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宜宾长宁安宁医院放射科 四川 宜宾 644300)
【摘要】 目的:分析CT平扫和增强扫描对骨髓炎的诊断结果。方法:选择2017年9月—2018年12月入住我院的70例骨髓炎病人,对全部病人进行X射线电子计算机体层(CT)平扫和增强扫描,比较和分析骨髓炎病人的CT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结果:CT平扫,在70例患者中,27例患者未见明显异常,占39%,43例病人的CT表现阳性,占61%;CT增强扫描,70例患者都呈阳性表现,占比100%。结论:与CT平扫相比,X射线电子计算机体层(CT)增强扫描能更好地显示骨髓炎的病变,值得推广。
【关键词】 骨髓炎;CT;结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7-0051-02
Analysis of CT findings of 70 patients with osteomyelitis
Zhang Yongheng.
Department of Radiology, Changning Anning Hospital, Yibin,Sichuan 6443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diagnosis of osteomyelitis by CT plain scan and enhanced scan. Methods 70 cases of osteomyelitis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7 to December 2018 were selected. X-ray computed tomography (CT) plain scan and enhanced scan were performed on all the patients to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CT plain scan and enhanced scan results of the patients with osteomyelitis. Results Plain CT scan showed no obvious abnormality in 27 patients (39%) and positive CT findings in 43 patients (61%).CT enhanced scan revealed positive findings in all 70 patients, accounting for 100%. Conclusion X-ray computed tomography (CT) enhanced scan can better display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osteomyelitis than that of plain CT scan.
【Key words】Osteomyelitis;CT; Results analysis
急性骨髓炎多发于长骨干骺端和髋关节,常造成严重骨质破坏,死骨形成,重者危及生命和致残。随着X射线电子计算机体层(CT)扫描技术的更新换代,尤其是多层CT技术的应用,CT扫描逐渐广泛应用于骨髓炎患者的检查中。笔者选择2017年9月—2018年12月入住我院的骨髓炎患者70例,分析CT平扫和增强扫描对骨髓炎的诊断结果。全部病人最后经病理确诊。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9月—2018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70例骨髓炎病人。心、肝、肾等严重器官疾病患者、颅内肿瘤和精神疾病的患者除外。在70例患者中,38例男性,32例女性,年龄从10个月到62岁,平均年龄为31±1.8岁。其疗程从8天到15天不等,平均为11±2.3个疗程;有55例病人患处出现红、肿、热、痛,7例患者全身乏力。
1.2 伦理学考虑
由于X射线具有电离辐射,对人体会有一定损害,除非临床必需,小儿一般不做X射线相关检查,孕妇严禁X射线检查。本次征得病人及家属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检查均严格按照GBZ130-2013防护标准,为受检者及陪护者采取严格防护措施。孕妇被严格排除在外。
1.3 诊断方法
全部患者常规做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然后进行放射检查。全部病人CT扫描技术。明峰医疗ScintCareCT16扫描装置,执行平扫和增强扫描。KV120,mA 249,0.75s/r,ST1mm,Tilt0度,DFOV250。所有病人均需做碘过敏试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对比CT平扫和增强扫描,运用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采用骨算法重建和软组织重建算法,生成MPR图像观察,然后对扫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骨髓炎患者经常出现局部骨痛,发热和不适。白细胞计数及X线表现在早期可以是正常的。然而,ESR加快和C-反应蛋白常增加。典型 CT表现为骨质破坏、骨不规则增厚和硬化,死骨及窦道形成,骨髓腔变小或闭塞,关节间隙变窄,椎体变扁,椎间隙变窄等。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CT平扫结果
在70例患者中,27例患者的CT表现正常,占39%。43例病人的CT表现阳性,占61%。异常情况如下:骨质破坏40例,占57%;软组织肿胀、软组织及骨内积气43例,占61%;关节间隙变窄,椎间隙变窄和骨质破坏伴椎体变扁12例,占17%;出现死骨者8例,占11%;椎旁及软组织脓肿5例,占7%;骨质硬化、骨干增粗、变形4例,占6%;出现窦道4例,占6%。
2.2 CT增强扫描结果
