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文学团体与友情

魏晋文学团体与友情

黄建鹏[1]2004年在《魏晋文学团体与友情》文中指出论文题目:魏晋文学团体与友情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为魏晋间叁个主要文学团体和此时期友情,以及友情在文学团体形成、维系、解体中所起的作用。全文共分四章。 绪论概述了在汉魏晋社会转型时期,士人的群体自觉导致了文学团体的相继出现。刚出现的文学团体除了政治上的因素外,友情在其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另外,魏晋时期是个尚交游的时期,《世说新语》中对交友的描写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 第一章论述建安文人集团。介绍建安文人集团的形成、成就、解体以及叁曹七子的友情世界。此时期文学和理论上所得的成就与他们之间的交往,互相探讨是分不开的。 第二章论述竹林七贤。介绍竹林七贤由于志趣相投走到一起,相知相交,又因为产生分歧各奔东西。嵇康甚至因友而遭杀戮,最终竹林七贤解体。 第叁章论述二十四友。二十四友更多的是因为政治的原因而走到一起的。其成员文学成就斐然,金谷之会更是影响巨大。但他们对待友人却远不如建安诸子和七贤。 第四章论述了《世说新语》中出现的各阶层的友人。光怪陆离的友情充分反映了那个时期尚交游、重情的社会风尚。

杨华[2]2017年在《论《世说新语》与魏晋文学自觉之关系》文中认为刘义庆编纂的《世说新语》及刘孝标的注所涉内容广泛,既有作家逸闻轶事,也有作家、作品品评,还有文学审美观念等许多方面的材料,更有不少反映魏晋时期文学自觉状况的材料。深入研究这些材料对于考察魏晋时期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思想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国文学的自觉究竟起于何时?学界众说纷纭。主要观点有“汉代文学自觉说”、“建安文学自觉说”、“魏晋文学自觉说”、“宋齐文学自觉说”,其中“魏晋文学自觉说”接受者较多。其实,判断文学是否自觉,其根本标准有二,即文学本体的独立和文学主体的觉醒;其具体标志有“五化”,即主体化、个体化、内在化、抒情化、审美化,这五个具体标志都是有一个自觉地从事文学艺术创作的创作主体贯穿其中。基于此,以鲁迅为代表的“魏晋文学自觉说”比较符合实际。从《世说新语》亦可窥这一结论。首先,《世说新语》彰显了魏晋时期文学创作主体的觉醒,表现在文学主体意识的觉醒与文学审美、抒情意识的觉醒,他们不拘礼法、崇尚个性、品藻尚美且一往情深;其次,《世说新语》体现了魏晋时期文学本体的独立趋向,其中的文学思想与文学活动,都能体现出魏晋文学摆脱经学附庸后的独立性和自觉性。总而言之,作为魏晋士人玄学清谈产物的《世说新语》,若从文学角度来看,某种程度上它同时也是魏晋时期“人的觉醒”、“文学走向自觉”的必然产物。

张林真[3]2017年在《“痴”与“痴”参构语词的语义分析及文化阐释》文中认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痴”逐渐拥有了丰富的语义与文化内涵。本文以“痴”为研究对象,着重对其语义和文化内涵进行研究。首先将几部权威辞书中的义项进行整合,分析其义项间的引申关系,结合“痴”的参构语词对“痴”的语义系统进行分析;然后对“痴”参构语词语义修辞化的生成途径进行分析,探究其语义生成方式;最后对“痴”文化进行探讨,并以魏晋时期的“痴”文化为主要对象,结合相关参构语词分析“痴”在魏晋文人及魏晋文学作品中的特殊审美及文化内涵。

陈珊[4]2015年在《论魏晋南北朝的“人情”说》文中研究表明"人情说"是魏晋文学中一个引人注目的话题。王弼的"圣人有情论"还圣人以正常人的生命情感和自然之性。本文从理论和作品两个角度对"人情说"的提出、内涵、流变及影响做了一定的梳理,这种综合的论述有助于人们从宏观去把握该学说,为研究古代的理论和作品提供了新的视角。

齐慧源[5]2000年在《神貌绰约 青蓝并辉——谈《世说新语》与《浮生六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魏晋文学大师刘义庆的笔记小说《世说新语》对后代产生了极大影响。从体例来看 ,对清初沈复《浮生六记》的影响就很深。《浮生六记》在继承学习前人的同时 ,能够有所发展、创造。首先 ,表现为对狂、趣、真、善、美精神上的继承 ;其次 ,在语言上更为精美 ,情节更为复杂丰富 ,尤其在歌颂友情、爱情方面更为细腻、生动感人。凡此种种 ,对后代均颇有借鉴意义

任哨奇[6]2015年在《中国古代“文学自觉”时代小议》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古代"文学自觉"时代,自从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提出后,逐渐成为主流观点并被广泛接受,但上世纪九十年代陆续有学者提出了不同看法,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龚克昌先生的"文学自觉"汉代说。本文试图通过袁行霈先生在《中国文学史》中提出的关于"文学自觉"的叁点标准比较"魏晋说"与"汉代说"。

参考文献:

[1]. 魏晋文学团体与友情[D]. 黄建鹏. 河北大学. 2004

[2]. 论《世说新语》与魏晋文学自觉之关系[D]. 杨华. 扬州大学. 2017

[3]. “痴”与“痴”参构语词的语义分析及文化阐释[D]. 张林真. 福建师范大学. 2017

[4]. 论魏晋南北朝的“人情”说[J]. 陈珊.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5

[5]. 神貌绰约 青蓝并辉——谈《世说新语》与《浮生六记》[J]. 齐慧源.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2000

[6]. 中国古代“文学自觉”时代小议[J]. 任哨奇. 青年文学家. 2015

标签:;  ;  ;  ;  ;  ;  ;  ;  ;  

魏晋文学团体与友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