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玲 蕾蕾 黄俐
(四川自贡精神卫生中心 643020)
【摘要】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精神科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即PICU)的应用。方法:培育优质服务理念,调整护理工作模式,落实基础护理, 拓展专科护理内涵,强化健康指导,完善绩效考核机制。结果:通过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病人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均提高,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费用和护理不良事件均下降。结论:在精神科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病员满意度、护士满意度,有缩短住院日、住院费用,减少护理不良事件。
【关键词】 优质护理服务;精神科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7-0268-02
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主要包括:满足患者基本生活的需求,保证其安全,保持躯体舒适,协助平衡患者的心理,取得其家庭和社会支持。“优质护理服务”以患者为中心,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强化基础护理,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深化护理专业内涵[1]。我科自2011年4月建立,主要收治精神科重症患者,自2013年4月以来我科从培育优质服务理念、调整护理工作模式、落实基础护理、强化健康指导、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方面,进行了积极尝试,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科开设床位30张,护士15名,床护比为1:0.5,护士 21~47岁,平均年龄27岁;职称: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3名,护士9名;学历:本科2名,大专12名,中专3名。 性别,男4名,女11名,全部具有心理学相关的培训背景。
1.2方法
1.2.1培育优质服务理念:全员动员,统一思想,转变观念,积极 参与。具体做法:(1)实施人文关怀。组织护理人员以“病人为中心,理解人、尊重人和以护理质量为核心”的主题,进行多角度讨论,积极引导使其将“心与心相连、心与心相融”的优质服务理念,融人于护理工作的每个环节。(2)换位思考。假如我是病人,引导护理人员多从患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使患者的需要最大限度地得到满足。(3)转变服务理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各班护理人员耐心观察,并主动询问患者感受与需求, 提高健康教育知晓率与覆盖率,使患者真正受益。
1.2.2调整护理工作模式,保障基础护理落到实处:(1)病区实行“组长负责制”管理,每名责任护士分管3~4个病人,负责完成分管患者的各种治疗、给药、病情观察、记录、基础护理以及健康指导、康复训练等工作。护理人员既了解病情,又掌握治疗原则和护理要点,可以有的放矢落实各项护理服务。(2)合理安排护理人力分工,护士人力是否充足,直接影响护理安全和护理质量。合理配置、利用人力资源是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关键[2]。根据科室实际工作量和现有人力资源情况,充分挖掘人员潜能,改变功能制护理排班,探索更适合科室特色的工作流程和护理排班。连续排班和弹性排班,保持了工作的连续性,减少了交接班次数,节省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3]。比如在晨、晚间护理:特地安排护理人员专门负责患者晨、晚间护理主要协助夜班护理人员完成晨晚间基础护理工作,满足患者个体化需要。 (3)护士长每日五次巡视查看病人情况,对危重患者基础护理、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等工作进行督导,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并进行整改追踪。
1.2.3拓展服务内涵,提升护理质量:我科收治的病人主要是精神科重症病人,病员冲动、伤人、自伤自杀的较多或合并其他躯体疾病,相应的治疗也较多,由于是全封闭式病区,多数患者无陪护,与此相应的患者的心理需求也更多,为此,提出了“陪伴一小时”服务举措,要求责任护士在病员非冲动期每天必须陪伴患者1小时,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进行心理安抚,从而拉近了护患距离。优质护理服务增加了护士直接护理患者的时间,让护士与患者交流更直接、更具体[4] 。
1.2.4完善绩效考核:我科制订了较为详细的量化考核方案。量化指标包括:完成基础护理服务项目的次数,班次工作强度、夜班、出勤、个人考核、工作量、节假日上岗、承担一级质控的情况,服务态度等给予计分,从当月绩效总额中提出部分数额作为量化考核基金,最大限度地调动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
1.3 评估方法
使用医院自编的病人满意度调查表、护士满意度调查表及科室上报的各种报表。结果与2012年4月1日—2013年3月31日(编为对照组)相比较,2013年4月1日—2014年3月31(编为实验组)。
2.结果
见附表1
附表1 两年间各项指标比较表
从附表1可见,实验组病人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及护理不良事件均低于对照组。
3.讨论
本次研究显示,在精神科重症加强治疗病区实行优质护理服务后,病员的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均有所提高,而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及护理不良事件有所下降。
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以来,护理人员主动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入院时热情接待,对患者基础护理意识明显增强,通过“陪伴一小时”,更加注重对患者的心理安抚和心理护理,护患关系更加和谐,使患者住院日下降,平均住院费用下降,从而提高了病员的满意度。
同时,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能调动护士积极性,体现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能提高护士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潘绍山,孙方敏,黄始振.现代护理管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349.
[2]经纬,李虹,王志农.优质护理示范病区护士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外科版),2011,26(12):8-10.
[3] 陈胜莲,陈小莉,叶晴.护士连续排班模式的应用与体会[J].现代医院,2009,9(8):110—112.
[4] 傅臻,张蓉华.扁平化责任制护理在妇科优质护理实践中的成效[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7):598-599.
论文作者:曾玲,蕾蕾,黄俐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4
标签:患者论文; 护士论文; 满意度论文; 病员论文; 基础论文; 病人论文; 平均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第27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