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论文_张定恒

山东沂蒙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省 276034

摘要:近年来国内的建筑行业与公路桥梁行业正在不断发展,但是在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却经常出现各种问题,其中最典型的问题就是公路桥梁不均匀沉降问题。公路桥梁出现不均匀沉降,会影响来往车辆的正常行驶,并导致其出现桥头跳车等问题,对来往车辆的正常行驶产生威胁,并发生路基损失。为了从根本上减少公路桥梁沉降段路基的不均匀沉降,下文将对相关问题进行阐述。

关键词:公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1 导言

随着交通公路的发展,公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已经成为实现城市现代化的标志之一,但是现今公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包括搭板断裂和桥头跳车现象。这些问题的出现会使人们的行车安全得不到保障,对高速公路的总体印象下降,因此研究公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迫在眉睫,公路施工时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公路桥梁沉降段的施工处理,避免不均匀沉降的发生,提高公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通行的安全性。

2 公路桥梁出现沉降问题的原因

2.1结构设计问题

结构设计方案的优劣,将会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当前,在开展公路桥梁工程施工工作的过程中,通常都是使用了钢筋混凝土搭板、增加钢筋铺设数量的建设方式,这种方式在路基修建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和优势。这些工程建设方式,主要是针对公路桥梁工程的路基路面的结构进行改造,积极提升公路的抗压性和整体承载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式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不能够有效控制行车中的跳车问题。

2.2桥梁台背基地变形

桥梁工程地基变形主要发生在沟壑等部位,该部分不仅土体孔隙比较大,含水量较高,而且强度很低,具有一定压缩性,导致路基在压力作用下十分容易产生变形。与普通的路段相比,桥头处路堤实际填筑高度一般要高出5~10cm,而对基底而言,这些高出的部分等效于附加应力,是造成沉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此时若填土容重保持不变,则随填土高度不断增加,产生变形的概率就越大。

2.3桥头引道位置地基施工质量不达标

通过长期研究发现,公路如果出现桥头跳车,很有可能是因为地基出现下沉,导致桥头位置地基质量不达标。产生下沉的根本原因,是因为结构设计不够合理,影响了地基的正常使用。在对地基工程项目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提出科学化的地基设计工作方案,且钻孔数量比较少、钻探深度不达标,都有可能会影响地基的正常使用。一些工程项目软土性质与软土的深度不足,会影响到软土地基的正常处理。除了上述问题外,软土地基问题还需要科学化的防治理论以及科学化的计算模拟,才能保证地基的正常使用。如果防治理论与科学计算模拟不达标,可能会影响到地基的正常使用,也有可能会导致地基工程项目设计意图与实际情况不吻合,最终导致桥梁软土地基出现沉降等情况。如果长时间经历来自于雨水的冲刷,也会导致路基出现损害,并对路基的强度以及路基抗剪性能产生影响,进而产生不均匀沉降,不均匀沉降发生原因总结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不均匀沉降发生原因总结示意图

2.4设置搭板引发的沉降

在公路的路基上,设置在桥头部位的搭板会提供一定弹性支撑,其主要作用在牛腿上,对路基的上半部分土体,由于和桥台的距离较近,所受应力相对较小,随桥上车辆的运行,一般会产生两个峰值的应力,其中一个处在直接受行车荷载的位置,另外一个则处在支撑搭板的端部。当车辆行驶到支撑搭板的端部时,其末端承受到的应力达到最大值,产生塑性变形,进而引发沉降。除此之外,由于无法对沉降量进行准确的计算,所以在产生沉降变形后,搭板和路基之间还会产生很大的纵向坡度。

3 公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3.1搭板设置

公路桥梁施工中搭板设置要牢固,施工队伍一般都会将牛腿和桥台上端形成倒角,增强路段的稳定性。施工队伍在搭板的设置上一定要高度重视,因为在搭板的设置上稍不留神,搭板就会滑落,造成公路凹陷,使得公路地基损坏。施工队伍会设置一根横向拉杆用钢筋将搭板纵向固定,确保搭板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都可以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3.2地基处理

