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民提出“走出去”五方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走出去论文,王新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企业家走出国门,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合作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大连国际合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新民日前提出“走出去”五方略,在搭建起来的国际大舞台上真正“武”动起来。
王新民认为,随着中国成功入世,国内外经济联系将更加密切、更加便利,这为中国企业家实施“走出去”的战略方针提供了新的、更大的机遇。如何抓住这一机遇已成为摆在中国企业家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此,王新民经过精心研究提出“五大方略”。
---入世为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了新的机遇。入世不仅降低了我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门槛,而且为我国企业创造了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关税下调,许可证、配额的逐步取消,使我国企业的国际贸易机会大大增加,国际贸易量也会随之增加;大大减少和消除部分国家对我国的贸易歧视;使我们获得了在世贸组织的法律框架内,公正合理地解决与它国贸易争端的资格与机会;给我国的服务贸易带来机会,使我国可以利用比较优势,通过协商的方式进入发达国家市场。为我国对外投资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极大地推动和促进我国企业的对外投资。
---更新观念、转变传统经营模式是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基础。在更新观念的同时,还要转变经营模式,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要改变银企依存度低的状况。要大力促进银企合作,实现企业融资从间接融资向直接与间接融资并举,从国内市场融资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融资并举,从单一融资方式向多种融资方式的转变;要努力进行企业证券化的探索,实现金融载体功能的转变;要积极尝试反向的中外合作、股权合作以实现目标市场的转变。
---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是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关键。一是要搞好技术创新,提高科技水平。二是要培养高素质的企业家,奠定人才优势。三是要控制风险,提高经营优势。四是要加强多方合作,组成战略联盟。
---发展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是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渠道。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实现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融入经济全球化体系的重大举措,而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则是发挥我国产业优势的具体体现。在对外工程承包方面我国企业“走出去”是比较早的,也是很成功的,合同额和营业额逐年上升,国内已有33家大型企业跻身全球最大225家国际承包商行列,其中大连国际公司已连续两年进入该排名,分别列第141位和158位。但从总体上讲,国内承包企业“走出去”的潜力仍未充分发挥出来,走出去的承包企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劳动生产率仍很低下。对外承包企业积极实践“走出去”战略将会有更大的作为。
---政府要在扶持企业“走出去”中发挥重要作用,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走出去”的主体。从本质上讲,应该是企业“走出去”,而不是政府要企业出去。但企业要走出去,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要做的,首先是创造环境和条件诱导企业“走出去”的积极性,引导企业“走出去”的方向,使之符合国家的战略意图。政府必须加快制度创新,建立适应全球经济形势的管理体制和制度。要加强分类指导,按项目的大中小、专业与综合、企业现有海外(地区)市场份额等因素考虑,使各企业都能科学准确地定位自己的市场范围,发挥各自优势,一致对外,防止相互干扰,无序竞争。对新进入国际市场的企业,无论国企、民企和私企,在公司实力、资质等条件上要统一标准,一视同仁,加快市场准入;对已进入国际市场并已取得市场份额的企业,要珍惜成果,取消在企业资质等方面的限制措施,鼓励其增强实力,参与竞争,将“扶优、扶大、扶强”与重视海外市场业绩并举,以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整体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