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静态值转换问题解的新讨论--兼对几种典型解的分析_平均利润率论文

静态价值转形问题解法的新探讨——兼对几种典型解法的评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解法论文,几种论文,静态论文,典型论文,价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 F0—0

价值转形问题是马克思《资本论》中价值到生产价格的转化问题,是马克思经济学中争议较大的问题之一。马克思认为价值始终是生产价格的基础,并创立了建立在劳动价值理论基础上的生产价格理论,顺利地解决了困扰着古典经济学家的价值规律和生产价格规律之间的矛盾。但是,在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出版后,一些西方学者开始质疑马克思的价值理论,另一些赞同和同情马克思主义的学者对这些质疑进行反驳。双方的论战几近百年,期间,国内的很多学者也参与到了这场论战当中,他们争论的焦点正是价值转形问题。

一、静态价值转形问题争论的核心

在转形问题的研究史上,主要存在古典解法(鲍特凯维兹,1906,1907;温特尼茨,1948;米克,1956;赛顿,1957)、新李嘉图主义解法(萨缪尔森,1957,1970;森岛通夫,1961;斯蒂德曼,1977)、新解主义解法(弗利,1982;杜梅尼尔,1980,1983)、分期单一体系解法(克里曼,1995,1998;弗里曼,1998)和中国解法(白暴力,1986,2006;丁堡骏,1999,2005;张忠任,2001,2004)五大解法。主要围绕“商品价值和生产价格计量单位的问题”、“投入品和产出品的生产价格是否同时决定的问题”、“‘总计一致二命题’是否成立的问题”、“劳动价值论对生产价格决定是否冗余的问题”、“价值利润率和价格利润率是否相等的问题”、“转形是否存在‘历史性’的问题”六个方面展开讨论。

现有的关于价值转形问题的研究,基本上集中于讨论价值到生产价格的转化完成之后,生产价格与其背后的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同一时间的关系,亦即对转形结果的研究。而相对来说,对价值形成生产价格的动态过程的研究不多。基于此,我们将侧重转形结果的转形问题称为静态价值转形问题。

综观前人关于静态价值转形问题的研究,可以大致将争论归结为平均利润率是否内生决定的问题,而平均利润率是否内生的问题本质上也就是投入品和产出品的生产价格是否同时决定的问题。认识到这一点,是我们进一步分析和评价各种转形解法的关键。

首先,若投入品和产出品的生产价格同时决定(鲍特凯维兹应该是这种观点的最早开创者),根据线性代数原理,就意味着平均利润率是内生决定的。早期的古典解法模型设定上就假定投入品和产出品的生产价格同时决定,但由于各种原因,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时利润率也随之确定了。真正开始意识到内生利润率的是塞顿(1957),他通过建立价值转形一般模型,认为由生产价格决定方程就可得到平均利润率。斯拉法的物量体系方法和里昂惕夫的投入产出法的创立为利润率内生化的计算提供了便利,这种处理方法被李嘉图主义解法广泛运用,首先是萨缪尔森(1957),继而是森岛通夫(1961)和斯蒂德曼(1977),但是他们站在马克思的对立面,利用所谓“可以不通过价值概念求解生产价格和利润率”以及“两种利润率不相等”的荒谬结论来否定马克思的价值理论。新解主义继承了这一方法,但为了保证“总计一致二命题”同时成立,将考察社会总产品的范围缩小到了纯产品。白暴力(1986,1999)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转形问题的关键所在,将两种利润率的“近似”相等看作是反驳斯蒂德曼的理由。张忠任(2001,2004)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也将投入品和产出品的生产价格看作同时决定的,同时认为劳动力的生产价格独立于产出品生产价格的决定。

