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应变检测技术在桩基检测中的应用论文_周靖婷

低应变检测技术在桩基检测中的应用论文_周靖婷

周靖婷

南京南房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低应变检测技术在桩基检测中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桩基检测的准确度,还应加大对检测技术的研究,运用科学手段不断完善低应变检测技术,提高桩基检测的准确度和检测效率,为桩基础的发展和应用提供动力。

关键词:低应变检测技术;桩基检测中;应用

由于低应变检测技术发展日益成熟,同时具有检测速度快、检测覆盖面广、费用低、容易发现问题等优点,所以现场检测应先对基桩进行低应变法普查,然后有针对性地选择静压试桩,适量选择低应变检测中不能明确完整性类别的桩进行静载法加以验证检测,这样就能为工程质量提供更安全的保障。

1低应变检测技术原理分析

低应变检测技术在桩基检测中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桩基检测的精度和工作效率,为桩基础的推广和应用做出了巨大贡献。概括来说,低应变检测技术就是通过在桩顶施加一个动态荷载,并根据桩基和土壤系统在动态荷载下的反应信号收集和分析,来分析桩身的结构完整性。桩基检测工作中,一般会使用手锤、力锤敲击桩顶,来为桩身提供向下传递的应力波。应力波通过桩阻抗变化界面时,一部分会受反射作用回向传播,另一部分则会继续透射直至桩端,并在桩端反射向上。通过桩顶的加速度或速度传感器接受到这一反射信号,经放大、输出分析后,应力波在传播过程中的阻抗变化能够表现桩身缺陷、混凝土强度等问题,而桩顶反射的信号则能够帮助我们准确的分析得到成桩长度。低应变检测技术在桩基检测中应用比较普遍,随着更加便捷的低应变检测仪的面市,该技术更是充分发挥了其效率高、精度好的优点,在桩基检测中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并成为成桩质量检测工作中的常用方法之一。

2低应变检测技术在桩基检测时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2.1做好检测之前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桩基检测之前,一定要对检测桩基工程的施工桩长、桩径、混凝土强度、成桩的日期以及桩基施工的工艺进行一定的了解,并进入施工现场对挖掘出来的桩基进行观察,观察桩基的顶部以及对通过对桩基顶部的敲打,判断其施工质量,并观察桩基的顶部是否出现潮湿、有泥浆以及桩身顶部是否疏松,从而对桩基的质量进行初步判断;还要注意对桩基的顶部在达到设计标高之后进行清理,保证桩顶的平整、干净整洁、无损坏,并用机械打磨出3—4个直径为准8—10cm的平整光面,利于传感器的安装。

2.2进行数据收集

在做好检测准备后就开始进行检测,即通过捶打桩体产生应力波动,然后再通过传感器收集应力波动信号,在进行收集信号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对振源和传感器进行合理的选择。不同的振源和传感器对产生和收集的信号产生一定的影响,运用低应变检测技术进行检测的前提是有一个振源,不同动态荷载即锤击方式产生的信号曲线不同,由于施工桩长较长的桩基宜选择脉冲较宽的振源,这样较方便荣翻译的获得桩顶的应力反射信号。因此在选择振源时可以遵循“大桩选大锤,小桩选小锤”的原则进行动态荷载选择。此外在施工现场进行检测时还要注意如若桩基的检测效果不是特别理想且不能准确对桩身质量进行判断,这时可以通过更换振源或者更换传感器的方法,对产生的桩基信号进行对比,从而判断桩身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科学合理的对传感器进行安装。传感器是桩基检测时收集桩身发射信号的重要设备,其功能的好坏与应力波动的收集有紧密的联系,因此在进行传感器选择时一般选择质量较轻即规格较小的轻型设备,这样可以方便携带和对信号进行跟踪。在对传感器进行安装时一定要注意传感器必须与桩身进行紧密接触,二者之间不能有空隙,同时在安装时还要避免用手按压传感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传感器更好的接收信号,根据以往的工程检测中的传感器安装,一般采用黄油安装传感器的方法,该方法相对来说可以使传感器获得较完整准确的桩身曲线。

(3)对应力波动信号的选择。在桩基检测过程中,一般会通过前几根桩基的检测效果,来对工程整体桩基的质量进行初步的判断,这样可以对以后的检测工作提供依据,加快检测工作效率。出现部分桩体质量效果不理想的情况,要对桩体进行反复的检测,需将传感器安装在不同点进行信号收集,并分别进行保存,为以后的室内分析提供依据。

2.3对检测数据进行处理

在通过传感器收集信号之后,就是对数据进行处理。运用数据处理应力反射波动的方法是目前应用最多的方法,其具有操作简单、快捷和检测点较广的特点,是目前最受检测人员欢迎的方式之一。

3低应变检测技术在桩基检测中的应用实例分析

某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工程岩内北广场站—洞口出入段线明挖段一,位于岛外段岩内北—市北综合基地区域,围护结构采用Ф1000@1200—1400钻孔灌注桩,桩长23—26m。在对其围护结构桩基础展开一系列检测工作中,发现桩底反射信号的1号桩是完整的无缺陷反射的桩,同时可以看出它有完整均匀的芯样,强度达标。而2号桩则有多处离析,如在13.5米、6.8米和3.5米的地方,钻孔取芯后可见,其离析现象集中在3—14米处,尤其是高压灌浆补强之后更为清晰,缺陷反射在第二次动测时有了显著降低。3号桩同1号桩一样都是典型的完整桩,但是经过钻孔抽芯发现一个钻孔芯样在8m处出现岩层,而另一个钻孔芯样在6.3m处也出现岩层,并且在芯样中出现了钢筋。为了摸清桩的真实情况,在只有6.3m长的芯样孔旁边(间隔0.2m)又钻取了一个芯样,结果芯样长度只有6.6m,并且里面也有钢筋,由此可以判断该桩存在着偏桩现象,后经相关部门的鉴定和论证,确定该桩为偏桩。4号桩虽然是完整桩,但在桩心处钻芯却发现5m—6m处没有芯样,因此怀疑是严重离析或断桩,然后又在离桩心0.3m处的对称位置钻了两个孔,结果两孔的芯样都完整且无明显离析,压水也不贯通,说明该桩只是存在局部离析。5号桩在1.5米的地方有很明显的缩径问题,但是这一严重缺陷在钻孔取芯里没有被查出。

低应变反射波法具有快速、有效、简便等优点,可以作为一种普查方法;钻孔取芯法可以根据动测结果对其中有疑问的桩进行抽查,从而对其进行准确的判断。两种方法具有互补性,因此综合这两种方法可以对桩身的质量进行较准确的判断。

结论

低应变检测技术在桩基检测中的应用原理、相关问题、应用实例、相关结论乃至展望等的关系是紧密相连且不可分割的,而就目前来说,因为各类原因的存在,低应变检测技术在桩基检测上的应用还存在不少问题,这是桩基检测随着社会经济不断进步的必然产物,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充分的将低应变检测技术在桩基检测上的应用发挥出来是一项有着一定难度的工作,这离不开桩基检测中健全而完善的检测技术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周万重。低应变检测技术在桩基检测中的应用探讨[J].江西建材,2013(5):336—337.

[2]刘乾。几种桩基检测技术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J].交通世界,2017(8):82—83.

论文作者:周靖婷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5

标签:;  ;  ;  ;  ;  ;  ;  ;  

低应变检测技术在桩基检测中的应用论文_周靖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