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图书馆阅读服务延伸模式探析
郑丽兵
(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广西 南宁 530022)
摘 要 :本文由“互联网+”的概念和公民的阅读需求的变化入手,分析“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读者进行数字阅读的优点和特点,以及公共图书馆数字化阅读服务的现状,针对图书馆阅读服务中存在的几点问题,并相应的在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阅读推广新模式、“互联网+”时代图书馆服务平台建设、服务创新、如何加强读者与图书馆的联系上提出了几点改进的对策。
关键词 :阅读服务;互联网+
一、引言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数字化阅读方式已深深植入到读者的阅读习惯中,对比传统模式,数字化借阅服务是对传统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完善与延伸,在丰富读者阅读体验的同时,更对现代图书馆现有服务模式提出了更多新需求。从纸质媒介时代步入纸质介质与数字媒介并存的时代,“图书馆+”的新趋势在读者面前逐渐显现,图书馆“互联网+”的过程也是传统图书借阅服务升级与延伸的过程。因而“图书馆+”时代背景下,传统图书馆在资源整合利用、知识传播与读者服务方面正经历着变革和挑战,其服务内容与服务模式也应随之进行不断创新与深刻转型[1]。“图书馆+”时代,图书馆的服务深度需要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服务手段从人工到智能化与网络化延伸,图书馆的发展面临诸如怎样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如何将大众服务转变为提供真正的个性化服务、如何由人工服务变成用户自助的智能服务等,需要解决如何尽可能准确地把握用户需求、如何搭建有效的服务平台等,这些都需要我们根据“图书馆+”的特点来推动借阅服务的延伸。
二、“互联网+”背景下读者阅读方式分析
(一)阅读现状
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互联网+”时代的阅读活动与纸质时代最大的差异在于,人们不再仅仅依赖于纸质书籍,阅读媒介更为多样化、大众化和普及化,逐渐转向各种数字媒介并获得更丰富的阅读体验。从调查报告看,我国读者的阅读途径宽泛,数字化阅读途径如PAD、手机、电脑等不断完善并逐渐显现阅读优势,其优点和特点如下[2]:
潘律民:为了提升企业形象,亨斯迈推出了为中国量身打造的四大可持续发展创新解决方案。聚氨酯保温解决方案可实现建筑和区域集中供暖管道系统的高效保温,减少燃料燃烧,从而降低PM2.5颗粒物的排放。汽车解决方案致力于打造清新舒适的车内环境,提升驾乘体验。复合木材解决方案为复合木制品提供无醛添加的聚氨酯胶粘剂,从而改善室内空气的质量。无溶剂粘合解决方案,助力打造更安全、更健康、更环保的生产环境。
(1)阅读便捷。数字化阅读地点具有开放性,可让读者在任何时间、地点查阅海量信息,信息传播速度快,让读者享受多元化、个性化阅读体验。从信息保存的角度来看,图书馆书籍保存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巨大,整个生命周期成本高,且纸质书刊、文献资料达到一定年限后不便流通,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读者信息的获取。而数字化资源借助载体容量大、体积小的优势,既能大量存储信息数据,又节省了大量空间和人力物力,避免了传统纸质媒介的诸多不足,克服了物理存储空间的限制,也使得信息传播更为便捷高效。通过图书馆网站和各类资源平台,读者能轻松查阅、下载大量免费数字信息资源,借助网络设备实现实时阅读。
氢气在标准状态下密度为0.089 9 g/L,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主要用作还原剂。三氧化钼熔点为795 ℃,沸点为1 155 ℃,在800~1 000 ℃蒸气中主要以聚合分子(MoO3)3的形式存在,温度高于600 ℃显著升华,与气态水结合生成MoO3 (H2O)3[1],适当增加一段还原氢气中的气态水含量,能有效促进三氧化钼挥发[2]。
在“图书馆+”时代背景下,图书馆更应当借助互联网的翅膀与时俱进,适应数字阅读时代发展趋势,力争实现“让阅读无所不在”的愿景。在读者需求不断变化的情况下,积极探索与创新图书馆数字阅读的服务模式与服务内容,以满足读者在“图书馆+”时代背景下的阅读新需求[1]。但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图书馆数字资源合理化与规范化建设、服务平台及用户跨平台与多终端持续阅读建设等方面仍然落后,导致数字化阅读服务受到以下局限:
