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城市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各行各业的不断进步。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完善,道路设计工作逐渐成为关注的热点话题。科学规范的道路设计,是交通安全的长远保障,反之,将会引发很多不必要的交通安全事故,甚至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命安全。调查发现,我国在道路设计工作中存在一些不足,还需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完善。本文结合当前道路设计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对交通安全的现状进行简要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其目的在于有效提高道路设计水平,减少交通意外事故的发生,为交通安全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道路设计;交通安全;改善研究
社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汽车等各种交通工具的进步,给人们带来了方便快捷的出行方式,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多种问题,例如:环境污染,汽车尾气排放到大气中,污染空气,降低空气质量,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水平;交通事故,汽车数量的急剧增加,交通拥堵现象严重,交通事故率攀升。这些问题都在警醒我们要高度重视道路安全工作,也就是说,在设计道路时,应该将道路的安全作为设计的第一要素。调查发现,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发生严重交通事故的比例较低,不仅是他们的道路设计方式很科学,而且对这方面的投资都很大,将人们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而我国,在这方面的情况就有所欠缺,每年因道路引发的交通事故不计其数,应该好好反思问题所在,也可借鉴国外道路设计中先进的经验和方法,寻找适宜的解决方案,这样才能更加促进我国道路安全,实现社会和谐和发展。
1.道路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受现状条件限制,设计方案无法全面实施
从现阶段城市化过程中来看,征地拆迁工作、以及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等,成为制约项目推进的重要因素。项目推进过程中,一栋房屋的征拆,可能都会影响到道路局部线位的调整,甚至会影响到整条路的建设实施,出现所谓断头路、畸形路等。再加上城市内多种市政管线,各权属职能部门之间项目实施计划不协同,也会导致到项目局部区域无法实施。
往往在这些无法实施的区域,忽略了一些细节,导致平面、纵面、平纵组合不合理,视距也不满足要求,行车条件差,产生交通安全隐患。
以深圳市观澜三号路项目为例:本道路为双向六车道城市次干路,由于现状征地拆迁问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按近远期分标段实施的方案,近远期的界面,道路断面宽度由规划的40米渐变到现状的8米支路上,车道数由规划的双向六车道渐变到现状的双向两车道,虽然近期采用防护栏等设施将车道渐变,以保证车道数的对等,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就非常别扭,防护设施能尽量减少事故,车道数的3变2,2变1的过程使得行车舒适性和通行效率都明显降低,特别是在夜间视线条件不好的情况下,存在较大的交通安全隐患。随着近年来征拆的成本越来越高,远期实施的标段遥遥无期。
1.2近远期结合,实施过程中,条件发生了变化
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导致有较多的项目均采用近远期结合的方式,分期实施。
项目前期研究设计阶段,从投资,施工周期,项目推进的难易程度等综合因素考虑,近期先采取临时措施方案,主管及财政部门也是综合这些因素,批复相应规模的投资,远期再按永久措施方案考虑。但是随着项目近期实施完后,现状条件又发生了变化,导致近期发挥效益不高,远期又结合不上,在这段“中空”的时间段,极易出现交通安全问题。
就拿道路路面结构设计为例:项目在前期阶段,从投资的角度考虑,近期路面采用临时路面,实施完成后,远期由于其他项目衔接等各种综合原因,一直没开工实施。这时候,条件就产生变化了,原本没有路,近期又修了一条临时的路,吸引了交通出行,交通量大了,这个临时路面又无法承受,出现破损,由于本项目前期立项已有远期实施阶段,财政部门又不能高标准再批复款项进行大面积整修,只能是小修小补,进行维护,出现费事、费力、费钱的情况,坑坑洼洼的路面,天天在修补的现状,就埋下了不少交通安全隐患。
1.3对现状道路提升改造,缺乏系统性,长远性
片区规划的滞后,对现状道路的通行能力及交通量等没有一个有效准确的预测。当城市经济不断发展,人多了,车多了,拥堵了,就提升改造,一次不够,再反复来第二次、第三次,没有一个系统性长远性的规划。往往在这个提升改造过程中,就会产生交通安全隐患。
道路提升改造了一方面提升整体的交通通行能力,但是另外一方面吸引了更多的交通流。大的方面改变了整个区域的交通出行方式,小的方面改变了这条路的固有的交通习惯。
