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哲学社会科学与精神文明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精神文明建设论文,哲学社会科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哲学社会科学是以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功能,既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又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党和政府的决策以及社会的进步产生巨大的作用。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等文化事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对于提高民族素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着重论述哲学社会科学与精神文明的相互关系及其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以引起人们对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高度重视,在精神文明建设中进一步发展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更大发展。
一、哲学社会科学是精神文明进步和发展层次的重要标志
精神文明是指人类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方面的文明,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方面的成果。它建立在物质文明的基础上并同物质文明一起构成人类开化、进步和发展的文明状态。精神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漫长的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历史过程。随着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人类社会告别了蒙昧、野蛮时代而进入文明时代。迄今为止,人类精神文明经历了奴隶制文明,封建制文明,资本主义文明和社会主义文明这四个阶段。这四个不同阶段的精神文明,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反映了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过程和层次。
在每个历史时代,每个历史阶段,人们总是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不断地推出新成果,创造自己的精神文明,并促进精神文明向更高层次转换。表现这种进步和发展的标志,固然有多方面的内容,但人类文明发展史表明,其中思想文化方面的成果,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成果,无疑是精神文明进步和发展的一种重要标志。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论述了人类在改造世界中逐步创造文明的历史过程。他指出希腊人由野蛮时代带入文明时代的主要遗产除了物质方面的创造外,就是荷马的史诗以及全部神话。这里,恩格斯显然把荷马的史诗以及全部神话这类古希腊的思想文化遗产作为当时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
哲学社会科学(包括古代思想文化成果,从广义上说属于哲学社会科学范畴)之所以是精神文明进步和发展层次的重要标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哲学社会科学是精神文明的主要理性内涵。精神文明是一个内容极为丰富的范畴,体现在人们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的一切领域。其大体分为思想道德和文化两个系统,但范围却极其广泛,结构也较为复杂。现代精神文明涉及人们社会心理、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艺术、科学、教育、体育、卫生以及生活方式等一切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涉及思想道德文化各个方面。所有这些,都是哲学社会科学所研究的对象。换句话说,精神文明在不同历史阶段所蕴含的内容,都为当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所反映。人类总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物质文明发展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理性思维,形成思想文化成果,并以此规定、制约或提高人们的思想、政治、道德等精神生活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走向,以适应社会和时代的需要。我们也正是通过该时代形成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状况,来判断该时代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本质属性和进步状况。
第二,哲学社会科学是时代精神的反映和结晶。马克思曾经说过:“因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所以必然会出现这样的时代,那时哲学不仅从内部即就其内容来说,而且从外部即就其表现来说,都要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那时,哲学对于其他的一定体系来说,不再是一定的体系,而正在变成世界的一般哲学,即变成当代世界的哲学。各种外部表现证明哲学已获得了这样的意义:“它是文明的活的灵魂,哲学已成为世界的哲学,而世界也成为哲学的世界,——这样的外部表现在所有的时代里都是相同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121页)马克思揭示了哲学社会科学与文明发展的同一性问题。奴隶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阶级社会,也是文明时代的起步社会。古代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的产生,中国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商周时期的《易经》、《洪范》,印度的哈拉柏文化,古希腊的哲学、文学等等,都是奴隶社会文明的反映和结晶。中国封建社会的精神文明,可称为世界上封建社会精神文明的代表。《四书》、《五经》和历代思想家不断补充完善的成体系的儒、释、道三家经典著作,以及在封建社会形成的丰富的优秀文化传统和美德,集中反映了我国封建时代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体现了封建时代的精神状况。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两次思想解放运动所产生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冲破了宗教神学、封建主义精神文明的樊篱,开创了资本主义精神文明的新阶段。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创立和发展是19世纪以来时代精神的精华,标志着人类文明发展推进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一迄今人类历史上最科学、最高尚、最进步的新阶段。
第三,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状况是人类文明素质和理性思维状况的集中体现。历史和现实表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单位,哲学社会科学越发展、越普及,人们的文明素质就越高,精神文明的程度就越高。古代社会之所以不能达到今天哲学社会科学认识的高度,除了受物质生产发展和阶级局限这些主要原因外,也反映了人类文明素质和思维能力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这说明,哲学社会科学愈发展,愈表明人们的理性思维的力度越强,文明素质就越高。恩格斯指出:“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哲学社会科学作为人们研究社会发展和人类自身的学问,是一种最高理性思维表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越发展,越深刻,其所获及的成果,不仅为人们正确认识、分析社会现象,科学地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和走向提供知识和方法,而且直接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道德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形成、完善和升华,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同时,也是构成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柱,也是一个民族精神文明和理性思维水平的充分展现。总之,当今世界,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等)不仅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巨大革命力量,而且已成为代表一个民族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
二、哲学社会科学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指导