我国成年人使用网络设备进行数字化阅读的比例连续八年上升。数字化阅读率、电子书阅读量数据不断上升显示,数字化阅读已成为一种持续快速发展的阅读习惯与阅读趋势。阅读是一种生活态度和心理需求,我国读者对阅读的需求日趋旺盛,对阅读服务的需求不断变化与提高[3]。在“图书馆+”背景下,读者阅读需求的变化,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在“图书馆+”趋势下,服务平台建设分为线上与线下两个方面。在线下建设方面,虽然目前存在着纸质阅读与电子阅读等多种方式并用的状况,但传统纸质阅读方式仍占主导地位。针对纸质阅读率较高这一现状,城市图书馆应从读者需求入手,健全线下服务平台,为读者提供适合阅读的舒适环境。而面对数字化阅读率日益上升的趋势,图书馆需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大数据、互联网、新媒体等多种服务方式,整合数据资源,建立线上图书馆,使读者可以通过网络设备随时随地连接线上图书馆,免费查询图书馆各类书目和借阅信息,免费观看讲座、展览等视频、音频资料,免费下载各类数字资源,让阅读打破时空的限制,使便捷的阅读服务深入人心。
(4)信息更新频率高、速度快。对比传统阅读模式,数字化阅读借助于互联网信息渠道,在内容传播与更新速度上极具优势。特别随着信息网络的不断完善,信息资源数字化之后,图书馆可随时随地进行内容更新,读者可以快速获取最新内容的书籍、文献等信息,大幅度提升了数字阅读的整体体验。
文献资源不仅仅是纸质资源,还有数字化资源,各有其优势,尽管图书馆胜在馆藏纸质资源的丰富,但在互联网时代,可随时随地阅读的数字化资源才是未来的主流趋势。数据资源图书馆向“图书馆+”发展的坚实基础,在以往的发展中,公共图书馆均非常重视资源建设,大量整合、购买图书、期刊及学位论文等资源,但在大数据时代下发展,必须创新思维,提高数字图书馆资源整合度,实现实体资源向数据资源转变、资源整合向综合信息服务转变,扩大社会资源和数字图书馆的联系,将公众最关注的问题引入社会资源整合中。
(二)阅读需求变化
(3)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数字化阅读方式是一种可让用户在不同时间、地点、环境下利用碎片化时间满足阅读需求的新型阅读方式,通过网络设备与资源平台的连接,让读者在不同状态下均能获取阅读资源、享受阅读。
(1)阅读服务需求的个性化。数字化时代,导致读者的阅读习惯与需求也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发展而不断变化,读者需求的个性化与多元化越来越凸显。所谓个性化需求,是指读者根据自己的爱好取向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阅读内容。具体体现在:一是阅读内容个性化。数字化时代,读者的选择面越来越宽泛,在阅读内容方面有了很大变化,诸如城市居民以往更关注时政、社会类新闻信息,如国内国际政治、城市建设、商务贸易等方面的内容。而现阶段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中国城市居民逐渐开始关注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情趣的提升,为此城市居民对健康、旅游、医疗类内容表现出更大热情。这些读者个性上的变化,在图书馆借阅服务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每个读者各取所需、各有所好。二是读者阅读方式的个性化,是指读者按不同的职业、年龄、爱好等因素高度细分,根据个人需求和习惯选择信息的获取与接收方式[4]。
(2)碎片化阅读、浅阅读、泛阅读兴起。以前谈到阅读,指的是通过图书、报刊等纸质媒介传播、获取知识与信息的过程,而现在“阅读”的内涵逐渐丰富,拓展为数字化阅读与纸质阅读并驾齐驱,数字化阅读资源又包含图片、电子书、影像资料等多种表现形式。在青少年人群中,数字化阅读比例甚至已经超过了纸质阅读。数字化阅读方式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依靠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阅读设备,读者可以随意寻找所需要信息。这些优势使碎片化阅读、浅阅读、泛阅读如难以阻挡的浪潮进入读者的生活,充分满足了读者的信息需求。同时,这些阅读方式充分利用零碎时间,提高了阅读的效率。
