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对中国银行稳定的影响_银行论文

利率市场化对中国银行稳定的影响_银行论文

利率市场化对中国银行业稳定性的冲击效应,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稳定性论文,中国银行业论文,效应论文,利率市场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概念界定

(一)利率市场化

金融自由化的理论基础是来源于麦金农和肖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金融压抑论和金融深化论,之后斯蒂格利茨等人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金融约束论则是对前者理论的深化和补充,而利率市场化则是金融自由化的重要方面。由于利率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利率市场化应当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实质是变革融资活动的风险定价机制,其目标是使得利率水平及其风险结构和期限结构由资金的供求双方在市场上通过竞争来决定,让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1]。为此,政府应取消对金融机构设置的利率限制,让其拥有利率的自主确定权。长期以来,利率市场化被当作金融自由化的核心内容,在计量研究中利率市场化变量经常作为金融自由化的替代变量。

(二)银行业稳定性

银行业稳定性通常是指在银行体系的大多数银行(那些占整个体系的资产和负债比例最大的银行)有偿付能力,而且可能持续具有这种能力。而为了使银行体系保持偿付能力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各个银行必须是不断盈利的、管理良好的、高效的,并且有良好的流动性,以应付存款人挤提的可能[2]。

然而,这种定义首先存在一个重要的问题:有多少家脆弱的银行就会使银行体系变得不稳定呢?一般来说取决于所涉及银行的规模以及银行脆弱的背后因素。如果清偿能力问题变为普遍,或者是由于共同的因素影响一大批银行,或者是个别银行的困难传染到整个银行体系,则此时可称为银行业的不稳定。其次,此定义没有考虑到金融市场化与政府隐性担保等很难量化的指标。例如20世纪50年代世界几乎不存在银行业的稳定性问题,而90年代以来这一问题日益引起关注。这并不意味着早期的银行业更有效率,而是受到了政府的更多保护,金融发展水平较低。银行体系看上去是稳定的,但是面临环境变化时,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不强,潜在的风险转化为现实风险,金融脆弱性就显现出来。再次,偿付能力只是一个静态的指标,笔者认为银行业的稳定性还应该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所以,笔者认为理解银行业稳定性应该坚持以下三个原则:(1)银行业稳定性应是整个银行业宏观层面的稳定。鉴于具体指标的难以把握,可以从功能上来理解,即银行业的稳定性应体现在其特殊功能的正常发挥,例如促进整个经济高效而稳定的支付体系、存储的中介作用、货币政策的传输作用等等;(2)银行业由于在支付系统和汇兑系统所起的作用以及具有积极的外部效应,通常被看作一种准公共产品,同时它还存在着很强的负外部效应,所以它的不稳定会对国民经济产生非常大的直接和间接的负面影响;(3)银行业稳定性有静态和动态之分,因为随着经济环境的变迁,保持银行业稳定性的条件也随之发生变化,因而必须采取动态跟踪的办法。

二、利率市场化对银行业稳定性的冲击效应国际视角

利率市场化给了商业银行利率自主权,使其可以通过利率差别来甄别风险不同的贷款者,高风险贷款可以得到高利息补偿,从而有利于改善资源配置状况。然而。利率市场化也带来了利率风险。在利率市场化的初期,由于商业银行不能适应市场化利率环境所产生的金融风险,面临着四个方面的冲击效应:

(一)利率管制的取消和利率波动的迅速加大导致银行风险增大

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贷款利率管制的逐步取消,使银行的贷款行为发生了变化:银行能够把资金配置给那些风险比较高的客户并获得较高的风险溢价收益,这也正是利率市场化的初衷。如果特定贷款的风险能通过持有多样化的金融资产得到有效的规避,则不一定会导致银行业的不稳定性。

从长期来看,利率市场化后利率波动幅度的加大则必然伴随利率风险。由于商业银行的利率敏感性资产与利率敏感性负债不匹配,利率变动之后,就会对银行的净利差收入产生影响。利率风险逐渐成为商业银行最主要的风险,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决定了其能够承受利率风险的大小。20世纪80年代以前,大多数银行经营失败,都是由于对利率的预测发生了错误[3]19-28。所以,在美国利率风险管理成为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一项主要内容。

