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的印度尼西亚农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印度尼西亚论文,农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印尼是一个农业大国,是世界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地,农业在印尼国民经济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农业部门一直是印尼最大的就业场所,农业从业人员在总就业人口中所占的比重1970年为66.3%,1980年为57.4%,1993年为50.6%。预计到下个世纪初农业提供的就业机会仍将是印尼各经济部门中最多的。
农业还是印尼国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1960年它的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3.9%,1970年占47.2%,1980年为25.7%,1995年降到了17.2%。尽管比例不断下降,农业仍是仅次于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第三大国内生产总值来源。
印尼农业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它是出口创汇的一大来源,农产品特别是热带经济作物的出口给印尼带来不少外汇,即使是1981年石油出口达到高峰时,农产品(包括初级产品和半加工产品)的出口值也占总出口值的12.6%和非石油天然气出口值的70.5%。到1995年,这两个比值分别为27%和35%。
印尼农业之所以能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一个基本的原因就是它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印尼国土面积辽阔,有190.4 万多平方公里,其中可耕地面积有将近1900万公顷。印尼气候属热带海洋气候,具有雨水多、气温高、温差小等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农作物一般都是一年两熟,多的还可以达到一年三熟。
印尼独立后,特别是60年代末以来,政府对农业种植结构进行了调整,努力发展粮食生产,改变了过去单一发展经济作物的局面,使农业生产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以下是各种农作物的生产发展情况。
大米 大米是印尼大多数居民的主食,占其日常食物消费的80%以上。长期以来,由于印尼自己生产的大米产量有限,不能满足全国人口的消费需求,因而每年都要从国外大量进口大米。70年代末80年代初,印尼一度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稻米进口国,每年的稻米进口量达到200 多万吨。为了改变大量进口稻米的局面,60年代中期以来,印尼政府把实现稻米自给自足当做农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来抓,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提高稻米产量,其中包括兴建大规模的农田灌溉项目以扩大可耕地面积,选用新的高产品种、化肥及杀虫剂。这些努力在80年代中期终于取得了显著的成效,1984年和1985年的大米产量分别达到3813万吨和3903万吨,实现了自给自足,不仅停止从国外进口大米,而且还有少量大米出口。此后几年,大米生产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连年增产。
进入90年代以后,由于受不利气候和作物病虫害的影响,印尼大米生产多次出现减产,1991年和1993年的产量均比上年有所下降,导致恢复大米进口。1994年,由于自然灾害和稻田转为非农用途的面积扩大,大米产量再次下降,只生产了4660万吨,比1993年的4820万吨减少了4%,降到90年代前期的最低点。经过努力,1995年的产量开始回升,增加到了4850万吨。
经过过去十余年的兴衰起伏之后,目前印尼的大米生产又面临着新的考验。印尼已在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中承担义务,要开放国内的农产品市场,这意味着印尼大米将面临国外大米的竞争。
杂粮 印尼生产的杂粮主要有木薯、甘薯、玉米、大豆和花生。70年代初以来,印尼政府认识到充分利用旱地的重要性,大力发展杂粮生产,并号召人民多吃杂粮。自那以后,各种杂粮的产量有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玉米的产量自1971年至1981年平均每年增产4.6%,1976 年为257.2万吨,1981年为464.8万吨。进入90年代后,玉米产量增长放慢,1990年为673.4万吨,1994年为686.9万吨,1995年增加到822.3 万吨。木薯的产量增长比较缓慢,1981年产量为1367.3万吨;1991年增加到1595.4万吨;1993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为1728.5万吨,1995年却下降到1531.2万吨,低于1991年的水平。大豆的产量1981年为68.7万吨,1991年增加到155.5万吨,1995年进一步提高到168.9万吨。