其次,若投入品和产出品的生产价格不同时决定,在求解生产价格的问题上就需要知道平均利润率,此时就需要添加不变性方程来求解生产价格和利润率。在转形问题的研究中,不变性方程本质上包括两个:价值总额等于生产价格总额,剩余价值总额等于利润总额。误将利润率外生化的早期古典解法,一直在不变性方程的选择上徘徊不定。不过后来的国外学者大部分还是统一遵从了米克(1956)提出的以“剩余价值总额等于利润总额”作为不变性方程的看法。在国外,明确将投入品和产出品看作分期决定的是分期单一体系解法。此外,森岛通夫(1978)利用迭代法分析转形问题也将利润率看作外生决定,需要通过平均利润率计算公式进行求解。同样地,克里曼(1998)正是通过纳入平均利润率计算公式才能求解平均利润率。在国内,丁堡骏(1995)开创了以马克思的平均利润率定义式作为不变性方程的解法,并且利用偏离系数的处理方法构建转形模型。这种方法在国内被很多学者运用,如岳宏志(2005)、朱奎(2005)等。事实上,马克思的平均利润率的定义式等价于第二个不变性方程,因此,从马克思平均利润率的定义式出发正确地反映了转形问题的实质。但将投入品和产出品的生产价格决定看作分期决定,似乎有悖于马克思的原意。

最后,不管是将平均利润率看作内生还是看作外生,总有一个绕不开的问题,即如何解释“总计一致二命题”问题。若将平均利润率看作内生决定的,则存在两种选择:第一种是与萨缪尔森(1957)及斯蒂德曼(1977)等人一样,完全抛弃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概念,同时也否定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和价值转形理论,从而绕开“总计一致二命题”;第二种如白暴力(1986)提出“平分余量”的概念来解释“总计一致二命题”,认为数量上的偏差可以通过市场的配置作用而达到一致,或者如“新解主义解法”将“总计一致二命题”在纯产品的范围内进行解释,或者如张忠任(2004)通过添加变量(劳动力生产价格与价值的偏离率)来解释“总计一致二命题”。若将平均利润率看作外生决定,也有两种选择:第一种如丁堡骏(1995)等人,由于假定外生决定的投入品的生产价格,而剩余价值总额通过平均利润率计算公式与利润总额取得相等,必然会使价值总和与生产价格总和不等。因此,他们只有保持一个命题的正确性,解释另一个命题的差异性。第二种是像克里曼(1998)、岳宏志(2005)等人,通过修正马克思的价值或者剩余价值等概念,以保证二命题的正确性。

本文试图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静态转形问题的核心进行重新认识,建立新的静态价值转形模型。一方面,完成马克思价值转形理论未完成的课题,即投入品以生产价格表示的价值转形问题;另一方面,对以转形问题为借口反对劳动价值论的一些学者的观点进行回击。

二、静态价值转形问题的新解法

静态价值转形问题主要考察的是转形的结果,即生产价格体系形成之后,各个部门都能实现平均利润率的均衡状态。在这种均衡中,整个社会生产部门均处于生产价格体系中,投入品同时也是其他部门的产出品,因此,投入品必须与产出品一样用生产价格来计量。而且我们认为只要是来自于同一生产部门,投入品与产出品的生产价格就应该相等,即各部门的投入品与产出品的生产价格在转形达到均衡状态时同时决定。

首先,对于一个经济体来说,经济单位的生产投入品大部分是核算期内生产出来的。个别资本的各个循环形态并非依次进行,而是要保持时间上的继起和空间上的并存。对于社会总资本来说,各个企业之间的生产周期是交错进行的,因此,一个企业的生产资料(主要是原材料)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本期其他企业生产的产品。当我们把核算期设定为一个较为合适的时间,那么经济单位的生产投入品基本是核算期内生产出来的。钱伯海(2002)认为:“所有物化劳动——各种生产资料统统都是其他企业的活劳动即社会活劳动制成的,而且是本期的活劳动制成的。”①当然,从实物上来看,特别是一些以生产周期较长的固定资本形式存在的投入品并非像钱伯海所言,投入品全部来源于本期,但是由于企业的分工协作,至少大部分是本期生产出来的。因此,我们在考察投入品的生产价格时,这部分本期生产的投入品理所当然应该以本期的生产价格计算。