利率市场化后,由于高风险贷款本身的脆弱性和利率波动的不确定性,以及风险管理的复杂性,再加上相关金融高级人才和规避利率风险的金融工具的匮乏,使得银行业面临的风险加大,甚至可能会导致整个银行体系的不稳定性。

(二)利率市场化降低了银行特许权价值①,加重了银行的道德风险

在关于利率市场化与银行脆弱性的一项代表性的研究中,作者收集了1980—1995年间53个国家的数据,运用Logit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得出银行危机的概率与利率市场化之间存在着显著正相关,利率市场化导致了特许权价值的降低,使道德风险加重和银行体系更加脆弱,从而增加了银行业的不稳定性[4]。同时他们认为即使是宏观经济稳定,如果没有良好的法律体系和有效的监管体系等配套性制度的安排,利率市场化的结果仍会导致银行业的不稳定。取消利率限制等金融自由化措施,削弱了银行部门的垄断性地位,激化了银行之间的竞争并降低其利润,这些结果导致银行特许权价值降低,扭曲了银行部门的风险管理行为,从而带来金融体系的内在不稳定性。因而发展中国家似乎面临着一个两难的困境:只有实现利率市场化,加强银行间的竞争才能提高银行业的效率,从而提高资金的配置效率;但利率市场化又使得特许权价值降低,从而扭曲银行的风险管理机制,使得银行内在不稳定性增加。因此若要兼顾银行业的效率和银行内在稳定性,只有通过两个途径去尽量降低对银行带来的冲击:一是利率市场化应采取谨慎的渐进模式,使得银行许权价值的降低是缓慢实现,而不是在短期内陡然下降,从而引导银行逐渐向理性谨慎的方式转变,而不至于引发严重的道德风险行为;二是加强政府的审慎监管,采取措施加强银行风险管理和公司控制[5]。

(三)利率市场化加剧了借款者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导致资产平均质量下降

由于长期的利率压抑,市场化改革后利率水平必然升高,但如果利率上升得太高、太快,就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在实行利率市场化之后,在名义利率资料完整的国家和地区中,15个出现上涨,5个出现下降;在实际利率资料完整的18个国家中,只有波兰在推行该政策后实际利率下降,其余17个国家和地区都有不同程度上涨[6]。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比如阿根廷、智利和土耳其等,还出现过不寻常的“超高利率”状况。在信贷市场中,由于信息的不对称,贷款风险与贷款利率高低之间并不存在单调的正向关系,事实上的高风险贷款往往不能得到高收益的风险补偿。在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的情况下(特别是国有银行),银行经理人员的败德行为会使这种逆向选择与风险激励的负面效应进一步放大。这是因为相对企业而言,银行拥有较少的企业项目投资的信息。因而银行往往无法有效地监督贷款资金投向项目的风险状况,所以银行往往不能准确地确定借款人违约的概率大小,然而利率市场化导致利率提高加剧了这一逆向选择。有关研究认为银行的贷款回报并不是贷款利率的单调增函数。因为随着实际利率的升高,只有风险较高的项目投资者才会继续申请贷款,从而导致银行资产平均质量下降,同时当利率上升时会迫使借款者倾向于改变自己的资金投向和项目的性质,他们很有可能将资金投向那些高预期回报、高风险的项目中去,从而扩大了道德风险。同时那些投资回报比较稳定而又不愿意以较高的利率从银行取得贷款的潜在借款者可能是风险较低的,银行利率的提高反而把优质客户排除在市场之外,由此产生的“逆向选择效应”导致银行不能从较高的贷款利率中获得更高的收益[7]。所以,利率的提高加剧了银行信贷市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从而导致资产的平均质量下降。信贷风险增大。尤其是利率过高,一般生产性投资项目不能产生足够多的利润来支付贷款的高利息时,大量的借贷资金便会通过多种渠道流入投机性极强的房地产业或股票市场以便牟取资本利得。利率市场化之后,许多国家(地区)都遇到过泡沫性资产价格的攀升问题,如日本、中国台湾、马来西亚、智利、瑞典等。中国1993年投资的高度膨胀也是属此类情况。