橡胶 橡胶生产在印尼农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橡胶是印尼最主要的经济作物,也是印尼农业部门最大的出口产品。印尼曾经一度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70年代期间,由于橡胶树种没有及时更新,再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致使橡胶产量增长极慢,平均每年只增长1.2%,印尼因此失去了第一大橡胶生产国的地位。此后, 印尼采取了各种措施振兴橡胶生产,其中包括扩大种植面积,采用新的高产品种,等等。经过努力,橡胶种植面积已由1978年的230万公顷扩大到1993 年的323万公顷,产量则由1980年的102.5万吨增加到1995年的150万吨。目前印尼是仅次于泰国的世界第二大橡胶生产国。印尼生产的橡胶大部分供出口。与产量增长相应,出口量也由1968年的77.09万吨增加到1995年的140余万吨,同样,仅次于泰国而居世界第二位。目前印尼约有1200万人以种植橡胶为生。
椰子 印尼是世界上主要的椰子生产国,其产品包括椰干和椰油,是印尼的传统出口商品。生产椰产品的几乎全部是小农。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期,这个行业曾一度出现衰落,大多数椰树都处于树老果少的状态。印尼甚至从国外进口椰干以满足国内的消费需求。经过广泛的再种植活动,现在椰树的种植面积显著扩大,已由1985年的299 万公顷增加到1994年的356万公顷。结果,椰子的产量和出口量都快速增长, 现在印尼又重新成为世界市场上椰干和椰油的主要供应国。
棕榈油 棕榈油是印尼经济作物中的后起之秀,由于政府提供各种优惠待遇给以扶持,油棕树的种植面积和棕榈油的产量自70年代初以来一直在快速增长。据统计,油棕园的面积已由1970年的12.7万公顷增加到1994年的177.7万公顷,棕榈油的产量则由1970年的21.65万吨增加到1995年的435万吨。在产量增长的同时,棕榈油的出口量也相应增加, 已由1970年的15.9万吨上升到1994年的163万吨。 现在印尼已成为世界第二大棕榈油生产国和出口国。
可可 自70年代初以来,印尼在可可种植业中进行了大量投资,使可可产量由1968年的1200吨增长到1995年的27.4万吨。目前,印尼是世界第三大可可生产国,位居科特迪瓦和巴西之后。预计到2000年印尼的可可产量可望达到33万吨,从而成为世界最大的生产国。
咖啡 印尼的咖啡产量已由1968年的15.7万吨增加到1995年的45.5万吨,占世界咖啡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强,成为仅次于巴西和哥伦比亚的世界第三大咖啡生产国。印尼近95%的咖啡是由小农种植的,其种植面积已由1968年的32.2万公顷稳步扩大到1994年的110万公顷。 印尼生产的咖啡大部分供出口。自80年代后期以来,由于世界咖啡市场上的价格普遍疲软,印尼咖啡的出口值一直低靡不振。在1993年10月主要的咖啡出口国推出了一项维持咖啡出口的计划和1994年巴西的咖啡遭到霜冻损害之后,1994年印尼的咖啡出口收入有了明显好转,达6.96亿美元,比1993年的5.04亿美元增长了38%。
香料 印尼在历史上就以“香料群岛”著称,现在仍是世界上香料的一个主要产地。印尼生产的香料,既供应国内市场,也供应出口。印尼出产的香料最重要的是豆蔻、胡椒及丁香。
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豆蔻生产国,其产量占全球产量的75%,主要是为出口而生产。自8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全球豆蔻每年1.2 万吨的产量远远超过了每年1万吨的需求量,使得价格下跌。 印尼多次努力同格林纳达这个世界上的另一主要生产国达成销售协议,以维持国际市场上的销售价格。1987年两国之间达成了一项协议,但1990年该协议破裂。此后印尼又多次努力恢复该协议,最近一次是1995年4月, 但都未能成功。
印尼出产的胡椒(包括黑胡椒和白胡椒),胡椒产量由6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初期的每年4.5万吨至5万吨,逐渐增加到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的每年6.5万吨至7万吨。所生产的胡椒大部分用于出口,1989年至1995年,胡椒的出口量在2.77万吨至6.14万吨之间波动。
丁香的产量自1975年至1990年增长了四倍,达到6.6万吨。 所产的丁香几乎全部是在国内市场消费。1991年印尼一个半官方的机构垄断了丁香的营销,影响了丁香种植者的生产积极性,结果1991年至1993年期间丁香产量急剧下降。1993年这个机构停业后,丁香产量才有所回升。