其次,研究经济理论也要考虑到会计记账,即使有部分投入品确实是前几期生产的,也都应该以再生产所花费的价值或生产价格计算。马克思曾经指出:“预付资本——不管是以固定形式存在还是以流动形式存在——的价值提高或降低,是由于预付资本的再生产所必需的劳动时间的增加或减少,而这种增加或减少与现有的资本无关。每一种商品(因而也包括构成资本的那些商品)的价值,都不是由这种商品本身包含的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它的再生产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②可见,如果某一投入品是由上一期生产的,那么在本期作为投入品核算利润率时必须按照本期的生产价格计量。“如果在改变了的条件下再生产同一物质资本一般需要加倍的时间,或者相反,只需要一半的时间,那么在货币价值不变时,以前值100镑的资本,现在则值200镑或50镑。如果这种增值或贬值以同等程度影响资本的一切部分,利润也就会相应地表现为加倍的或减半的货币额。”③

最后,对于研究静态转形问题来说,投入品与产出品的生产价格同时决定也是逻辑推理的必然结果。如果将静态转形看作是动态价值转形的最终均衡结果,且将动态转形过程中投入品与产出品看作并非按照同一生产价格计量的,因为往往在动态转形过程中,习惯将投入品作为上一期生产的,所以应该以上一期的生产价格进行计量。由于整个过程并没有完成转形,平均利润率和真正的生产价格并没有形成,因此上一期的投入品到本期的产出品,之后本期产出品又转入下一期的投入品……一直持续下去。如果我们把这个过程看作是无限期,那么最终的平均利润率和生产价格的形成就是这个过程的一个收敛的极限值。当达到极限值的均衡状态时,一方面前后两期的生产价格无限接近,另一方面这两期的间隔相对于整个长期的转形过程来说是微小的,可以忽略不计。因此,研究均衡状态的静态转形问题时,必须将投入品和产出品的生产价格视为同期决定的。

由此可见,研究价值转形完成后的均衡状态时,投入品和产出品的生产价格同时决定或者说投入品的生产价格与产出品的生产价格相一致。这既是理论研究的合理假定,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现实基础。

除此之外,还假定:经济自由竞争,各个生产部门包括资本量、剩余价值率、资本有机构成、资本周转速度等资本和技术状态不变,不存在固定资本和联合生产等。

对模型(1)需要作三点说明:①模型(1)又可称为“不变性方程”,它的含义是活劳动创造的价值(或生产价格)总和不论在价值体系还是在生产价格体系下都是不变的,说明在生产价格体系下,若劳动力价值与生产价格偏离,就意味着剩余价值的等量的反向偏离。②模型(1)表明,价值与生产价格是同一层次的概念,计量单位应该统一,在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过程中,活劳动创造的新价值(生产价格)都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活劳动的劳动时间不变,那么体现在劳动中的价值或生产价格总是相等的。③马克思曾经明确指出,可变资本的生产价格与价值的偏差总是以新产品包含的一定劳动量来补偿,这与不变资本的生产价格与价值偏差之间加到新产品的生产价格中不同④,该式表达了马克思的这个含义。

为平均利润率决定方程,其中l-pbl为生产价格形成后的单位商品的剩余价值,由于各个劳动力的价值和生产价格均发生了偏离,因此各部门的剩余价值与价值体系下的剩余价值也存在偏离,但在生产价格体系下,各部门的剩余价值的计算应该以总的活劳动创造的价值减去资本家用以补偿可变资本后的余额。分子项(l-pbl)q为剩余价值总额,分母项p(A+bl)q为以生产价格表示的成本价格总额,由于假定不存在固定资本,因此成本价格总和也就是预付资本总和。

