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技术问题及施工安全探讨论文_蒋静

电力工程技术问题及施工安全探讨论文_蒋静

遂宁市江源实业有限公司 四川 遂宁 629000

摘要:电力工程项目属于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对于城市经济的发展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当前阶段,为了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完成工程目标,不仅需要进行工程技术的革新,同时还需要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提前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本文从电力工程的施工特性出发,分析了电力工程项目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同时探讨了相关的施工安全措施,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电力工程技术;问题;施工安全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电力工程市场的逐步成熟,电力工程的建设规模也在扩大,同时,在施工中尤其需要使用新技术以及新工艺,同时进行技术的广泛推广和应用。与此同时,受工程项目种类多,设备繁杂等因素影响,工程施工期间出现各种技术性的问题,直接影响了工程结构的稳定性,严重的话,甚至危害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对此,如何防范电力工程的技术问题、施工安全问题,成为当前的研究重点。

1、电力工程的施工特性

电力工程的在施工过程中的特性主要表现为:①流动性。在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各专业进行轮番交叉作业。在当前阶段,我们国家电力工程涉及范围广,且施工地点频繁变动等等。除此之外,由于施工现场进行的施工人员大多数为农民工,在电力工程项目完成后自动解散,所以施工人员流动也比较大。②密集性。由于电力工程是一项规模巨大的工程项目,所以相对来说投入的人力、财力都比较多。而且,在电力工程的施工环节对自动化要求高,所以其具备密集性的特征。③危险性。电力工程除规模大外,还需要高空作业,再加上任务繁重,环境、天气等因素易影响施工过程,使得整个工程存在较大的危险性。④复杂性。现如今,国内经济发展不均衡,导致各地区对工程的建设规模、管理方式等要求也不同,这就要求制定与之相适应的质量评价标准,选用不同的管理手段来开展工作。

2、电力工程存在的技术问题

2.1闪络放电问题

在电网运行期间,有许多的设备需要承受巨大的电压,加之部分绝缘设施、设备暴露在外,一旦遭受到风沙、雨雪等天气影响,将导致相关设备损害,缩短使用寿命。在日常空气中含有大量的灰尘,随着时间的延长,增加了灰尘积累量,引发闪络问题,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另外,设备绝缘性也会降低,尤其是雷电频发的地区,闪络现象更为频繁。在闪络现象发生期间,还会出现单向接地的问题,给公众用电带来很多的不便,严重地区甚至会发生电力事故,威胁公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2过电压问题

当前,电力系统过电压的矛盾已经日益激化。由于电力设备运行期间需要承受很大的供电电压,导致电压过大,从而增加供电网络系统以及电力设备的受损度,引发安全事故。电力设备不完整,爬距不够,都会引发过电压问题。对于电流超过限定值的工程,要求工作人员在有限时间内解决,否则就会出现过电压现象,损害电力设备,增加经济损失。

2.3外力破坏问题

所谓的外力破坏,是指在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相关技术问题导致其受外力损害。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电力要求的提高,传统的配电网络系统已无法满足人们的用电要求。同时,架空线路本身存在着传输问题,并且在线路架设、安装期间,需要在附近线路引线或使用架空电线,这样一来,就会影响到供电系统的运行,危害公众的人身安全。由于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加大线路运输难度,使得整个系统面临巨大挑战[2]。对此,必须深化改革电力工程项目,从而在保证线路运输安全的情况下,提高用电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一方面,我国很多地区的经济发展都取得很大成就,并逐步改造电力系统,然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无法保障电力的供应品质,甚至中断或损害整个供电网络体系。

2.4故障检修问题

电力系统涉及内容多,故障检修难度大,原因为:系统运行性能检测受到一定的限制,由于电力工程的相关电路裸露在表面,如果在系统运行期间出现需要检修的问题,势必要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当电力系统出现电弧接地故障时,应将其熄灭后再修复,但是熄灭本身就有很大的难度,这意味着不仅要投入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也需要增加资金投入,使得企业经济效益降低。

