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如今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人们的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同时对于供电需要也在进一步加强,因此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必须要对供电安全以及稳定给予保证,使其能够对人们的正常生活以及生产给予保障,电力企业对自动化技术进行应用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对供电效率进行提高,同时还能加强供电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本文之中,主要是针对了电力自动化的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研究,并且在这个基础之上提出了下文中的一些内容,希望能够给与同行业进行工作的人员提供出一定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技术;电力工程;应用;分析
1导言
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增长的同时使其电力自动化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并且我国的电力企业在对电网进行运行的过程中最为基本的要求便是安全以及稳定。然而在实际中依然是具有着这样或者是那样的问题直接的制约着电网运行的安全以及稳定,因此必须要对电网自动化设计的规范给予加强,使其能够更好的实现电网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电网在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2电力自动化的技术基础性内涵机理分析
针对于电力自动化的技术而言,主要是作为电力工程系统和布置延展的一个重要的保障,只有能够经过多个方面的自动化检测以及供配电等结构单元之间的无缝衔接后,我国的智能化超特高压电网才能够得到全方位的推广以及应用。在实际之中,这种技术的模式主要是摒弃了传统强电主导环境下的电磁式继电器的操作方式,然而使其能够凸显出互联网以及微机等基础性的电子信息技术控制更加具有着实现,使现场的各种各信息模拟量可以在第一时间之内能够完成内转化为数字量,通过逻辑运算的方式能够进行在线设备的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因此归结而言,正是在这种自动诊断以及控制等多功能的辅助范围下,电力工程才能够逐渐的去完成高质量以及高标准的运行目标。
3重要作用分析
3.1对测量的精度进行提高
现阶段由于我国电力工程已经不断的规划和建设智能电网,所以不仅要保证自动化,同时还要保证数字化要求。由于我国地域相对比较广阔,环境存在复杂性,对智能电网中的智能配电网而言,同时要具备较高的自治性,尤其是对测量过程中的精度,要比以往的传统测量技术更加准确,只有这样才能对电网数字化机电保护进行保证。
对于传统的电力工程而言,其计量系统的整体误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零点期级,如果CT、VT误差均为零点二级,信号在电缆树洞时不仅会受到电磁带来的干扰,同时还会带来零点一级的信号误差。当能够进入到A/D这种转换环节后,电能表自身所具备的VT以及CT都会引入额外零点二级的信号误差。
通过和传统测量方法进行比较,运用EIT进一步作为基础远近的自动化技术系统误差能够降低到百分之四十五。其因素主要是采集过程中的模拟信号充分转换成数字信号,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全光纤系统传输,根本不用二次转换就能将其投入到相应的合并单元。
3.2对配电网好保护性能进行不断加强
通过相对来说比较多的实际运营数据可知,进一步研究动模实验表明,以往相对比较传统的技术在智能配电网保护时,如果故障发生在设定区间外,传统的电磁式原件存在饱和现象,就会致使继电差动保护误动作,如果故障实在设定区间内进行发生,对于传统电磁式原件差动电流过程中存在的谐波就能致使继电差动保护动作时间进行延长,甚至会出现拒动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在电网长输距离进行保护的过程中,应该使用自动化技术,并且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没有磁饱和,二次实施测电压的响应波形能够较好的对一次测量电压暂态过程有效反应,对电压基波幅值存在的误差进行降低,不断加大保护范围,充分保证继电保护地的灵敏性,对可靠性不断加强,促进继电保护的迅速,对电网系统自身的保护性能进行不断加强。
3.3对暂态保护过程中的需求给于满足
现阶段我国相关的实验室对EIT暂态实施仿真实验。EIT不仅具有相对来说比较宽的带宽,同时还存在较小的相为延迟,动态以及相关线性特征等方面都比较好,能够快速的对高频信号中的幅值进行测量,在一定程度上为暂态响应提供比较可靠的数据,对智能配电网中的暂态保护的要求进行满足,提高其灵敏性和安全性。与此同时,目前我国电力系统也开始朝着高压以及特高压等方向发展,大容量以及远距离实施输送的要求应该选择出高度自动化以及数字化方式保证安全,提高经济运行。传统电力设备只能对结构以及相关的技术特点进行局限,只能测量工频参数,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容易导致电路受到震荡或者是磁饱和影响出现失真现象,所以智能配电网中由于在暂态保护原理中的电子信息技术也会对传统测量技术进行取代。
4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力自动化技术也在不断的深化和发展。目前在我国的电网中充分的利用到了传感测量技术、信息通信技术、分析决策技术以及自动控制技术,这些电力自动化技术,与电网自动化电力设备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自动化电网系统。现在自动化电力系统的发电技术环节已经实现了分布式能源的利用,与用电和配电的部分形成了一个统一的电网分布,不但满足了现代化电力自动技术的要求,还实现了电能质量的提高。如果电能不经过一定电力技术的处理是没有办法正常使用的,所以电力自动化设备必须在电力自动化技术的支撑下才能体现其高性能的属性。而在电力系统中,对可再生资源的充分利用,符合当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例如,太阳能、风能等。
5电力工程中电力自动化技术的综合应用
现代的电力系统建设的发展进程中,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自动化设备中得到充分体现。发电设备能够通过先进的自动化发电技术,开发利用新能源,并转化为电力来降低原来发电技术的耗损,以及提高发电的效率。随着电力技术不断的成熟,电力自动化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体现在电力系统的各个环节中,促使电力设备在电力技术的结合状态下,更好的促进我国自动化电网的建设和发展。其次,在电能储存技术方面,通过与电能储存设备的结合,提高了整个电力系统性能的性能。在降低系统损耗的同时,实现了对电力储存设备与分布式电源配合的问题。可再生能源转化为电能进行配电的时候,会对配电系统造成间歇性的影响,所以电能存储技术可以实现降低电力负荷的同时,解决可再生能源对配电系统的影响。定制电力技术与智能电网中的质量控制设备的结合,在我国的电网建设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是电力系统一次重要的革新。
6结论
通过根据上述的分析可以得出,电子信息的技术以及大规模的集成电路综合作用下,从而使其我国的电力工程电气自动化的技术也是取得了较为宽广的一个个发展前景,同时我国特高压的电网在高速的发展和应用之中,从而使其我国的电网一时间过度成为了现代电力工程较为持续发展的一个主流趋势,与此同时也是为日后解决我国电力工程技术落后问题的一个最为合适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娄进.浅谈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J].广东科技,2012,13:50+69.
[2]石海青.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02:61-62.
[3]陈理国.浅谈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6,18:151.
[4]褚云光.浅谈电力工程中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20:66-67.
[5]曹迎春.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5,05:52-53.
论文作者:王晶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3
标签:技术论文; 电力论文; 电网论文; 电力工程论文; 过程中论文; 使其论文; 电能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