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航站楼项目不停航施工成套技术综合应用论文_栾绍强,赵丁毅,孙天智

浅谈航站楼项目不停航施工成套技术综合应用论文_栾绍强,赵丁毅,孙天智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14

摘要:不停航施工关系到航班起降与航站楼的运营安全,在如此复杂的环境下如何在保证运营安全的前提下进行不停航施工,属于建筑行业“刀尖上的舞蹈”。针对不停航施工限制与复杂工况下通过运用BIM、地下无损探测、智慧运维工地管理等多方面进行不停航施工成套技术的研究工作。

关键词:机场类项目 不停航施工 智慧建设

1机场类项目不停航施工的背景

1.1机场运营安全现状,随着全国各地机场的飞速发展,航空交通承担的运输责任也越来越大,同时新兴的机场建设任务也越来越艰巨,在建设机场的同时保证原有航站楼的正常运行成为了机场工程建设的必要前提。济南遥墙国际机场现有航站楼已无法满足济南日益增长的旅客运输压力,扩建工程迫在眉睫,同时,航站楼工程各类管线设计往往未提前规划,导致大量地下管线处于航站区扩建工程施工区域内,地下管线错综复杂,机场属客流密集区域,严禁任何影响机场正常运营的状况出现,这就要求本工程在正式施工前对以上管线同时进行“零威胁”、“零事故”的迁移改造工作,确保机场安全运营。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新旧动能转换的大势所趋,传统的建筑行业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考验,传统的施工及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智慧机场及不停航施工需求,科学智能的管理模式及新技术的突破性应用成了解决当前矛盾的有力方式。。

1.2机场运营安全的重要性,安全是航空运输永恒的主题,保障航空安全是通用航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通用航空机场安全管理是航空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航机场区域范围内的安全和管理,尤其是飞行区、油库区、维修区等敏感区域的安全管理,直接关系到空中飞行安全和地面保障的政策允许。

2机场类项目不停航施工管控的难点

2.1施工限制众多:

在如此复杂的环境下进行不停航施工存在诸多限制,如塔吊高度限制、大型设备吊装限高限制、作业面受飞机滑行安全距离限制、现场漂浮物及扬尘限制、围界安保限制。

2.2管线拆改难度大:

机场区域存在众多正在使用的地下管线,该管线使用安全等级极高,是保证航班起降与航站楼使用的生命线,且拆改全过程不能断电,实现瞬时切换。

2.3对项目的管理要求高:

不停航施工对项目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作面的阶段性交付加大了施工协调难度;安保等级的严格加大了项目对人员管理、安全管理的要求;环境监管的要求,加大了对项目降尘及漂浮物管理的措施;

3机场类项目不停航施工的管理亮点

3.1打造的BIM+FM智慧运维工地

通过增加智能设备、系统开发的方式自主研发形成了建筑行业第一个机场智慧建造运维管理系统——BIM+FM系统。FM是建筑、设备、系统、算法及服务的融合,我们此处所定义的”BIM+FM”是推动跨生命期各专业(设计、建造、运营等)、跨领域(科技、人性、建筑专业)的话语体系的统一。通过此系统进行不停航施工的围界安全管理、消防安全管理、扬尘监控管理、人员实施定位监管、照明系统控制等内容。

3.2地下无损探测+GPS+BIM地下综合管线排布综合运用技术

利用地下无损探测技术+GPS三维定位技术+BIM综合排布技术进行管线迁改工作,确保了不停韩管线迁改施工的安全及工期、质量,取得了良好效果。

航站楼工程往往面临复杂繁多的管线迁改工作,在完成迁改的同时还需保证航站楼正常运营,项目利用地下管线无损探测技术对地下管线进行探测,综合利用GPS三维定位系统,BIM技术进行迁改管线的综合排布,以现场实物为背景,提前进行迁改管线的施工改造模拟,确定最优方案,最终一次完成所有管线迁改工作,保障后续工程建设任务的正常开展,同时确保不停航施工现有航站楼的正常运营。

3.3运用BIM技术进行航线及限高三维空间数据分析应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由于机场区域高空管制,对施工使用的机械设备等高度限制严格,项目通过利用BIM技术记性三维空间数据分析,对超限高的施工给出合理建议。在保证机场安全运营的前提下,通过合理化布置,即满足了施工需求,同时最大限度的节约了成本。