在70例患者中,所有患者都呈阳性表现,其中27例患者有骨膜强化,占39%;观察到30例患者(占比43%)出现骨髓强化;5例患者(7%)软组织脓肿增强。出现死骨8例,占11%。
2.3 CT平扫和增强扫描阳性率比对
在70名患者中,CT平扫43例患者结果呈阳性表现,阳性率61%,CT增强扫描所有患者均呈阳性表现,阳性率100%,CT增强扫描阳性率明显高于CT平扫。
3.讨论
骨髓炎是骨质的感染和破坏,多发生于长骨。小儿多发于血供丰富的长骨,如胫骨或股骨的干骺端,成人多为免疫力下降和严重开放式外伤部位。骨髓炎以血源性骨髓炎为最多。急性骨髓炎多发生于儿童,其全身症状较重,一般在发病10天以内其X线表现为阴性,典型表现出现于发病后3-4W。亚急性骨髓炎没有典型临床症状,其X线表现见骨质破坏和软组织肿胀。慢性骨髓炎表现不典型,一般多次发作骨髓炎,X表现多以骨质硬化为主,软组织肿胀轻微。骨髓炎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畸形,关节强直,癌变等[1]。因此,研究骨髓炎的检查措施具有重要意义。骨髓炎是临床上十分严重的骨质疾病,目前最常采用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包括:穿刺吸引术,开窗引流术,死骨取出术,带蒂肌肉瓣充填术,截肢术,大块病骨切除术等。血源性骨髓炎是最严重的骨髓炎症,如果血源性骨髓炎没有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很容易造成各种严重并发症,病人生命质量严重下降,并有可能危及病人生命。骨髓炎的临床症状及表现十分复杂,随着CT扫描技术在骨髓炎诊断中的应用,特别是CT增强扫描技术的应用,骨髓炎的检出率明显提高。
目前,临床上对骨髓炎的检查方法主要有:X线平片、CT扫描和磁共振扫描。根据相关研究报道,CT扫描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平片,而且CT扫描在检查时间上更占优势。多层CT扫描技术更加缩短了扫描时间,降低了辐射剂量,安全性得到进一步提高。多数情况下,发病3-4W内骨髓炎X线平片表现为阴性,而且X线平片对骨髓炎死骨显示欠佳。CT扫描能够较早的显示骨髓炎骨质破坏,由于CT三维重建技术及CT3D技术的应用,可以明确死骨形成及范围,为制定手术方案提供重要参考[2]。磁共振检查由于其成像原理的特殊性,骨质中H离子含量较少,致其对骨质显示欠佳,对死骨显示不如CT检查,磁共振检查对软组织及关节腔积液较为敏感。由于骨髓炎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CT扫描显得尤为重要。
本次对70例患者的CT平扫结果显示,在70例患者中,27例患者的CT表现正常,占39%。43例患者的CT表现异常,占61%。异常情况如下:骨质破坏40例,占57%;软组织肿胀、软组织及骨内积气43例,占61%;关节间隙变窄,椎间隙变窄和骨质破坏伴椎体变扁12例,占17%;出现死骨者8例,占11%;椎旁及软组织脓肿5例,占7%;骨质硬化、骨干增粗、变形4例,占6%;出现窦道4例,占6%。CT增强显示在70例患者中,所有患者都呈阳性表现,其中27例患者有骨膜强化,占39%;观察到30例患者(占比43%)出现骨髓强化;5例患者(6%)软组织脓肿增强。出现死骨8例,占11%。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CT增强扫描对骨髓炎症病变的敏感性高于CT平扫。因此,对于疑似骨髓炎患者,应选择CT增强扫描。在70例疑似骨髓炎患者中,39%的患者骨膜强化异常,43%的患者骨髓强化。CT显示骨髓未见异常强化的患者可能为骨髓炎或死骨形成。因此,需要对此类患者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可见X射线电子计算机体层(CT)扫描对骨髓病变具有良好的检测能力,可用于骨髓炎的临床诊断。笔者总结了骨髓炎患者的CT表现。主要表现为:(1)骨质破坏,为骨髓炎患者典型骨质改变,急性发病者一般均有不同程度骨质破坏;(2)死骨形成,为骨髓炎严重表现之一,常有大小不一死骨形成;(3)椎间隙变窄,椎体变扁;发生于关节者为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骨质硬化,后期发展为关节纤维强直和骨性强直;(4)软组织肿胀,急性发病者一般均有不同程度软组织肿胀,甚至形成脓肿;(5)骨质硬化,慢性迁延不愈,表现为不同程度骨质硬化,骨干增粗、变形。扫描结束,由于是平卧位检查,并且大部分患者已经空腹10多小时,工作人员应要求患者扫描后留观至少30分钟再行离开。许多研究表明,CT扫描具有以下优点:(1)密度分辨率高,能够用准确的CT值测量骨质、积液、软组织及骨质破坏等;(2)三维重建及3D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任意方位重建图像,多方位、多角度观察病灶,明确其范围,及与临近结构的关系等,为临床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3D技术成像可以显示立体骨质结构,为临床提供直观图像。(3)CT增强扫描可以明确病灶血供情况,对骨质破坏、死骨及软组织病变能够明确诊断,帮助定性。
综上所述,CT扫描应用于骨髓炎的诊断时,增强扫描能清晰显示其病理变化,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为骨髓炎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潘振欢.三黄散外敷治疗急性化脓性骨髓炎28例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96-97.
[2]张化一,陈海松.多层CT对不典型骨髓炎的诊断价值[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06,4(3):196-198.
论文作者:张勇恒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3
标签:骨髓炎论文; 患者论文; 骨质论文; 软组织论文; 病人论文; 关节论文; 间隙论文; 《医药前沿》2019年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