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作为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崭新阶段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作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最科学的思想武器即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社会科学就必然而内在地结合在一起。精神文明把哲学社会科学作为自身的理性内涵和灵魂,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使其不断得到发展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自己的服务对象,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指导和智力支持。这种理论指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一是哲学社会科学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思想保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哲学社会科学所取得的最伟大的成果。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思想武器,既是全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结晶,又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领导的理论基础,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精神文明建设起着重大的指导和思想保证作用。我们知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育、科学、文化、艺术、卫生、体育事业的发展规模与水平;另一方面是人们思想、政治和道德的发展水平。而思想道德则集中体现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六中全会《决议》提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顺利地实现党中央提出的思想道德建设以及其他方面的伟大任务,显然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指导,离不开马克思主义这一伟大理论体系的思想保证。这种思想保证主要体现为:第一,规定和保证思想道德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发展方向;第二,为人们提供价值判断标准,不断调控人们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第三,增强人们的思想素质,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文化层次,为行为准则、思维方式、道德取向提供理性规范。
二是哲学社会科学为精神文明建设开辟认识道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新阶段,无疑是人类发展进程中的一项崭新事业。建国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开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伟大进程中,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努力和探索,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明显效果,对促进改革、发展、稳定起了重要作用,推动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但是,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如同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一样,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是一项创新事业,处在不断的实践之中。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去探索、去认识。尤其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无疑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一项艰巨的历史使命,也是一个重大考验。六中全会决议指出,如何在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使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防止和克服一手硬、一手软;如何在深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共同理想、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防止和遏制腐朽思想和丑恶现象的滋长蔓延;如何在扩大开放,迎接世界新科技革命的情况下,吸收外国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祖国传统文化精华,防止和消除文化垃圾的传播,这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认真解决的历史性课题。
对这些历史性课题的研究、探索和解决,哲学社会科学肩负着主要的责任。哲学社会科学所具有的强有力的认识功能,决定了它在认识社会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及其规律方面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哲学社会科学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和研究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情况、新经验、新问题;探索和揭示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和运行的规律,其所提供的科学成果,不仅为党和政府指导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决策依据、思路和方法,而且不断为人们开辟认识真理、认识未知的道路,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思想理论武器。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84页)
三是哲学社会科学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武装和智力支持。这主要表现为,首先,为培育“四有”新人提供理论武装。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其中根本的一条就是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干部和人民。“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这既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任务,也是哲学社会科学的基本职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以自己的刻苦研究所取得的科学成果,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宣传和教育方面所做的工作,对于推进人们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事实证明,大至一个民族,小至一个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掌握得越多,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就越高,人们的理想、道德、文化、纪律就会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以成为人类的崭新文明,高于以往任何时代的精神文明,就是因为有了马克思主义这一哲学社会科学的最科学的理论形态。其次,哲学社会科学对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指导和智力支持尤为突出。一方面,哲学社会科学所提供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能够极大地增强人们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提高鉴别力和思想素质,帮助广大干部群众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国家的命运和前途,澄清在社会主义问题上的错误观点和模糊认识。今天,只要我们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的战略思想和理论观点,认真学习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科学态度和创造精神,努力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那么,我们就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把握全局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再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以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所取得的科学成果,构成了人类对社会一般规律和各个领域特殊规律认识的知识体系。哲学社会科学所提供的科学理论成果,不仅使人们对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的认识不断深化和拓展,而且使人们的认知水平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以及和工人运动的结合,使无产阶级由自在阶级转变为自为阶级,进而成为领导阶级,成为埋葬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同样,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社会科学,可以使人们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迈进,夺取改造世界的更大胜利。总之,我们要充分认识和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使精神文明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
