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工程建设中难免会造成水土流失,而水土保持能够防止人为活动、自然因素导致的水土流失,与国家提倡的节能、高效、环保生产政策相契合。本文主要对水土保持作用与设计原则、实施措施展开分析,希望对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事业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关键词: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工作;问题;治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S157文献标识码:A
1水土保持作用
水土流失环境问题,不仅影响水土资源利用,同时会减少水利工程建设的效益;对此,水利工程建设、水土保持同步展开,成为了防治水土流失的主要手段。尤其是灾害严重,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建设区域,改良与综合治理水土环境意义重大。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引用水土保持,可降低洪涝灾害,提高土壤入渗量,拦蓄径流等作用,在汛期可削减洪峰,同时提高防洪能力。在旱季能够补充径流,降低径流年际改变。排灌沟渠等水土保持设施,能够提高塘库蓄水能力,拦泥拽沙,减少河道、水库等的淤积,提高水库使用效益、寿命。
2面临的主要问题
(1)有关标准和规范还不健全。对于目前水土流失以及自然生态系统问题,虽然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也给出了一定的扶持政策,但是其涉及范围主要还是在水土保持方面,至于水生态修复建设等方面的标准和规范尚不健全,不仅没有明确自然生态修复建设要求,也使得生态修复建设工作时常被忽略,导致生态修复建设工作上的不足降低了水土保持工作的质量,从而影响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也使得水土保持工作事倍功半。(2)相关技术以及生态意识的推广力度不足。目前,对于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领域的技术研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而且在一些地区进行的水土保持和自然环境保护研究实验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对生态修复技术以及生态保护意识等方面的推广力度还是存在不足。现阶段,生态建设在我国很多地区还属于较为新颖的概念,这些地区的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对于生态建设的内容以及实施方法还比较陌生,也经常将生态建设误认为是水土保持或者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再加上生态建设意识以及相关技术推广力度的不足,不仅影响了这些地区的专业化生态建设工作开展进程,也降低了这些地区的生态修复建设工作质量。(3)生态修复相关技术水平较低。目前,虽然国内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建设技术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并且在一些地区的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建设实验中也取得较好的成效,但是对于我国辽阔的国土面积以及自然生态建设目标而言,其技术水平以及修复建设效果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而且由于不同地域的环境特征存在差异,使得很多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建设技术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如果盲目的将这些技术推广到全国并实施,而没有根据不同地域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和改进,很容易造成自然生态环境的再次破坏。所以有关部门和技术研发团队应总结现有的技术经验,并通过全面调研以及深入的实验分析,研究出一套成熟的、可全面推广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建设技术,从而推动我国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建设工作进程。
3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工作
3.1加强宣传
水土保持工作,作为与人们生活质量相关联的公益性工程,首先人与自然间应和谐相处。其次利用现代媒体影响,提高群众对工作展开的认识与责任,以及水利工程建设的监督意识。最后各部门应当合理借助群众力量,确保水土保持工作顺利展开。
3.2综合治理
水利工程建设中,应当加强对堤防、蓄水与引水等工程的认识,改善坡形与沟床,切实预防水土流失。挖方区需设置排水渠、截流沟、抗滑桩、挡土墙等工程措施;降低重力侵蚀影响。回填区应整理坡形,同时敷设林草,减少施工中的水蚀风蚀等侵蚀。临时占地加强防护与以整理、补植。施工中的弃碴循环利用。沟道内需设置谷坊、淤地坝等治沟工程,减少边坡淘涮。临时生活区禁止向农田排放污水与生活垃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完善水土保持工作的各项检测系统
由于农田的基本环境复杂多变,进行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时的具体环境也是要与之对应的,如此多了步骤都需要进行专业严格的设计,水土保持工作也应该按照设计的结果进行施工。为了保证施工人员能够完美的按照设计人员的意图进行施工,就必须对农田水利施工的各个阶段进行监控没确保每一步都能够达到标准,做到一步一检测。如果等到工程结束后再统一验收,一旦出现问题,进行解决时就会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从而影响是施工效果。应该对每一次的施工质量检测进行记录,一定要确保记录数据的准确性,这样可以根据数据进行分析,制定出不同地质条件所适用的农田水利施工方案。
3.4从多方面对水土保持工作进行治理
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哲学家也有相应的理论进行证明,农田水土保持工作也符合这一理论,农田水土保持工作的施工与施工现场周围环境的关系十分紧密,只是单独的对农田水利进行治理,所起到的效果可以说非常微弱,想要提高农田水土保持的效果,必须要对农田进行全方位的治理手段。农田的水土保持施工工作所要考虑的因素是十分复杂的,也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正是因为这种原因,在进行农田水土保持工作施工时一定要在农田周围设置一条临时使用的泄水渠,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水土流失;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在山坡或斜坡前一个土堆,在发生山体滑坡或者洪水的时候可以进行阻挡,减缓甚至是直接阻拦下山体滑坡与洪水。对农田周围的环境进行综合治理,可以对农田的水土保持工作产生一定的帮助作用,也可以使农田水利在很长一段事件内实现可持续发展。保证农作物生长情况,促进我国农业的高速发展。
3.5制定科学合理的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修复计划
水土保持以及水生态修复建设工作是一个较为漫长且反复的过程,需要在工作开展之前做好相应的修复计划,并严格遵守计划中的执行步骤以及执行标准,在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修复计划制定过程中,应全面、深入的了解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情况以及气候等因素,并根据相关的技术工艺以及修复目标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修复建设计划,从而保障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修复建设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并为之后的自然生态系统修复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6合理地进行科学配置基础设施
我国的农村人口比较多,很多需要修复的生态环境之中还居住着人,他们在取暖、做饭等方面还在使用古老的燃烧木料的方法,这对环境的危害极大,如果不对人们的生活方式进行改革,就不能有效地预防砍伐等问题,例如使用沼气设备等,实行退耕还林措施可以推进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进程。
结束语
随着水利工程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水土保持工作的展开也越发自如。为提高工程建设的经济、生态效益,除原则性展开水土保持工作外,还需加强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宣传与资金投入,切实提高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确保水利工程建设顺利展开。
参考文献:
[1]于航.水利工程水土保持防治及治理措施探析[J].居舍,2017(34):143.
[2]辛海洋.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水土保持策略[J].中国农业信息,2017(21):30-31.
[3]张兆金.水土保持在水利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分析[J].低碳世界,2017(30):77-78.
[4]蒋言和.水利工程设计中水土保持理念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42):257-258.
[5]罗丁源.谈水土保持措施对水资源与水环境的影响[J].江西建材,2017(17):111.
论文作者:张健开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5
标签:水土保持论文; 工作论文; 农田论文; 生态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水利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