在模型(1)中,A、b、l、q均为已知数,未知数包括n个生产价格p,n个价值w,以及平均利润率r,总共2n+1个未知数,而方程的数量也是2n+2个(n个价值决定方程,n个生产价格决定方程,一个“不变性方程”及一个平均利润率决定方程)。但是,仔细分析可知,最后三个方程并非相互独立的。可以很容易证明,由第二和第三个方程可以推出第四个方程:由生产价格决定方程可得:

将式(4)变形就可以得到模型(1)中的第四个方程,即平均利润率决定方程。因此,模型(1)包含2n+1个未知数和2n+1个独立的方程,模型(1)有解,且仅有唯一解。

根据线性代数原理,由静态价值转形模型(1)的第二个式子即生产价格决定公式,确实可以决定平均利润率和生产价格的相对量。但有三点必须指明:

第一,“物量体系”在数学意义(量)上决定平均利润率并不意味着经济学意义(质)上决定平均利润率。模型(1)中,生产价格的决定方程p=p(A+bl)(1+r),只要A、b和l确定,平均利润率r就可以计算出来。但是我们认为这只是数学意义上的量的决定,并不意味着经济学意义上的平均利润率可以这样决定。经济学意义上的平均利润率的决定是由模型(1)中的第四个方程完成的,即马克思对平均利润率的定义式。⑤

第二,内生的平均利润率与平均利润率的决定公式并不矛盾,它们两者量上的相等是通过生产价格绝对量的变化体现出来的。生产价格的决定方程,除了决定内生的平均利润率之外,还可以得到生产价格的相对量。但是生产价格的相对量并不能完全反映生产价格的本质。马克思认为价值量以劳动时间计量,是绝对量,相对价值量的变化不能说明价值量的实际变化⑥,生产价格也一样。因此,生产价格的决定方程和平均利润率的决定公式共同决定平均利润率与生产价格的绝对量。

第三,内生决定的平均利润率的量的变化正确地反映了资本技术构成(A∶bl)的变化。在剩余价值率不变的条件下,当资本技术构成变化引起单位产品的投入量增加(减少)时,物质投入量矩阵A+bl各行加总将会越来越趋近(偏离)1,从而使得平均利润率下降(上升)。因此,平均利润率的内生性并不违反马克思关于平均利润率与资本有机构成之间关系的观点。

在静态转形模型(1)的基础上,下面分析“总计一致二命题”问题。

首先来看剩余价值总和与利润总和。根据前面的分析,生产价格形成之后,剩余价值总和M=(l-pbl)q,而利润总和为∏=p(A+bl)rq,由模型(1)中的平均利润率决定方程可知,(l-pbl)q=p(A+bl)rq,而该式两边分别为剩余价值总和与利润总和,因此两个总和相等。

其次来看价值总和与生产价格总和。由价值决定方程,价值总和可以表示为:

可见,价值总和与生产价格总和存在差额,而差额产生的原因很显然是由于生产资料的生产价格与价值的偏离引起的。一般来说,作为投入品的生产资料只是整个社会总产品的一部分,因此,不能保证这些产品的生产价格总和与价值总和相等,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新产品的价值总和与生产价格总和总是存在差额。如果在整个经济体中,作为生产资料的每种投入品与社会总产品成相等的比例,即Aq=αq(0<α<1,且为常数),那么价值总和与生产价格总和wq-pq=(w-p)αq=α(wq-pq),由于0<α<1,因此wq-pq=0,即价值总和与生产价格总和相等。但是一般情况下,这种状态是不存在的,除非全部产品都作为投入品而不存在消费(即Aq=q)。

三、对几种典型静态价值转形解法的评析以表示为:

