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焱 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第四小学 635000
摘 要: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新课标下如何有效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探讨,提出了创设情境、有效提问、巧用评价及读练结合等相关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有效策略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不竭动力,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我们的语文老师应该成为点燃学生兴趣的人。学生一旦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把读书看成是一大乐事,就会释放巨大的潜能,觉得越读越有兴趣、越读越想读。有了这样的日积月累,何愁语文知识不丰富、语文阅读能力不提高。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呢?我认为要在阅读前、教学中和教学后三个阶段下功夫。
1.实体情境。
教师要充分利用实物指导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受和理解。
2.模拟情境。
教师根据讲解的需要,可运用电教手段。这样能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化抽象为具体,寓教于趣,寓教于乐,提高教学效果。
3.语感情境。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导,老师绘声绘色的语言渲染也是创设情境的很好方式。
4.想象情境。
可运用扩散思维的方法,启发学生合理想象,揣摩作品中人物的心理,关注人物的命运,让学生真正“进入角色”,强化感受,由“动情”到“悟理”。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理念揭示了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以教材为媒体,实现老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自主性,就是对这一理念的落实。
课堂上,要努力建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课堂教学结构,创设更多的机会让学生自学。教师的作用由单一的知识的讲解、检查转变、扩展为激发动机、揭示方法、典型示范、点拨疑难、纠正偏差、评价总结,学生由坐着听转为放开手脚、摆脱束缚、积极参与、大胆实践。学习时要给学生以足够的自学时间和充分的自学机会,尽可能让他们自己观察、思考、表达,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动眼,自己提问、解疑、小结,做学习的小主人。
三、有效提问感悟文本
1.着眼于文章的“补白点”提问。
课文中某些故事情节、人物对话、神态、物体描绘等方面会留下空白,给学生提供了遐想、体会、补白的空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学中如果能够抓住这些“空白点”精心设计“补白式”的提问,就能够唤起学生无限遐想,激发学生思维,进而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丰富对课文知识的感受与对情感的感知。
2.在课文题目处提问。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有表情达意、揭示主题的突出作用。对于每一篇文章的题目,都应设计一些耐人寻味的问题,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3.在关键字词处提问。
可以抓住这样的词语,设计恰当的问题,采取层层剥茧的办法,帮助学生弄懂文本的要点。如果老师问题设计得巧,学生往往会对这样的段落印象深刻,重难点会迎刃而解。
4.问题要明确。
教师在设置问题时,问题的指向要明确,即需要明确要寻找什么样的答案。如果范围太大,学生就会无从下手。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要创造个性化阅读的氛围。阅读本来就应该是一个个性化的活动。“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读同一篇文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读,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也许有的人理解得要深一些,也许有的人理解得要浅一些,但是这都是他们自己的理解,是他们对文本的一个思考和感受。教师没有理由去否定他们,而是应该尊重他们,在尊重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感悟、体会。
四、读练结合提高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基本知识和基本训练都很重要,我们更要重训练……”如果学生在语文课上只是感悟,只是人文,只是一读到底,只是一味探究,如果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不过关,那么语文课程对学生的人文熏陶、生命发展就无从谈起。不仅读要有指导,练更要有启发,因此,语文课应该把“练”放在突出的位置上。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只有让“读”与“练”结合,在课堂中做到以读为本、读练相融,才能让学生真正积累语言、感悟内化语言、迁移运用语言,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语文素养才能全面提高,我们的阅读教学才真正扎实有效。练,一定要依据“纲要”的要求,从课文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并注意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形式力求多样、生动活泼。练习的内容应引起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参考文献
[1]杨九俊 《新课程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6。
[2]薛法根《推敲新课程课堂》.广西教育出版社,2006,1。
论文作者:高焱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5年10月总第8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3
标签:学生论文; 情境论文; 阅读教学论文; 语文论文; 教师论文; 兴趣论文; 课文论文; 《教育学》2015年10月总第87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