三、发展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当代社会的发展愈来愈证明,哲学社会科学已经成为发展进程中不可忽视的巨大力量。无论是物质生产,还是精神生产,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展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具有特别重要意义。早在1977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江泽民同志也指出:“社会科学研究方向的正确与否,社会科学发展状况如何,对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社会道德风尚,对经济建设,对社会稳定和发展都会产生巨大和深刻的影响,甚至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和社会主义的命运。”因此,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事业,这是我们在精神文明建设中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轻视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忽视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显然是错误的。
我们党历来重视哲学社会科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中的巨大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哲学社会科学战线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真理标准和总结建国以来历史经验问题上,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上,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问题上这三场意义重大的讨论中,以及在跨世纪发展战略、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建设等方面的研究上,在各条战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方案设计和咨询论证等项工作中,都作出了重大贡献。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的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处在伟大变革时代的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为社会经济发展和全面进步作出了贡献。但是,我们也必须清楚地看到,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换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既面临着发展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困难。既存在着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自身的问题,如研究体制,学科结构,研究方式,队伍建设等问题,也有转型时期外在环境和需求的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因此,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的发展和繁荣,既要靠社会科学战线自身的努力和奋斗,也有赖于各级领导和全社会的支持和重视。六中全会决议依据今后15年党和国家的历史任务和哲学社会科学战线的实际情况,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只要我们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决议的精神,那么,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一定会得到新的发展,实现新的历史跨越,走向新的繁荣。
发展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第一,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对于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中的重要作用,思想认识要到位。我们的各级领导,不仅应该是政治家、管理者,从广义上说,也应该是社会科学家。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革命家、战略家、军事家等,而且也是伟大的理论家,社会科学家。这正是他们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能够作出卓越贡献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当今世界十分复杂的形势下,我们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解决好历史进程中前所未有的复杂问题,更需要各级领导切实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努力成为社会科学家,同时也要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取得的科学成果,作为指导工作,进行科学决策的依据。在工作中,各级党政领导不仅要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和指导,而且要切实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投入。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双百”方针,尊重和遵循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对思想认识问题要积极引导,对事关政治方向,事关重大原则的问题,要旗帜鲜明,分清是非,保证哲学社会科学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第二,哲学社会科学战线要不断地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化定位意识。要真正贯彻落实党的六中全会决议中所提出的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指导思想,主攻方向,应遵循的原则。哲学社会科学各门学科都应当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努力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面向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面向改革开放的实际,面向当代世界的实际,加强对国内外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的研究,根据变化了的形势和实践,不断总结新经验、概括新观点、提出新论断,以新的内容充实、拓展和深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应有的贡献。第三,哲学社会科学要抓住发展机遇,加强自身的改革和建设,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当前,我们正处在跨世纪的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处在我国体制转换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时期。这正是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机遇和条件。同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崭新实践,不仅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哲学社会科学开辟了广阔天地和新的视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要跟上时代的节奏,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发挥自身的巨大作用,就必须抓住机遇,以改革为动力,加强自身的改革和发展,切实在理论联系实际、科研体制和管理体制的改革、学科结构的调适、研究方式的转变、跨世纪人才队伍的建设、精品力作意识的强化等诸多方面,走出新的路子,取得新的突破,以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为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奉献出更多更好的科学成果。
标签:哲学社会科学论文; 精神文明论文; 世界历史论文; 社会主义道德论文; 文明发展论文; 哲学研究论文; 世界主义论文; 人类文明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科学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人类进步论文; 进步主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