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莫地平与硫酸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胡佑帮

益阳市中心医院 湖南益阳 413000

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尼莫地平和硫酸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9月-2013年11月我院所收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本次研究需求,抽取70例,基于治疗用药的不同,将70例患者分为病例数各为35例的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应用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基于尼莫地平加用硫酸镁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疗效、GCS、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血流速度。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GCS评分和MCA血流速度改善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少,二者所存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通过本次研究结果的分析可知,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治疗中,联合尼莫地平和硫酸镁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MCA血流速度,提高GCS评分,获得显著且良好的疗效,加速患者的康复。

关键词:硫酸镁;痉挛;尼莫地平;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

所谓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由多种病因造成脑底部、脑以及脊髓表面血管出血破裂的一种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因血液会直接流入至蛛网膜下腔,对此又被叫做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1]。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病死和致残的一个重要因素为脑血管痉挛,该症状于蛛网膜下腔出血中比较常见,且还会对患者预后产生严重的影响,必须要引起高度的重视[2]。下面笔者就尼莫地平和硫酸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收集2011年9月-2013年11月我院所收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本次研究需求,抽取70例,其中有48例患者为男性,22例患者为女性,患者年龄在40-72岁之间,其平均年龄为52.5±8.5岁,所选研究对象均满足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诊断标准,本次研究已将合并有严重肾功能不全、充血性心力衰竭、代谢性疾病、重症肌无力、严重内脏疾病、强直性肌营养不良、低血压以及高钾血症患者排除[3]。基于治疗用药的不同,将7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分为病例数均为35例的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在临床表现、性别构成以及年龄分布等方面所存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即P>0.05,故有很好的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即予以脱水治疗、止血治疗以及应用神经营养药物或者激素治疗等。基于此,对照组患者在250毫升的生理盐水中添加20%的尼莫地平进行静脉滴注,连续治疗两周。观察组联合应用尼莫地平和硫酸镁进行治疗,其中尼莫地平应用方法和对照组相同,在尼莫地平的基础上,于5%的250毫升葡萄糖液中添加10毫升的25%硫酸镁进行静脉滴注,每天两次,连续治疗两周。

1.3观察指标和治疗效果评判标准

就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MCA血流速度、GC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疗效评估标准如下:1)显效:治疗后,脑部经CT检查未发现新发病灶,患者临床体征与症状基本消失,同时Hunt&Hess分级可达Ⅱ级及以上;2)有效:治疗后,脑部经CT检查未发现新病灶,患者临床症状以及体征明显改善,同时Hunt&Hess分级也得到了相应的改善;3)无效: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以及体征未发生显著的改变,脑部经CT检查发现存在新病灶,同时Hunt&Hess分级明显降低,或者出现死亡[4]。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来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组间计量资料的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结果如表1所示,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GCS评分与MCA血流速度对比如表2所示,表1和表2中数据通过统计学处理分析可知,治疗前,两组患者MCA血流速度以及GCS评分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效果、MCA血流速度以及GC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所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4/3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4%(11/35),主要表现为低血压、脑血管痉挛以及再出血,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

3.讨论

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作为一种常见并发症,容易加速神经功能的恶化,引起病残以及死亡。据有关报道研究发现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发生机制为平滑肌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的大量钙离子出现内流,引起生物反应导致平滑肌出现持续性收缩[5]。就目前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治疗情况来看,主要借助于通道阻滞剂来预防以及治疗脑血管痉挛,Mg不仅是机体必需的一种元素,同时也是非竞争性电压依赖性钙通道拮抗剂,能够有效减少痉挛梗死面积,对于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相对于单独应用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而言,联合应用尼莫地平和硫酸镁来治疗该病,所获疗效更为显著,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尼莫地平只可部分抑制血管内皮与平滑肌细胞中钙离子内流,对于受体操纵钙离子通道没有什么作用,而硫酸镁能经钙离子通道介导平滑肌收缩的阻止使脑血管痉挛得到有效地减轻。此外,联合应用尼莫地平和硫酸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还可有效改善患者MCA血流速度和GCS评分,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在临床中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树葆,张克石,郭传军等.硫酸镁联合尼莫地平防止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发生脑血管痉挛的效果观察[J].中国综合临床,2013,29(1):77-80.

[2]屠传建,宋大刚,柳建生等.尼莫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中重度颅脑损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观察[J].浙江创伤外科,2010,15(2):136-139.

[3]邓景成,赵璐(综述),赵士福(审校)等.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治疗进展[J].重庆医学,2013,(31):3834-3836.

[4]张元隆.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缺血机制和治疗[J].医学综述,2011,17(22):3423-3425.

[5]邓芳文.硫酸镁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时脑血管痉挛的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4,(1):143-143,144.

论文作者:胡佑帮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4年2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7

标签:;  ;  ;  ;  ;  ;  ;  ;  

尼莫地平与硫酸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胡佑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