(3)信息获取方式与阅读体验。我国已经迎来新媒体时代,信息获取方式更加广泛,各种媒体的出现与不断调整,使文化、知识与信息传播更加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5]。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阅读的读者越来越多,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普及和使用也呈现了很好的势头,也预示着未来阅读地点的走向。传统的阅读场所如图书馆、书店等吸引力有所降低,读者对阅读环境的舒适度要求进一步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新媒体与传统图书馆的有机结合,打造舒适的阅读环境,才能获得更好的阅读推广效果。
三、图书馆阅读服务模式不足
(2)检索与查询。传统借阅信息的查询与检索需要通过图书馆内部网络进行,而数字化阅读平台整合了各项信息服务资源,具备强大的查询、检索功能,使读者不受时空限制,极大地提高了信息获取效率。通过搜索引擎上输入某些关键词,读者就可快速查询到需要的信息与文献资料,方便快捷。
(一)数字化资源不足
(5)数据资源丰富,发展空间广阔。数字化图书资源广泛丰富,图书馆除了将传统图书信息化、数据化外,还可以通过馆际联合、信息共享、网络同步等方式进行资源的有效整合,向不同需求读者开放大数据服务。
(二)服务平台建设滞后
符合纳入标准的相关文献共15篇,包括16项研究,其中Kus(2015)等[17]的研究包含使用紫杉类药物和使用紫杉类药物+卡铂化疗的2个独立研究。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见表1。
读者需求的多个性化与多元化决定了“图书馆+”趋势下的服务不能只是千篇一律,以往普及式的阅读推广和服务内容已无法满足读者数字化阅读的需求。目前很多公共图书馆的公共服务仍旧无法通过信息公众平台向读者分类推送作品推荐、阅读提醒、活动邀请等消息,无法有效激发了读者潜在的阅读欲望吸引读者参与阅读活动。而传统的图书服务工作也还停留在一对一的模式,这种模式的工作量大、服务效率差,不能及时有效地接收读者的反馈信息,读者参与互动的热情自然降低。
(三)缺乏读者互动及精准化、个性化服务
其中,令x={o,i,j,m,n},y={o,i,j,m,n},则ts(x,y)表示提升机从x位置升(降)至y位置的行程时间,tc(x,y)表示穿梭车从x位置行驶至y位置的行程时间。上述时间值均可由式(2)式(3)计算得出。
四、图书馆阅读服务模式延伸策略
图书馆借助互联网的翅膀,无论是服务方式、服务效率、服务体验都有都获得了巨大变革和提升。读者关注的重点也不仅仅在图书馆的硬件设施,而更多开始关注图书馆服务体验、互联网服务的深入融合等。在公共图书馆未来发展趋势中,必定是读者在哪里,图书馆的服务就在哪里,读者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可以获得图书馆的服务,甚至读者可能还没有意识到但却已经利用到了图书馆的资源或者得到了图书馆馆员的帮助。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要与网络化潮流相匹配,要与读者的需求相一致,这就要求图书馆在加强自身信息化建设的同时,借助互联网的翅膀不断延伸综合服务。
(一)将以图书为主的阅读推广,向纸质图书与多种数字化资源相结合的方式改变
如上文所提到的,手机、电子阅读器等数字化资源正取代纸质图书、报纸和期刊,成为未来的阅读趋势。人们每天将大量的时间投入在手机等电子设备上,“碎片化”阅读逐渐成为大多数人的阅读方式。如果仍以馆藏纸质图书视为唯一阅读内容进行推广,势必将落后于时代。然而阅读的碎片化,虽然增加了读者阅读的总时间与选择多样性,也会使得阅读深度不够,缺乏系统,因而整体阅读高质量的纸质图书还是有必要的。而且,由于馆藏纸质资源的丰富与成本低廉、阅读体验佳等原因,很多读者仍然倾向于纸质书籍,这使得纸质书的阅读推广工作同样重要。在实际推广中,应针对这些情况,在资源上将浅度—碎片化的数字资源与深度—整块的图书资源进行融合,馆藏资源数字化,让读者能在不同情景和不同需要时都能找到需要的资源,享受阅读的乐趣。
本文运用“话题链接工具”,即通过回答上述研究问题来探讨“首相”在英国议会制辩中主要涵盖哪些话题并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表现这些话题。
(二)加强阅读推广工作
