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道真自治县特殊学校 563500
在现阶段,大多数轻度或中度智力落后儿童已成为普通学校、普通班级中的一员,与正常儿童一起享受平等的受教育权利。但现在许多随班就读学生成了随班就坐,他们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能力也随年级的升高而降低。
作为教师,我们都应该认识到:随班就读生虽然有许多缺点,但他们也是班级的一员,并客观现实地融入到了班级体的生活学习之中,因此随班就读学生的教育要在集体中实施,这个集体不仅要有对普通学生的一般教育氛围,而且应该对有特殊需求的随班就读学生给予特别的关爱,这种教育不是由某一个教师,而是由有一个合作精神的教育集体来承担。
下面就如何实现这种教育氛围,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按分层,常规培养不放松
在教学方面,要以“面向全体,兼顾差异,注重融合,科学发展”这一总策略为指导,分层设标,分层施教,分层测试学习效果。要根据随读生的实际水平,适当降低程度和要求,减少作业量,使他们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完成学习任务。但常规上的要求不能放松,如上课—定要专心听讲,作业一定要及时完成等。当然要达到这些要求也不是容易的事情,教师要教给他们方法,向他们讲明道理,很多时候,老师要亲自示范给他们看。当学生违反要求时,老师要耐心地、反复地教育,渐渐使他们明白,学习应该怎么样,不应该怎么样,慢慢地使他们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
二、强“优”培“特”,补“短”避“弱”,创设随班就读学生发展空间
随班就读学生由于自身的残疾,与正常学生的发展不是处于同一条起跑线上,学生没有任何优势去面对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社会。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学生都有潜能,问题在于发掘。实施扬长补短教育策略就是通过加强训练残疾学生的正常感官或自身相对好一些的感官,发展和培养学生的优势项目,来弥补残疾感官、弱势项目的不足,使学生成为一个有一定能力能够服务于社会的有用之才。
1.强化优势感官,训练弥补残障感官的不足。听残的学生往往视觉灵敏,我们可以扬“视”补“听”,强化视觉训练,培养他们的看话能力,来弥补听力的不足。如我校听障生张琴琴,除佩戴助听器外,还进行看话训练。上课时她“目不转睛地看话,全神贯注地听话,聚精会神地悟话”,能够较好地参加课堂学习。视障的学生往往听觉灵敏,我们可以扬“听”补“视”,我校学生刘正祥属于低视力,老师把他安排在前排靠近讲台的位置,上课时注意靠近他讲课,并安排助学小伙伴对他补充讲授,便于他理解学习内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培养特长项目,弥补弱势项目的不足。我们不仅要通过加强对随班就读学生优势感官的训练弥补残障感官的不足,来帮助他们学习,而且要重视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发现和培养他们的特长项目,弥补他们弱势项目的不足,使他们感受成功的体验。当然这种“特长”只是相对而言,也许随班就读学生的“特长”无法与正常学生中佼佼者相比,但他们却有可能超过正常学生中的普通学生。
三、发挥助学伙伴作用,带动随读生的发展
随读学生与普通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活动,既有利于随读学生交往能力的培养,学习成绩的提高,又有利于普通学生助人为乐品质的形成及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提高。可通过以下形式实现:
1.组织各种交往活动,帮助普通学生理解残疾学生。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优秀残疾人的事迹,如贝多芬的故事、张海迪的事迹、舟舟的音乐才能等让学生感受到:残疾人虽然在某一方面是残缺的,但是它可以在其他方面也可以表现出突出的才能,即使他没有某一方面的突出表现,但是它属于弱势群体,我们也应该友好地、善意地帮助他。普通学生和随读生的交往活动可以在课堂学习中进行,也可以体现在课间游戏、节假日的帮助等方面。
2.发挥助学伙伴的作用。助学伙伴是随班就读教学中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通常为每位随读学生选配2-4名助学伙伴,助学伙伴的作用一般有三方面:(1)行动上的帮助。(2)学习上的帮助。(3)协助教师对残疾儿童进行技能训练。
四、多向互动,引进家长教育资源
对于随班就读学生的家长来说,有些家长在心理上不敢或不愿意承认这个现实,不能发现自己孩子的缺点,不能对孩子进行比普通孩子更细心的教育,于是总会发现自己的孩子存在这样或那样的毛病、怎么总是不如别人家的孩子。再有一些家长属于承认这种现实,但他们对于自己的孩子有一种负罪感,觉得对不起孩子,于是想尽办法去弥补,溺爱、迁就,对孩子出现的问题不理不问,对孩子的生活起居一切包办代替,久而久之,也发现孩子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是两种极端的现象。这样的家长缺少的是科学的教育方法。为提高教育效果,需要加强家教培训工作,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成为我们教育的合作伙伴。
1.举办家庭教育讲座和培训,让家长走出教育的误区。我校近年来,非常重视家长工作,成立了家长学校。还建立了家庭教育科研课题,平时多次召开家长会,以生动成功的教育案例强调家长教育的影响,积极营造和谐教育氛围。
2.借助家长力量,拓宽随读生生活体验。家长工作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了解和配合学校的工作,更重要的是要参与学校的工作,发挥家长自身的资源为教育孩子服务。基于这样的认识,要充分利用家长的宝贵资源,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发展。
家长是学校不容忽视的育人主体,家长资源体现了自身应有的教育价值,从而激励孩子们好学、善思、乐知,有效地实现了家校资源共享。
论文作者:佘江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8年7月总第14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8
标签:学生论文; 家长论文; 孩子论文; 感官论文; 使他论文; 自己的论文; 能力论文; 《教育学》2018年7月总第14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