萨缪尔森模型中最为关键的步骤是引入标准工资品向量m,从而将工资用生活资料的价值或生产价格进行表示,即πm=或Pm=W,才能得到模型(9)。我们认为对于静态转形模型来说,假定固定的标准工资品是合理的。根据模型(9)的两个方程,在满足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可分别计算出相对价值量、相对生产价格以及平均利润率,萨缪尔森认为生产价格和平均利润率的决定独立于价值的决定。但是很显然,萨缪尔森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没有考虑绝对价值量和绝对生产价格,正如当代西方经济学的价格理论中没有价值或价格实体概念一样,认为价值或生产价格由流通领域交换过程决定。但是流通领域决定的价值或生产价格的绝对量到底多大,为什么商品的价值会表现为一定的货币量,萨缪尔森的模型是无从回答的。因此,包括萨缪尔森解法在内的“新李嘉图主义解法”从根本上说并非价值理论,而只是交换价值理论,他们在转形模型中抛弃了“不变性方程”,割裂了价值体系与生产价格体系之间的联系。

(二)森岛通夫解法简析

森岛通夫总体上属于站在维护马克思经济立场的角度研究转形问题的学者。他在两个时期关于转形问题的研究结论是不同的,20世纪60年代初,他认为“总计一致二命题”只有在很严格的条件下才能成立,而20世纪70年代初通过利用马尔科夫过程来构建转形解法,得出“二命题”始终成立的结论。

森岛通夫(1974)构建了一个“动态”转形模型⑦,利用迭代法分析了平均利润率形成与生产价格的形成。该模型的基本结构是:

(三)杜梅尼尔解法简析

杜梅尼尔是“新解主义”(又称为“新解释”)解法的主要创立者,他提出了运用“劳动时间的货币表示”(MELT)代替“古典解法”的“不变性方程”,建立了价值体系与生产价格体系之间的关系。

基于杜梅尼尔(1980年)的文章,其转形模型可以表示如下:

其中,P为总利润,R为总的纯收入(总收入减去非工资成本),L为总的活劳动时间,S为以劳动时间表示的总剩余价值,w为货币工资率(即为单位劳动时间的货币工资),wL为货币工资总额。m=L/R,也就是MELT的倒数,或者说是以劳动时间表示的货币收入,因此wLm即为劳动力价值。

杜梅尼尔认为“总计一致二命题”可以表示为:利润总和等于剩余价值总和,即Pm=S;纯产品的价值总和等于生产价格总和,即L=Rm。

杜梅尼尔的解法存在两个问题:首先,他将价值总和等于生产价格总和限定在纯产品范围内成立,这就意味着,将作为生产资料的投入品撇开了,那么,正如我们在静态价值转形模型中所提到的,此时生产资料的生产价格与价值的偏离并不加入所要考察的“纯产品”中。因此,对于纯产品来说,价值总和与生产价格总和必然相等。但是,正如批评“新解主义解法”的学者所指出的,马克思所考察的是社会总产品,对于转形问题来说,考察社会总产品并没有涉及重复计算的问题。其次,他将以纯产品为标准计算出来的MELT系数运用于包括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来说明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与其生产价格之间的关系(如将劳动力价值表示成货币工资和MELT的比值,而不是劳动者生活资料所包含的劳动时间或价值),由于各个组成部分的产品构成不同(如作为不变资本的生产资料与作为补偿可变资本的生活资料产品构成明显不同),其价值与生产价格的偏离情况也不同,因此,统一运用MELT进行转化是存在问题的。

注释:

①钱伯海:《钱伯海文集》第4卷,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年,第21页。

②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57页。

③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57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81~182页。

⑤这里要注意的是,当投入品发生转形之后,马克思关于平均利润率的定义式,应该是剩余价值总额与以生产价格表示的成本价格总额之比,而非其他。

⑥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69页。

⑦森岛通夫的转形模型实质上并不算动态转形模型,一个主要的原因在于:森岛通夫的模型并没有平均利润率真实形成过程的描述。因此,这里从静态转形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

标签:;  ;  ;  ;  ;  ;  ;  

关于静态值转换问题解的新讨论--兼对几种典型解的分析_平均利润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