(四)利率市场化导致银行利润下降,加剧了对资金来源的争夺

1.利率市场化导致利率水平提高的直接结果是导致一般性企业投资规模的减小。因为在发展中国家,这样的企业资本收益率往往是比较低,当利率市场化后,高利率增加了这些企业的融资成本,降低了投资收益率,从而抑制了这些企业的投资扩张。如果高风险投资项目的融资没有同幅度的扩张,那么,当实际利率与投资收益率基本相当时,利率上升对投资的影响将会由“筛选效应”变为“替代效应”。同时居民平均储蓄倾向提高,必然导致消费需求的下降,这样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都会缩减。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利润和净投资下降而导致贷款需求下降,可能导致贷款利率下降或是没有同幅度地上升,而存款利率单方面提高所引起的筹资成本上升,只能通过银行的自身的盈利来弥补,而那些在金融抑制期间延续下来的大批低利率贷款的收益无法随筹资成本的上升而相应得到提高,这样便会从总体上削弱了银行的盈利能力,加大了银行的不稳定性。

2.在利率市场化前,利率被严格管制,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利差较大,同时商业银行还可以通过信贷配给获得隐含性的收益。在实施利率市场化以后将加剧银行在争夺客户方面的价格竞争,最有可能出现的情景是存款利率大幅上浮,这意味着银行存贷的利差将大大收缩。例如:韩国银行存款利率与公司债券收益率的差距,由20世纪70年代的5%-7%缩小到80年代的2%-5%,同期存款利率与非正规存款市场收益率的差距也由20%-26%缩减为10%-15%;而印度尼西亚的国有商业银行与私人银行之间的利率水平差距也由1983年前的11%以上,缩减到1983年的5.7%,1990年二者的差距已不到1%[3]19-20。虽然银行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效率的提高通常表现为银行利差的缩小和垄断利润的消失,即银行通过利差所获得的行业利润趋同于社会平均利润,但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或是转轨国家,银行经营业绩大多很糟糕,那么利差的减少将大大减弱银行业的自生能力,由此加大银行业的不稳定性。

三、利率市场化对银行业稳定性的冲击效应中国视角

(一)中国银行业的稳定性探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几乎没有发生过银行倒闭的现象②,但这决不意味着银行效率很高,而是它们受到更多的保护、有国家作为最后贷款人和金融管制导致利润收入可以部分消化各种扭曲和低效率造成的成本。从静态的视角上看,笔者认为中国银行业是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因为其基本能够正常发挥其服务于经济发展的功能。但从动态的视角来看,中国的银行业则是不稳定的。因为随着2006年底对外资银行的全面开放,竞争的加剧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对中国银行业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使得原有的潜在风险有放大的可能,直接影响到银行业未来的稳定性。

笔者认为中国银行业的相对稳定性主要是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1)高速的经济增长和高储蓄率。过去的十几年中,中国储蓄率持续保持在40%以上,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高经济增长和高储蓄率使得大量资金进入银行体系,从而使它们有充足的现金流。(2)金融市场不发达和金融投资产品匮乏。股票市场至今规模尚小且没有得到规范的发展,债券市场也仅处于初期阶段。这使得股票和债券的融资规模从未超过GDP的2%,同时金融产品的匮乏也使得投资渠道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所以银行便成为资金流向的最终场所。(3)市场准入的限制。中国银行业的市场准入壁垒还是相对较高的,政府通过严格控制限制了民营银行和外资银行的进入,从而减少了其对国内银行资金来源的争夺。(4)银行利率的管制。已有的数据表明,利息差额收入一直以来都是中国银行业的利润来源的主体部分。正是这种通过利率管制获得的垄断收益为银行的改革和发展创造了很重要的条件。(5)资本项目的严格管制。中国实行严格的短期资本项目管制也是中国之所以能够躲过1997年的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对资本流入和流出的严格控制和人民币近期面临的升值压力,使得银行业不会面临追加“对外资本金”的风险。(6)国家的隐性担保。尽管中国没有实行存款保险制度,但由于国有银行的巨大规模和产权的国有性质,同时又有“大而不倒”的理论支持,存款人还是可以放心地把大量资金源源不断地存人国有银行。