3、电力工程施工安全措施

3.1做好前期规划工作

为保证电力工程安全施工,需要做好前期的规划工作。首先,设计人员结合当地的电力负荷,进行整体性的规划。同时参照自然环境、地理环境的特殊性,考量供电的可行性。其次,技术人员结合当地线路,做好前期的检查工作,并预测施工文图,从而形成系统性的施工方案。最后,在电力工程的前期规划中,对于停电方可施工的项目,需要严格把控停电时间,保障人们正常用电。

3.2完善配电网的防污设施

为预防电网闪络现象的发生,除要从源头找寻闪络的发生原因外,还要在线路铺设过程中,对于线路进行绝缘保护,增强绝缘材料的绝缘能力。穿墙、暗铺线路时,应提升材料的抗湿性,并选用合适材料保护线路绝缘[3]。同时,借助相关措施预防湿冷天气的侵扰。选择合适的联络开关,预防闪络放电带来的损失。为提升联络开关性能,延长使用时间,缩小停电范围,联络开关的使用尤为关键。

3.3完善电网结构

为有效解决电力工程的技术问题,预防外力破坏带来的影响,需要完善电网结构,比如简化供电电压等级,科学选用配变容载比等。一般来讲,电力的输送方式是逐级降压,但是多次降压会浪费电能,阻碍电网运行。而供电电压等级的简化,能从源头上解决该问题。实际工作中,依据用户要求,选择合适的供电电压,或在减少降压流程的情况下,减少电能耗损。同时,架空线路安全隐患大,通过对供电电压等级进行简化,可提高供电速率,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3.4加强线路防雷管理

为预防雷击给配电线路带来的影响,需要安装防雷击设施,比如接地装置、绝缘装置、避雷装置。安装防雷击设施,不仅可以预防雷击引发的安全事故,同时还能提升整个系统的抗雷性能,增强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同时,防雷击设施的安装,还不会损坏配电线路,延长使用寿命。通常情况下,防雷击装置的作用是,将雷击引入地下,预防雷击给周围电力造成的破坏,以此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性。

3.5定期检修配电线路

在电力工程项目建设中,需要将施工安全贯穿施工始终。首先,重视对完成线路的保养和检修,从而保证线路良好运行。其次,注意施工工艺的合理性、先进性,尽量提升工程的安全系数。最后,作业人员要佩戴相应的检测设备,严格把控施工期间可能出现的故障,发现后及时处理,保障整个工程安全施工。

3.6加强施工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电力工程施工的重要内容,首先,施工单位要参照相关的施工规范进行现场的施工作业,同时还需要加强对施工过程的安全监管,结合传输环境检测电力设备和线路,以免影响电力工程的运行[4]。其次,变压器安装过程中,明确系统荷载后,然后变电操作,进而预防变压器损坏,最后,增加配电线路、设备的管理力度,保证电网质量,确保电力工程的施工安全。

4、小结

综上所述,若电力工程施工期间不重视技术问题,就会直接影响施工进程,并且还容易发生电力工程安全事故。在当前阶段,为了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不仅仅要结合当地环境、气候等要素,制定有效的施工方案外,还要从定期检修配电线路、完善防污设施、加强线路防雷管理等方面着手,优化施工安全管理流程,保证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保障电力系统安全、高效的运行。

参考文献:

[1]孙志军.电力工程技术问题和施工安全探讨[J].硅谷,2014,15(23):109-109,108.

[2]高峰.电力工程技术问题及施工安全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33(21):2716-2716.

[3]夏强.电力工程技术问题及施工安全探讨[J].数字化用户,2018,24(31):20.

[4]柏翠萍,陈丽丽.电力工程技术问题及施工安全探讨[J].商品与质量,2016,19(46):98-99.

论文作者:蒋静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0

标签:;  ;  ;  ;  ;  ;  ;  ;  

电力工程技术问题及施工安全探讨论文_蒋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