而以《乾》卦六爻辞最为典型。初九出辞“潜龙”,因为该爻为地爻的下面一个爻;九二出辞“见龙在田”,因为该爻为地爻的上面一个爻。九五出辞“飞龙在天”,因为该爻为天爻的下面一个爻;上九出辞“亢龙”,因为该爻为天爻的上面一个爻。九三出辞“君子”,因为该爻为人爻,又出辞“终日乾乾”,是为人爻的下面一爻之故;九四理所当然属人爻,只不过是人爻中的上面一个爻,地位显然高于终日乾乾、埋头苦干的“君子”,但是即便位极人臣,其性质还是“臣”还是“人”。有怀民之厚德、有飞天之抱负,毕竟还只是理想。周武王统领诸侯讨伐纣王时,社会地位仍属“臣”;正如六个爻各有“地、人、天”所属,不应该有什么既不属于地或人也不属于天的爻的存在。王弼明知九四属“人爻”,却说什么“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的话,说到底是想借九四爻说事,替统领诸侯伺机伐商纣王这一时期的周武王这类历史人物找一个既不甘心于“人臣”又尚未成为“天子”的革命领袖找一块特殊的领地,这就难免产生了破坏爻位属性的举措,制造了一个诠释性错误。唐代的孔颖达十分明白王弼诠释九四爻为“中不在人”用意,干脆挑明说:“若周西伯,内执王心,外率诸侯,以事纣也。”
九四爻辞“或跃在渊,无咎”,是以“渊”为核心作“或跃在渊”的例说,所以“渊”是关键词。王弼以百字篇幅解此六字爻辞,竟对关键词“渊”未置一词,颇为费解;或许,他对“中不在人”的诠释,也未必很有信心。更令人费解的是,奉旨“正义”的孔颖达,更以长达五百余字的篇幅疏解这条六字爻辞,同样避而不谈“渊”字。宋代大儒朱熹,咬文嚼字是其治学特点,在《周易本义》疏解这条爻辞时,对“渊”字也是违莫如深。东晋时期一位名叫干宝的易学家,对“渊”总算有一个说法:“四以初为应,渊为初九”④。虽然有些牵强,初九的“潜龙”之“潜”,似乎与“渊”还能攀上一点关系;但是为什么身处九四之高位,还要在地下的“渊”中作“潜”状,则有点莫名所以了。近人高亨先生对“渊”作了又一种解读:“老子曰‘不失其所者久。’龙跃于渊,得其所之象。人得其所,可以无咎,故曰,或跃在渊,无咎。”⑤高先生的意思,龙跃动于渊中,是得其所哉;但是,龙的“在田”,龙的“在天”,又该何解?难道是失其所?那两个爻辞中的断语均为“利见大人”,分明也是积极肯定的。
思来想去,总觉得传统的或近现代的一些易学者对于《乾·九四》的“或跃在渊,无咎”一辞的诠释不妥。以下是笔者对该爻辞的另一种解读:
《乾》卦的初九、九二(地爻),九三、九四(人爻),九五、上九(天爻),分别象征“自强不息”的三个阶段,其中第一个阶段是积聚力量的基础阶段,又细分为“潜龙”与“见龙”两个小段,“潜”的小段特点在“勿用”即无消耗,“见”的小段特点在“利见大人”即利用一切可以壮大自己的资源。这两个小段的总体特点是“忍”,这是一种主动行为、是一种智慧的表达。第二个阶段是积极进取的发展阶段,同样细分为“夕惕”与“或跃”两个小段。九三为人爻,经过“潜”、“见”的力量积聚,已有一定地位,故有“君子”之辞。地位还不高,所以要“终日乾乾”,勤奋做事;晚上则要惕怵自省,有了这种忧患意识,做人做事就能不犯错误。九四为人爻的上面一个爻,经过朝乾夕惕的努力,地位越来越高,如同登山者,已在高山之巅。虽然离天最近,面临的还有万丈深渊。此时的高位者,倘能保持如临深渊的心态,就不会犯错误而功亏一篑。“或跃在渊”,意思就是:可能会跌入万丈深渊。此处之“跃”不是“跃出”而是“跃入”,作“跌”义解。也就是说,随着地位的攀升、事业的发展,忧患意识也应不断增强,九四爻辞中的“或跃在渊”,正是九三爻辞中的“夕惕若厉”的进一步表达。综合九三、九四两爻辞,可用一字概括:“忧”。此忧非忧愁,而是忧患。这种越来越强烈的忧患意识,既是以事业有成并且越来越发展为背景,也是继“忍”之后又一个自强不息的支撑点。
九五、上九爻所代表的自强不息的第三个阶段,又可细分为“飞龙”与“亢龙”两个小段等内容,因与解读“或跃在渊”无关,本文不作讨论。
对“或跃在渊”作这种解读的理由有二:一是保全了九四作为“人爻”的特有属性;二是理顺了九四与九三之间的爻位递进关系,对两个爻辞作出了具有内在联系的一以贯之的释义。
三、吉凶断语与价值取向
在《周易》六十四个卦辞三百八十四个爻辞两个用九用六辞中,大多包含一两个吉凶断语。由于《周易》本作决疑解难的占筮之用,这些吉凶断语也就被称为“占断语”。尤其在卦爻辞被理解为“占筮记录”的时期,这些“占断语”也就更具权威性,往往出现占筮遇“吉”言吉、遇“凶”言凶的局面。现在,我们既然可以肯定卦辞爻辞不是古人占筮记录,而是根据卦象爻象选择的类比性例说,那么,这些吉凶断辞也就应被视为是在例说之后对例说内容的一种肯定或否定,是一种关乎价值取向的选择。