往往在一些地方,这样的提升改造还不止一次,城市道路上还有各种市政管线的权属部门,今天这个开挖,明天那个开挖,没有系统性的统筹。每开挖一次,诱导的交通事故频率就增加几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道路设计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2.1视距设计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2.2平面设计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道路平面应该是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而且能保证驾驶员行驶过程中非常平稳、快捷。所以在设计时,应结合驾驶员的行为习惯,考虑视觉的要求,这是行车安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比如在曲线半径的选择上,应该考虑前后线形的协调性,切忌平面线形在满足一定车速条件下,突然采用偏小的曲线半径;再如在地形比较好的条件下,平面线形采用长直线,应该通过别的管控手段做好车速控制,地形起伏条件差时,选取设计参数时,应该考虑缓慢过渡,防止车速突变,从而造成交通安全影响。
2.3纵断面设计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纵断面线形应该考虑到地形条件,在前期设计过程中,应该考虑视觉连续、平顺而圆滑的线形,避免频繁反复的出现路面起伏现象,以及最大纵坡和最大坡长组合的问题,特别是在连续下坡的路段,车辆刹车频繁,也会导致刹车效率降低或失灵,从而造成交通事故。
2.4平纵线形组合设计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行车是否安全,与道路平面、纵断面、以及平纵线形组合密切相关。道路设计不合理,不协调的线形组合往往会造成交通事故的发生。所以在平纵组合的设计中,应该考虑车辆运动学的要求,结合车辆运动状态,驾驶员心理和视觉上的因素,以及包括路面的排水能力等综合因素,合理的进行平纵组合,避免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3.道路设计对交通安全的改善研究
3.1 不同的道路环境,合理采用交通标识系统
道路的行车路线,应严格按照路面的交通标识系统。我们平常都能在道路上看到,有直行车道、转弯车道、掉头车道等,车辆的行车路线就要严格按照路面划分的车道去行驶,遵守交通规章制度,安全行车。
近几年新闻报导可以发现,在急转弯、陡坡、掉头车道路段,最容易引发交通事故。所以在道路设计时,就要据不同的道路环境,选择适宜的,符合标准规范的交通标识系统。比如,通过交通标志、标线、轮廓标、主动减速设施等进行安全引导防护,交通标志上的汉字、数字、字母等要符合驾驶员视觉认知的需求,标线应该结合路面宽度、交通量等情况去充分考虑,视线诱导等设施应该结合道路线形考量等,以此来确保车辆行驶的安全性,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3.2 合理使用施工材料
我们经常能看到路面破损的现象,可能是超载车辆碾压造成,也有可能是恶劣天气造成,这些都跟施工材料有关。还有的项目,采用近远期结合的方式,从投资效益、近远期结合的程度来综合考虑,尽量避免上面出现的结合分离,近期实施,远期又结合不上,再来修修补补的情况。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尽量选用性能优良的材料,例如:新型的沥青,表面混合料等,来满足使用的需求。在这个信息化的社会中,我们也要积极运用新型材料,科学的调整好各种材料的比例,或者采用试验段的方式,再全面推广使用。这样一来,不仅能有效地节约道路建设成本,还能响应节能环保的绿色生产理念,建设更安全的道路。
3.3 结合BIM技术
道路设计过程中结合新的技术BIM。相比于传统的二维模式而言,BIM采用的是三维可视化设计,全过程介入,从设计阶段、施工阶段、运维阶段都意义重大。通过BIM技术设计道路,能够充分将设计效果表现出来,从行车的角度,视距的要求,设计的平面、纵断、平纵的组合,地下管线的交叉等能多方面提供技术支持,系统的分析方案的合理性。施工过程中,每一件单体的材料都进行数据采集,对施工的质量进行管控。在后期运维阶段,通过平台,对每一个部件都进行监控、监测,多方面维护安全性。
BIM的运用,能全过程全方位对道路进行管控,提高设计效率,施工管控,运营监控等,保证道路的良好行车条件,提高交通安全系数。
结语:
总而言之,在道路设计时,设计者一定要以人的生命安全作为首要考虑因素。给使用者提供一个良好的驾车环境,以保障道路的交通安全。设计人员应该先对道路的地形条件进行调查,确定道路的建设标准,合理选用技术指标,尽量避免潜在的风险。虽然当前在设计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只要技术人员和各智能部门密切配合,真正的认识到问题所在,并采取相应的解决策略,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得到解决,保障了人们的生命安全和道路的安全发展。
参考文献:
[1]徐鋆晟.道路设计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及改善[J].民营科技,2013(8):45-45.
[2]陈松艳.道路设计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及改善[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1(1):16-16.
[3]邹健.浅论道路线形设计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及改善措施[J].公路,2002(6):42-47.
[4]韩靖,邓毅萍,柴干.农村公路道路条件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分析及设计对策[J].交通运输研究,2014(23):129-133.
[5]彭国洪.公路设计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及改善方法[J].建材与装饰旬刊,2008(7):240-242.
论文作者:许孛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
标签:道路论文; 交通安全论文; 远期论文; 车道论文; 交通论文; 线形论文; 组合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