阅读是知识传播的重要方式,是一个国家文化、精神与文明传承的重要途径,不断丰富我们的思想,提高我们对生活的认识,使我们更加理性地看待现实问题[4]。图书馆作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有义务承担起推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责任,在积极倡导全民阅读的今天,需要不断创新阅读推广的形式。阅读推广不再单一的“读书节”,而应是常态、长期和固定的系列活动,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推广形式的同时,努力开发新模式,将传统的读书讲座、专题书展、读书征文等传统阅读推广模式与新型的移动阅读、经典图书影展等结合起来推广。
149例胎儿中,59例胎儿经腹部二维超声获得了颅脑正中矢状切面,显示率为39.6%,135例胎儿经腹部三维超声获得了颅脑正中矢状切面,显示率为90.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二维及三维获得正中矢状切面的59例及135例病例中,胼胝体显示率分别为93.2%(55例),94.8%(128例),透明隔腔显示率分别为94.9%(56例),95.6%(129例),小脑蚓部显示率分别为96.6%(57例),96.2%(130例),第四脑室显示率分别为72.8%(43例),70.4%(95例),均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三)利用“互联网+”公共平台,创新服务方式
图书馆作为公共阅读资源的主要拥有者和提供者,肩负推动全民阅读、提升知识传播效率的重大责任,更应发挥出应有的领航作用,加强国民阅读方向上的指导服务,积极探索数字化阅读服务的新思路、新模式,努力深化服务范围,满足“互联网+”时代不断扩大与变化的读者需求,不断提升读者阅读体验,把信息时代的图书馆建成数字智慧型的图书馆,推广数字化阅读培养阅读兴趣。国内图书馆移动阅读虽然提供了多种移动阅读服务途径,但方式固化内容单一没有从用户体验与内容质量上提升服务,下一步应在扩大数字化阅读服务面和服务内容专业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移动阅读服务的含金量。例如用导读的方式向不同年龄层、不同职业、不同阅读需求的读者以推送信息的方式宣传和推荐图书,有目的、有计划、分类别地影响不同类型读者的阅读内容,影响他们对书籍的选择和取向。从而利用公共平台促进图书馆的阅读服务,并有效延伸读者服务。
(四)增强互动
“图书馆+”时代,图书馆与读者关系也在不断变化,更倡导读者参与互动。而互动不只是与读者的简单对话,更是相互影响的过程:一方面对于一些热点和图书馆活动信息,图书馆可以通过公众平台及时向读者推送,使读者在第一时间了解相关信息,为读者节约时间成本;另一方面读者也可以通过公众平台反馈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对图书馆服务改进、书籍采购等献计献策,从而不断改进完善图书馆服务。随着互动的加强,读者信息需求得到越来越多的满足,图书馆服务质量也越来越高[5]。
五、结束语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阅读方式也在不断改变。数字化阅读带来的各种便利的同时,也给城市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我们还需要不断努力,让“图书馆+”带来的变革更好地为读者服务,通过不断完善与延伸的阅读服务,让读者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发生的变化,让知识传播的途径更加广泛和便捷。
参考文献 :
[1]杨晓东.“图书馆+”:面向“互联网+”时代的图书馆服务模式[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7(3):62-67.
[2]吴芳,周永红.图书馆应对国民阅读新特点的服务策略[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7(3):62-67.
[3]江芸,田明.大学图书馆读者阅读需求特点及需求变动分析[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14(3):50-53.
[4]朱冰清,朱小阳.浅谈移动互联网阅读之发展现状与反思[J].编辑学刊,2015(6):54-58.
[5]朱慧.微阅读时代图书馆阅读服务管见[J].图书馆学刊,2014(11): 80-82.
中图分类号 :G2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5079 (2019)23-0150-03
作者简介 :郑丽兵,女,汉族,广西南宁人,馆员。研究方向:读者服务、阅读推广。
标签:阅读服务论文; 互联网+论文; 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