所谓吉凶断语,只是对两类断语的一种笼统说法。实际上,归属言吉之辞的断语主要有:吉、利、亨、无咎;归属言凶之辞的断语主要有:凶、吝、厉、悔。在《周易》卦爻辞中,言吉断语约有二百几十处,言凶断语约有九十余处。从吉凶断语的比例看,《周易》卦爻辞所体现的精神面貌是健康乐观的、积极向上的。
《周易》作者赞赏与肯定真善美、谴责与否定假恶丑的鲜明立场,正是通过吉凶断语加以表达的。通过吉凶断语,《周易》明确地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这正是《周易》几千年来帮助人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功能,对于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和人生价值取向所起的作用,远胜于其他古籍经典。
一是通过吉、凶两类断语肯定“真”、否定“假”。例如,《比》卦辞:“比,吉,原筮,元永贞,无咎。不宁方来,后夫凶。”人与人之间相亲相助必能大吉,即便占筮问讯,也必大吉大利,不会有错。如果相亲相助不是出于真心,而是一种违心的附和,结果就会凶险。在这条卦辞中,用“吉”、“无咎”等断语对真心的朋比作出肯定,用“凶”这个断语对“不宁方来”的违心之举作出否定。《临》卦的六三爻辞:“甘临,无攸利;既忧之,无咎也。”上六爻辞:“敦临,吉,无咎。”前一爻辞对不真诚的“甘临”作出了“无攸利”的判断,对认识到不真诚治政是一种错误行为用“无咎”断语加以肯定。后一爻辞则同时用了“吉”和“无咎”两个断语对真诚朴实的“敦临”给予充分的肯定。
二是通过吉、凶两类断语肯定和推崇“善”、否定和批判“恶”。例如,《益》卦辞:“益,利有攸往,利涉大川。”对于助益别人的善举,以“攸往”、“涉大川”作例说,并连续用了两个“利”进行肯定。这个卦的九五爻辞:“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对真心诚意助益别人的行为,不仅用最大的吉利断语“元吉”充分给予肯定和推崇,还在前面加了“不问”即毋须占问这一条件性断语;不仅如此,还对为什么下此断语的理由作了说明:“有孚惠我德”。《大畜》六四爻辞:“童牛之牿,元吉。”用最高级别的吉语,对防恶于未然的行动表达了肯定和赞赏。六五爻辞:“贲豕之牙,吉。”用“吉”这个断语,对釜底抽薪的止恶方法表示肯定。《屯》九五爻辞:“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这里同时用“吉”、“凶”两断语,对“屯其膏”即积累大量财富和力量之后采取不同行为的肯定与否定:主张做提高人民生活的善事,不要去做侵害别人、扩张霸权的恶事。
三是通过吉凶断语表达对“美”的赞赏、对“丑”的厌恶。例如,《归妹》六五爻辞:“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几望,吉。”这是用“吉”这个断语,对服饰虽然不如妹妹,但拥有自然美的姐姐表示赞赏。《履》六三爻辞“眇能视,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凶;武人为于大君。”在包含有四个例子的爻辞中,用一个“凶”辞,对不美的外表和不恰当的行为倾向作出了否定的结论。《谦》初九爻辞:“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六二爻辞:“鸣谦,贞吉。”九三爻辞:“劳谦,君子有终,吉。”谦虚是一种美德,谦虚还可以分为好几个种类。三个爻辞三种谦虚,都用同一个吉语表达肯定和赞赏。《坤》六五爻辞“黄裳,元吉”,也是用最高级别的肯定性断语“元吉”,对谦和不争的美德表示高度赞赏。
六十四卦代表了各种事物情况,三百六十四个爻代表了各种事物情况发生发展的过程。对于每一种事物情况,以及每一种事物情况发生发展进程中的每一阶段,我们都可以通过这些吉凶断语,找到应该如何思考与选择,应该如何面对与践行的价值坐标。
卦辞爻辞的主要篇幅是例说;吉凶断语在卦辞爻辞中所占的篇幅很少,却是那些例说的价值评判标准。如果这些评判标准缺失,那些例说就好比失去灵魂的“行尸走肉”,明象的功能就要大打折扣。这想必就是吉凶断语在《周易》推理系统中存在的理由。
收稿日期:2011-10-10
注释:
①李镜池:《〈周易〉筮辞考》,载《古史辩》第三册上,1931年7月。
②李镜池:《周易的编纂和编者的思想》,载《古史辩》第三册上,1931年7月。
③李镜池:《周易卦名考释》,载《周易探源》,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91页。
④参见(唐)李鼎祚《周易集解》。
⑤参见《周易古经今注》,开明书店194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