(二)利率市场化对中国银行业稳定性的冲击效应

利率市场化的好处在于增加储蓄并且通过利率的市场机制更好地配置资源,但在中国现有的体制下,这种初衷恐怕难以达到。一是地方政府阻碍了金融资源的市场化配置。由于财政分权和政治集中的激励机制及法治建设的滞后,中国以GDP增长作为考核各级地方政府的主要政绩标准。这种体制虽有利于增进各级地方政府的竞争,但也产生了政府的短视行为,地方政府与地方金融机构往往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利益共同体。目前地方政府仍拥有一定的重要经济资源(包括信贷等)的配置权力。那么,在现行这种政绩标准和财税分权体制的压力下,地方政府的竞争会导致其通过掠夺金融资源等行为来为本地区筹集财政资金,再通过建设大量的基础设施和形象工程,实行土地、税收的优惠措施引进外资,以增加当地的GDP增长率和财政收入,因此政府的贷款是银行贷款中不可忽视的构成部分。而政府通常只关注资金的获得性,而很少从融资的成本收益进行权衡。阻碍利率市场化的另一个重要的外部因素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滞后。据有关部门统计,2002年底国有企业贷款占全部银行信贷资金的65%左右,因其治理结构尚未完善,其非市场化行为倾向仍然比较严重,预算约束软化问题还是不能得到根本上的解决,因此他们的经济行为对利率变动仍会缺乏弹性,从而使利率市场化合理配置资源的正常功能难以有效地发挥。因此,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的融资行为共同妨碍了利率市场化正常功能的发挥,因此从理论上讲当前在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正面效应还是比较有限的。此外,货币当局宏观调控机制的不完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缺陷以及基准利率的缺失也构成利率市场化的宏观约束因素[1]10。

目前在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好处难以有效实现,利率市场化的冲击效应却可能使原来存在很大风险的商业银行雪上加霜。在对中国银行业稳定性的分析中,笔者发现中国银行业目前保持相对稳定性的重要支柱之一就是银行利率的管制所产生的高额利差收入,根据1999-2001年度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损益平衡表得出,利息收入占国有银行利润收入的69%,而中间业务相对薄弱。中国银行业本身还存在产权和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如果快速利率市场化,其冲击效应必然引起激烈的不计成本的利率竞争行为,同时加重银行自身的“道德风险”,并且极有可能出现贷款利率下降而存款利率上升,银行的利差变小,这必然导致银行的利润大幅度减少和不良资产的大幅度增加,从而削弱了银行的自生能力。因此银行利率的合理管制对于当前的中国银行业而言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目前中央银行几乎设定了银行的所有利率,包括所有企业与居民的存贷款利率,尽管近期略有调整,允许存贷利率在一定幅度内波动,但还是从银行利益的角度调整的。这使得中国银行业保持较高的利差,据资料显示2002年底利差接近4%,这也意味着在过去的5年中,由于央行通过调整贷款利率以减轻国有企业的融资成本,同时国有银行把大量资金投入到回报较低的债券市场和同业拆借市场以及对待不良贷款标准的重新处理所导致的应付利息收入的下跌,都可以通过银行的利差为国有银行处理现在的不良资产留下余地,增强了自生能力。此外,中国商业银行还不具备进行有效利率风险管理的能力,而且金融市场上也缺乏规避利率风险的金融工具。还有,存款是货币供应量主要构成部分,银行业支付清算体系的正常运转是高度依赖于存款现金流稳定的,而存款利率的市场化可能会导致存款现金流的不稳定,进而影响支付清算体系的稳定运行和整体银行业的稳定性。

总之,利率市场化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同时,必然会对银行业的稳定性造成一定的冲击。特别是对于竞争能力较弱的中国银行业而言,快速的利率市场化将大大降低其自生能力,进而危及到银行业稳定性。所以政府在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应充分考虑本国银行业的状况,采取逐步推进的策略,尽量做到利率市场化与银行业稳定性的协同发展。

注释:

①所谓银行特许权价值,就是通过对利率和市场准入的限制为银行创造的租金,这种租金使得银行许可证对持有者而言有价值,这就形成所谓银行特许权价值。银行特许权价值对于银行稳定经营是非常有利的,因为银行特许权和银行许可证使得银行更有激励去监督它们提供贷款的公司,更有激励去进行其贷款组合的风险管理,因而使得银行成为更稳定的机构,而利率市场化则恰恰是降低了这种银行特许权价值。

②改革开放以来,只有一家银行发生倒闭。海南发展银行于1995年8月18日成立,1998年倒闭。

标签:;  ;  ;  ;  ;  ;  ;  

利率市场化对中国银行稳定的影响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