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华 聂所成 邹 红通讯作者 张新风 彭海燕
湖北省荆州市精神卫生中心 湖北荆州 434000
【摘 要】目的:探讨癫狂梦醒汤合并认知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12月在我院住院的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 以兴奋激越为主要临床相,共6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癫狂梦醒汤合并认知心理护理,32例)和观察组(癫狂梦醒汤合并常规心理护理,32例)。观察2周内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药物副反应。结果:疗后第3、7、14天两组PANSS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研究组在冲动控制缺乏、不合作因子上明显低于观察组。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癫狂梦醒汤联合利培酮口服液改善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症状更有效,安全性更高。
【关键词】癫狂梦醒汤;利培酮口服液;精神分裂症
【中图分类号】R74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8999(2015)8-0185-02
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期常出现兴奋、吵闹、敌对、攻击、激越等行为,对自身和家庭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威胁,而且影响社会的安定[1]。快速、有效、安全地控制阳性症状是急性期的首要目标。第一代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对兴奋激越症状的控制已得到证实,并广泛运用于临床,但祖国医学亦有相应的诊疗经验。清代名医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论述:“癫狂一症,哭笑不休,詈骂歌唱,不避亲疏,许多恶态,乃气血凝滞脑气,与脏腑气不接,如同作梦一样。”本研究探讨癫狂梦醒汤合用认知心理护理对急性期兴奋激越症状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以急性期兴奋激越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共64例,入组患者均为:诊断符合ICD-10中有关“精神分裂症”的标准;PANSS总分≥60分;无酒精及药物依赖;排除躯体及重大器官疾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观察组各32例。研究组:男18例,女14例,平均(32.8±6.1)岁,病程(3.9±3.6)年;观察组:男17例,女15例,平均(31.9±5.4)岁,病程(4.0±3.8)年。两组患者以上各项资料经对比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癫狂梦醒汤治疗,其主要成分:桃仁20g、制香附15g、赤芍15g、青皮9g、柴胡15g、厚朴14g、苏叶9g、制半夏15g、木通9g、陈皮6g、白茯苓12g、炙甘草12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每次200ml。
1.3 认知心理护理 责任护士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区环境、作息制度、探视及安全管理制度(禁止携带各种危险物品如刀、剪、火机、绳、玻璃制品等物入病房;禁止吸烟使用明火及私人电器、贵重物品妥善保管、不擅自离院);告知预防跌倒的措施;告知保护性约束制度。鼓励患者用积极乐观地态度去面对生活,保持心情舒畅。同时指导家属给予情感支持,鼓励并肯定患者的正性情绪,正确引导,彼此相互信任,使患者能感觉到家是爱的避风港。
1.4 观察指标 于疗前及疗后3、7、14天采用PANSS量表兴奋五因子(冲动控制差,紧张,敌意,不合作,兴奋)评定疗效,以TESS量表判定药物副反应。
1.5 统计方法 以spss13.1软件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或χ2 检验,以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界值。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时段PANSS量表评分比较 疗后第3、7、14天两组PANSS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治疗后第14天,研究组在冲动控制缺乏、不合作因子评分上明显低于观察组。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时段PANSS量表评分比较( ±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观察组比较△P<0.05;
2.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3%,表现为静坐不能,震颤;观察组为42.6%,表现为震颤、颈项强直例,失眠、静坐不能、口干。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观察组(P<0.05)。实验室检查均无明显异常。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症状主要是兴奋、敌对和攻击等行为。祖国医学认为,精神分裂症兴奋激越症状病机为气滞、痰浊、瘀血等多种病理因素交织,扰乱神明清府,从而导致思维、情感、行为紊乱。治则为疏肝理气、祛痰化瘀。癫狂梦醒汤以桃仁活血润燥为君;赤芍、柴胡、苏子为臣,共起降火清瘀、行气解郁之功效[3]。全方注重理气化痰、活血化瘀、交通上下、清神醒脑,能有效改善患者兴奋激越的症状。
认知行为治疗由A.T.Beck在60年代发展出的一种有结构、短程、认知取向的心理治疗方法,主要针对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和不合理认知导致的心理问题[4]。认知心理治疗其理论主要为对事物的认知过程决定了其思维、情绪和行为的模式,纠正个体的不良认知可以改善负性情绪,矫正不良行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疾病早期常出现思维、情感、行为上的紊乱,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较差,但患者有正常的情感交流和认知活动,责任护士运用认知心理护理引导患者及家属共同参与到整个诊疗过程中来,在积极治疗精神分裂症兴奋激越症状的同时,应加强患者家属进行认知干预,使之能在患者治疗康复过程中给予支持,理解和积极的配合[5]。
从研究结果来看,治疗后第3、7、14天两组兴奋激越症状均较治疗前改善,但在治疗后第14天,研究组对冲动控制缺乏、不合作的改善情况优于观察组,且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观察组。这说明癫狂梦醒汤合并认知心理护理比单用起效更快,中西医结合治疗安全性更高,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裴树景,杨红卫.利培酮口服液治疗精神分裂症兴奋激越临床观察[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9,19(6):405-406.
[2]童爱群.利培酮口服液治疗老年器质性精神障碍效果观察.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1):68-70.
[3]欧阳玉娟,王健.癫狂梦醒汤加减治疗中风后抑郁症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0,24(9):65-66.
[4]王志强,郭志华,憨广伶,等.认知行为治疗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01:16-19.
[5]孙燕.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认知心理治疗效果评价.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5,21(1):70-71.
作者简介:
彭华,女,1972年10月出生,湖北荆州人,大学本科文化,主管护师,从事精神科护理与研究方向。
通讯作者:
邹红
论文作者:彭华,聂所成,邹红通讯作者,张新风,彭海燕
论文发表刊物:《中医学报》2015年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3
标签:精神分裂症论文; 激越论文; 认知论文; 患者论文; 兴奋论文; 症状论文; 梦醒论文; 《中医学报》2015年8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