4.4不停航(飞行区)成套施工技术

项目利用BIM+VR技术、BIM+AR图纸技术(实现平面图与三维模型实施转换)、地下无损探测技术、BIM+FM智慧建造运维管理系统等科学技术对安装管线进行综合排布等成套的不停航施工技术极大的方便了施工的正常高效进行,确保了飞行区及施工现场的安全。

4机场类项目不停航重难点解决方案

4.1安防环保要求高、管理控制难度大

项目施工场区位于机场飞行区内部,安防及环境保护要求高,项目施工面临以下问题:①、围界安全防护要求高;②、严禁起火产生烟尘情况出现;③、机场区域人流量大,位置突出;④、灯光照明限制等以上问题。若仅依靠项目管理人员进行监管控制,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资源,如何依靠技术手段辅助管理,解决工程建设全过程中的项目安防环保管控问题,成了本工程施工的一项技术难点;

解决途径:通过增加智能设备、系统开发的方式自主研发形成了全国建筑行业第一个机场智慧建造运维管理系统——BIM+FM系统,通过此系统进行不停航施工的安防及环保管理。通过该系统的功能,BIM+FM智慧建造运维管理平台极大地方便了施工现场的安防及环境保护管理,同时平台具备能耗水电自动检测记录功能,为项目节能减排保驾护航。

4.2管线错综复杂,迁移改造难度大

管线错综复杂,迁改难度大,同时上述管线使用安全等级极高,是保证航班起降与航站楼使用的生命线,拆改全过程必须保证不能断电、断水、断暖等任何可能引起机场出现运营问题的隐患发生。如何通过技术探索与创新达到一次迁改成功,且保证迁改过程中现有航站楼的正常运行是本工程不停航施工的一项技术难点。

解决途径:项目利用地下管线无损探测技术对地下管线进行探测,综合利用GPS三维定位系统,利用BIM技术进行迁改管线的综合排布,以现场实物为背景,提前进行迁改管线的施工改造模拟,确定最优方案,最终一次完成所有管线迁改工作,保障了后续工程建设任务的正常开展,并应用此成套技术进行其他管线迁改工程。

4.3空间管制严格,施工限高困难多

由于机场区域高空管制,对施工使用的机械设备等高度限制严格,工程建设使用的各类机械必须保证限高以下(以机场平滑段路面为±0计算),屋面通常为钢网架+金属屋面形式。如何在限高要求下保证工程结构及屋面吊装正常施工是本工程的一大难点。解决途径:项目通过利用BIM技术进行三维空间数据分析,在保证机场安全运营的前提下,通过合理化布置,即满足了施工需求,同时最大限度的节约了成本。

4.4多系统多专业交叉,施工整体部署困难多

本工程不停航施工涉及围界范围外扩、服务车道修建、航班入港流线规划、登机桥交叉施工、新旧航站楼衔接部位改造、输油管道改造等工作内容,同时涉及通风空调、给排水、弱电、消防、民航专业设备系统、行李分拣系统等众多系统交叉施工,施工部署难度大,对整体施工规划要求高,成品保护要求高,其中围界外扩及服务车道修建需在飞机起降区内进行,时刻面临与飞机“擦肩而过”的情况,施工限制及管控异常严格,如何利用技术手段有效的规避风险是本工程不停航施工技术管理的一项难点。

结束:解决途径:项目通过运用成套的BIM技术,结合VR设备进行BIM+VR沉浸式漫游的深度应用,通过沉浸式漫游,提前进行工程实景体验,更直观的感受设计过程中可能存在存在的缺陷或施工完成后可能带来的问题,提前预判解决,有效规避风险,同时利用BIM综合排布技术进行安装各系统管线综合排布,有效的规避设计风险或施工问题自主创新,确保了施工质量及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刘先南,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主航站楼钢结构工程施工管理,交通科技,2003年3期

[2 ]杨泽学、周显峰、叶万和,我国工程总分包管理制度若干缺陷及完善建议[J],建筑经济,2007年7 C27):101一104

[3]张俊等,深圳机场T3航站楼工程总承包管理技术,施工技术,2012年4期

论文作者:栾绍强,赵丁毅,孙天智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8

标签:;  ;  ;  ;  ;  ;  ;  ;  

浅谈航站楼项目不停航施工成套技术综合应用论文_栾绍强,赵丁毅,孙天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