以上是印尼各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发展情况。总的来说,印尼农业在过去30年间取得了稳步的发展,其年均增长率在70年代达到4.1%,80年代为3.7%左右,90年代前半期仍保持在3%以上。
印尼农业之所以能取得上述显著的成就,是同印尼政府采取的一系列优先发展农业的政策和措施分不开的。从每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印尼政府就把农业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为振兴农业而制订和实施了以下政策措施:
一、开展“绿色革命”,推广高产新品种。印尼政府十分重视发挥农业科学技术的作用,很早就设立了一些农业科研机构,开展具体的研究工作。1974年又专门成立了一个“农业研究开发厅”,由它领导和协调全国的农业科研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印尼农业科研人员培育出了水稻高产新品种“皮泰”和“西格迪斯”,并在全国加以推广,使稻谷的单产从1970年的每公顷1613公斤提高到1977年的2793公斤,1988年又增加到每公顷4177公斤,为印尼实现大米自给作出了重要贡献。此外,印尼农科人员还培育推广了单产可达8.5吨的玉米良种“杂交号”、 抗病耐旱的橡胶品种“GT—1”和“PR—107”、咖啡良种“S— 795”、 “S—288”和“S—333”,以及成熟期只有三个月的大豆优良品种,对杂粮和经济作物产量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推广高产良种的同时,印尼政府还大力推广化肥、农药、拖拉机、水泵等现代化农业生产手段的运用,对农民购买这类物资给予贷款、补贴等优惠,使农田集约化耕作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就化肥的施用而言,印尼是东盟国家中消费量最多的国家;从化肥的单位面积投入量来看,印尼也名列前茅。
二、移民垦荒,扩大耕地面积。在提倡集约化耕作的同时,印尼政府也注意到增加种植面积的必要性。从1969年开始鼓励人口过于集中的爪哇、巴里岛的居民迁居外岛,垦荒种地。在第一个和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1969年至1978年),一共移民9.05万户(40.2万人)。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1979年至1984年)加快了移民速度,平均每年有近11.5万个家庭迁居外岛。政府向每户移民提供2—4公顷土地以及必需的种子、化肥、农药、农具、住宅、低息贷款。移民们在新开垦的土地上种植粮食和经济作物,为农业生产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自第四个五年计划以来,由于资金不足等原因,移民垦荒的实施力度大大减弱。据1995年统计,有6.44万个家庭被安置到外岛。
三、控制粮食价格,兼顾农民和消费者利益。过去印尼市场上的大米销售价格在稻谷收获季节降得很低,到了缺粮季节又涨得很高,淡旺季的差价悬殊很大,既打击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又不利于消费者。因此,政府于1970年建立了一套大米价格调节机制,从这年起每年都规定大米的最低和最高价格,当市场上的大米价格低于规定的最低价格时,政府就按最低价格收购大米;当大米市价接近所规定的最高价格时,政府就抛售大米,使米价降到适度的水平。从1978年起,印尼政府对玉米、豆类等杂粮也开始规定最低价格。根据物价上涨幅度,大米和杂粮的最低价格每年都有所提高。例如,大米的最低价格1974年定为每公斤68.5盾,1978年定为119.5盾,1985年为285盾,1995年已提高到659盾。 这套价格调节机制的实行缩小了淡旺季粮食价格的差距,保护了农民和消费者的利益,促进了粮食生产的发展。
四、加大对农业的投入,重视农用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印尼政府的财政预算中,农业一直是优先考虑的部门之一,划拨给农业部门的经费不论从绝对数字还是从所占比例来说,都在逐年增加。例如,在1980/1981财政年度的预算中,农业和水利建设开支为5160亿盾,占当年建设总开支的10.3%。到了1996/1997财政年度,拨给农业部门的资金增加到4.091万亿盾,其在整个建设开支中所占的比例也扩大到12.46%。农业建设资金主要用于农用基础设施,特别是水利灌溉系统的建设上。印尼80年代初建设的水利灌溉系统使农田灌溉面积达545万公顷, 占80年代初耕地总面积的38.3%。到1992年,农田灌溉面积增加到670.8 万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47.2%,使印尼成为东南亚水浇地面积最大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