为避免桥头跳车现象的发生,应对桥背位置上的软基问题进行有效处理。实际施工过程中,需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结合地基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处理方法,以有效提高地基的承载力为根本目标,改善地基综合性能,减小桥台和路堤产生的沉降差,防止不均匀沉降的产生,同时避免错台等问题。若高路堤修筑于深厚软基层,因填筑了部分填充材料,所以软基会产生侧向挤动力,增大了对基桩施加的压力,最终导致桥台发生转动。以上现象都会对伸缩缝及支座造成破坏,甚至使路面出现破损,影响行车安全。为避免产生非正常位移,首先要使用轻质填料,其次要尽量提高地基的刚度,最后可采用基桩限制地基的移动。对于沟壑地段而言,考虑到其有着很高的含水量与孔隙率,所以可以和黏性土进行换层,相比之下黏性土强度很大,孔隙率低,且压缩性很小。换土的实际深度根据软层厚度确定,对于一般的黏土,需在开挖之后进行翻晒,以降低其含水量。若填土的实际高度在4m以内,则可将开挖深度选定为0.6m;若填土的实际高度在4m以上,则其开挖深度一般都超过1m。在对黏土进行开挖翻晒之后,即可对其进行回填并碾压成型,预留0.6m左右的深度回填石灰土并进行压实。若公路在雨季施工,黏土无法进行晾晒,含水量难以达到施工标准,此时可采用石灰土进行回填,预先铺设在路基下部的石灰土可形成一条渐变带,从而有效防止沉降变形。

3.3后台填筑施工技术

桥梁陆地沉降可以大体上分成瞬时沉降、固结沉降以及次固结沉降等多种不同的沉降类型,固结沉降与次固结沉降是导致出现桥头跳车的最常见因素。通过研究发现,轻型填充材料压缩性比较强,如果这些材料被压实,可以有效防治地基,减少地基沉降的发生几率,还可以从根本上控制荷载变形。所以从该角度来看,在对后台填充材料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必须秉承下述原则;填料的刚度介于路基和桥台材料刚度之间,提高其压实度,透水性能良好。

3.4排水施工

公路桥梁工程沉降段出现问题,很大原因上都是受到了水分的影响。积极开展公路桥梁工程中路基路面施工,需要针对沉降段出现的渗漏问题进行有效控制,积极提升其整体的运行效果。在开展公路桥梁工程施工排水工作的过程中,需要针对降水量较多的地区给予重点关注,做好相应的防水工作。首先,在开展公路桥梁工程路基路面的前期施工工作时,需要积极设置出足够的沟槽和排水管路,将公路桥梁工程中常见的积水情况进行有效控制,减少这种浸泡填土结构问题的出现。其次,需要针对公路桥梁工程沉降段中的地下水位情况进行全面分析,适当性的抬高地基的高度,这样能将雨水侵蚀路基的情况进行有效控制。积极增强公路桥梁工程中施工排水工作的作用,需要针对实际的施工现场情况进行全面考察,减少沉降段受到的水量影响,这样能起到良好效果。

4 结论

总之,公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沉降问题,不仅严重影响施工质量,还会造成跳车现象和安全问题。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公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也进一步提高,但路基路面沉降的成因复杂,只有坚持科学设计,综合运用技术措施,合理加强施工控制,才能有效提高施工质量,避免沉降等质量病害问题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剑.公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J].门窗,2016,(07):126.

[2]周伟谦.公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研究[J].交通世界,2016,(16):76-77.

[3]曹亮.试论公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J].低碳世界,2016,(18):181-182.

[4]雷林.公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1(08):51-52.

论文作者:张定恒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9

标签:;  ;  ;  ;  ;  ;  ;  ;  

公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论文_张定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