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星湖医院 215121
【摘要】 目的: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接受颈部血管彩超及DSA诊断的价值进行分析。 方法:根据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我院的神经内科住院患者120例来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作为患者组,选取75例没有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为患者使用颈部血管彩超和DSA检查。 结果: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IMT增厚发生率、混合斑块发生率、狭窄发现率等等和对照组相比具有差异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在颈动脉分叉处的发生率高,其次是颈内动脉颅内段。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在椎动脉起始段的发生率较高,其次是颅内和距离椎动脉起始段数厘米范围。狭窄的分辨率比血管彩超要查,只能够判断闭塞的椎动脉。 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和脑梗死之间的联系紧密,使用颈部血管彩超和DSA能够对早期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狭窄情况进行了解,对防治脑梗死有较大的意义。
【关键词】 颈部血管彩超;DSA;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颈动脉狭窄?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在我国的死亡率比较高,因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狭窄导致了患者的缺血性卒中,积极的预防非常重要,是患者预后改善的关键。现在临床中对患者进行检测的方式比较多,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颈部血管彩超及CTA、MRA、TCD等,此次我们就颈部血管彩超和DSA评估价值进行分析,有以下报道。 ?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我院对神经内科患者120例进行了分析研究,有76例男性和44例女性,最下39岁,最大86岁,平均(62±5.3)岁。同期选取了75例没有脑梗死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有55例男性和20例女性,平均(59±6.1)岁。?
1. 3 颈部血管彩超检查 采用FHILIPS彩色多普勒超声现象仪检查观察血管腔内径, 管壁厚度, 斑块及性质和血流情况。测量指标[1]:①颈总动脉内径;②颈内动脉内径, 椎动脉内径;③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
1. 4 头颅DSA检查 在超滑导丝指引下, 先5F猪尾导管行主动脉弓造影, 再取5F单弯导管分别送至双侧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动态及静态观察造影血管的图像。?
1. 5 统计学方法 对所有试验数据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结果?
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IMT增厚发生率、混合斑块发生率、狭窄发现率等等和对照组相比具有差异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在颈动脉分叉处的发生率高,其次是颈内动脉颅内段。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在椎动脉起始段的发生率较高,其次是颅内和距离椎动脉起始段数厘米范围。狭窄的分辨率比血管彩超要查,只能够判断闭塞的椎动脉。
说明颈动脉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高发部位是分叉和椎动脉起始段,这和血流动力学的关联性较紧密。患者有60%出现了管腔狭窄,粥样斑块与脑梗死的发生率及梗死的范围有直接联系。所以出血、栓塞等是脑梗死的主要栓子来源,这类患者脑梗死发生率高。硬斑表面钙化,相对稳定,脑梗死发病率较低。
3 讨论?
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发病原因[3],颈动脉狭窄程度70%至79%的患者第一年卒中风险率是11%,超过90%狭窄的患者风险率是35%,2年脑卒中的风险率是26%[4]。在前瞻性的研究中,严重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和狭窄患者接受早期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能够降低患者的脑梗死发生率和复发率。
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缺血性卒中机制多样化[5],公认的学说有血栓-栓塞学说和血液动力学性末梢低灌注学说。临床中对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检查主要是CTA、DSA、颈部血管彩超等等,DSA是比较普及的一类诊断方式,也是血管狭窄诊断的金标准。其缺点就是存在风险性,需要有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操作,能够将风险率降低到0.5%以下。
此次研究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在颈动脉分叉处的发生率高,其次是颈内动脉颅内段。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在椎动脉起始段的发生率较高,其次是颅内和距离椎动脉起始段数厘米范围。狭窄的分辨率比血管彩超要查,只能够判断闭塞的椎动脉。总而言之,脑梗死患者接受颈部血管彩超和DSA检查非常重要,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能够对患者的早期血管内中膜厚度、软斑、硬斑等等性质进行判断。DSA可以对颈内动脉和椎基底动脉狭窄和斑块分布情况进行检查,尤其是血液动力学变化情况,两者联合诊断,能够提供准确的结果,为早期诊断提供较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各类脑血管病的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29(6):379.?
[2] North American Symptomatic Carotid Endarterectomy Trialists, Collabo-rativeGroup. The final Results of the NASCET trial. N Engl J Med, 1998(339): 1415-1425.?
[3] 张映琦,周华东.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卒中.卒中与神经疾病, 2001,8(4):253-255.?
[4] 黄献,宋治,郑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脑动脉狭窄及与脑血管危险因素的研究.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l0,18(9): 1203-1205.?
[5] Del Sette M, Eliasziw M, Streifler JY, et al. Intemal borderzoneinfaretion a marker for severe stenosis in patients with symptomaticinternsl carotid artery disease.For the North Amerian Symp-tomatie Carotid Endarte rectomy(NASCET)Group.Stroke, 2000,31(3):631-636.
论文作者:赵军波,陈琪萍,张佩月 李萍 张伟东 俞小琪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9
标签:动脉论文; 患者论文; 粥样论文; 血管论文; 狭窄论文; 发生率论文; 颈动脉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